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二、什么叫五遍行心所五遍行心所法就是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法。这五个法事实上八个识统统都有,而成佛的时候一样存在,所以五遍行是八个识统统都有。譬如说,我们可以触到境界,这是一种触的境界;我们可以作意,譬如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想法,那就是一种作意的作用;或者是说我们可以感受境界,可是感受境界不一定了知境界,譬如说我们睡觉躺在床上,我们身体压到了,可 三摩地

2018-07-22

前五识须依五色根不坏,复依意识及末那之作意,方能由如来藏出生,可见前五识皆要依他而起,前五识之体性非恒非审;五色根坏了,即无前五识生起,意识亦不能生起;五色根劳累了,意根作意要睡眠了,六识就断灭了,故六识常有间断。色身生生死死,不能长生不老;六识当然会跟着色身坏灭不存,故知眼等六识都是虚妄,都非本来而有,皆是因缘和合而生。若离五阴中的五色根,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2

父亲!您应该要深深的去思惟,去系念于佛法中的义理,对于那一些过去不得牢固的法义,现在要生起牢固的作意;你过去已经种下了诸多的善根,所以你应当要欢欢喜喜。你看看!你的儿子、孙子与侄子们,都已经摧坏了魔网,达到了涅槃的彼岸,这都是仰赖你的功劳啊!说到这一边,净饭王心中生起了大欢喜。接下来,佛为父亲讲解《量摩波罗本生经》,净饭王此时专心一意,边听边观行佛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226页也说:供养父母的福德不会比供养三宝少,这在后面中佛会说到;所以受持了优婆塞戒以后却不能供养父母、师父、家中的长辈,就是忘掉优婆塞的本分了,这就是失意罪:遗失了自己是优婆塞戒受持者的作意了,这就是失意罪。-----《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第二章第四节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张善思居士  ( 三摩地

2018-07-22

心寒首部曲孩子是你的,在学习上做最多的是我,告之实情却反而被责怪,为什么家长不要求自己,却要责怪别人?孩子长期成绩不良,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每一次考试都要签名,为何爸爸妈妈可以毫无警觉,不知孩子的问题?心寒二部曲好心被雷亲~~我被刺伤了!瞬间,我像她想要将小孩转班放弃我一样,起了一念也想放弃这个小孩;孩子的妈妈怪罪我,我也怪罪孩子的妈妈;她自我保护, 三摩地

2018-07-22

而这个意识心能产生,这是需要那个执着的心作意,才会有意识心的产生。这个【执着的心】也需要【意识心】给祂提供新的信息,才判断下一步的决定,简单的说这两个可是决然不同的【心】。意识心去控制前面的那个执着的心,这可真的是超级难的。所以大阿罗汉都难断自己的习气种子。同样的很多胖子都是吃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吃多少了,等到意识心察觉到自己吃太多了,也已经太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三点,跟子媳过去生所结下的过节,今生应该如何转易呢?基于以上从根本因上忏悔己过,进而从今生的缘起上开始孝敬父母,通过这种种身口意行的修正补救措施之后,对于子媳的问题也应该如理作意的来看待。首先应该要了解到,一定是过去生自己对他们造作了非常不好的业行,在彼此心田中种下恶的业种,所以今生见面成为这样亲近的关系,却还要怨仇相对,无法和乐融融。对此我们就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226页也说:供养父母的福德不会比供养三宝少,这在后面中佛会说到;所以受持了优婆塞戒以后却不能供养父母、师长、家中的长辈,就是忘掉优婆塞的本分了,这就是失意罪:遗失了自己是优婆塞戒受持者的作意了,这就是失意罪。-----《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第二章第四节孝养父母的福德等同供佛>张善思居士 (原标题 三摩地

2018-07-22

父亲!您应该要深深的去思惟,去系念于佛法中的义理,对于那一些过去不得牢固的法义,现在要生起牢固的作意;你过去已经种下了诸多的善根,所以你应当要欢欢喜喜。你看看!你的儿子、孙子与侄子们,都已经摧坏了魔网,达到了涅槃的彼岸,这都是仰赖你的功劳啊!说到这一边,净饭王心中生起了大欢喜。接下来,佛为父亲讲解《量摩波罗本生经》,净饭王此时专心一意,边听边观行佛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能够如理作意的了解十善业道与十恶业道的意涵,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十恶业道的详细内涵。这十恶业道各有三件事,也就是根本罪、方便罪和成已罪。换一句话说,每一件恶业、恶道的成就,各有三罪,假使不是根本、方便、成已三罪都具足,就不会成就恶业道,也就不会具足恶业的果报。我们可以这样说,十恶业道各有三罪,如果是一个有智慧的人,知道了这 三摩地

2018-07-22

汝当谛听极善作意。我今为汝说此呪法。安乐人天利益一切。于诸呪法最为殊胜。祕密甚深顺菩提道依真法界获大功德。于临终时必能忆此大力呪王。正念现前当生善处。即说呪曰。南幺萨婆怛他揭羝骠阿罗喝骠唵拘幺囉乎嚧比那毘输和三婆婆阿揭车阿揭车洛呼洛呼勃缆勃揽唅唅氏那市曼殊室利也苏室哩也多赖也漫(引声)萨婆毒溪骠癹癹苫幺也苫幺也阿弭都嗢婆菩嗢婆婆波跛谜那势也莎诃曼殊室 三摩地

2018-07-22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那个地方你所经历和熏习的都是各种不善的作意心所来侵扰,所以你已经建立了不善作意的认知。这句话什么意思?就是说虽然你当下不一定会承认这个不善的作意是对的,可是你了解它的内涵。所以说,即使你想还是宁可不要去了解,假装不知道啦,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在那个罪恶世界里,你就是会了解杀人啦、放火啦……这些恶事,而且大家都觉得这个 三摩地

2018-07-22

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别而生执着,续造诸业行;复由阿赖耶识收藏诸业行种子,如此种子生现行,现行再回熏种子,交互影响,因此后有不断。阿赖耶识本体是无记性,而所含藏的业种亦属无记性,一旦现行时就会有善恶性;当因缘会遇导致业种成熟时,阿赖耶识便依此诸业种,透过 三摩地

2018-07-22

今以如是篇幅约略叙述地狱业报因果,是想要使随学《广论》诸邪见者,应如《广论》97页引用彼祖师所说:【若生彼中,尔时我当何所作耶?我能忍乎?作是念已,作意思惟,必须令其脑浆炎热,起坐慞慌,无宁方便,随力令应发畏怖之心。此是切要!】诸众生地狱业报受完,罪业尚未了结,《楞严经》卷8又说:【后还罪毕,受诸鬼形】。地狱业报受尽而离开地狱以后,还要再受各种饿鬼报 三摩地

2018-07-22

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别而生执着,续造诸业行;复由阿赖耶识收藏诸业行种子,如此种子生现行,现行再回熏种子,交互影响,因此后有不断。阿赖耶识本体是无记性,而所含藏的业种亦属无记性,一旦现行时就会有善恶性;当因缘会遇导致业种成熟时,阿赖耶识便依此诸业种,透过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如理作意的思惟加上身口的履践,要摆脱业障的束缚就不是难事,若有大心勇猛精进的菩萨种性学子,甚至将业障的现行转为成就佛法利众的缘因与增上缘,修学佛菩提道者,于此五浊恶世是因缘很多且容易具足的,故道业增上较他方世界快速,此转依义亦是业力业障的转变之要点,也是业障能够维持多久的关键。「共业、别业」主要乃是相应的问题,业果现行的同时,虽同一事件或者 三摩地

2018-07-22

今以如是篇幅约略叙述地狱业报因果,是想要使随学《广论》诸邪见者,应如《广论》97页引用彼祖师所说:【若生彼中,尔时我当何所作耶?我能忍乎?作是念已,作意思惟,必须令其脑浆炎热,起坐慞慌,无宁方便,随力令应发畏怖之心。此是切要!】诸众生地狱业报受完,罪业尚未了结,《楞严经》卷8又说:【后还罪毕,受诸鬼形】。地狱业报受尽而离开地狱以后,还要再受各种饿鬼报 三摩地

2018-07-22

而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知见是:在布施的时候,内心的作意非常重要。如果以至诚心、恭敬心来作布施,除了让接受布施的对象,能够直接感受到布施者的诚意与慈悲心之外,也会影响未来福报的展现结果;因此婆提长者虽然已经布施了,但是因为在布施之后生起后悔之心,因此在受果的时候,便获得上述不喜受用上妙饮食与资具,以及不乐于享用五欲之乐等种种相应的果报。因此菩萨们在布施的 三摩地

2018-07-22

依此而言,是否民间所有乩童之神明附身,及鬼魂附身均为虚假?若是,则所谓神明降坛也只是乩童伪装,或其六七识之不如理作意了。但为什么有些事,可以说得很准呢?若神明附身是真有其事,又该如何解释:两个如来藏为何可以并存在同一个色身中的现象?庙里在鬼神附身的过程中,乩童总有一段抖动的过程,这个现象是否就是两个如来藏互相排斥的现象呢?可否烦请菩萨就佛法的观点、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修学禅定,初禅还可以不离五尘,二禅以上无寻无伺、无觉无观,是绝对不能有五尘;根尘相触而产生五识,五识现起的时候,您不可能修得二禅,乃至更上面的三禅、四禅,乃至四空定的非想非非想定,它必须要环境是非常的安静,或是这个修行人本身的定力,他的作意非常的强。欝头蓝弗回到树林,因为这些鱼虾、这些鳖、这些水族溅水声的干扰,他没有办法入定;又因为树林里面这些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