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是为正依佛道不依弟子之道。贤者如是为不以痴妄食国中施。时我世尊。闻其说是至未曾有一切菩萨当为作礼。斯有家名乃以此辩劝发道意。吾从是来希复立人为弟子缘一觉行。每事劝人学无上正真之道。故我不任诣彼问疾。佛告长老须菩提。汝行诣维摩诘问疾。须菩提白佛言。我不堪任诣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我昔入其舍欲乞食。时维摩诘取我钵盛满饭。谓我言。设使贤者。于食等者诸法得 admin

2018-07-19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 admin

2018-07-19

依于义不依文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文字者。自坏第一义。亦不能觉他。堕恶见相续。而为众说。不善了知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亦不知章句。若善一切法。一切地。一切相。通达章句。具足性义。彼则能以正无相乐。而自娱乐。平等大乘。建立众生。大慧。摄受大乘者。则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摄受诸佛菩萨缘觉声闻者。则摄受一切众生。摄受一切众生者。则摄受正法。摄受正法者。则 三摩地

2018-07-19

不依本分。恼乱众生。瞻之仰之。有眼如盲。长安风月贯今昔。那个男儿摸壁行。瞎堂惊喜曰。不谓此庵有此儿。即遍索之。遂得于江心。固于稠人中。请克第一座(天台野录)或庵乾道初。翩然访瞎堂于虎丘。姑苏道俗闻其高风。即诣郡举请住城中觉报。或庵闻之曰。此庵先师嘱我。他日逢老寿止。今若合符契矣。遂忻然应命。盖觉报旧名老寿庵也(虎丘记闻)或庵入院后。施主请小参。曰道常然 三摩地

2018-07-19

这个是本分说话,山僧不敢不依本分。“牛头没,马头回”,雪窦分明说了也,自是人不见,所以雪窦如此郎当颂道:“打鼓看来君不见。”痴人还见么?更向尔道:“百花春至为谁开?”可谓豁开户牖,与尔一时八字打开了也。及乎春来,幽谷野涧,乃至无人处,百花竞发,尔且道更为谁开?⊙碧岩录第六则举云门垂语云:“十五日已前不问汝,十五日已后道将一句来。&r 三摩地

2018-07-19

若是得的人,二六时中,不依倚一物。虽不依倚一物,“莲花未出水时如何?”智门云:“莲花。”便只拦问一答,不妨奇特。诸方皆谓之颠倒语,那里如此。不见岩头道:“常贵未开口已前,犹较些子。”古人露机处,已是漏逗了也。如今学者,不省古人意,只管去理论出水与未出水,有什么交涉?不见僧问智门:“如何是般若体?”门云:&ldquo 三摩地

2018-07-19

汝若不依教,自勤修,即不知也;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努力努力!须合知尔。 (原标题:顿悟入道要门论(上卷)) admin

2018-07-19

师曰:既是凡僧,能问如是境界?经云: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此之是也。又问:禅师每云若悟道,现前身便解脱,无有是处!师曰:有人一生作善,忽然偷物入手,即身是贼否?曰:故,知是也。师曰:如今了了见性,云何不得解脱?曰:如今必不可,须经三大阿僧祗劫始得。师曰:阿僧祗劫还有数否?源抗声曰:将贼比解脱,道理得通否?师曰:阇梨自不解道,不可障一切人解;自眼不 admin

2018-07-19

但向胸襟流出不依地立修行。所以粗解法师不通教眼。虚头禅客不贵行门。此偏枯之罪也。或则浑身破碎满面风埃。三千细行全无。八万威仪总缺。或则追陪人事缉理门徒。身游市井之间。心染闾阎之态。所以山野常僧未免农夫之诮。城隍释子反儒士之羞。此懒惰之罪也。何不再离烦恼之家。重割尘劳之网。饮清风而访道流。探微言而寻知己。澄神祖域息意宗乘。静室虚堂。敛禅衣而宴坐。青山 三摩地

2018-07-19

不依予言者。拟向何处出头。珍重珍重右街宁僧录勉通外学夫学不厌博。有所不知盖阙如也。吾宗致远。以三乘法而运载焉。然或魔障相陵必须御侮。御侮之术莫若知彼敌情。敌情者。西竺则韦陀。东夏则经籍矣。故只桓寺中有四韦陀院。外道以为宗极。又有书院大千界内所有不同。文书并集其中。佛俱许读之。为伏外道而不许依其见也。此土古德高僧能慑伏异宗者。率由博学之故。譬如夷狄 三摩地

2018-07-19

教门虽广岂越于斯释法四依(则见祖怀究竟指归唯在了义)依法不依人者。人唯情有。法乃轨模。性空正理(性空通大小也)体离非妄。即用此法为正法依。涅槃极教盛明斯辙(涅槃云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声闻缘觉)若能反彼俗心。凭准圣量。隐心行务知非性空乘持此心以为道路。一分知非明顺空理。一分观厌明违有事。如此安心分名修趣法性真道依义不依语者。语是言说。止是张筌义。为达 三摩地

2018-07-19

左右所谓依句而不依义。长水非无见识。亦非寻行数墨者。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菩提。经文大段分明。此文至浅至近。自是左右求奇太过。要立异解。求人从己耳。左右引无著论云。以法身应见如来非以相具足故。若尔如来虽不应以相具足见。应相具足为因得阿耨菩提。为离此着故。经言。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相成就得阿耨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等者。此义明相具足体非菩提。亦不以 三摩地

2018-07-19

不依倚时如何。红霞穿碧海。白日绕须弥。下座上堂。僧问。生死交谢寒暑迭迁。未审无位真人还有寒暑也无。师云。汗流似雨。进云。分明在目前也。师云。莫向目前作窠窟。进云。争奈即今何。师云。钝置阿师。乃云。暑气蒸人如堕甑。四肢流汗似浇汤。赖他白羽全施力。引得清飙一袭凉。诸人还觉寒毛卓竖么。札。下座上堂。僧问。须弥山意旨如何。师云。推不向前。约不退后。进云。 三摩地

2018-07-19

不依倚一物。显示本来人浴佛上堂云。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末上一机衲僧巴鼻。步步莲华金盆澡洗。西天东土共流传。至今处处烧香水。良久云车不横推。理不曲断。下座刘提举请。上堂云。般若智光。破生死昏衢之暗。金刚宝剑。截结使缠缚之忧。透脱处一念无多。受用处通身具眼。直得如天普盖似地普擎。如日普照如风普凉。一丝不移纤尘不翳。所以道。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灭。若能如是 三摩地

2018-07-19

正当恁么时不依倚一物一句作么生道。万象之中长独露。千峰顶上现全身僧复披剃谢恩罢。升座云。天中之天。圣中之圣。处域中之大。超方外之尊。执宝箓以临民。覆金轮而御极。廓清停毒万方。聿降纶言重兴佛法。遂使普天释子复换僧仪。归本笏于裴相公。纳冠簪于傅大士。重圆应真顶相。再披屈眴田衣。俄顷之间迫还旧观。皇恩崇重倍万丘山。草木之微云何图报。辄倾肝胆少出毫芒。大众 三摩地

2018-07-19

须是不依倚一物。不堕闻见知觉。不处是非得失。直饶恁么犹落他祖师指处在。所以道。有祖以来。若将祖师言教为人师范。却成赚人去。他只说无法本是道。又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既无一切心。不用一切法。则这里八字打开。还知落处么。山僧露个消息去。也须知过量人契此过量事。下座师云。当轩正坐觌面无私。离相绝名当机有准。露个形相通一线道。起 三摩地

2018-07-19

不依倚一物。与他二十八祖马师百丈黄檗临济天下大宗师所为所行。全体显露。非止今日。寻常不曾于宝华王座上说世谛语。亦不说禅机。不论生灭。岂可胡说乱说作地狱业。唯只凭此一著真实处。于一切人面前。直截吐露。承当得底真实悟入。得大受用更无凝滞。山僧而今已得退居。不欲更升座小参。此盖承太夫人使君朝议通判大夫诸官员。晨夕每以此道见照。再三虔请为众小参。随分应命。 三摩地

2018-07-19

应须净秽二边都不依怙。有心无心有见无见。似红炉著一点雪。二六时中透顶透底洒洒落落。游此千圣不同途处。直下令纯熟自然成就。得个绝学无为。千人万人罗笼不住底个真实人也得道之士。立处既孤危峭绝。不与一法作对。行时不动纤尘。岂止入林不动草入水不动波。盖中已虚寂外绝照功。翛然自得彻证无心。虽万机顿赴。岂能挠其神。千难殊对。而不干其虑哉。平时只守闲闲地。如痴似 三摩地

2018-07-19

不依倚一物无为绝学真正出格大道人耶。诏使观察杨公无咎。高识远见博学多能。而于祖道尤深造诣。智鉴机警。未举先知。未言先透。在都下日。获参陪。兹沿帝命使宣抚司。再会锦官。特辱道照临。还索葛藤。因出此纳败缺云如今照了本心圆融无际。色声诸尘那可作对。迥迥独脱虚净明妙。要须彻底提持勿令浮浅。直下高而无上。广不可极。净裸裸圆垛垛。无漏无为。千圣依之作根本。万有 三摩地

2018-07-19

客听主裁敢不依严命。略与诸人下个注脚。龙光据坐。虽然无语。其声如雷。临济云。这老汉今日败阙。堂头法叔禅师道。那里是他败阙处。妙喜道。路远夜长休把火。大家吹杀暗中行上堂举。仰山一日与懒安看雨次。安云。好雨寂阇黎。山云。好在甚么处。安无语。山云。某甲却道得。安云。好在甚么处。山以手指雨。安便休去。师云。一人只知看雨。一人只知指雨。子细检点将来。大似钉桩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