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我们搜集了许多佛典故事,由本会多位亲教师在节目中为大家讲述,希望藉由佛在因地行菩萨道的事迹,使得大众听闻之后,能够深信因果,并且了解菩萨道的精神与内涵,种下修学的因缘。欢迎您继续收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布施的故事,这是《六度集经》卷3的记载。从前有一位菩萨示现为鹿王,它的 三摩地

2018-07-23

反过来说,如果这些善事不去做,或者是做得还不够多,那么三乘菩提证悟的资粮,特别是证悟大乘菩提的福德资粮还没有满足的话,想要得到佛法的解脱智慧就会很困难。也就是说,了义和表相佛法是不一样的,得要把这些外门六度万行修行满足了,福德资粮足够了,才能够进入到了义的大门里来。(原标题:提供行人交通方便之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谈谈: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的法相。上次说到,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的七个法相中,谈到第五个法相:获菩提心。讲的是在亲证了佛菩提道的时候,也会分证解脱果,而这两者其实是汇归于唯一佛乘之中的。接下来谈谈第六个法相是:心不放逸。因为菩萨有了上次所说的自知罪过,一直到获菩提心的功德,所以能够自我督促而继续地向前迈进。为什 三摩地

2018-07-23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 三摩地

2018-07-23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的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 三摩地

2018-07-23

七住真见道位起,能于三乘诸经渐起胜解及胜行,非唯臆测及无本而行,故名胜解行位。四者修道位。于修道位中,始自初地,末至等觉,修何等道?谓入因果分、修差别分及三学分,是此十一位中修道,即是唯识行也。五者究竟位,谓具足果地智及果地断,究竟无余,故名究竟位,即是唯识果也。此谓:若人不依别教唯识五位,修学真实唯识虚妄唯识二门满足者,不能成就究竟佛道;此二门则 三摩地

2018-07-23

目前正在演述的单元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跟大家介绍有关供佛功德的故事,这是《贤愚经》卷1的记载。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大富长者他的夫人生了一个男孩,面貌非常端正,出生没几天就能开口讲话,问他的父母说:世尊还住世吗?他的父母回答说:世尊仍然住世。男孩又问:尊者舍利弗、阿难等都还在吗?父母回答说:都在。父母看见儿子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口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的胜义僧,就是指佛、菩萨、独觉、初果到四果等七种;这七种出家僧人不一定要现出家相,只要是三乘菩提见道的人,都是胜义僧所摄,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所谓的世俗僧,是指剃发、著染衣、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本身持戒清净,亦名清净僧。如果能够供养胜义僧及世俗僧,可以获得很大的福德,如经中开示: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 三摩地

2018-07-23

所谓的法施,就是说法让他人可以听闻,可以依之而建立正知见,不仅可以成就人天善法,而且未来还可以实证三乘菩提的任何一个菩提。这里所说的,就是真善知识所说符合世尊的,而不是依附佛门的常见、断见乃至邪淫外道法。所谓的无畏施,就是让众生免于恐惧。譬如众生畏惧死亡,菩萨应该持戒清净不杀害众生,而让众生免于死亡而无所畏惧;又譬如众生有难,菩萨应该帮助他度过难关 三摩地

2018-07-23

欢迎您收看正觉教团电视弘法节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单元。透过演述解说各种佛法故事的内容,教导如何来看待真实佛法义理,希望能为普罗大众种下学习的因缘,欢迎您收看。今天所要为各位菩萨演述的佛典故事,是有关于《众经撰杂譬喻》卷上说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其佛典故事内容,主旨是在提醒众生,人命在舍报的过程时,并非全无觉知,当医生判定死亡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71集如何避免火烧功德林?(原标题:向前三步想一想,退后三步想一想,嗔心起时要思量,熄下怒火最吉祥)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19集禅净双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吗?(原标题:禅宗的禅非禅定,为何又说非定不禅?) 三摩地

2018-07-23

善男子!一切凡愚迷佛方便,执有三乘,不了三界由心所起,不知三世一切佛法自心现量,见外五尘执为实有,犹如牛羊不能觉知,生死轮中无由出离。善男子!佛说诸法无生无灭,亦无三世,何以故?如自心现五尘境界,本无有故;有无诸法本不生故,如兔角等;圣者自悟境界如是。善男子!愚痴凡夫妄起分别,无中执有,有中执无,取阿赖耶种种行相,堕于生灭二种见中,不了自心而起分别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18集禅宗是什么?要如何修? (原标题:禅宗“开悟”要悟个什么?)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19集禅净双修在佛法上能成立吗? (原标题:参禅究竟是怎样的过程?)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18集禅宗是什么?要如何修? (原标题:禅宗实证有三关:明心、见性、破牢关) 三摩地

2018-07-23

——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18集禅宗是什么?要如何修?(原标题:禅宗“开悟”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摩地

2018-07-23

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正觉总持咒五阴十八界,涅盘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还有出世间天,也就是所谓的解脱天,那么解脱天指的就是一切的三乘的贤圣,因为能够解脱于三界生死轮回之苦。另外还有第一义天,第一义天就要亲证这个涅槃实相,具有实相智慧的菩萨。这样叫做六念。可是我们仔细加以分析之后,会发觉念佛是第一个,那第二是念法--这个法是从佛口所出,所谓佛是法根、法源、是法依,法是佛所说的。那么说念僧,所要念的僧,当然是要依佛所说的法道去实 三摩地

2018-07-23

欲知大意,敬请收看正觉教团弘法视频——三乘菩提——菩萨正行(一)——124集至128集,息恶法则(一)至(五),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原标题:修念佛心,离内外诸恶不净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