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一天,有两位僧人上堂礼拜地藏和尚。地藏和尚道:“俱错”。两位僧人茫然无语。下堂后,两位僧人向绍修禅师请益。绍修禅师道:“汝自巍巍堂堂,却礼拜拟问他人,岂不是错?”洪进禅师听了绍修禅师的应答,认为未能契旨。绍修禅师于是找洪进上座问难:“未审上座作么生?”洪进禅师道:“汝自迷暗,焉可为人?”绍修禅师一听,不禁愤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耽源和尚告诉慧寂禅师:“国师(南阳慧忠)当时传得六代祖师圆相,共九十七个,授与老僧。乃曰:‘吾灭后三十年,南方有一沙弥到来,大兴此教,次第传受,无令断绝。’我今付汝,汝当奉持。”说完便将记有九十七个圆相的本子交给慧寂禅师。慧寂禅师接过后,看了一遍,便将本子烧掉了。后来,耽源和尚有一天问慧寂禅师:“前来诸相,甚宜秘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绝望之余,智闲禅师便将自己平昔所看的文字付之一炬,说道:“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智闲禅师哭着辞别了沩山,开始四处行脚。有一天,他来到南阳慧忠禅师的旧址。目睹了慧忠国师道场之遗迹,觉得这个地方挺不错,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下来,加以整拾。一日,智闲禅师正在芟除草木,不经意音,抛起一块瓦砾,恰好打在竹子上,发出一声清 | admin 2018-07-20 |
![]() |
115.盐官座下僧悟道因缘沩山灵祐是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而百丈怀海与盐官齐安国师又是同门师兄弟,同嗣马祖道一禅师。沩山灵祐禅师曾经示众云:“一切众生皆无佛性。”盐官齐安国师亦曾经未众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乍一看,这两位大德的开示是如此的悬殊,难怪会让那些尚未契不二之旨的初入门者颇感迷惑。盐官禅师座下曾经有这样两位僧人,他们前往 | admin 2018-07-20 |
![]() |
后值会昌法难,沙汰僧尼,文喜禅师不得不穿上俗装,隐身于民众,韬光养晦。大中初年(847),唐宣宗诏令恢复佛教,文喜禅师于盐官齐峰寺又重新忏悔出家,后礼谒大慈山性空禅师,性空禅师问他:“子何不遍参乎?”于是文喜禅师便直往五台山,朝礼华严寺。在金刚窟,文喜禅师碰到一位老翁,正牵着一头牛而行。那位老翁邀请文喜禅师到寺里坐一坐。刚进寺门,老翁便呼&ld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双峰和尚又问:“寻常还思老僧否?”古禅师道:“常思和尚,无由礼觐。”双峰和尚道:“只这思底便是大德。”古禅师从此悟旨。古禅师悟道后,便不再讲经,而是留在双峰和尚身边,执侍数年,以报师恩。古禅师后来又到霜庆诸禅师座下,便只是随众而已,却不曾向石霜和尚请益。众人都议论,古侍者之所以不参礼石霜和尚,是因为他曾经受了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德韶禅师十五岁时,曾有一梵僧来家中化缘,见他生得气度不凡,便劝他出家。于是他十七岁便依本州龙归寺落发,十八岁又于信州(治所在今江西上饶)开元寺受具足戒。后唐同光年间(923-926),德韶禅师开始游方参学。他首先来到安徽舒州(治所在今潜山县)投子山,礼谒投子大同禅师,接着又礼谒龙牙居遁禅师。初见龙牙,德韶国师便问:“雄雄之尊,为甚么近之不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僧问:“如何是摩诃般若?”清耸禅师道:“雪落茫茫。”僧无语。清耸禅师便问:“会么?”僧曰:“不会。”清耸禅师于是示偈云:“摩诃般若,非取非舍。若人不会,风寒雪下。”“见色即见心”,在禅林中,是一个颇为流行的话头,不仅清耸禅师常常提举,其他很多禅师亦经常以此来导引学人。若能豁破此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所以古人道,心空得见法王,还见法王么?也只是老病僧。又莫道渠自伐(自夸)好!珍重。”2.僧举:“人问玄沙:‘三乘十二分教即不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沙曰:‘三乘十二分教不要。’某甲不会,请师为说。”师(道恒禅师)曰:“汝实不会?”曰:“实不会。”师示偈曰:“不要三乘要祖宗,三乘不要与君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法眼禅师于是给他印可,说道:“子向后有五百毳(cui)徒(僧徒),为王侯所重在。”道潜禅师悟道后不久,即礼辞法眼,驻锡于衢州古寺,阅读大藏经。曾有上堂法语云:“佛法显然,因甚么却不会?诸上座欲会佛法,但问取张三李四。欲会世法,则参取古佛丛林。无事久立。”此法语颇有深意,值得玩味。后来忠懿王请道潜禅师入王府,为宫中士夫传授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礼池州僧正落发受戒。十六岁开始游方,神教俱学。文遂禅师曾经一度研究《首楞俨经》,能够甄别并会通真妄二种缘起,对该经之本末纲要了然于心,并执笔详细疏注,玄义文句,随文科判,无不灿然。写完之后,文遂禅师便前往礼谒法眼禅师(清凉文益)。他告诉法眼禅师说,他专门研究《首楞严经》,并认为自己所写的疏注深契经旨。法眼禅师听了他的自述,便问道:“椤俨岂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时有僧问:“如何是诸圣密密处?”师曰:“却须会取自已。”曰:“如何是和尚密密处?”师曰:“待汝会始得”。又有僧问:“如何是不迁?”师曰:“江河竞注,日月旋流。”此处的“好个话头”、“常圆之月”、“无价之珍”、“密密处”等,均指自性佛,它一刻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曾有僧问:“如何是宾中宾?”纸衣和尚道:“倚门傍户犹如醉,出言吐气不惭惶。”问:“如何是宾中主?”纸衣和尚道:“口念弥陀双拄杖,目瞽瞳人不出头。”问:“如何是主中宾?”纸衣和尚道:“高提禅师当机用,利物应知语带悲。”问:“如何是主中主?”纸衣和尚道:“横按镆鎁全正令,太平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站在一傍的僧声对他喊道:“定上座何不礼拜?”定上座于是作礼,刚一下跪,平生疑滞顿然冰销瓦解。定上座悟道后,继续留在临济座下,助师弘化。临济禅师示寂后,始南游参学。一日,定上座在途中遇见岩头(全奯)、雪峰(义存)、钦山(文邃)三位禅师。岩头和尚问他:“上座甚处来?”定上座道:“临济来。”岩头和尚道:“和尚万福。&rdqu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师曰:“老僧无这闲工夫。”曰:“和尚岂无方便?”师曰:“要行即行,要坐即坐。”除首山之外,省念禅师还开法于广教、宝应二处。三处法席,皆海众云集。省念禅师示寂于北宋淳化四年(993),临终前,曾说偈辞众云:“白银世界金色身,情与非情共一真。明暗尽时俱不照,日轮午后示全身。” (原标题:138首山省念禅师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位参学僧人,那僧问善昭禅师:“见何道理,便尔自肯?”善昭禅师道:“正是我放身命处。”善昭禅师悟道后,旋即南下,行脚于衡湘(湖南)与襄沔(湖北)之间。因为他道誉日隆,各地郡守都争相邀请他住持名刹,先后共有八次,但是,都遭到善昭禅师的婉言谢绝。首山省念禅师圆寂后,其契聪禅师受西河道俗之托,迎请善昭禅师回汾州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请看他的数则语录:僧问:“如何是金刚不坏身?”师(归省禅师)曰:“百杂碎。”曰:“意旨如何?”师曰:“终是一堆灰。”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厕坑头筹子(方便之后,揩用的竹片或木棍)。”问:“如何是戒定慧?”师曰:“破家具。”问:“如何是和尚四无量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法远禅师道:“法有僧俗乎?”智嵩禅师道:“与其为俗,曷若为僧!僧则能续佛寿命故也。”法远禅师于是从智嵩禅师落发、并受具足戒。一日,法远禅师见一僧入室请益,向智嵩禅师请问赵州和尚柏树子之因缘。智嵩禅师责问那僧,法远禅师站在一旁,言下有省。后不久,法远禅师开始行脚,历参诸方,先后亲近过汾阳善昭、叶县归省、大阳警玄、琅琊慧觉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归省禅师座下僧悟道因缘叶县归省禅师座下有一僧,一日入室请益赵州禅师柏树子公案。该公案是这样的--有僧问赵州:“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僧云:“和尚莫将境示人。”州云:“我不将境示人。”僧云:“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柏树子。”归省禅师道:“我不辞与汝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衲僧家到这里,作么生出得山僧圈去?”良久又道:“苦哉!虾蟆蚯蚓,跳上三十三天,撞著须弥山百杂碎。”说完又拈拄杖曰:“一队无队铁锤。速退!速退!”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让人出身无路,进退不得--这个一向被视为宗门接人手段。元琏禅师的这段上堂法语,可以说把这个方法用得恰到好处。虽然他没有用棒用喝,可是其力量却不亚于棒喝。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