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虽然施设白月、黑月各有三斋,一个月中总共有六个斋日,但佛法中却不依外道所说的礼拜上下等六个方位的观念来施设六斋,而是以六度及八种戒法来施设六斋。“就好像一个蚊帐,因为有帐窗和帐勒的关系,才不会散落到床面上来,才能成就蚊帐的作用。”蚊帐收起来时不是有一个挂起来的地方吗?那个挂起来的地方就叫做帐勒,从帐勒绑住房顶,蚊帐就不会掉下来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弟子众当知:破斥邪说而令正法久住者,方是真实持戒者;由是缘故,对于渗入佛教之外道人士与外道法,应针对其所以为外道、所以为外道法、所以为盗法者之原由,都应该使佛门一切学人普能知之,方能真实依于正法而不依外道法,方能真实依佛门贤圣而不依外道凡夫,方能真实依于佛戒而不依外道双身法邪淫戒,正法方能久住。举凡潜入佛教中盗法之外道,得法以后脱离佛教而说佛教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持斋乃三世诸佛共行之法,愿有志者,恪守依法不依人之训,各自勉力行之(慈老法师于此条下加‘不得如作贼被问即攀伴’十字)疑问五。出家人持沙弥戒与比丘戒,则八戒已在其中。凡八戒所有之功德,应尽已得之,又何必再受八戒,为此重床叠架之事哉。今乃谓再受令功德增上,其义安在?答。此可分三层言之,一、按授戒作法之义。在纳此善法于受者之藏识中。使其结成戒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事实上,像上师传承这种假造的说法,是完全经不起检验的,也是违背了佛陀开示的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法的。我们去检验这些所谓上师的说法,绝大部分都是违反佛教三宝的开示的,更明确的显示,所谓的上师其实根本连清净的表相福田僧都谈不上,根本就不属于三宝中的僧宝,也因此他们才需要另外再立一个上师宝。所以,像这种头上安头、毫无必要的作法,只是为了欺瞒绝大多数是文盲的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佛法本来就是依法不依人,在佛法之前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陀制订八敬法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在当时保守的印度社会中,为了摄受女众出家的权宜之法;因为当时比丘僧团早已成立,比丘们自然是不愿意放弃地位优于女众之既得利益,因此佛陀制定八敬法,以期能够减少来自比丘的反对声浪;再者,当时随大爱道夫人出家的女众,大部分是王妃、公主等贵族,佛陀为了预防,出身贵族的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事实上,像上师传承这种假造的说法,是完全经不起检验的,也是违背了佛陀开示的依法不依人等四依法的。我们去检验这些所谓上师的说法,绝大部分都是违反佛教三宝的开示的,更明确的显示,所谓的上师其实根本连清净的表相福田僧都谈不上,根本就不属于三宝中的僧宝,也因此他们才需要另外再立一个上师宝。所以,像这种头上安头、毫无必要的作法,只是为了欺瞒绝大多数是文盲的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这里所说的僧宝--这大乘的我们说的这个出世间的僧宝,他是因为有实证了佛法,他有果位,他有真正的智慧,所以他就不依于外相。所以我们可看到一般的寺院里面,在大雄宝殿里面最中间的一尊就是所谓的释迦牟尼佛(祂是我们的教主),可是两旁呢就有所谓的文殊跟普贤。那文殊、普贤(如果各位有仔细看的话,就可以看到在这个大雄宝殿里面的文殊、普贤)祂们都是现天人相,也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应该依照世尊所说的“依法不依人”来作为依止的标准——对于所承侍的善知识,所说符合经律论的,应该加以如法信受,对所说不符合经律论三藏,不符合“四法印”的,不能因为是自己的依止师,而加以盲目地接受。一切佛弟子当牢记此正理。3、圆满亲近法,圆满亲近善知识的方法,《瑜伽师地论》四十四卷说有四种,如彼论说:“当知菩萨由四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有一种人他是只归依僧,他不归依佛也不归依法,那个是什么?那就是依人不依法的人。有些人是这样子:我的师父怎么说我就相信了,经典怎么说我不管。像这样子的人他就是属于依人不依法的人。这表示他也不是真正归依的,因为要归依佛、归依法,那才能够归依僧哪!如果只归依自己的师父--归依僧,说他是出家众,那结果呢自己的师父他所说的法跟佛陀说的法不一样、跟经典记载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今我就用原始佛教经典来与他们讲,要让他们哑口无言,除非他们把四阿含诸经也都否定了!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是不依经典而说法的人了!这就等于向佛教界宣告:他们是外道,所以不依佛教经典真义弘法。(注:三转法轮义理,详见《阿含正义》第一辑举证与说明。)所以,有时众生都是菩萨根性,就让他们从明心见性修般若别相,再修一切种智,一步一步进修无生法忍,但解脱果是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今我就用原始佛教经典来与他们讲,要让他们哑口无言,除非他们把四阿含诸经也都否定了!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是不依经典而说法的人了!这就等于向佛教界宣告:他们是外道,所以不依佛教经典真义弘法。(注:三转法轮义理,详见《阿含正义》第一辑举证与说明。)所以,有时众生都是菩萨根性,就让他们从明心见性修般若别相,再修一切种智,一步一步进修无生法忍,但解脱果是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台湾俗诊)譬如我这一世的师父也没有开悟啊!并且误导了我的参禅方向呀!后来我把他教的法全部丢掉,以自己的理路来参究!在家中闭关前后十九天,我不就参究出来了吗?这可是“歹竹出好笋”哩!这就是说:正行僧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过去世曾经悟过而因为胎昧又忘失了;或者过去世一直还不曾悟过,虽然有的时候遇到的正行僧是还没有证悟的凡夫僧,但是他依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3说:【若归佛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自在天等;若归法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典籍;若归僧已,宁舍身命,终不依于外道邪众。】圣教已清楚的说,佛连自在天等都不可皈依,更何况藏密们皈依的都是低等鬼神化现的假佛。再说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密宗天竺祖师长期创作的伪经与密续,冒称是佛法,其实都是邪说、邪法、导,他们不断地强调双身法的特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这里所说的僧宝——这大乘的我们说的这个出世间的僧宝,他是因为有实证了佛法,他有果位,他有真正的智慧,所以他就不依于外相。所以我们可看到一般的寺院里面,在大雄宝殿里面最中间的一尊就是所谓的释迦牟尼佛(祂是我们的教主),可是两旁呢就有所谓的文殊跟普贤。那文殊、普贤(如果各位有仔细看的话,就可以看到在这个大雄宝殿里面的文殊、普贤)祂们都是现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依懈惰诸放逸处而设供养。是名菩萨自作供养。若诸菩萨于如来所若制多所。欲设供养。非唯自作。亦劝父母妻子奴婢作使朋友僚庶亲属及他国王王子大臣长者居士。若婆罗门国邑聚落饶财商主。下至一切男女大小贫匮苦厄旃荼罗等及以亲教轨范诸师共住近住一切。同梵行者诸出家者外道等众。令于如来若制多所。随力随能作诸供养。当知是名菩萨自他咸共供养。若诸菩萨现有少分可供财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是依法不依人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九[0205b25]云何依法不依于人。人者摄取人见作者受者。法者解无人见作者受者。人者凡夫善人信行人法行人八人须陀洹人斯陀含人阿那含人阿罗汉人辟支佛人菩萨人。一人出世多所利益多人受乐。怜愍世间生大悲心。于人天中多所余润。所谓佛世尊。如是等名佛依世谛为化众生故作是说。若有摄取如是见者。是谓依人。如来为化摄人见者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较为广义的胜义菩萨僧,其实是如同声闻法中的证果一样,只要证悟般若而不退失的人,都算是广义的胜义菩萨僧,并不依身相来界定。这是狭义与广义的菩萨僧界定,一并说给大众了解。但是这些事实的说明,有可能会引起执著声闻僧相的某些法师不满,演讲完毕以后,他们可能会开始在网路中对平实的说法作出歪曲的解释来攻击;但这不是平实所在意的,所以我还是要把真相告诉大家,希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你又在如来藏中存活,既然我的五阴都在如来藏里面变化,哪有来去!所以在中道里面讲的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如果不依如来藏来说,这个不生亦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都绝对没有办法讲得通。缘起性空是没办法解释这一段的,所以才有人讲,空是在讲性空唯名,因为没有这个东西,世间法上找不到这个东西,它只是一个名称而已。性空唯名就是说,它只是一个名称,没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空性;其体本来自己已在,不依他法而有,心体自身不生不灭,体恒常住,性如金刚,过去不曾断灭,未来也将永远存在,真实不虚,故说离无常过。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空性;其体本来自己已在,不依他法而有,心体自身不生不灭,体恒常住,性如金刚,过去不曾断灭,未来也将永远存在,真实不虚,故说离无常过。离于我过就是说,如来藏的自身虽然能够变现我们的色身和七转识,使得我们具备见性、闻性、觉性、知性及处处作主性;但是如来藏自身从来都不返观祂自己的存在,不起六尘中的证自证分,不觉得有自我存在,完全无我性,离于六尘的见闻觉知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