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宜应先知众生善根及了彼心。随其所堪次第说法。如入大海渐渐至深。善男子。是虚空藏菩萨摩诃萨。随其所应以种种形现生其土。而为说法令生惭愧。于所犯罪发露忏悔。不堕恶趣增进善根。长养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初发心菩萨由于宿世的因缘转生在五浊恶世,并有善根使其亲近明师,志向大乘甚深妙法。虽发菩提心,但是智慧浅薄,就是初发心菩萨。其人听闻甚深空法,读诵受持,并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曲,则是正直而行的人,一定不会应行而不行、不应行而行;当他知道以前或现在所依止的师父、老师,原来悟错了,或是正在误导众生,一定会向前谏言,不会曲从其余心地谄媚的人,一起曲意维护师父、老师,以免他们继续误导众生,这就是应行而行。至亲的师父、老师若是正在误导众生,则应面见、析论法义正讹,使其知所改进、弃舍误导众生之恶业,正是应行而行者。若是有人依于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后,大约有一年多的时间,跟着慈济的师兄师姐参加一些活动,比如听一些委员讲述他们的学佛心路历程,也去访贫,照顾关心户,看到那种种不同受报的案例,真是又苦又惨啊!这让我更加深信因果不爽,佛言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蕴炽盛等八苦,真实无虚啊!于是菩提之心油然生起,冀欲救度众生脱离生死之苦,无复造诸恶业,受种种果报。然又想,像现在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孤岛,每个出口都有一个我在把守,所缘也就全部成为我所爱、我所厌,金刚经所谓的我相、人相、众生相立刻现前。如此真得就成为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饮,完全没有发现原来自己是所有的存在,只是一个劲得蒙着头面,在那里无休止的画地为牢。所以其实我见真是很傻,这样生生世世紧紧抓住那个有限不放,而不断流浪生死,卷裹着种种的烦恼与忧闷,不惜为了那点苦的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男子!若人不乐久处生死,深见过罪,观人天乐、阿鼻狱苦平等无差;怜愍众生,具足正念,为欲利益无量众生使得成道,为具无上菩提道故,为如法行故,受持是戒,心不放逸;能观过去未来现在身口意业,知轻知重,凡所作事先当系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时亦复如是修不放逸。若先不知作已得罪,若失念心亦得犯罪。若客烦恼时暂起者,亦得犯罪,若小放逸亦得犯罪。是人常观犯轻如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菩萨到七地入地心还不舍弃思惑?初地满心已经可以把最后一分思惑断尽,为什么他故意不断?一直留着?因为:若没有烦恼而入涅盘,初地满心到六地满心的六种无生法忍的现观都无法证得,这些现观的因缘都是从自己与众生的烦恼中出现的,犹如镜像、犹如光影都是从烦恼中整理出来的现观境界啊!因为一个烦恼使你产生一个问号?由这个问号去探究,你有了道种智就有能力去探究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等四相。必须再转入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观行,才能断尽我见,才入初果;而仍不明中道实相。但菩萨初果,明心悟得真,不是解悟,不是以一念不生的灵明觉了为我,悟得真如的时候,不但断身见,同时也断我见。因为真如离见闻觉知而不作主,虽然真实存在,但祂真实是无我空性。从真如来比对,便知常寂常照而能知能觉的心是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之,你要想啦,你现在所看到的众生,他们活不过一百岁,他们不管再怎么样,再怎么样,都活不过一百岁,他们所拥有的美好,被死神迎面一戳,就结束了。可是,你的美好并不是建立在这个身上的,不是建立在这三界有的身上的;你的美好,佛陀都给你打包票了,你会成佛。所以不管上一次,你是如何沮丧,别人怎么冤枉你呀,不管你是多么地愤恨不平、怨天尤人、心里很担忧或如何如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有些人还没有悟,也在教禅说法,但是他们对于众生修学佛法仍然有一定的贡献。对于他们为那一些众生而付出的福德或功德等长处,我们仍然应当随宜赞叹;除非他们仍在误导众生,或继续否定了义法。那么悟了以后,务必要把诤强好胜的习气除掉,尤其我们几个共修的地方,现在明心见性的人已经很多了。在这样的一个共修团体里面,不管是台北这方面的几个共修场所;或中坜、桃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盘;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勿生忧恼常起精进,当作医王疗治众病。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诸地菩萨不会在心中起一个念说:现在全球我最棒!他不会这样想,即使为了显示而说全球只有他的法才是最胜妙的,但是心中也不会有高慢,只是为了摄受众生而说。他总是拿上面的佛、菩萨来比:自己的修证真的很差!很差!要到何时才能成佛?何时才能像十地、等觉菩萨们那样?他们都是这样想的,从来不会拿下面的人来比较,所以就没有高慢可说,因为他心心念念想着怎么样往上爬,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佛典故事内容,主旨是在提醒众生,人命在舍报的过程时,并非全无觉知,当医生判定死亡时,此往生者之意识犹存,仍然可以分别了知。所以若有人想进行器官大体摘除移植时,都需要很小心的处理,如何不用让往生者因苦痛觉受而起瞋恨?如何帮助行善者得利益?藉由故事的启发,待会儿会告诉您。......从前有一位出家的修行人,行经草丛间时,突然听到有谁在草丛里叫著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戒中又说要行放生业,那我们学佛人应怎么面对放生?什么样的仪轨才是最好的放生仪轨?答:梵网戒第二十个轻戒,戒条是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答: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真悟得根本的人,不可能有严重的慢心,因为我们亲眼看见一切的有情众生都是平等不二,没有差别。所以不应该任由过去所留存下来的慢习,障碍我们悟后起修的道路。另外有一种人,他过去由于卑慢或者傲慢的习性很严重,所以悟后虽然看到自己的真如与众生没有差别,而得到一些受用。但是他也看到自己与诸佛的真如没有差别,因此就生起了慢心,从此不礼佛,更不敬他的师父了。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把恶法除掉以后,一定要有善法来代替嘛!不能只是革除人家的旧命,你要有更好的新命还给人家,这才能叫作啊!同样的道理,破坏以后一定得要有建设,你把坏的法破坏掉了,得要接着有好的法建设起来,所以惭愧与悔过以后,接着就一定要有生长善根的方便法教导众生。如何生长善根呢?于三宝所起爱敬心,于三宝上面应当要生起爱敬之心。譬如在街上行走时,往往有学佛人见了比丘、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每拜完,要发愿、忏悔及回向:「某某愿以无相念佛拜佛功德回向累世冤亲债主,祈求佛菩萨加持,早日能明心见性,帮助老师护持正法,度有缘众生及同门师兄姊等明心见性。」因为我们的习气深重,因此如果觉得拜佛妄念太多,那回向后更要跪求佛菩萨,从内心真诚忏悔。二、在静时:工作中如有闲空,坐下来眼睛找一个定点,话头就停在那里;在家中亦如是长时间的练习(最少持续二、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3、发愿不舍人间一切有情,愿尽未来际与人间众生结缘而救度之。舍此无由成佛,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故。4、人间具足一切法种故,不同阶段的现观因缘皆具足故,方能使人具足一切种智而成佛。5、应教导随学者广修次法,否则自身成佛之时节将极久远;但次法的修习,以在五浊的人间最容易成就。讲记:以上所说的是属于趣向「法」的部分,简略的说完以后,接着应该说明趣向「次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障,未断理障,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盘。」从以上所引便知︰爱欲贪瞋等烦恼并非悟后立刻除尽,所以明心见性是得无生忍,最懈怠的开悟者,须七次人天往返,才能不受生死;有的人一次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鬼、天或其他众生如果听得懂你讲话的意思,你跟他说:我开悟了、我是圣人。你就是大妄语。所以没有悟的人要很小心,不要妄语。第五:不可说出家、在家菩萨的罪过。那意思就是说——专指他的身、口、意的行为。言行不检点、贪财、贪名、瞋恨等者。但这件事与摧邪显正要分清楚。摧邪显正是为了不忍众生走入非正道,要导正他们的知见。若有人知见讲错了,我们要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情众生难免会有一些贪瞋痴的不好行为,但是我们要知道:众生原本就是这样。所以有时候因为过去生瞋恨的习气很重的缘故,可能我们很容易发作起来,但是开悟者回心返照的时候,马上观照到自己起瞋怒心是一种错误,是虚幻的,然后替对方想一下:众生本来如是。这样我们就不会再有瞋恨心了。有的人把悟看得很玄,他说开悟以后就永远不生气啦。有的时候他会责备你:喂!你不是开悟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