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这两种受生都属于化生,都由定力化生于色界天或无色界中,也都同样是由于「远离」之想而化生于色界或无色界中,所以佛说「化以『离』应」──化生有情都是以「离」的作意来应对未来世的受生。人间的昆虫类有情,也是以离为应的。譬如蝴蝶,由于轻想而离情,所以入住卵中而出生以后,并无厚重情执,只是自顾自的不断进食,促进生长,从来不作任何的思惟观察与贪爱。等到想要变化 三摩地

2018-07-22

在六根里面,前面的五根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和身根,就是我们身体中的眼睛、耳朵等器官,是实际存在我们身体中的物质;至于第六根的意根,祂不是物质的法,而是心法;祂是意识能够现起的根据,因此叫作意根。这个意根,再加上前面所讲的六个识,就有七个心。有人可能会问,意根在哪里?我怎么找不到祂?要找意根很简单,就是要先知道祂的体性才能找得到。意根的体性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三、于所缘猛利作意而发起故,谓诸菩萨由是作意悲所执持,为息有情众苦因缘,尚能弃舍百千身命,况一身命及以资财,于一切种治罚大苦,为诸有情悉能堪忍。四、极清净故,谓诸菩萨已到究竟菩萨清净,若诸如来已到佛地如来清净。】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前面讲的要去观众生之苦。经由不断地利益众生之行与观察,就会对于众生的种种苦有甚深微细的了知;接下来,因为长时间去作,生 三摩地

2018-07-22

虽然将来的恶业可能还有残余的业种种,但总算是不到三恶道,至少还能够得到人身,不是吗?所以地藏菩萨告诉我们:我们应当为眷属来助念啊!不要因为种种其他原因,而作这些不如理作意之想。所以助念的话,可以来救度这亡者,这样是非常好的;乃至于地藏菩萨圣像的庄严,可以让亡者感受到地藏菩萨的光明,甚至地藏菩萨就来救度他们。因为地藏菩萨在过去生,祂作光目女的时候,她 三摩地

2018-07-22

然后在此生的寿命结束的时候,阿罗汉不会再起心作意,想要这五阴十八界任何一法继续不断地生起;因为都是已经了知它是生灭之法、无常之法、是苦法,是一切人生轮回痛苦的来源,他有这样的决定心,他当然就能够永灭一切有为法,永远灭掉五阴十八界而证入所谓的涅槃。阿罗汉是如此,而菩萨反过来讲,他却是要证得《金刚经》另一首四句偈,也就是所谓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 三摩地

2018-07-22

这整个的过程,一开始的时候,是由阿赖耶识所持的无明种子,使得意根起了作意,让阿赖耶识出生中阴身,然后有情就起了颠倒想而入胎。入胎以后,胎儿的五胜义根大脑逐渐发育完成,使得有情的八识心王渐渐具足、成熟时,这胎儿就出生了。出生以后,这八识心王、五胜义根的大脑,以及五扶尘根的眼、耳等器官一起和合运作,就有许多的法出现。如果没有五胜义根,有情的前六识就无法 三摩地

2018-07-22

四预流支,这些文字稍微有所不同,不过基本上它精神是相似的;四预流支的话,它是亲近善士,然后一样是听闻正法,第三个叫作如理作意,第四个就是法随法行。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是我们经常听闻到经论里面会去看到的,那您这样子的《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跟小乘的经论相比对,大概就会知道那ㄧ个法随法行,还有这样子的如理作意的意义,是什么样子的ㄧ个解说了。我们讲完了这样 三摩地

2018-07-22

《集论》又说:【何等为思?谓于心造作意业为体,于善、不善、无记品中,役心为业。】《集论》文中的「身」就是有作用、有运作的意思,「思」主要是指六根触六尘所生起六识的「思」,而「思」有决断的意义,因有此「思」而有意根与意识共同或各别作意的决断,由「思」生起了造作善、恶、无记的种种业。因此,所谓「六思身」即是:眼触色尘而生起眼识乃至意识与意根的行为,耳触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这样思惟与现前观察以后,还不能断除我见与三缚结,就必须再从经中所说地狱道、鬼道的种种苦,以及自己观察畜生道弱肉强食及被人类宰杀而食等,详细而深入思惟以后,再思惟自己是否能永远保住人身而不坠入三恶道中受苦?并且再深入思惟:一旦落入三恶道中,何时才能再回来人间享有半苦半乐的人类生活?然后再依三苦来思惟:行善者死后出生于欲界天中受乐,行善者加修禅定出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如理作意的思惟加上身口的履践,要摆脱业障的束缚就不是难事。辩证:1、佛门中常听见有句话说:被人辱骂、被人诽谤,还要感谢他为消业。真的消了吗?那可不一定!那要看是谁骂你?假使是被凡夫骂了,能消业吗?不行!只是骂者多造一分恶业而已。但是,你如果懂得什么是生忍、悲忍,一直被骂而心平气和,那就消业了!所以种怎么转变呢?比如有个人骂你,一定有原因:过去 三摩地

2018-07-22

今以如是篇幅约略叙述地狱业报因果,是想要使随学《广论》诸邪见者,应如《广论》97页引用彼祖师所说:【若生彼中,尔时我当何所作耶?我能忍乎?作是念已,作意思惟,必须令其脑浆炎热,起坐慞慌,无宁方便,随力令应发畏怖之心。此是切要!】诸众生地狱业报受完,罪业尚未了结,《楞严经》卷8又说:【后还罪毕,受诸鬼形】。地狱业报受尽而离开地狱以后,还要再受各种饿鬼报 三摩地

2018-07-22

这种无作果,其实就是过去辛勤的熏习,自然而然养成的一个心性,这个心性习惯性就是我们刚刚讲的“好习惯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当你如实的四种修已经养成习惯了,时间到了自然就拜佛,时间到了自然就读这一些佛菩萨的著作来增益自己的知见,时间到了该去做一些护持正法乃至帮助众生的事情,自然起心作意;这种起心作意不是因为眼前的境界才生起的。现实生活当中经常看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如果能常常思惟、观察因果道理,包括建立分辨善恶业的知见,以及知道善恶业所引生的果报,那就会在心里面时常生起作意:“要依据戒法去恶修善”;同时常常在佛菩萨前面忏悔、祈求、发愿、回向等,提醒自己要精进,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由于这些因缘,就会在受戒之后不去毁犯戒法,而以至诚心来受持戒法,这个就是为自己而作的观察,也就是“自为”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无想定当中,虽然六识不分别六尘,但是还有意根在起念,意根不断的作意;所以如果说意根不作意,你如何能够出定?所以,即使在四禅当中的无想定,意根仍然在作意,所以仍然是有念的。再来说四空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跟非想非非想处,这四个地方统统是意识相应的境界。意识缘于空无边,所以祂是有念的。意识缘于识无边,祂还是有念,因为祂还是了知祂所处的境界 三摩地

2018-07-22

外道不知解脱道之正理,误会解脱之修行理论,所以有种种不如理作意之邪思维;因于不如理作意之邪思维,遂有种种与解脱无关之戒法建立,以及种种与解脱无关之禁忌施设。如是种种不如理作意所生之虚妄想,名为戒禁取见;由戒禁取之邪见,故有种种与解脱无关之戒法及禁忌之施设;如是戒禁取之邪见,初果须陀洹人已知已见,已如实知故,名为已断戒禁取见者。欲界中之不如理作意所生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这部经中,世尊略说了以后,舍梨子尊者详细解说四谛八正的内容,可以说是钜细靡遗了;对观行的方法也很清楚的说明了,剩下的就是读者实际上加以如理作意的观行了!这正是读者自己应该要作的事情。如果您真的想要取证解脱果,想要确实证得初果的解脱,乃至二、三、四果的解脱,那就如实观察八苦、三苦吧!那就如实观察五阴、内六处、外六处、六识、六界的虚妄吧!如果依照八正 三摩地

2018-07-22

七地菩萨若想现相现土时,还要起作意之后去观行;他不必作观行,只要心中一起作意,就可以在十方世界随念化现。由于这个缘故,使八地菩萨产生了一种极广大的愿心,所以在八地中就是专修愿波罗密多。这个愿波罗蜜多修学成就,配合如幻三昧观,证得如实觉知诸法相意生身,便成八地满心。九地,主修力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九地成就四无碍辩——法无碍、义无碍、词无碍、 三摩地

2018-07-22

五、作意缘:若眼识无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的作意心所有法为俱有依,如何使眼识五遍行作意等心所有法出现,乃至成就眼识了别色尘青黄赤白之功能出现?因此眼识现行必须有第八识、末那、意识五遍行作意心所有法出现才能现行。六、分别依缘:眼识只能分别青黄赤白等显色功能,若没有意识的功能差别──归纳、分析、整理,如何能够了知色尘之显色、形色、表色、无表色之种种差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又叫作四意端呢?因为四正勤的修习必须要发于意处,所以又叫作意端。也就是说,四正勤的修习你要得到真正的成果,四正勤的修行你要得到真正的成就的话,必须是发于意处,也就是说,必须从意根跟意识的这个法去对治它;也就是说要对治我们的意行,而不是只是表面上去断恶、表面上去止恶、表面上去生善、表面上去增长你的善法,而是必须要真正的从意处去依教奉行。也就是说 三摩地

2018-07-22

若能依前所述八正道之理,如理作意,详细而反复的思维观察,一一确认无误,就能确实证知自己的我见已经断了,也可以自我检查身见结使也真的断除了,不会再误认色身为我、觉知心为我了,那就是证得初果解脱。综上所述,出世间八正道者,着重在圣们必须不断思维四圣谛及无漏思维之道理;依出世间正见,能生起出世间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由于生起出世间正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