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但是,在佛经上的记载却与《西游记》中佛祖所说的大相径庭。《长阿含经》上说,东胜神洲有三事殊胜:土地极广、极大、极妙。南瞻部洲的人民勇猛强记而能造业行、能修梵行、有佛出世其土地中,因此三事胜于其他三洲及诸天。西牛贺洲也有殊胜三事,即:多牛、多羊、多珠玉。北俱卢洲有种种美妙的山林、金银器物等,并且为大众共同所拥有,没有抢夺 三摩地

2018-07-22

这故事的内容是叙述唐朝的高僧唐三藏骑著龙马,带著孙悟空、猪八戒以及沙悟净到西方去取经,沿途遭遇种种危险,最后终于取得佛经回到中国。那《西游记》和我们要谈的八识心王又有什么关联呢?我们今天就是要把《西游记》中的人物,和八识心王的功能差别作一个譬喻。《西游记》中的猪八戒,每一次遇到美丽的女人或是好吃的东西,他就会无法自拔地掉入陷阱中;他对于外境色、声、 三摩地

2018-07-22

众生唐代新译(唐代玄奘三藏及其以后的译经称为新译,之前的为旧译)为有情。众生之内涵,如《杂阿含经》卷六,佛告罗陀比丘: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五,尸罗比丘尼又云:诸阴(五蕴)因缘合,假名为‘众生’。佛教所说之有情、众生,一般是指具有色身以及与色身相应的心识, 三摩地

2018-07-22

在十二年当中这一段时间,佛说《阿含经》《法句经》等等,主要说的是二乘的教法,说四圣谛,说十二因缘,又叫作藏教——三藏之敎,也就是初转法轮。这一些最早的经典,主要阐述的内容就是二乘菩提的解脱道。世尊在这一段时间,尽可能的让所有的都能够快速地断除三缚结成就初果,然后就能够进修二、三、四果,最后能够成就阿罗汉。经过世尊刻意安排的说法引导之后,也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在明心后进入初地前,都叫做通教或三藏教的圣人——只是别教的贤人;进入初地后才叫别教的初地圣人。5、十地的修证初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及唯识的百法明门,证得镜像观——现观一切六尘万法犹如镜像。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根本就是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镜现像。通常大家都以为自己所看见的一切景色,一切色相都是外面的,其实我 三摩地

2018-07-22

依据阿含部的《起世经》(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记载我们人类所住这地球及太阳系所属的银河系,都属于粗糙物质世间,这个小世界的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火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图一:小世界剖面图 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在明心后进入初地前,都叫做通教或三藏教的圣人——只是别教的贤人;进入初地后才叫别教的初地圣人。5.十地的修证初地,主修法施波罗蜜多及唯识的百法明门,证得镜像观——一切六尘万法都是犹如镜像。六尘根本就是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镜现像。通常大家都以为所看见的一切景色,一切色相都是外面的,其实他们根本没看到外境的色相。因为处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此理当然,则不当说有何菩萨果位可证,更不必说有何菩萨道可行,这三藏十二部等经典都可以歇止了,因为外道印顺以为离开了无余涅盘,一切断灭之外,无有可说之法,如是之凡夫外道臆测之说,全然违背大乘经典!完全不知大乘经典之甚深法义直说此蕴处界中有实相的功德生起,有实相法可以追寻,而此实相为一切内外诸万法之根本,如是之第一义谛,外道虽入佛门,岂能知之!5.一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也是佛陀的,如何三藏经典不可以由其来集结?诸地菩萨和二乘人如果想要编纂菩萨藏,在不清楚的情况之下,当然是另请高明的人来从事,而且一代时教早就有安排,诸佛一切法尽知,岂有不知道有编纂集结大乘菩萨藏的事情,如来既然是无上正等正觉,后世无知之人所想所猜所臆,当然还是一切尽知,所以不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既如是,以俗人之狭隘眼光来说集结之事,不过是凡夫之 三摩地

2018-07-22

佛所说三藏十二部经法,透过三转法轮示现于人天:初转法轮为众生宣说四圣谛及缘起法,应知苦、应断集、应证灭、应修道,世间以苦、集互为因果,出世间以灭、道互为因果。透过修三十七道品及观修十二因缘法,教导众生解脱之道。首先应断三缚结「我见、疑见、戒禁取见」,成为初果圣人。次淡薄「贪、瞋、痴」,成为二果圣人。再次断五种下分结剩下的二个:「欲界贪、瞋恚」配合初 三摩地

2018-07-22

乃至更说若是以佛法三藏而说,有所评论,加入论藏即可,何必定以经藏而言,以此大乘经典于佛后,鲜有可受持之人!此之经藏,大乘经典说法甚深极甚深,正真极正真,因此闻之不解,读之不了,若非是大根器者,如何可以受持,乃至修证,而证入大乘理地之如来藏真心,以大乘法首先要能够证取这个法界的实相心,否则其余说如何阅览大藏经毕,都是尽情于戏论之狂妄之辈,既然如是,可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连听闻都没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中的道理,这中的实义,又如何去修,又如何去证呢?这样说要了解这生命中的实相,岂不是缘木求鱼!如同有人以为这生命中的实相,是在不断地打坐中,就可以得到,不断地到一念不生,这样就可以得到,如是的虚妄!以没有一个念头生起,又如何去观察一个真正的实相,实相要能被观察,如是的「不相在」,至少也要有可以想要观察的,这样这个被观 三摩地

2018-07-22

此后的玄奘(627-645年求学印度)在《慈恩寺三藏法师》记载:[是时闻海中有僧伽罗国(此云执师子也)。有明上座部三藏及解瑜伽论者。]《大唐西域记》记载:[僧伽罗国。先时唯宗淫祀。佛去世后第一百年。无忧王弟摩醯因陀罗。舍离欲爱志求圣果。得六神通具八解脱。足步虚空来游此国。弘宣流布遗教。自兹已降风俗淳信。伽蓝数百所。僧徒二万余人。遵行大乘上座部法。佛教至后二 三摩地

2018-07-22

有心人花大钱买了一套大藏经回来,那三藏十二部要读到什么时候呢?而且又读不懂!所以有许多人学佛五十年以后,垂垂老矣,只好抱恨而终。这就是被误导的众生之生动写照,却是很令人泄气的事实。那你先要问自己:我愿意或不愿意被误导?我在学佛的路上是不是希望一直都在正确的路上?都不走入岔路?先要问自己这一点。如果能像这样厘清了自己正确的观念,知道法义辨正与人身攻击 三摩地

2018-07-22

这里的佛法是指什么呢?如果电视机前面的菩萨们经过前面熏习后,应该知道:那不是用纸印刷出来的三藏十二部经,也不是佛用语言文字所表示出来佛法等等,因为那是空相,不是空性心。《金刚经》所开示的佛法,其实是指空性心,也是每一位有情因地的真心,更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解释了:佛所说的佛法,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祂不是世间人用语言文字所表示出 三摩地

2018-07-22

那没有关系,你就按照如来的经教、如来的经律,然后乃至于菩萨的大论,将这个三学、经律论三藏,然后将这个戒、定、慧三学慢慢的熏习。因为经律论还是你所本,你必须要用知见----正确的知见----来作为基础,所以你必须要了解什么是变异行,而不是用嘴巴来说的。那变异行要观察什么?变异行要观察你现在周遭的。你如果不用弥勒菩萨的分法,你可以用自己的分法也可以,不过您应该 三摩地

2018-07-22

至于三界有为之法,如人乘之五戒及天乘之十善法,以及二乘蕴处界缘起性空之法,虽都是三藏十二部所摄,但都只是大乘菩萨法之支分。人、天善法,是教导众生持五戒、行十善业,譬如慈济之布施、行善,未来世可得人天善报,然此皆为欲界轮回生死之法,并非究竟,故非第一义法;二乘相空之法,乃是从究竟佛法中析出之方便说,以度畏惧生死速求解脱之人,令其此生或近世得证解脱,得 三摩地

2018-07-22

(本文来自:高齐北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菩萨见实会遮罗迦波利婆罗阇迦外道品第二十四。)另外一个版本(白话文翻译):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是无「习气」的,每个众生的习气都由来有之,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从六道中何处来。习气就像大蒜的气味一样,即使将它碾碎了,洒上香水,也 三摩地

2018-07-22

有心人花大钱买了一套大藏经回来,那三藏十二部要读到什么时候呢?而且又读不懂!所以有许多人学佛五十年以后,垂垂老矣,只好抱恨而终。这就是被误导的众生之生动写照,却是很令人泄气的事实。那你先要问自己:我愿意或不愿意被误导?我在学佛的路上是不是希望一直都在正确的路上?都不走入岔路?先要问自己这一点。如果能像这样厘清了自己正确的观念,知道法义辨正与人身攻击 三摩地

2018-07-22

684佛说父母恩难报经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父母于子。有大增益。乳餔长养。随时将育。四大得成。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正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