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就等待机会,念佛就可以往生,为什么一定要受三归五戒呢?所以世间有种种不如理的作意,对于佛法总是有一种轻慢,不是那么庄严信受,不愿意全心来投入。虽然佛摄众有无量无边的方便因缘,但对于信根无法建立的话,他将来信力是没办法增长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要他真正如实受菩萨戒,他也很困难。甚至大部分的人,应当说几乎都是还没有抵达信不退的地步,也就是在六 三摩地

2018-07-23

这些人想要证得解脱果而断我见,却往往因为不如理作意的思惟,或因恶知识——假名善知识——的误导,认定意识心是常住的。……他们仍然坚持己见,……继续坚持意识心是常住的、是不会断灭的,这些人都是继续住于识阴苦集境界的人,识阴种子继续不断被他们增长的结果,后世想要断除识阴我见,就变成不可能了。这种现象,在佛门中及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就会产生自内的现观,了解所有一切诸相的作意不断的产生,会想要说出离心。大乘人一样产生出离心,但是他的出离是出离种种的爱取有的心,可是他最后呢,还是可以生起共众生有的心。共众生有就是呢,他因为愿力来度化众生。所以最后小乘人,(我们再回到用小乘人的观点来说)这个对于他没有办法现前眼见,他可以自己来做一个推量、推测,来做一个比量,他想那其他众生也应该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这样思惟与现前观察以后,还不能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就必须再从经中所说地狱道、鬼道的种种苦,以及自己观察畜生道弱肉强食及被人类宰杀而食等,详细而深入思惟以后,再思惟自己是否能永远保住人身而不坠入三恶道中受苦?并且再深入思惟:一旦落入三恶道中,何时才能再回来人间享有半苦半乐的人类生活?然后再依三苦来思惟:行善者死后出生于欲界天中受乐,行善者加修禅定出 三摩地

2018-07-23

若有违背则辅以如理作意之思惟来修习。例如:末学于职场中时常遭遇同事之非难,尤其,一些无的放矢,最初以修忍辱而不理他,但是,此消极躲避之举并无法改善这些非难之行为,反而造成他人软土深掘(编按:此系闽南语,得寸进尺之意)之负面结果(批判之举有增无减)。于是,于他人之非难之际去观自己之起心动念,发觉该念:你只会批评别人来遮掩自己的无能。自省:此念具人我相 三摩地

2018-07-23

四禅当中,虽然息脉俱断,但是还有意行,还(有意识)作意缘在四禅的境界当中,这样的一个意行仍然不是涅槃(落在意识中)。再来说无想定,无想定是把识阴全部灭掉,也就是(识阴)六个识全灭了,五阴当中只剩下色阴(而没有吸呼了),他认为进入这样一个无想定的境界的修行者,他认为(没有觉知时的)色阴就是无余涅槃境界(不会成为断灭),认为色阴就是涅槃。那么把色阴当成 三摩地

2018-07-23

若有违背则辅以如理作意之思惟来修习。例如:末学于职场中时常遭遇同事之非难,尤其,一些无的放矢,最初以修忍辱而不理他,但是,此消极躲避之举并无法改善这些非难之行为,反而造成他人软土深掘(编按:此系闽南语,得寸进尺之意)之负面结果(批判之举有增无减)。于是,于他人之非难之际去观自己之起心动念,发觉该念:你只会批评别人来遮掩自己的无能。自省:此念具人我相 三摩地

2018-07-23

)以师兄现下情况,于此欲作体认,或许稍有困难!不妨暂举一例,请师兄读过之后,自问自答,更作观行,更成自己见地!按照师兄发问主旨:不同分段生死,才有不同意识!同一分段生死,意识虽然有生有灭,还是同一个意识!然而,师兄应该听过失忆症,听过多重人格、人格症,听过阿兹海默症吧!按照师兄的想法,既然是同一分段生死,同一个色身,同一个大脑!您能说失忆症前的那个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五蕴十八界都要一一加以如理作意的观行,确认蕴处界中没有任何一法是常住法,都是缘生缘灭的虚妄法,才能真断我见。1、识蕴里面,分明有个我,我确实存在着!2、事实上,人之存活于世界,不可能没有我见,分别我见是必不可少的!3、我们与其说断(断意味着消失)我见,不如说不被我见所转,不如说断掉我见引生的贪嗔痴等劣根无明心行!4、反过来说,已断我见的圣人,生活中 三摩地

2018-07-23

再者,对于忏悔之法,乃是转染恶之身口意行,成为善净之身口意行,不是只有持咒一种方式,忏悔的目的乃是要让染污种子回熏成为清净之业种,故行者本身的如理作意与改往修来的身口意行,才是比较重要的要领,不是单靠咒语的威德力去解决问题。真正的问题解决,乃是要靠自己身口意行转依清净如来藏方是正途。(原标题:观行与定力) 三摩地

2018-07-23

意识习气之长养藏识,皆因意俱故﹔若无意根同时同处,意识尚不能现起,何况有诸误计与执着﹖意识以意为根故,秉意根之作意而现起故,秉意根之作意而断灭,秉意根之作意而作种种分别,乃至秉意根之作意而作种种出世间法之闻思修证故﹔若离意根,意识觉知心一切无所能为。复次,意识触六尘运为时,必须有三种俱有依:如来藏识﹑意根﹑正常之五色根。若缺其一,意识则不能现行,何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这样思惟与现前观察以后,还不能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就必须再从经中所说地狱道、鬼道的种种苦,以及自己观察畜生道弱肉强食及被人类宰杀而食等,详细而深入思惟以后,再思惟自己是否能永远保住人身而不坠入三恶道中受苦?并且再深入思惟:一旦落入三恶道中,何时才能再回来人间享有半苦半乐的人类生活?然后再依三苦来思惟:行善者死后出生于欲界天中受乐,行善者加修禅定出 三摩地

2018-07-23

同样,要证得初禅也不是只有在上,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要起个作意:我应该要长养我初禅的定力。因此在行住坐卧当中,你就要想到,今天初禅是要能够离开欲界贪,所以对于欲界的色、声、香、味、触,我都不要让自己受到它的系缚,尤其对于香尘以及味尘,也就是说不再贪香、不再贪味,再加上有着十善业的基础,有一天你的初禅就不一定是在打坐中发起,说不定在行住坐卧当中,那样的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当你生起贪瞋痴的时候,你要嘛,痛下决心去拣择,去产生好的作意,你可以砍,这样锐利地砍它一刀,但是通常你砍一刀之后,至少你还要继续砍它一刀。你如果说不狠狠地砍它一刀呢,有时候也不容易止不住,意根根本看不见你的决定心。砍它一刀以后,它还会生起的,所以呢,你必须继续往这个妄念的根本,继续加以断除,因为呢既然是妄念妄想,它一定是势力深重的,所以你一定 三摩地

2018-07-23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断了三缚结就是初果人,但是恶见当中深细的部分,也就是思惑是修所断的烦恼,从这个烦恼当中会产生许多不如理作意的见解与私心;这些见解都要消除,要透过整理和思惟才能够达成。我们要知道烦恼主要是由意根的执著所生的,但是有的时候,因为我执、我慢的势力,也因此当我们明明知道,自己所为所作是落于烦恼相,意识为了迎合末那识的作意,所以意识会自我分 三摩地

2018-07-23

他说:真的吗?哪里可能会有这种情况?有!就是当对方带着凶器的时候,或是对方很多人、人多势众的时候;这时候在作意上,你不但不会起瞋,而且还会去想怎样可以逃离这个现场,你根本不会产生一个生气,不论人家怎么骂、怎么打,你都会逆来顺受。所以,并不是我们在一切法里面都没有一个决定,末那过往所受的无始劫来六识心的种种决定,祂有熏习;虽然祂没有记忆,可是势力比较 三摩地

2018-07-23

当我们了解了这个道理,心中有了这样的如理作意时,对众生才能不再生起欲想!如《生经》卷1:世尊曰:虽覩女人长者如母,中者如姉,少者如妹、如子、如女。当内观身,念皆恶露,无可爱者,外如画瓶,中满不净。观此四大,地水火风,因缘合成,本无所有。5也就是说,我们应当把一切女人当成自己的亲人,年长者就如同我们的母亲,年纪比我们大一点的就当成是姊姊,年纪比我们小的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因意根的计执性,导致意识无法马上说服意根如理作意,使得这些种种烦恼妄想的习气又让自己沉溺于五欲六尘中,不知不觉地又去追逐这些境界,受其左右而无法清净自己,无法排除对这些境界的执取,也就是无法修除对自我的执著,使得烦恼妄想攀缘不绝,而导致无相拜佛的功夫无法有所进展。末学知此弊病后,就想出一些方法来对治这些弊病,来修除这些遮障,后来发现修除性障是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熏闻正知见、如理作意的思惟,而心得决定,很重要,经常反复的练习,随着定力、慧力的增强,习性才发作就可以发觉,可以马上喊卡,这样就不会被习性带着走了,就减少了它的一分势力。以下分享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第306页中看到的一段话:「可是七识心王的习性是无量劫以来就一直熏习染法的,习性根深柢固,一时毕竟不容易改,那得历缘对境去渐渐的修正,要在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鉴于近百年来的大师与学人普遍无法断除我见的事实来看,显然是由于欠缺真正善知识的教导所致,所以亲近真正善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由此缘故,平实辛苦写作这一套书,由浅至深的写出阿含的真正义理,以这一套书籍的正确宣示解脱道真义,作为佛门大师与学人们的真正善知识,愿您在依文解义以后正确的如理作意思惟,加上如理作意的现前观行,在此世中至少可以断身见、断三缚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