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各位同修,让我们一起开始迈向正觉!注解¹、无相念佛法门,是善知识为末法时代众生所施设的契合此时代人根性和时代喧嚣特征的一种动中定功夫的法门,祂要求行者在行、住、坐、卧之间,眼根所见莫非忆佛之念,而无佛号、声音、形象。若到此地步时,闻一切喧嚣之音声,自然起念佛之心,心中无非忆佛之念。这一法门的殊胜在于,行者若能修行至此地步,则必有把握于临命终时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要实证无余涅槃,获得究竟的解脱,那是要把世间一切都舍弃的,而且是连也要舍弃;因为如果不舍弃一切法,对于三界里面的种种事相乃至的弘传还有所忧心、有所挂虑的话,这样的话,他是没有办法入无余涅槃的;因为,如果说心中还系念着是不是可以永续流传,众生是不是能够获得正教,这样子他心中就所罣碍。所以说修声闻、缘觉的人,他如果说具有声闻的种性、缘觉的种性,他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长,内容是这样子的:【一切众生贪著世乐不虑无常,不以大患为苦。譬如昔有一人遭事应死,系在牢狱,恐死而逃走。国法若有死囚踰狱走者,即放狂象令蹈杀,于是放狂象令逐此罪囚。囚见象欲至,走入墟井中,下有一大毒龙张口向上,复四毒蛇在井四边。有一草根,此囚怖畏一心急捉此草根,复有两白鼠啮此草根;时井上有一大树,树中有蜜,一日之中有一滴蜜堕此人口中,其人得此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断的生死苦恼,无量世的生死就是众生最大的苦恼,而众生会受这些大苦恼,都是为了一个烦恼:我见。单单只为了一个我见烦恼,所以在无量生死中受大苦恼。四种住地烦恼就是:见一处住地(我见烦恼),以及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这四种烦恼,归根究柢仍是基于我见而有的。譬如欲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实交流过程中,对方首先感受到的是你的态度,若你一上来就把对方至于敌对立场,试想对方如何能接受你的建言?而你的状态也让他感知到原来学习的人就是这样具有斗争性,原来你不是来救度,而是来批判,而是以法来证明自己对而别人错,使因个人的染污而变色,如此传递出去的法还是吗?这样的方式还能摄众吗?说话的语气和心态往往是你末那的表现,嘴上说的往往只是意识层面的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关于我见、关于断我见、关于众生依于三毒、四相,而造作流转三界轮回的这一些善恶业的道理,乃至外道以定为禅的道理,乃至菩萨要以断身见、要以断我见、要以有未到地定,有定、有慧依于四念处,从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乃至观心无常,观察这一个六识心,乃至于特别是观察这一个以前五识相俱的这一个五俱意识的意识心,祂是生灭无常之法。依于你的未到地定的修行,依未到定能够离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在五阴十八界上面建立了身见,意识这一个妄心在执着色身为我,依于我有色身,一切有情有受、有色身,所以建立了人相、我相、众生相;众生也好、他人也好、自我自己也好,都有不断地造作运动,这些都有在时空当中的流转,这就是所谓的寿者相,具足了四相就具足了轮回,无边地一个又一个的生死流转,众生如此。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至少你吃素,就跟一般的吃素人又不太一样,所以这些都可以显出菩萨的行谊;而藉由菩萨的行谊,就能够让的众生了解,有人是真正在学佛。因此,等到他有问题,有困难的时候,他还可能从的外教、外道来转向,来向你问一些问题,这样的人就有善根了。甚至说有的人本来求神问卜了,他最后想一想还是来问你,看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替他解决一些事情。这时候菩萨就可以广行方便来跟他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识阴把自我灭除,就是灭除识阴之苦的境界;但是这个道理是很难让众生信受的,且不说一般众生,单说佛门中一心想断除我见而取证初果解脱的大师与学人们,当他们听说识阴之苦的灭除就是要灭除识阴自我,而又已经知道识阴是包含离念灵知心的,他们就因此而无法信受了;因为他们都是爱乐识阴自己继续存在的,却不知道这样正好是坠入我见之中,与自己一心想要断除我见的决心是互相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则此界将可渐转清净,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可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若佛门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着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是则堕意识境界相中,我见并未断除,仍只是凡夫众生,未能预入圣流:尚未成就声闻初果之分证解脱境界。其三:有断灭之法,不可能是无分别心故。……佛所开示之无分别心,是始从无量劫前,后至无量劫后。乃至成佛之后尽未来际,皆是永不断灭之体性,迥异离念灵知之觉知心意识也!某老居士所说之短暂剎那之觉知心,于五位中必断,非是常住之心,绝非真实心;行者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人一样产生出离心,但是他的出离是出离种种的爱取有的心,可是他最后呢,还是可以生起共众生有的心。共众生有就是呢,他因为愿力来度化众生。所以最后小乘人,(我们再回到用小乘人的观点来说)这个对于他没有办法现前眼见,他可以自己来做一个推量、推测,来做一个比量,他想那其他众生也应该是如此,最后一切的法、一切的道,不管我轮回在哪里,这些苦集灭道都还是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走笔至此,末学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萧导师之善巧方便之睿智与仍坚守岗位之各亲教师(须自备广大福藏以便承担末法众生之业力)。但愿十方诸佛菩萨能加被他们,令正法久住。阿弥陀佛!(原标题:无相忆念拜佛是修观行的最佳动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这样看来,意识实在不伟大,是在许多时候都会断灭的;这个不伟大而常常断灭的意识,有智慧的人为什么要把祂误认为是真实而常住的呢?但这个意识正是众生最贪爱、最执着的自我,当众生认定这个意识觉知心常住不坏时,就是已经落在我见中,正是凡夫异生。可是意识有很多种的变相,在三界中有很多种不同状况的意识;这是末法时代的大师与学人们同样都无法判断的,但是这个见解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五阴呢,它是虚妄的,但是它有各种不同的功能;因为有这样不同的功能,众生才会把它当成是真实的我。我们来看看,五阴有什么样的功能。第一个色阴,色阴主要就是五根,然后用五根去触五尘,所以色阴的功能是触。再来说受阴,受阴就是你能领受苦乐或者是不苦不乐,这样的一个受,我们就说是受阴。再来说想阴,想就是了知;不管你是有没有起语言文字的了知,都叫作想。再来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我们要谈三界六道呢?因为三界六道,就是我们一切众生所生活的世界的面貌。我们要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到底它是什么样子;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法界里面的位置,我们就会知道我应该要如何做,我应该要往什么方向来前进?所以我们要先了解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关系,我们有做一个三界六道跟解脱果的对应关系表:阿赖耶识 如来藏 ---阿赖耶识-如来藏---三界六道境业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断我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什么是众生所执着的我;二是思考为什么这个我是虚妄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只有先认识了我,才能进一步去确认这个我的虚妄。只有认清敌人是谁,才能消灭他。所以要真断我见,就必须从认识我做起。众生所理解的我,可以简单分为色身我与觉知心我。前者可以称为身见,后者才是真正的我见。觉知我包括六识觉知心,所以认识六识觉知心我才是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走笔至此,末学不得不由衷地赞叹萧导师之善巧方便之睿智与仍坚守岗位之各亲教师(须自备广大福藏以便承担末法众生之业力)。但愿十方诸佛菩萨能加被他们,令久住。阿弥陀佛(原标题:略说观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对于我见、我执、身见…等名相所示,其中所表义理有同有异,诸佛菩萨使用名相演示正理时,乃是基于诸多因缘时节、众生根器等前提下,来从不同的方向与层面说明,其中会因根器钝利、三乘见修道所断…等不同情况,而有广狭深浅的说法差异,故法无定法,无非就是帮助众生解粘去缚、趣入正道。而这些名相同指一念无明所摄之流转法,如同您所说的也是如理,但是我见、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师兄现下情况,于此欲作体认,或许稍有困难!不妨暂举一例,请师兄读过之后,自问自答,更作观行,更成自己见地!按照师兄发问主旨:不同分段生死,才有不同意识!同一分段生死,意识虽然有生有灭,还是同一个意识!然而,师兄应该听过失忆症,听过多重人格、人格症,听过阿兹海默症吧!按照师兄的想法,既然是同一分段生死,同一个色身,同一个大脑!您能说失忆症前的那个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