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千多年前,来自中国的玄奘菩萨,在印度曲女城的会上,以《制恶见论》的钜论,降伏五印度所有大乘、二乘、婆罗门教等等学人,精英中的精英,完成了旷世的创举;以强大的威势扫荡一切恶见,令一切支持意识心恒常,或强行施设一行相不明的细意识为恒常的六识论者,咸皆杜口!玄奘菩萨在天竺,如是宣演了义中的究竟了义法,以第识如来藏为中心的真唯识量,矗立了如来高耸而无可 三摩地

2018-07-23

后来《楞伽经》顺利传到了中国,大众才明白这真心,就是如来在第三转法轮的《楞伽经》所宣演的第识如来藏。禅宗达摩祖师亦以《楞伽经》来佐证大乘的开悟明心──就是找到第识如来藏,达摩祖师并将此经典授给门人,作为开悟的传承。然而《楞伽经》的文字以及义理都非常艰深,因此当时的学人难以明了如来的究竟意旨。由于当时的学佛人对于《楞伽经》艰深的文字及义理都还难以 三摩地

2018-07-23

历经七十五日,结果因为玄奘菩萨太厉害了,经过了十天都没有人敢上台挑战发言;被当时的大乘徒众尊称为「第一义天」、「大乘天」,小乘徒众尊称「解脱天」。几百年之后,历史逐渐变成了传奇,传奇慢慢地变成了神话。一只神通广大的猴子,带着一头猪和一匹马,保护着斯文懦弱的师父,去西天取经。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加工,这个叫孙悟空的徒弟,成为故事的核心,而师父唐僧已经面 三摩地

2018-07-23

《中阿含经》卷五十当中有记载阿罗汉的说法,对于意根跟五根的说法:眼根,耳、鼻、舌、身根,此五根异行、异境界,各各受自境界,意为彼尽受境界。(《中阿含经》卷五十)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人有五根,这五根它有不同的运作,异行就是不同的运作。譬如说,眼睛呢,眼根可以看色尘,可以接收色尘;耳朵可以接收声尘,眼根不能接收声尘;同样的,耳根不能接受色尘;所以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是一个我见、我慢深重的人,则可以修学界分别观;也就是观察众生,都是由虚妄不实的五阴十界等和合而成,如果能够如实现观的话,就可以破除深重的我见执着。再来,如果是一个心多散乱的人,则可以考虑用数息观来对治,让心念初步安止下来不再散乱。除了这五停心观之外呢,其实还有许多的对治法门。例如业障深重的人,可以用念佛观来对治;因为忆念诸佛的名号,或是观想佛 三摩地

2018-07-23

刚刚有说过,如果我们所说的只是要以短短的几句话,那很简单,《論語·佾》说: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进入太庙以后的话,他对于每一件事情,他有不晓得的都要去询问他人、去问得答案,所谓的好学。可是以佛教来说的话,我们说佛是一切种智人、佛是无师智,他不是依于其他众生的教导而成佛的,至少是在他示现成佛的这一世来说。孔子又说:未知生,焉知死?又说:子不语 三摩地

2018-07-23

中国这块土地,真正的禅宗祖师是地证量的达摩祖师。参禅这件事情,祖师是最有发言权的。祖师刚到中土,看见一些有久修的出家人,聚在一间禅堂里面,当然也有人根本就是在打瞌睡、补睡眠的。祖师就静静地拿了片瓦,坐到这些人旁边去,慢慢地开始磨起瓦来。等到这些出家师父结束打坐,看见祖师在做这样奇怪的动作,就好奇地问他:您这是在做什么?祖师反问:你们打坐在做什么? 三摩地

2018-07-23

波斯匿王有一位女儿,名叫赖提公主,有十种丑,都不似人,任谁见了都会感到恐怖害怕!波斯匿王只好在国内招募:若有穷寒孤独的族姓长者之子,仰仗大家带来见我!当时城市边,有一长者子,孤单一个人,靠着乞讨过活;负责招募的人见了,便把他带来见国王。国王将这个人,带到王宫后园,对他说:我有一个女儿,形貌丑恶,所以从来不曾在大庭广众前示人。现在想把她许配给你,不知你肯不肯?长者子禀 三摩地

2018-07-23

晚饭我妈炸了盐焗豆腐,我一边吃一边冒出这些七七的想法。吃着吃着,我妈忽然盯着鱼缸旁边的地板看,我问她咋了,她也没吱声。几秒钟之后,她过去捡起了一个物体,然后如释重负般说道:弄半天是片树叶。我明白了她的意思,问:你以为是一条小鱼?嗯,咱们家这些小鱼总是。我妈如是说。我听完忽然愣住,感觉心砰得用力跳了一下,有点疼。?自己从水里蹦出来?我继续问,有点 三摩地

2018-07-23

譬如外道之中,也有修学四禅定乃至修得非想非非想定者,而结果却仍然还在三界轮回之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他们没有无我、无生的智慧,所以不能得解脱。解脱是发起无我、无生的智慧之后,断除见惑、思惑烦恼及我所烦恼而得到的果报,不是因为世间禅定而能使人证得解脱。如果想要从修定而证得解脱,只有佛门之中的圣,已有无漏慧,有四念处观,当修到非想非非想定时,发起舍心 三摩地

2018-07-23

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识田里面嗔恨的种子,今世遇到了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说明一下对治的这个知见。首先,先从观察到嗔心的过患,来减损我们嗔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 三摩地

2018-07-23

持戒:十重四十轻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1不敬师友戒2饮酒戒3食肉戒4食五辛戒5不教悔罪戒6不供给请法戒7不往听法戒8心背大乘戒9不看病戒10畜杀众生具戒11国使戒12贩卖戒13谤毁戒14放火焚烧戒15僻教戒16为利倒说戒17恃势乞求戒18无解作师戒19两舌戒20不行放救戒21嗔打报仇戒22骄慢不请法戒23骄慢僻说戒24不习学佛戒25不 三摩地

2018-07-23

在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以前,阎浮提有一位大国王叫作设头罗健宁,统领阎浮提万四千国,六万山川,十亿聚落等。当时国中出现火星,占星师看到便向国王禀告:如果有火星出现,就会久旱不雨十二年,如今火星已经出现了,会有饥馑之灾,请国王赶快加以因应。这位国王听了非常忧愁,如果真的是如此,人民的生命将不保,于是与群臣共相讨论如何应变。群臣向国王建议,应该统计国中现有人口, 三摩地

2018-07-23

佛开示在过去无量劫以前,阎浮提有一大国王,名度阇那谢梨,统管万四千国,其国丰盛,人民安乐。有一天,国王于正殿坐着思惟:今世的荣华富贵乃是过去世勤于布施行善所得;然而这些荣华富贵终究是无常、虚幻的,有智慧的人应该求智慧、求才是。于是遣使诸国寻找有智慧者,当时有一婆罗门来应王命,国王欢喜,头面顶礼婆罗门,并告诉婆罗门:国内珍珠宝物随汝之意供给。婆罗门告诉国王:我不 三摩地

2018-07-23

者种怨家业因缘。九者身坏命终,死入地狱。十者若出为女人,多人共夫;若为男子,妇不贞洁。——《大智度论》卷13纵使没有受戒,如果有了对自己的配偶不真诚而与配偶以外的人行淫,当生就会发生很不好的后果,像《佛说善生子经》中说: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不自护身、不护妻子、不护家属、以疑生恶、怨家得便、众苦所围,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 三摩地

2018-07-23

一、从佛法的眼光来看,人的心性到底是如何?人有个心,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可是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心,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意根,他能够决定;另外还有一个第识──如来藏,叫作记忆的功能;因为有这个心,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我们看 三摩地

2018-07-23

他们又认为离念灵知性就是佛性,这都是以意识和意识的心所法作为常恒不坏的「我」,全都落在我见之中,未曾离开意识境界,也都是没有证得第识如来藏的人,都是错悟之人。综合以上所说两大类的「我」都是佛所破斥的「我」,都是意识,都是三界的「我」。佛在《阿含经》中说:一切粗细意识皆是可知的,皆是缘起之法。所以说意识细心,不论细到什么程度,都不是不可知的,当然就 三摩地

2018-07-23

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阿含部《央掘魔罗经》【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阿含部《央掘魔罗经》【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成唯识论》卷三【 三摩地

2018-07-23

又譬如佛门中有一断见外道,他们主张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不需要有能生一切法的第识根本因存在,而且一切法都是虚妄的,都只有名字而已。这样的说法,如果不是对佛法有深入研究的人,很可能被他所误导,跟着他走入断见外道中,变成拔无因果的邪见。佛在经典中处处潜伏密意说:有一个能生万法的第识,祂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如果没有能生万法的第识,根本就没有一切法的出现 三摩地

2018-07-23

所以在佛法上不能乡愿;如果这些错误的法建立了庞大势力以后,一定会排挤了义的生存空间,到最后众口铄金,大家都说意识觉知心才是真如,剩下我一个人说第识才是真如时,没人会信我,法就没有人可以延续;法不能传承,就断灭了。从此以后众生就生怀疑,不信末法时期能修证了义的,佛法就会因此而渐渐消失掉。我们如果不一代接一代地努力破邪显正,佛法就不可能延续到七千年后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