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6、说出家在家菩萨过「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7、自赞毁他(自作及教他作)「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 三摩地

2018-07-23

没有取受执着的意思要弄清楚,因为我们与二乘法不同;二乘法的圣人是托了钵、用过斋,回到安止的地方,洗了钵、脚洗过,他就入灭尽定去了。你特地送一件天衣给他穿,他也不要;你若是在他入了灭尽定时,帮他披在身上而供养他,他一出定看到了,会犹如被毒蛇所咬一样,马上丢出去,他出定后的下意识动作就是丢掉,没有经过思惟就丢了,二乘人就是这样。但是菩萨不然,菩萨是:我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由亲近善知识,不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 三摩地

2018-07-23

若謗了義經,即成犯重)謗大乘經,受外道戒,言非佛說,一切禁戒,犯輕垢罪「若佛子心背大乘常住經律,言非佛說,而受持二乘聲聞、外道惡見、一切禁戒邪見經律者,犯輕垢罪。」09、不瞻病苦(攝屬重戒8故慳、9故瞋)瞻病福田,第一福田,見病不救,不瞻病苦,犯輕垢罪「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若父母、師、僧、病,諸根不具、百種病 三摩地

2018-07-23

】窺基菩薩《大乘法苑義林章》卷6歸依十方如來,不歸依外道天神鬼神歸依圓滿究竟了義,不歸依二乘、外道邪說、非歸依大乘菩薩僧,不歸依二乘、外道之師歸依佛,盡未來際,永不墮地獄。歸依法,盡未來際,永不墮餓鬼。歸依僧,盡未來際,永不墮畜生。自歸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自歸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三摩地

2018-07-23

」6說四眾過戒「若佛子口,自說出家、在家菩薩,比丘、比丘尼罪過,教人說罪過:罪過因、罪過緣、罪過法、罪過業,而菩薩聞外道惡人及二乘惡人,說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惡人輩,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薩反更自說佛法中罪過者,是菩薩波羅夷罪。」7自讚毀他戒「若佛子口自讚毀他,亦教人自讚毀他:毀他因、毀他緣、毀他法、毀他業,而菩薩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自 三摩地

2018-07-23

」6、说出家在家菩萨过「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7、自赞毁他(自作及教他作)「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 三摩地

2018-07-23

导师还不能过来的时候,戒怎么学?戒的部分的话,因为我们在学戒最重要是心中要有一个乐意,你愿不愿意、乐不乐意来修学这个戒的内含,来导正自己的身口意行?菩萨的身口意行就不像刚刚讲的二乘只有遮止你不要做,菩萨的身口意行就是要自利利他,要自己去行你的菩萨道,还要利益他人能够成为菩萨,来修行菩萨道。所以在学菩萨戒这点上面,我是建议大家,我们有一个固定的一个共 三摩地

2018-07-23

声闻人推溯到无明时,确认众生由于不知蕴处界的虚妄性而产生了自我执着,这就是无明;然而断除我执时,若不是因为佛陀开示无余涅槃中有本际实存、常住不变、真实,二乘圣人就会因内有恐怖,我见与我执是无法断除的;但是菩萨不但要断我见、我执,还要推溯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对二乘人来说,解脱道的修行是在了知无明的内容,也从佛闻知涅槃中的本际常住时,我执断尽就结束了。可 三摩地

2018-07-23

」「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悲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若佛子口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自向己,好事与他人;若自 三摩地

2018-07-2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7有云:「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任持,不堕恶趣;由善知识摄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识护念,不毁犯菩萨戒;由善知识守护,不随逐恶知识;由善知识养育,不缺减菩萨法;由善知识摄取,超越凡夫地;由善知识教诲,超越二乘地;由善知识示导,得出离世间;由善知识长养,能不染世法;由承事善知识,修一切菩萨行;由供养善知识,具一切助道法;由亲近善知识,不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佛不同,佛是从实相来说,或者从二乘的声闻戒来讲,是从出三界的立场来看待戒法的,因此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从心中直接把怨恨、仇恨舍弃了,因此而不杀人,所以心地能以清净心来庄严,不是用压抑的方法去受持不杀人戒,而是以舍弃嗔恨之后的无我心来受持不杀人戒,所以佛能清净庄严不杀戒;但是外道们对不杀戒的庄严,是以恐惧后世果报来庄严的,所以是不清净的。同样的,外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说二乘人因为有涅槃的贪爱,他们一直想要进入涅槃;佛陀作种种的施设,让他们可以只要相信佛语,只要相信向着佛道前进,就可以得到他们小乘的涅槃。然而他们的佛道,实际上就是阿罗汉道,就是解脱道,而不是真正的生死解脱。因为真正的生死解脱,是得到真正本来就解脱的涅槃因,涅槃因就是这个如来藏。所以佛本来就没有入涅槃,而且佛陀还能够显示诸涅槃的功德力。佛陀于无 三摩地

2018-07-23

功德田则是指帮助自己实证二乘以及大乘四种解脱果,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胜妙佛法果证的诸佛菩萨以及实义菩萨。贫穷田则是指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特别提醒说,除了报恩田、功德田以及贫穷田等三种田之外,应该要知道其他的都叫作鄙恶田,甚至有的还是毒田。像是破坏佛教的那些天魔外道所传的邪法,在那些道场当中来布施,不但不会增长广大的福德智慧,甚 三摩地

2018-07-23

功德田则是指帮助自己实证二乘以及大乘四种解脱果,乃至无上正等正觉胜妙佛法果证的诸佛菩萨以及实义菩萨。贫穷田则是指一切穷苦困厄之人。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当中特别提醒说,除了报恩田、功德田以及贫穷田等三种田之外,应该要知道其他的都叫作鄙恶田,甚至有的还是毒田。像是破坏佛教的那些天魔外道所传的邪法,在那些道场当中来布施,不但不会增长广大的福德智慧,甚 三摩地

2018-07-23

换句话说,他又证得了世出世间法,最低层次的世出世间法的证得,表示他也如同二乘人一样,断了我见而证初果。既然是断了我见,就说他已经开始了离开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等四个相,因为能够离开我等四相,所以才说在布施的时候,不再计较众生是否能够有所回报;也随着自己的能力而布施,不会因为失却了财物,会觉得舍不得,于是乎,自然不会产生忧愁与后悔。为什么说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二乘解脱道是不必修大福德的,但菩萨必须为未来世的多财巨富福德而行布施。如果不这样做,来世照样没有钱财可以布施,或者所能布施的钱会很少,福德资粮就不容易满足。福德资粮不满足,正法的修证就不容易提升,所以布施是菩萨行中很重要的法,对二乘人来讲则是无关紧要的。但是菩萨生生世世要与众生在一起,生生世世要大力的利乐众生,所以菩萨得要有很多的福德——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以施,住持三宝,能令二乘托钵乞食而无匮乏;菩萨以施,为诸声闻说有空性法界,非仅现象界之空相尔,令二乘人渐趣大乘菩提;菩萨以施,摄受有情,成佛时眷属财富无量;菩萨以施之般若,成佛时能得无量财富,而示众生以贫穷田相,托钵乞食。施者有净以及不净,净施之人后世福慧果报无量无边;不净施者,不唯后世无财,又复遭诸恶报。如人施刀以救病苦,病人因其施刀割除瘤害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现在听说我批注的涅槃法义是最多的,听说上网站搜寻的结果是这样,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诸位就姑妄听之吧!这意思就是说,涅槃很微妙,没有多少人确实知道涅槃,连定性二乘阿罗汉都无法像我们对涅槃知道这么多,所以说涅槃很微妙。所以你证悟了,成为菩萨摩诃萨了,智慧超过二乘无学圣人了,就要有能力深观涅槃的功德与微妙。涅槃有什么功德?有的:本来性、自性性、清净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