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从上面两个佛典故事说明,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贪著利养不仅对一般人有害,而且对修行人来讲,会障碍二乘人证得二乘的解脱果,乃至障碍菩萨证得佛菩提果。也就是说,对一般芸芸众生而言,不论是对金钱上的贪著,或者是金银珠宝等物的贪著,他的心性已经染污,心性已经不清净,导致他会在三界当中不断地轮回生死;更何况这些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生前贪著这些钱财,死后还是 三摩地

2018-07-23

执受识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惑种就是烦恼障的种子,会系缚二乘人;对一切种的不究竟了知,就是所知障,会系缚菩萨;所知障,不障碍二乘人的解脱,所以得除掉二障——烦恼障和所知障,才是能称为真正出三界的解脱。在《楞伽经》中,佛陀开示:愚夫依七识身灭,起断见;不觉识藏故,起常见。自妄想故,不知本际;自妄想慧灭,故解脱。四住地、无明住地习气断故,一切过 三摩地

2018-07-23

二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不同于大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二乘法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性质窄狭,所以只要断除我见就可以除掉解脱道所摄的异生性了,从此以后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的内容与行门,也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中已经实证的一切圣者,更不会诽谤确实已亲证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由此缘故,以后永不入三恶道中受苦,名为解脱道中已修除异生性的初果人。最懈怠的初果人,极尽七有天上人 三摩地

2018-07-23

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无学圣人,都离不开无始无明的遮障;只有真正明心的人,才能够打破无始无明;也只有在大乘佛菩提般若的内容已经开悟的菩萨们,才能分断无始无明;也只有诸佛,才能完全断尽无始无明。所以,不同的众生都有不同的无明障碍著,一直到成佛才能够断尽所有的无明。-----《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51集如来恒顺众生饮无明水》周正铭老师(原标题:见惑和思 三摩地

2018-07-23

甚至大部分的人,应当说几乎都是还没有抵达信不退的地步,也就是在六信位还不满足,遑论七信、八信、九信、十信,到初住位呢!你要能够到初住位,才会说作种种的甘愿,才会说:我就是菩萨,我就是顶这个菩萨名,要在三界中出生入死;二乘人能够解脱我不羡慕,一点都不欣羡!能够如此才是菩萨的行谊显示了一分而已。所以,我们也不应当诃责这个当事者所认识的这个人,因为信力不 三摩地

2018-07-23

除非你能依着二乘见道之理,确实而如理作意的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后,不是误会式的断除我见与三缚结,进而断除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或是依着大乘见道后之真心体性而如理作意,故而发起意识的妙观察智,由这个万法根本的实证与现观,才能真正逐步的对治意根末那的劣行,而此时也只是下品妙观察智的少分,以后要走的路还很远呢!第三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复杂的制约行为,有着缜密的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意识及意根修行清净了,可以如二乘人一样成为阿罗汉,可以了脱生死,并于寿命终了入无余涅盘,永不再三界现身意;以及如菩萨一样,穷尽三大无量数劫以后,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譬如二乘人想要证得四果的阿罗汉,一定要先证得初果须陀洹以后,次第修行证得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以及四果阿罗汉才能成就。声闻于初果所要断的结是三缚结,也就是要断我见、疑见、戒禁取见 三摩地

2018-07-23

二乘人不善于观察生老病死,因为人之所以出生,是怎么出生的?那个因缘与过程都不善于观察,他们只知道因为无明、因为业种,所以不断的出生,但是无明和业如何导致在人间受生成长以及出生?这些道理他们都不懂。但是菩萨能善于观察如何生?从如何投胎到入胎以后是如何出生的?为何入胎后就能生长?菩萨都善于观察。不但善于观察,菩萨还要善于为人解说,所以这个生与死,我们在 三摩地

2018-07-23

声闻人推溯到无明时,确认众生由于不知蕴处界的虚妄性而产生了自我执着,这就是无明;然而断除我执时,若不是因为佛陀开示无余涅槃中有本际实存、常住不变、真实,二乘圣人就会因内有恐怖,我见与我执是无法断除的;但是菩萨不但要断我见、我执,还要推溯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对二乘人来说,解脱道的修行是在了知无明的内容,也从佛闻知涅槃中的本际常住时,我执断尽就结束了。可 三摩地

2018-07-23

恶友也一样是道伴,过去世所造的恶业现行了,也一样把它当作助道之伴;没有智慧的人就想捨离烦恼,捨离烦恼就是二乘人;阿罗汉都是捨离烦恼的,所以就永远不可能发願再度接受众生之身,捨离思惑或烦恼的人连善有之身都不想接受,何况接受恶有之身?菩萨是靠著大願与大悲心,才会再来接受人间的恶有。如果有了道种智而生到天界去,因为在天上都是看光的,若是你的光特别强、特别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在初发菩提心到第一次明心前的多劫修行中,难免会遇到专修解脱道的声闻、缘觉师,假使这位菩萨运气不好,常常遇到二乘之师,屡屡被教以厌生死苦,欣涅槃乐的解脱道法,久久熏习之后,有可能就会成为定性二乘人,证解脱后必取灭度。站在菩萨想要成佛的立场来看,退堕二乘地而入无余涅槃是学佛的道路上最恐怖,也最应该避免的事情,甚至说宁可因为起大烦恼而造下断尽善根的三 三摩地

2018-07-23

其实还有很多人仍然还在二乘菩提之中:受了菩萨戒,却不以菩萨戒为主要依止,反而把声闻比丘戒、比丘尼戒作为第一依止,菩萨戒只是作为方便用的。法上也一样,总是把二乘解脱道当作佛菩提道的行门。因为他们熏习佛菩提不久,刚发心时又只学到声闻菩提的解脱道,而且是被印顺以错误的声闻菩提说成的佛菩提熏习成功了,所以还没有菩萨性的发起;你若一开始就对他说很胜妙的大乘佛 三摩地

2018-07-23

二乘人听了,一定大加反对,因为在二乘法中说:你想要出离三界,就一定得要厌离色身。所以二乘的解脱道中教导大家观察色身不清净,目的就是要大家把色身的执着丢开。有的人作色身无常的无常观,仍然无法使他舍弃对自己色身的执着,就教他改修九想观;所以四阿含中说,有的比丘每天去尸陀林(穷人家没有钱可以埋葬死掉的家人,就把尸体丢到弃尸林中),他就每天在那边观 三摩地

2018-07-23

恶友也一样是道伴,过去世所造的恶业现行了,也一样把它当作助道之伴;没智慧的人就想要舍离烦恼,舍离烦恼就是二乘人;阿罗汉都是舍离烦恼的,所以就永远不可能发愿再度接受众生之身,舍离思惑烦恼的人连善有之身都不想接受,何况接受恶有之身?三界有中有那些是善有?欲界天、色界天是三界的善有,无色界天则无所谓善或不善,因为住在定中都是无记性的。′菩萨连善有都 三摩地

2018-07-23

我见断了便离四相,却又不堕二乘空相中,已证法界实相故。我见断的缘故,疑见随后就断;疑见断了的缘故,就灭除掉心中六十二种外道邪见随眠。从此不怀疑世间有佛,不怀疑世间有佛法,不怀疑世间有出家、在家的四向五果十地菩萨。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修佛法,也不怀疑一切众生能成就佛道,永离断常二见,因此戒禁取见随后跟着也断了。从此这位菩萨初果,依道共戒而住,他从此不会 三摩地

2018-07-23

不但要在三宝之所、生起爱敬之心而行礼拜、供养……等等,还有许多都应该修行的法门,最后乃至要建立志愿,也就是要建立志向、发起愿心:我在供养三宝、护持正法……等事相上做了许多事情,福德大约具足了,如今我还得要追求证道之法,应该要证得无上菩提了!无上菩提当然不是指二乘解脱道的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啊!二乘的菩提是有上之法,因为佛菩提超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因为对这些世界上的人事地物很不耐烦,这俗话称之为看不惯,没有办法接受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包括对于已经开悟的人也没有办法想象为什么已经开悟,还会这样?这样意识心无法安住,这都是称之为无法忍,即使其中没有「辱」,这也都是自生烦恼,可是这烦恼很容易生起,而且这样的烦恼有时候是证悟更高境地的踏脚石,所以要从忍受开始,慢慢地走向烦恼降伏,或是要去寻找法 三摩地

2018-07-23

复有二事:一者为胜一切人天果报,二者为胜一切二乘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为求菩提之道受大苦恼,二者为得无量大利益事。复有二事:一者过去未来恒沙诸佛皆如我身,二者深观菩提是可得法,是故发心。复有二事:一者观六住人虽有转心、犹胜一切声闻缘觉,二者勤心求索无上果故。复有二事:一者欲令一切众生悉得解脱,二者欲令众生解脱、胜外道等所得果报。复有二事:一者不舍一切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比丘戒规定是日中一食的,每天只在中午吃一餐;在二乘法中,最多是早上过堂以后中午再过堂受食,午后就不许受食了;你若做不到这一项,将来如何出家修行呢?但在大乘法中则有开缘,所以晚上还可以再吃一餐,这是因为大乘比丘、比丘尼与二乘出家众不同;二乘人出家之后,不为众生做很多事情,不必熬夜为众生做事,所以不需要晚上再吃一餐。他们出家后是以托钵而得到食物的, admin

2018-07-23

因为当他入无余涅槃之后,他就再也不能利益众生了,这样的话在法界里面可以帮助众生的解脱圣者就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说二乘人声闻缘觉他们想要求得解脱入无余涅槃,那个就叫做小愿,而且这种小愿是比这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这种愿还小。因为他的愿力太小,所以我们应该要多鼓励、多请求声闻人----多请求二乘人----他应该要回向到大乘里面,如果他觉得我们继续在人间太辛苦了,那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