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其年复灵泉于不空三藏池。十二年二月晦。大说于传法堂讫奄然而化。报龄六十三。僧夏三十九。归葬于[灞-雨+襾]陵西原。诏谥曰大彻禅师。塔号元和正真。初宽说心要法三十年。度黑白众殆及百千万。应病授药安可既乎。白乐天为宫赞时。遇宽四诣法堂。每来垂一问。宽答如流。白君以师事之。门弟子殆千余。得法者三十九。入室受遗寄者曰义崇圆照焉唐罗浮山释宝修。俗姓周。资州人也。 | 三摩地 2018-07-19 |
![]() |
所登之坛即南宋朝求那跋摩三藏之所筑也。跋摩已登果位。悬记云。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斯受戒。又梁末真谛三藏于坛之畔手植菩提树。谓众曰。种此后一百二十年有开士。于其下说无上乘度无量众。至是能爰宅于兹。果于树阴开东山法门。皆符前谶也。上元中正演畅宗风惨然不悦。大众问曰。胡无情绪耶。曰迁流不息生灭无常。吾师今归寂矣。凶赴至而信。乃移住宝林寺焉。时刺史韦据命出大梵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并三藏四含之盘根。大小两宗之钤键。先贤之所不决。令哲之所共疑。但谓阙如所知成障。及乎奘师西复梵本东传。富瑜伽之宝林开唯识之渊府。摩诃衍足杀三摩明。名数均著作之家。立破定是非之量。深山大泽必生龙蛇。有大乘基为其高足。不缘宿习多见生知。谓之义天。则明星有烂。谓之理窟。则善闭无关。堂堂合周髀之仪。轧轧应昆仑之轴。有经皆讲。无疏不成。权奇百本之名。控压四人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然此中有种种不符史实之处,据《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载云:【虏人犯顺,欲名僧十数北去;师为所挟,会天竺密三藏,日与论义,密尤敬服;寻得自便,趋吴门虎丘;闻圆悟迁云居,欲往省觐。道金陵,待制韩公子苍与语,喜之,以书闻枢密徐公师川曰:“顷见妙喜辩惠出流辈,又能道诸公之事业,衮衮不辍,实僧中祀梓也。”抵云居,为众第一座。】又据《僧宝正续传》卷六, | 三摩地 2018-07-19 |
![]() |
与奘三藏道颜同摄物。异时一体耳。门人数多。其出伦者义将也。独明俱舍兼善起信。海内学人望风而至。开成中北山俱舍宗不泯者。清之余素乎。东川涌潭僧正颜公。着碑本寺。讲律临坛。光肇别附语录。略记清言行矣。唐京师大安国寺端甫传释端甫。俗姓赵氏。天水人也。世为秦著姓焉。初母张夫人梦梵僧谓曰。当生贵子。即出囊中舍利使吞之。及诞所梦僧白昼入其室摩其顶曰。必当大兴法 | 三摩地 2018-07-19 |
![]() |
贞观二十二年敕度听习三藏。一闻能诵如说而行。初就文纲律师隶业毗尼。后入覆舟山玉泉寺。追智者禅师习止观门。于寺之南十里别立精舍。号龙兴是也。自天后中宗朝。三被诏入内供养为受戒师。以景龙三年奏乞归山。敕允其请。诏中书门下及学士。于林光宫观内道场设斋。先时追召天下高僧兼义行者二十余人。常于内殿修福。至是散斋。仍送景并道俊玄奘各还故乡。帝亲赋诗。学士应和。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祔三藏奘师茔陇焉。弟子哀恸。余外执绋。会葬黑白之众盈于山谷。基生常勇进造弥勒像。对其像日诵菩萨戒一遍。愿生兜率。求其志也。乃发通身光瑞。烂然可观。复于五台造玉石文殊菩萨像。写金字般若经毕。亦发神光焉。弟子相继取基为折中。视之如奘在焉。太和四年庚戌七月癸酉。迁塔于平原。大安国寺沙门令俭检校塔亭。徙棺见基齿。有四十根不断玉如。众弹指言。是佛之一相焉。凡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初依耶舍瞿沙三藏学诸经论。其后游历五天遍亲讲肆。高宗大帝。闻其远誉挹彼高风。永淳二年遣使迎接。天后复加郑重。令住东洛福先寺。译佛境界宝雨华严等经凡十一部。中宗神龙二年。又住京兆崇福寺译大宝积经。属孝和厌代睿宗登极。敕于北苑白莲池甘露亭续其译事。翻度云毕。御序冠诸。其经旧新凡四十九会。总一百二十卷。先天二年四月八日进内。此译场中沙门思忠天竺大首领伊舍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玄奘三藏昔曾见之。畏投身接足。奉为本师。一日侍食之次。旁有一僧。震旦人也。畏现其钵中见油饵尚温粟饭犹暖。愕而叹曰。东国去此十万余里。是彼朝熟而返也。掬多曰。汝能不言真可学焉。后乃授畏总持瑜伽三密教也。龙神围绕森在目前。其诸印契一时顿受。即日灌顶为人天师。称曰三藏。夫三藏之义者。则内为戒定慧。外为经律论。以陀罗尼总摄之也。陀罗尼者。是菩提速疾之轮。解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初与于阗三藏实叉难陀翻华严经。久视之后乃自专译。起庚子岁至长安癸卯。于福先寺及雍京西明寺。译金光明最胜王。能断金刚般若。弥勒成佛。一字咒王。庄严王陀罗尼。长爪梵志等经。根本一切有部毗柰耶。尼陀那目得迦。百一羯磨摄等。掌中取因假设。六门教授等论。及龙树劝诫颂。凡二十部。北印度沙门阿儞真那证梵文义。沙门波仑复礼慧表智积等笔受证文。沙门法宝法藏德感胜庄神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一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一尔时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如是大涅槃经。得十事功德。不与声闻辟支佛共。不可思议闻者惊怪。非内非外非难非易非相非非相。非是世法无有相貌世间所无。何等为十。一者有五。何等为五。一者所不闻者而能得闻。二者闻已能为利益。三者能断疑惑之心。四者慧心 | admin 2018-07-19 |
![]() |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六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谶译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六复次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具足成就第九功德。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初发五事悉得成就。何等为五。一者信。二者直心。三者戒。四者亲近善友。五者多闻云何为信。菩萨摩诃萨信于三宝施有果报。信于二谛一乘之道更无异趣。为诸众生速得解脱。诸佛菩萨分别为三。信第 | admin 2018-07-19 |
![]() |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一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五师子吼言。世尊。如经中说。若毗婆舍那能破烦恼。何故复修奢摩他耶。佛言。善男子。汝言毗婆舍那破烦恼者。是义不然。何以故。有智慧时则无烦恼。有烦恼时则无智慧。云何而言毗婆舍那能破烦恼。善男子。譬如明时无闇闇时无明。若有说言明能破闇。无有是处。善男子。谁有智慧。谁有烦恼。而言智慧能破烦恼。如其 | admin 2018-07-19 |
![]() |
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六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迦叶菩萨品第十二之四善男子。如来复有随自意语。如来佛性则有二种。一者有。二者无。有者。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是名为有无者。所谓如来过去诸善不善无记业因果报。烦恼五阴十二因缘。是名为无。善男子。如有无善不善。有漏无 | admin 2018-07-19 |
![]() |
纵使是汇集整理禅门历代祖师修禅、学禅的心得,证悟的知见和法门,都还只能帮助学禅的人用来参究,而不是真正的「禅」,因为如来是要以「禅」来显示这法界最深邃的奥秘──法界实相心的所在,因此这是甚深极甚深的说法,直接将第一义谛的本源揭露在我们学人面前,然而这个禅的「微妙说法」实在是很难体会;借个比方来说,三藏十二部经典,乃至禅法中的各种资料典籍,都只是为我 | 三摩地 2018-07-19 |
![]() |
然此中有种种不符史实之处,据《佛祖历代通载》卷二十载云:【虏人犯顺,欲名僧十数北去;师为所挟,会天竺密三藏,日与论义,密尤敬服;寻得自便,趋吴门虎丘;闻圆悟迁云居,欲往省觐。道金陵,待制韩公子苍与语,喜之,以书闻枢密徐公师川曰:“顷见妙喜辩惠出流辈,又能道诸公之事业,衮衮不辍,实僧中祀梓也。”抵云居,为众第一座。】又据《僧宝正续传》卷六, | 三摩地 2018-07-19 |
![]() |
《大唐西域记》由玄奘法师本人口述,弟子辩机笔录而成,详尽地记录了他十九年西行的历程,《三藏法师传》由玄奘法师的弟子慧立和彦棕撰写,真实地讲述了玄奘法师的一生。在一千三百年之后,让我们根据这两本著作,穿越时间的迷雾,从神话回到真实,从唐僧回到玄奘,来了解真实的玄奘法师!下面这部《玄奘之路》的纪录片简要描述了玄奘法师的取经历程。虽然短短的一部纪录片并不 | admin 2018-07-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