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可是愚痴昏昧的凡夫众生,在五趣中轮转漂流不能止息,希求暂时得到人身的机会,与盲龟值遇浮木孔的机会相比,是要困难上百千万倍的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些愚痴昏昧的凡夫众生们的身口意行,一向都不依止正义而行,不依随正法而行,不信因果、不行善法,不依世出世间的真实义理而行,因此他们彼此之间总是辗转相互杀害,这一世你杀我、吃我,下一世换我来杀你、吃你;或是 | admin 2020-02-18 |
![]() |
因为某某山不依于佛说因果的深妙正理,而教导的缘故。当知事出有因,因果之理唯至佛地方能尽知,不是基督教的天主上帝所能知道的;乃至上帝的造物主的名号,也是上帝自己所不敢承当的,为什么呢?因为上帝自己的灵光,示现之色身、功能等等,都是从上帝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所出生的,而上帝对自己的如来藏仍然了无所知,仍然不能亲证。这些一神教的上帝,尚不能了知二乘菩提的法 | admin 2020-02-18 |
![]() |
佛法本来就是依法不依人,在佛法之前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陀制订八敬法的目的,很有可能是在当时保守的印度社会中,为了摄受女众出家的权宜之法;因为当时比丘僧团早已成立,比丘们自然是不愿意放弃地位优于女众之既得利益,因此佛陀制定八敬法,以期能够减少来自比丘的反对声浪;再者,当时随大爱道夫人出家的女众,大部分是王妃、公主等贵族,佛陀为了预防出身贵族的比丘尼们 | admin 2020-02-18 |
![]() |
三者、盗法所得的佛法是没办法实证的……认同平实导师的佛法修学,也喜欢平实导师所写的佛法书籍,也想亲证平实导师所证悟的佛法;可是他不仅不依止真实善知识,不修学相关次法以及修集证悟的因缘条件……学完以后当然无法实证第八识如来藏正法,也经不起实证的人的检验,也必然没办法按照佛道的次第来进修……却到处为人广说这些没有实证 | admin 2019-09-13 |
![]() |
不管谁再来,我们都坚持依法不依人的原则,依经依论冷眼审视,佛祖来了,也不能让我立即富贵,也不会送我72个葡萄干,更不能让我立即证果,还是需要自己一番努力的。这是一个理性佛弟子应该有的基本知见。 至于正觉会的运作,可能选人有不贤,装13的也不少,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不想多谈。萧导师已经是年近80的老萧了,整天忙于写书,没时间处理这些事务,大家应该体谅 | admin 2019-09-09 |
![]() |
假使如来不依世俗因缘假说有我,当弟子误会了佛法时,如来想要告诉他说“我不曾这样讲过”时,那该怎么说?把我省略掉说:“不曾这样讲过。”那究竟是我、是你、是他不曾这样讲过呢?大家都要猜一猜了;结果说法时都要变成猜谜大会了,这还能说法吗?所以如来以世俗因缘假说有我时,要知道那时所说那个我并非第一义,那是方便说我。如来所说的法永远 | admin 2019-09-02 |
![]() |
当时诸多外道逐渐失去供养利得,四处乞食往往难有所获,为饥渴所逼故,遂入于佛门中作沙门;虽然表相已经是佛法中之沙门,但却仍然以其原有之外道戒律与法义来教化人民,一切威仪进止完全不遵照世尊所规范──不依当时真正佛门比丘应当遵守的律仪而行。到了布萨(诵戒、忏悔)的日子,这些表相佛法之假名沙门也到场参与布萨,可是当时所有善守佛门律仪之比丘们却不愿与他们一起 | admin 2019-07-29 |
![]() |
如来无师,不依闻思,从修而得,觉悟一切,是故名佛。善男子!了知法性故名为佛。法性二种:一者总相,二者别相。声闻之人,总相知故,不名为佛。辟支佛人同知总相,不从闻故,名辟支佛,不名为佛。如来世尊,总相、别相一切觉了,不依闻思,无师独悟,从修而得,故名为佛。善男子!如来世尊,缘智具足;声闻、缘觉,虽知四谛,缘智不具,以是义故,不得名佛;如来世尊,缘智具 | 三摩地 2019-07-20 |
![]() |
童女迦叶考 【作者】平实导师 【出版日期】2013年08月 【书号】978-986-6431-52-4 【开本】32开,全书共14章,435页 【定价】180元台币 书籍简介 童女迦叶考:童女迦叶是佛世率领五百大比丘游行于人间的历史事实,是以童贞行而依止菩萨戒弘化于人间的大菩萨,不依别解脱戒(声闻戒)来弘化于人间。这是大乘佛教与声闻佛教同时存在于佛世的 | 三摩地 2019-06-25 |
![]() |
可是当年的某赖以及某美彭措之流,各个自称为观音菩萨或者文殊菩萨的化身,却坦然住世、无愧怖于心,我真疑惑不已,何以藏密就可以不受了义经典如大佛顶首楞严经的规范呢?佛说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藏密独独可以把这佛嘱当做耳边风?如果可以不遵佛说别立异议,他到底还算不算是佛法呢?佛说我们应当依法不依人,他偏偏要我们先做四皈依,那么如果当我们有疑惑的时候,到底是应该 | admin 2019-05-05 |
![]() |
反过来说,假使入胎识不依靠受、想、行、识等四种名作为所缘,也不依靠色身作为所缘,祂就只能单独存在于无余涅槃的无境界中,不能在三界法中显现、存在及运作。所以在大乘经中如此记载: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以后,佛说即使是究竟佛的诸佛大智慧、大威德力,也都不可能再找得到阿罗汉的入胎识所在了;因为祂无形无色,又不再显现任何的界——任何的功能性,所以当然无 | admin 2019-04-24 |
![]() |
” 另外,小乘经典《阿含经》中也明说“三乘”、“大乘”、“如来藏”等,如《增壹阿含经》卷1〈1序品〉: 「如是阿含增一法三乘教化无差别佛经微妙极甚深能除结使如流河然此增一最在上能净二眠除三垢其有专心持增一便为总持如来藏正使今身不尽结後生便得高才智若有书写经卷者缯彩花盖持供养此福无量不可计以此法宝难遇故说此语 | admin 2019-02-14 |
![]() |
但是在这里,却归结出一个结论:声闻法及缘觉法的修习,若是不依止如来藏的实存作为大前提,是无法断我见我执的。所以不回心的大迦叶等人仍然是承认有如来藏本识实存不灭,作为无余涅槃中的本际;他们认为四阿含诸经中已经有录入这个部分,也已录入《央掘魔罗经》而讲过如来藏了,所以没有必要另外结集大乘经典,认为四阿含诸经已经函盖大乘法教了!但是他们这个主张是不正确的 | admin 2018-12-27 |
![]() |
佛所开示之中道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是能生识阴者,是万法之根源;此第八识能生“听法之心”,是本来自已已在之实体法—非由修得、不依他起—故名中道实相心。中道实相心则离一切受,不与受相应,故离一切苦,故名中道实相心。(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正眼》公案拈提第一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1年3月二版三刷及《宗门正道》公案 | admin 2018-12-27 |
![]() |
我也曾有过不满情绪,但是我到处参学,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个人感情、因为情执为了维护所学不正知见的师父?还是为了人情世故?非也!我是为法而来,那当然是依法不依人了。时至今日,我都不知道导师相貌性格如何,从未谋面,后来才查到导师简历。原来导师本名萧絜仁,于甲申(1944)年出生于台湾中部小镇农家。世代务农,祖父以耕读持家,父、祖皆为三宝弟子。13岁丧母 | admin 2018-11-10 |
这也是依法不依人的表现。六识论传承路线:佛祖:龙树菩萨》佛护论师→清辨论师→安慧论师→月称论师→寂天论师→阿底峡→宗喀巴→D赖喇嘛。这个传承路线从佛护论师起就错了。莲花生在印度超戒寺以修炼双身法著名,娶寂天的妹妹为妻,后来他把双身法带到西藏(约765年到藏),成为西藏红教(宁玛派)的创始人。阿底峡(982—1054)给双身法套上佛教 | admin 2018-11-07 |
|
![]() |
最近一个时期,各地政府对“净空学会”的清理引起无数人的关注,网上各种评论不绝于耳,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其实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千千万万的心地淳厚、一心信佛的弟子们何去何从?以末学看来,一是万法无常,生死无常,无论是谁,无论他名气再大,弟子再多,如果背离佛门正法,到头来都难逃因果!智者当珍惜自己短暂的一生,切勿忘记 佛的告诫 | admin 2018-08-16 |
![]() |
僧宝--这大乘的我们说的这个出世间的僧宝,他是因为有实证了佛法,他有果位,他有真正的智慧,所以他就不依于外相。所以我们可看到一般的寺院里面,在大雄宝殿里面最中间的一尊就是所谓的释迦牟尼佛(祂是我们的教主),可是两旁呢就有所谓的文殊跟普贤。那文殊、普贤(如果各位有仔细看的话,就可以看到在这个大雄宝殿里面的文殊、普贤)祂们都是现天人相,也就是他是 | admin 2018-08-06 |
![]() |
所谓的哑羊僧,是指不知所犯的罪轻重、大小,不知道要发露忏悔,也不依止、亲近及供养真善知识的出家人。所谓的无惭愧僧,乃是毁犯一切禁戒,无有惭愧,不见、不畏因果恐怖,贪着名闻利养、喜好男女的淫乐以及毁谤正法的出家人。像这样的出家人,在佛门不是没有,譬如有人主张:“离念灵知的意识心是常住法,也就是要保持一念不生的状态,能够这样就是明心见性了。” | admin 2018-08-05 |
![]() |
” 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过僧过”的根本目的在于“大护佛法”,因为“僧宝”是佛法住世的表相,如果过分宣扬破戒僧人的过恶,就会让众生对于整个佛法失去信心,让有情众生失去断恶行善、求证菩提的愿望,对于佛教整体的发展和僧俗弟子的信仰与修行造成很大的障碍。从一般意义上,“不 | 三摩地 2018-08-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