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乃至用一朵花、无量花供养,一根香、无量香供养,一偈、无量偈赞佛,一礼拜、无量礼拜来拜佛,绕佛一匝、绕佛无量匝,一时供养、无量时供养,自己作、与他人一起作都可以,都有广大的福德。如果菩萨能够这样至心供养三宝,如同在佛前供养,以及佛灭度后供养如来形像,其福德都是一样,没有差别。因为佛希望大众以平等心来布施。以平等心来布施功德很大,于佛法中并不是以金银珠 | admin 2020-02-19 |
![]() |
----〈正觉总持咒〉这〈正觉总持咒〉已经含括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法轮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涵,并且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固然因为所摄受众生根器、因缘不同,而有或也宣说声闻、缘觉、佛菩提三乘佛法;或合声闻、缘觉为解脱道,加上佛菩提道而宣说二乘佛法;乃至或有只说佛菩提一乘佛法,但是将声闻、缘觉二乘解脱道含摄在佛菩提佛乘中宣说。因此说〈正觉总持咒〉已经 | admin 2020-02-19 |
![]() |
或得须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罗汉果,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经中说这时大梵天王就起身合掌,恭敬地请求观世音菩萨开示这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的形貌状相。陀罗尼如果就只是咒语文字,怎么会有形貌状相?大梵天王的请问不是很奇怪吗?可是观世音菩萨却 | admin 2020-02-19 |
![]() |
也就是说,咒原本的意思,就是把某一些法的主要意思贯串起来,就能够方便记住所要忆持的法,然后就能为人一一详细的宣说;这整个贯串的偈颂就是咒,一般称为咒语,也就是陀罗尼;梵文称为嗢拕南,因此陀罗尼也就是咒,就是总持,它代表一部或多部经,一个或多个,乃至整体佛法的总纲;只要持咒而能忆念不忘失,当意识心缘于咒语中一法、一文或一义时,同时就摄持了一切法、一切 | admin 2020-02-19 |
![]() |
诸佛的通愿是四宏誓愿,诸佛同样都在因地发这个愿,乃至成佛仍然不舍四宏誓愿。而四宏誓愿,第一个愿就是广度众生,所以度众生是第一重要之事,为度众生当然就得要让正法久远流传;使正法久远流传则是为了利益众生,才需要去努力,否则不必为了正法的流传而让大家付出很多的精神与劳力,所以度众生是最重要的。(《实相经宗通》第五辑,正智出版社,页200)平实导师二十余年来所 | admin 2020-02-19 |
![]() |
这〈正觉总持咒〉已经含括释迦世尊所宣演阿含、般若及唯识三转的整个佛法架构及内涵,并且十方世界诸佛世尊固然因为所摄受众生根器、因缘不同,而有或也宣说声闻、缘觉、佛菩提三乘佛法;或合声闻、缘觉为解脱道,加上佛菩提道而宣说二乘佛法;乃至或有只说佛菩提一乘佛法,但是将声闻、缘觉二乘解脱道含摄在佛菩提佛乘中宣说。因此说〈正觉总持咒〉已经具足解脱道及佛菩提道, | admin 2020-02-19 |
![]() |
而且,我们在持念总持咒的时候,也可以根据总持咒的内容来思惟佛法,来让我们去除幻伪虚妄之心,而能够获得修学佛法的利益,乃至实证断我见乃至明心的功德。哪些咒不能持呢?事实上持咒在法界里面,它能够驱使鬼神。因为在法界里面,有些鬼神他是护持正教的,可是也有些鬼神他并不护持正教。所以,在《阿含经》里面佛陀就有说:对于这些咒术,如果说它是属于遮道法,那佛弟子是 | admin 2020-02-19 |
![]() |
欲界的财色名食睡您如果没有办法解脱出离,您不可能能够证得色界的初禅乃至二禅;您对这个色身的执著没有办法出离,您不可能证得无色界的这样的四空定。四空定即使证得了,如果您是依外道而修了这个四禅八定,您没有断我见,您会像欝头蓝弗一样,虽然证得了三界当中无色界四空定当中的第一有定──非想非非想定,他因于我见不断,他没有办法出离三界。刚刚说了,很简单的,因为 | admin 2020-02-19 |
![]() |
四人各自介绍完毕后向摩竭王说明,他们前来摩竭王的后园是为了受持八关斋戒,这时四位神王也才知道,原来彼此都是为了持八关斋戒而来到摩竭王的后园,所以大家都很高兴;这时天王就说:我们都受了八关斋戒,那谁得的福最多呢?人王说:我在人间行八关斋戒,摩竭王的后园外,就是可以引起我心中贪欲的种种五欲之乐,乃至耳旁就可以听闻到响亮的音乐声,我在这其中还能专心一意的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淫污了别人家未出嫁的女儿,那就是对于女儿的父母、兄长乃至于国王身上得罪,因为这位处女是由这些人所守护的。可是女众如果出家了,并不属于哪一个人所有,也不归属于哪一个人所守护;那么,如果对比丘尼身上行淫,是从哪里得到这个罪呢?佛说是从她的在家亲属得罪,也从国王那里得罪;以现在这个时代来说,是从法律得罪;但这个法律不是讲民法、刑法,是讲佛法的戒律。因 | admin 2020-02-19 |
![]() |
乃至于把自己所证的境界为别人说明时故意保留,怕别人听了以后就都会了,也是若言,不本见闻觉知,这也是妄语。所以佛说:【若言不本见闻觉知,亦是妄语,不名具足。】(《优婆塞戒经》卷六)从这里来看,平实导师绝对不是妄语者,因为我们问他一个法,他往往会告诉我们两、三个法,不但不是讲一半,而且还讲许多;所以有时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他讲出五、六种内容出来。这就是说 | admin 2020-02-19 |
![]() |
又如为了报复仇人而恶意奸淫他的配偶或女儿,乃至于加以奸杀,这三种情形都是邪淫中的重罪。这些都是极重罪,因为不但先有动机,也就是有根本罪;而且要巧设种种方便来庄严,才能成就,所以也就有方便罪了;后来因此而成就了,当然也有成已罪的根本罪,所以根本罪、方便罪、成已罪同时具足,所以这些都是邪淫的重罪,因为都是从重烦恼所发生的邪淫罪。如果是与配偶行淫时作性幻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淫污了别人家未出嫁的女儿,那就是对于女儿的父母、兄长乃至于国王身上得罪,因为这位处女是由这些人所守护的。可是女众如果出家了,并不属于哪一个人所有,也不归属于哪一个人所守护;那么,如果对比丘尼身上行淫,是从哪里得到这个罪呢?佛说是从她的在家亲属得罪,也从国王那里得罪;以现在这个时代来说,是从法律得罪;但这个法律不是讲民法、刑法,是讲佛法的戒律。因 | admin 2020-02-19 |
![]() |
另外一个是,如果是怕别人有强大的势力能害自己乃至丧身舍命,恐畏他人害死自己,因此而说妄语,成就妄语业道,这个是从痴所引生的。为什么会有这样子的情形呢?譬如某人成立道场,他出来弘法,但是后来被黑道给掌控了,每个月要求一百万的财物,但是某甲没有办法每月都得到一百万元财物来供养,那黑道人物也许会要求他:那你就公开宣称你开悟了嘛!你就公开宣称你是圣人,自然 | admin 2020-02-19 |
![]() |
这也是兼有强盗或恐吓取财的行为,兼有偷或盗的恶行;所以十恶业道有时只有一个业道,有时兼有两个业道,乃至有时兼有多个业道。他完成恶口的这个三业以后,心中没有惭愧、不生悔恨,还对小喽啰们或家人炫耀,自赞其身生大憍慢:你们去骂了他们好几天,什么财物都没有得到;我一去就得了,只有我最行。这样子的自赞其身,这是生大憍慢而自赞其身,这个也是恶口的成已之罪。恶口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什么是方便罪呢?譬如说,派遣使者去向某一个有家室的女人相约,或者自己亲自前去相见而交付给对方信物,乃至用手去触摸对方,或者跟对方讲悄悄话。轻细语其实就是悄悄话,讲悄悄话一定不会大声讲,所以叫作细语;也一定不会恶口而讲,要跟想要邪淫的对象讲悄悄话,绝对不会是恶口而说,所以叫作濡语,也就是说,用温和的口气来讲小声的悄悄话;这个就 | admin 2020-02-19 |
![]() |
佛法上的大妄语,譬如以未悟之身,舍离了未悟凡夫的本相,也就是说,其实他是未悟,但是他舍离了未悟凡夫的他应该具有的本相,而示现或是自称他已经开悟了,或是说以凡夫之身来示现为已断三结的初果,乃至断我执的阿罗汉;也就是说以凡夫之身,去示现大乘的开悟;或是说以凡夫之身,去示现二乘初果的断三缚结,乃至断我执的阿罗汉。这样子都是属于舍离本相而说,这是佛法里面所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起了这个杀意的时候;如果进一步去找刀子预备着,乃至把这个刀子磨利了,这个求刀及磨利都是方便罪;或者说放毒药在食物当中,准备把某人毒死;或者说设了绳索陷阱,希望某人踩进去就被这个绳索陷阱给吊死了,作了这些事情都是杀业的方便罪。有他想、有杀心而又作了这些方便,就已经得到了两个罪;也就是说,是杀业的根本罪 | admin 2020-02-19 |
![]() |
偷盗的方便罪呢?偷盗的方便罪,经中如此说:【若坏垣墙,咨问计数,置梯缘墙,入舍求觅乃至手触,是名方便。】(《优婆塞戒经》卷六)经中所说的意思就是说,假使这个财物很庞大,而想要拿走就要若坏垣墙,也就是说,必须要作种种方便;譬如有人把钱物放在大保险箱、大铁柜箱当中,不可能打开它,就得要使用方便的方法:破坏垣墙以便日后偷取;譬如像凿地道也就是这个样子,像 | admin 2020-02-19 |
![]() |
无论是那一种对自己来说,都是有业力与果报存在的,乃至于都没有直接参与,只是在旁边内心随喜,也是有很大的业力存在;这也是提醒我们,要留意自己的起心动念。当然对于善法来说,我们应当要随喜与赞叹,同时如果能够自他共作善法,那是更好的,因为这样可以让菩萨与许多众生结下善缘,就会有很多的世间法及佛法上的眷属,未来世就能够更有利于行菩萨道。今天我们探讨的内容,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