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其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善根,能够度脱众生。如果有菩萨想要救度众生,其他的三昧,没有像念佛三昧的福德善根一样能够迅速消除一切罪恶。有佛陀为法王,菩萨为法将,菩萨最尊仰最敬重的只有诸佛世尊,是故应当常常念佛。譬如大臣,由于特别蒙受皇上的恩宠护念,因此常常思念感恩他们的君主。菩萨们也是这样,知道一切种种的功德,无量无边的智慧,都是从佛陀身边得来的,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所严饰,一一节力敌万八十伊罗缽那香象之力,众生乐见无有厌足,是名身胜。云何如法住胜?如来既自得利益已,复能怜悯救济利益无量众生,是名如法住胜。云何智胜?如来所有四无碍智,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云何具足胜?如来具足行命戒见,是名具足胜。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云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它的原因是因为,众生常会因为无明所罩,不知慎修身口意行,因而造作了种种未来世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当临命终时,这恶报的业风吹起,落入中阴阶段,依着原有的贪欲执著,就会对未来世的父母生起颠倒想,结果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入胎,犹如睡着了一样;那等到醒来的时候,哇哇落地,已经堕在畜生道中,纵使说牠曾经有愿想要求生诸佛净土,还是难以成办。因此释迦牟尼佛开示,如果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挥帚驱驱为众生,真月影月须忖;来时欢喜去时悲,一世精明,六道皆同伦。5、日容死却无我假名堕空无,自私无私,俱是觉知;猛虎当轩谁能敌?俊鹞冲天,见老俱胝。万般公案法飘零,众人皆迷,独觉难支;欲求宗门广弘扬,水调歌头,剪梅嫁枝。6、雪峰神光法报化三身,本来离诸数;为诸凡愚故,说有生异灭。本皆如来藏,种子藉缘现;报化身若舍,法身何处邂?学人寻法身,遍界不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的结缘,就是与众生结的是善缘或者是恶缘。善缘就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使得他人对你产生好感。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团体,让你可以在团体修学,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来一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禅定中得」;佛在说法之前,必「先入禅定」,遍观众生根性差异,然后随机化度。而为佛子者,若能「制心禅智,无事不办」,「欲求佛道,持净戒、专修禅观,得神通,能降天魔、破外道;能度众生、断烦恼」;「若不坐禅,平地颠坠」。又引《妙胜定经》言:「若复有人,不修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复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来一切智慧,及大光明、大神通力,皆在禅定中得」;佛在说法之前,必「先入禅定」,遍观众生根性差异,然后随机化度。而为佛子者,若能「制心禅智,无事不办」,「欲求佛道,持净戒、专修禅观,得神通,能降天魔、破外道;能度众生、断烦恼」;「若不坐禅,平地颠坠」。又引《妙胜定经》言:「若复有人,不修禅定,身不证法,散心读诵十二部经,…复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楞严经》卷四:阿难,一切众生,实本真净,因彼妄见,有妄习生,因此分开内分外分:阿难,内分即是众生分内。因诸爱染,发起妄情,情积不休,能生爱水,是故众生,心忆珍馐,口中水出;心忆前人,或怜或恨,目中泪盈;贪求财宝,心发爱涎,举体光润;心着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自然从坠,此名内分。阿难,外分即是众生分外。因诸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没证悟的话就来熏习这样的般若知见吧!因为一切万法都由祂出生,祂是根据你的心性来出生一切诸法的──当我们是凡夫的时候,当我们是无可救药的众生的时候,祂一样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满足我们,让我们得以在三界中生存,所以呢,祂是无怨无悔的。祂也从来没有考虑过祂的期望是什么。那如果当我们证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应当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呢?也就是说,你不能光是考虑你自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管众生是怎么样,你还是个人一直在走。总有一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要成佛,所以你必须以这样来思维。因此呢,你还是要以如来藏的无我性来做基础,因为这无我性不是就停在无我,像是二乘的无我,最后就结束了。没有!无我无常那永远都是小乘法的境界,大乘法说的是常,而且是乐、是我、是净,离开常乐我净,就不是真实究竟的大乘法了。这常乐我净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只有你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甘愿做菩萨(九)——念念救护众生所以,这样来看的话呢,转依,它不是一个名相,说来似乎也不困难,就是我们常说的,就是你要甘愿一点,就是要做菩萨啦!菩萨呢,就是坏事向自己,好事向他人。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helli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要转过这个念头来想,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业果性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才可以自在地学佛,将来可以成佛;当我们都不去造这些恶业的时候,以后我们就会和这些恶果绝缘,这我们所领受的未来的一切都是善的境界,这样不是很好吗?这样得到也才会心安理得啊!而对于以前的恶业,将来会产生的恶果,也当作是还债来想,乃至想想世间人说的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只要我们肯诚心忏悔,对方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要把这个爱嗔、毁誉的心,轻轻地丢掉,从这些众生对你的赞叹和诋毁里面走出来;像是自己的五蕴身一样,像是自己过去生死去的无量无边的这些恶的心念一样,把它掐死。因为呢,你不需要这个,因为真正成就你的许多的功德性,经典上已经说得非常的清楚,能够成就你的功德的,都是如来之力,没有诸佛的冥佑,实际上无有一位有情可于此世间建立的功德性。因此说来,最关心你道业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之,你要想啦,你现在所看到的众生,他们活不过一百岁,他们不管再怎么样,再怎么样,都活不过一百岁,他们所拥有的美好,被死神迎面一戳,就结束了。可是,你的美好并不是建立在这个身上的,不是建立在这三界有的身上的;你的美好,佛陀都给你打包票了,你会成佛。所以不管上一次,你是如何沮丧,别人怎么冤枉你呀,不管你是多么地愤恨不平、怨天尤人、心里很担忧或如何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我们一般说的是,众生都可以成佛,而他说的是,斩钉截铁地要每个人都成佛。后来,这位菩萨终于成佛。那有人可能要问,他发的这个愿有没有兑现呢?经典上说,有。那时候所有人道的众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道的众生,都成佛。那你说,这因地菩萨的本愿是不是很了不起?因为他让所有的众生乘载他这个般若船,甚至是超越我们现在二转法轮的般若船,直接成就了一切种智的大船,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即使你没有开悟,也要这样去作,这功德福德是会随伴著产生,那这一条道路会有多坎坷呢?道路的坎坷就是刚好偿还你过去生亏欠于众生的,所以不要去埋怨道路的坎坷,因为呢,你以前亏负众生多少,每个人亏负多少,没有人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够还得完?也没有人知道。是不是成佛就会还完?你要想,佛陀那时他遇到一位妇人,她就是很讨厌佛陀,佛陀以前跟她有些过节,可是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说:「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又说了种种法门,来对治众生的心病。我们就当信佛语不虚,信众生皆可成佛。但我们为什么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譬如我们信知黄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黄豆不会自己变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会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适量的石膏,决定可成豆腐。办道亦复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化诸众生。皆令度脱。最后至一竹林之中。闻有比丘诵法句经偈云。若人生百岁。不见水潦鹤。不如一日生。而得睹见之。阿难闻已。惨然而叹。世间眼灭。何其速哉。烦恼诸恶。如何便起。违反圣教。自生妄想。此非佛语。不可修行。......汝今谛听。我演佛偈。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解之。尔时比丘。即向其师。说阿难语。师告之曰。阿难老朽。智慧衰劣。言多错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了义佛法命脉极难维持,始终如丝如缕故,菩萨难免忧郁:一谓五浊恶世众生陋劣,极易相应于外道常见、断见故,极难救治。二谓声闻菩提无我之实证正理,大悖众生执我、贪我邪见故,极难弘传。三谓缘觉菩提缘起正理深妙难知,基于信受深妙难证之本识始能成观,非末法众生所能相应故。四谓实相般若甚深极甚深,明心之后方能实证,声闻、缘觉所不能知,能相应之菩萨远少 | admin 2018-07-23 |
![]() |
许多密宗修行人在吃肉前都会以大悲心摄受所行,他们以念诵咒语的方式回向、超拔与自己有特殊因缘的众生;有些大成就者则以普通人无法揣摩的心地食肉,比如那若巴经常都要吃鱼、汉地的济公和尚也吃过狗肉。作为凡夫的我们对此等行为还是少评议为好,因对一个证悟者而言,什么行为方式都可以成为他大作空花佛事的载体。生在娑婆为人类,是很难得而辛苦的,该如何善用人身,学佛悟 | admin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