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至于出家为,乃为专志佛乘,与住持法道而设。非谓佛法唯乃可修持也。此诸浅说,乃如来随顺世间,渐令出世之人天乘法。余如声闻。缘觉,菩萨等乘,咸皆以此为基。若夫有大根者,直趣妙觉,彻证吾心本具之佛性,极畅如来出世之本怀,其义深远,姑置勿论。(原标题: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 三摩地

2018-07-20

夫如来为众生故,经历三大阿祇劫,广行六度,普结缘种。待其机熟时至,然后示成正觉。宏开,普应群机。上根则显示实相,令其诞登道岸。中下则曲垂接引,令其渐次熏陶。显密权实,偏圆顿渐。随机而施,相宜而用。乘虽有三,道本无二。为实施权,权是实家之权。开权显实,实是权家之实。俯顺群机,循循善诱。必令机理双契,方得解行俱圆。学者虽则专主大乘,亦不可轻蔑弃舍小乘 三摩地

2018-07-20

凡夫到此皆成圣(结归放下身心),不历祇道果圆。妙明觉体即如来(不借),暂借莲华(借)养圣胎。瑞相且分三十二(指自身),流光何止百千垓(垓借作数目字用)(两联皆华开时事)。庄严宝具相随到,细软天衣不假裁(皆不离觉体)。上品上生生死绝(入同生性),尘尘刹刹紫金台(分身作佛)。未归极乐尚阎浮,漂泊风尘更几秋(自痛余生)?残梦频惊蕉叶雨(厌),故乡只在蕅 三摩地

2018-07-20

不免据款结案,随绳解纷。使彼越烦恼之河者,直决其狐疑。出死生之穴者,顿离于鼠怯。叨陪往哲,共翊先宗云尔。若夫悟心外之无土,则一真湛而万法泯,谁是西方?了土外之无心,则七宝饰而九莲开,何妨本寂。是则居士于廓尔无疑之乡,而幻出问端,似风来水面。山于默然无问之地,而梦酬答语,若谷和泉声。虽云兴瓶泻,未敢俦古圣之宏规。而烛照冥消,聊以抉时人之翳目。其 三摩地

2018-07-20

如意珠王涌出金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楼阁中诸天作天伎乐,又乐器悬空,不鼓自鸣,其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总之,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所以行者出定入定皆闻妙法。夫坐莲华上者,犹藉此音声以增其进,况其未到莲池者乎?《小传》载,张子房在汉军中,项兵虽挫,犹自相持。子房乃教军中作楚歌,使楚人怀乡,而汉事遂成。可 三摩地

2018-07-20

无已,则削发披缁,可以无累欤?古德云:为心了总输。若其心了,岂不超然大丈夫也哉。如其不了,与俗何异,而罪过尤细。《罪福决疑经》论钱谷因果之事,如施主拟作释迦,改作弥陀,拟作大本,改充《涅槃》之类,即计钱多寡论罪。庄椿云:盗用常住一文钱,一日一夜长三分七厘利。第二日夜利又长利,盖共三分七厘之利,又起利也。来世作牛马偿之,牛日还八文,马日还七文。所 三摩地

2018-07-20

予六十祝发,叨预列。今幸七十,处世非久,朝夕人耳。平居非不诵经课佛,犹恨未为专注。遂取《首楞严.势至章》若人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之语,命小轩曰“忆佛”,庶几以为临终见佛先容耳。且作山偈,以系于左。随波逐浪去翩翩,弹指声中七十年。岂不向来知忆佛,欲从老去更加鞭。扫除意地空空已,焕发心华灿灿然。决定此身如许见,风埃蝉蜕笑谈边。有盟晚景 三摩地

2018-07-20

今得圆相,平生愿已满。当生大欢喜,切勿怀忧恼。万缘俱放下,但一心念佛。注想极乐国,上品莲华生。见佛悟无生,还来度一切。答慈圣皇太后问法尊荣豪贵者,由宿植善因。因胜果必隆,今成大福聚。深达罪福相,果中更植因。喻如锦上花,重重美无尽。如是修福已,复应慎观察。修福不修慧,终非解脱因。福慧二俱修,世出世第一。众生真慧性,皆以杂念昏。修慧之要门,但一心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凡夫到此皆成圣,不历祇道果圆。未归极乐尚阎浮,漂泊风尘更几秋。残梦频惊蕉叶雨,故乡只在蕅华洲。屈伸臂顷无多地,高占人群最上头。二大士心怜老病,何妨携手入琼楼。法王治化宝莲宫,菩萨声闻满国中。普覆犹如天在上,大明胜似日生东。青螺髻接浮云岭,白玉毫辉跨海虹。世出世间无比者,当知体性本来空。天人莫不证神通,一一黄金色相同。散众妙华为佛事,尽尘沙界起香风 三摩地

2018-07-20

或男或女,现祥瑞者,一一难陈;若若尼,感慈光者,重重无尽。传记具明,不劳广录。今《念佛镜》者,照明念佛之人,永断疑惑者也。依之奉行,必出苦轮。较量辨疑者,义在下文,总有一十一门,览者详焉。一劝进念佛门、二自力他力门、三念佛得益门、四已得往生门、五校量功德门、六校量斋福门、七疑谤得罪门、八誓愿证教门、九广摄诸教门、十释众疑惑门(复分六门)、十一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其后七百年,俗修持,获感者非一。咸见于净土传记,岂诬也哉?然赞辅弥陀教观者,其书山积,唯善道大师《念佛镜》十一门,最为首冠。援引圣言,开决群惑。万年闇室,日至而顿有余光。千里水程,舟具而不劳自力。非法藏后身,不能至于是也。杰顷于都下,尝获斯文,读示所知,无不生信。自遭酷罚,感悟益深,将广其传,因为叙引。熙宁九年丙辰仲秋述。大明朝云栖寺莲池大师《竹 三摩地

2018-07-20

积念熏修,久观明利故,终得睹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众围绕。菩萨会中或见自身在彼听法,闻已忆念,受持修行。或时复得恭敬礼拜、尊承供养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已,是人然后起此三昧。其出观已,次第思惟,如所见闻,为他广说。文殊所说般若经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 三摩地

2018-07-20

目次紫柏老人集(达观大师)示念佛切要(憨山大师)示净心居士净土法语(幽溪法师)西方合论(袁宏道)纪梦(袁中道)答卓发之文学(无异禅师)追顶念佛法(三峰禅师)净土偈结坛持《往生咒》偈(蕅益大师)结坛念佛回向文示念佛法门示法源示王心葵示郭善友答卓左车茶话示丁耕野居士(截流禅师)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念佛说(张光纬)书《净土约说》后(翁叔元)与茅静远居 三摩地

2018-07-20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祗劫,故名阿弥陀。”持名往生《阿弥陀经》云:“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 三摩地

2018-07-20

”又《阿弥陀经》云:“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祇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据上所引,求生西方,最为殊胜也。故慈恩教主窥基大师(9),曾撰《阿弥陀经通赞》三卷,及《疏》一卷,普劝众生同归极乐。遗范具在,的可依承。问:兜率近而易生,极乐远过十万亿佛土,若欲 三摩地

2018-07-20

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祇劫,故名阿弥陀。”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者。此间众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岂非有碍耶?答曰:碍属众生,非光碍也。譬如日光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见,非日光不周也。亦如密云洪霔(灌),而顽石不润,非雨不洽(沾)也。若言一佛主领三千大千世界,是声闻论中说。若言诸佛遍领十方无量无边世界 三摩地

2018-07-20

于佛法。增长净心。以心净故。面则清净。面清净故。颜色清净。身心净故。临命终时。见于善道。有白光明可爱天处。见生处故。转增净心。随其净心。信佛法。转生胜处。若作四天王业。心净信故。生第二天。若有三十三天之业。生夜摩天。若有夜摩天业生兜率陀天。如是展转。乃至第六他化自在天。以心净力故。得增胜处。如是一切皆由闻法。若离闻法终不能得。若听正法于命终时。 admin

2018-07-20

然后佛就返回到自己的这个方丈房里面去,然后把脚伸出来,就接受这一个木片;木片就飞过来刺穿了佛的脚,上下入彻。当这个木片刺穿佛的脚到地的时候呢,大地六次的震动,然后佛就开始为众弟子说这个因缘:过去佛陀曾经是一个这个开船的船主,那从前的船要航行,必须要等待涨潮;然后海水涨潮了,这时候有另外一个船主,两个船主就在互相争论,看要让谁先开船;结果佛的过去生 三摩地

2018-07-20

”另一尊则是北魏普泰二年,昌国县新兴寺比丘尼昙颜,为了亡妹昙利,敬造弥勒佛金像一尊;愿亡者与师眷属,弟子父母宗亲及一切众生,直接往生西方无量寿佛佛国,普同其富,所愿从心。所以,大乘的佛弟子都知道要发愿往生到有佛法的地方,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亲自跟随诸佛修行,那就更好了!所以,并不是说佛教徒都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这样的规定,一切随自己 三摩地

2018-07-20

”另一尊则是北魏普泰二年,昌国县新兴寺比丘尼昙颜,为了亡妹昙利,敬造弥勒佛金像一尊;愿亡者与师眷属,弟子父母宗亲及一切众生,直接往生西方无量寿佛佛国,普同其富,所愿从心。所以,大乘的佛弟子都知道要发愿往生到有佛法的地方,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亲自跟随诸佛修行,那就更好了!所以,并不是说佛教徒都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这样的规定,一切随自己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