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见道位的时候,二乘的佛法他们是把自己,把这个山河大地统统看清楚了,到底什么是五蕴,什么是十界,到底这个宇宙是怎么回事,包括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他的情况是怎么样,这个就叫作观行。然后当二乘人他把这一切东西依照着佛陀,依照着善知识的教授,将他彻底地看清楚之后,那么他就不会再认为説这样的一个山河大地、这样的自己有什么地方是绝对真实不坏的,因为终究是 三摩地

2018-07-23

意思是说,这位首座倒有四禅定的功夫,可以端坐迁化,可是先师石霜禅师所证的真正意旨,却是连作梦也还梦不到。或许有人会质疑,这只是中国禅宗狭隘的界定禅师,那我们不妨再举经典中圣教来加以印证。在《圣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中,记载了文殊师利菩萨回答善住意天子提问——什么样的出家比丘可以称为禅师的时候,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子开示说:【天子!此禅师者,于一 三摩地

2018-07-23

若论佛法的真实义,则当今全球唯一弘扬识论如来藏的,只有1997年成立于臺湾的佛教正觉同修会,是由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菩萨僧团及共修团体,全体在家、出家菩萨众,在平实导师带引下,致力于弘扬世尊第一义谛的真实义,彰显三乘菩提的殊胜与尊贵,尤其传承了玄奘大师及六祖慧能,融摄中国文化所开展的佛法,以实证如来藏为核心,而次第修行解脱道及佛菩提道。平实导师本着菩 三摩地

2018-07-23

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候,熏习般若中观以及断我见的加行;七住位要亲证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性的如来藏;住位要在一切法上现观般若中道,渐渐消除性障;十住位要眼见佛性,成就世界如幻观。初行位到十行位,要在内门广行六度万行,并且成就蕴处界犹如阳焰的现观。初迴向位到十迴向位,要熏习道种智、修除性障,并且要成就菩萨道 三摩地

2018-07-23

另外,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里面也有这样子的记载:【菩萨住不动地得真寂静,除去忧苦、寻、伺、喜、乐、出入息等,不生不灭住真法界,能现种种神通变化——或身如火聚放大光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或身上出水如注大雨;扪摸日月威光自在;或现大身上至梵天;或现小身犹如芥子;或震动大地如水涛波;或以一身而现多身,或以多身还复一身;或隐或显说种种法 三摩地

2018-07-23

 从如来三乘菩提的义学与实证来看,印顺与证严师徒表面上是外行,其实是外道,因为所承袭的藏密应成派中观思想,乃是「六识论」的常见与断见,全然不懂佛说三转法轮的核心第一义谛—第识如来藏,成了无修无证的佛法门外汉,乃至于直接间接的破坏三宝、误导众生。依此而建立的人间佛教[11],当然就不信「有如来藏可证,有极乐世界、有地狱……」,只能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十方世界来去自在,无有障碍,任运度化无量众生,永无尽期;而且具足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等十种称号。佛地的报身,则是为了成熟地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地菩萨说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二乘证得四禅定具足的俱解脱圣者,虽然不修习神通,也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那他往世也没有修习神通,虽然他已经是俱解脱,已经有漏尽通了,也还是没有五通。只有俱解脱的大阿罗汉或缘觉,往世曾修五通,今世证得二乘菩提以后,报得五通;或者是说往世未曾修习,今世成为俱解脱以后,再加修五通,才会有五通。所以,五通并不是所有的二乘人都有,菩萨修证神通,也可以证得 三摩地

2018-07-23

它的意思就是说,三界中的一切法,包括有漏法,以及一切的无漏有为法,都是因为识心王而出生;乃至于无漏无为法,也是因为识心王而才能显现;如果离了识心王,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因此说万法唯识。十方三世一切的有漏无漏法,既然都因为识心王而出生或者显现,而识心王又依第识以及无明才会现于三界中;可是众生的无明业种以及上烦恼的随眠,又都是由各自的第识所 三摩地

2018-07-23

一贯道所说的解脱,也不是佛法所讲的解脱,而其所讲的道—明明上帝老母娘—宇宙与人我的根源,也完全不是佛法所讲的道──世界与生命的本源──真实能生万法的第识如来藏。那么佛法又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呢?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从哪里能学到真正的佛法呢?佛教正觉同修会当代真正的大师平实导师,开演了这些无上的、真正的佛法精妙义理。一贯道认为只要被点传师在眉 三摩地

2018-07-23

进一步来说,就算能够离欲发起四禅定,升到色界天、无色界天,那也还是「上漏为患」,并不是真正的解脱境界。譬如在人世间想要离欲而修学四禅定的外道人,只要他们能够远离淫欲,而且有未到地定的定力,再加上把五盖性障都降伏了,就可以出生到色界的初禅天去,远离欲界的一切苦恼。出生到色界天的天人,全都是中性身而没有男女根,所以表示他们已经完全离开了欲界男女欲的 三摩地

2018-07-23

信位则是护心。护心有些人把它解释成摄护自己的心念,但是这个摄护自己的心念,其实跟后面的戒心有所重叠,所以其实我们在这里的看法,护心的部分,反而不如应该要做珍惜维护佛法来得更恰当。护心,就是护念自己的菩提心,不再受世间法的引诱或者挫折而影响,能够坚定的朝向佛菩提来前进。怎么说呢?因为你要是珍惜佛法的话,必然是你已经对佛法有所了解。有所深入、有所了 三摩地

2018-07-23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的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的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三摩地

2018-07-23

何等为十?一贵族广大,二妙色广大,三形相广大,四四事广大,五珍财广大,六美名广大,七信根广大,忆念广大,九智慧广大,十艺业广大。如是,长者!若复有人合掌恭敬如来之塔,获斯功德。「若复有人,于如来塔合掌礼拜,获十功德。何等为十?一言辞柔软,二智慧超群,三人天欢喜,四福德广大,五贤善同居,六尊贵自在,七恒值诸佛,亲近菩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如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说戒论也乐于听受,那么再为他解说要如何行十善业道而得生欲界天,以及如何修四禅定而往生色界、无色界天等生天之论。假使这些他都能够听得进去,佛陀就再为他说: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长阿含经》卷二十)也就是告诉他,修集了十善业道,可以在未来出生到六欲天,享受五欲之乐;但是是有许多过失的,是污秽不清净的,当欲界天的天福享尽的时候呢,就会随着 三摩地

2018-07-23

而禅定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安静的思维,这里不只是修定也有修慧,思维也可以指无语言文字的思维观,所以禅定度的范围不只是四禅定,还有修动中定、修看话头和修观行也是静虑。参禅也是静虑,因为就是用思维观的功夫去参禅!一个菩萨真正能够有净念相继的功夫,那他才不是只是知道,而是真正有做到!又譬如断我见的观行,首先我们都阅读导师的书,因此有断我见的正知见,然后 三摩地

2018-07-23

   注3坐禅的意思不只是修定,更要有静虑的智慧,观行五阴十界等虚妄乃至断我见、我执等等。)长者的儿子后来出家学佛,成为具有六神通的大阿罗汉,但因为过去世少修福的缘故,这一世福报浅薄,所以常常托空钵,得不到食物而饿肚子。有一天他进城托钵,走遍大街小巷都没得到任何食物供养;这时刚好走到了大白象的厩中,看见了国王供养白象饮食及各种所需全都 三摩地

2018-07-23

:哪一些不放逸行是在家要学的呢?也是出家的实义菩萨要教导在家的众的呢?分别怨亲,不轻众生;除去憍慢、不亲恶友。在这项内容里面说,在家要学菩萨行,要懂得观察往来关系中的怨亲差别,但是却不要在贫富身分地位的世间表相上,来作比较选择要亲近或是疏远;要亲近的应该是善友,要远离的应该是恶友,所以不能在世间表相上,这种所谓的贫富身分地位来着墨。这样的情况应 三摩地

2018-07-23

缘起性空为什么是断灭法呢?因为缘起性空指的是现象界的一切法,从五蕴、十二处、十界来看的话,都是因缘所生不能常住、不是坚固的法、会毁坏的法,这些法都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的话,最后坏灭的时候,当然就是属于断灭空。而这些法在还没有断灭之前,有的人会说:这些法都会毁坏、都会变异,所以这些现象界的法是缘起性空,以这样的缘起性空来当作甚深般若的无所得空。那这两 三摩地

2018-07-23

众生都活在很可怜的世界里,每天为三餐忙碌!大部分的众生一生都要为柴米油盐酱醋茶奔忙,经济大概是众生一辈子烦恼的主因,大约占了七成,以及健康也是众生很烦恼的!因为我们迟早都会面临老病死等苦!只有少数人是生活在富裕的环境中,因为俗话常说成的资产集中在两成的人手中,现在可能是九成的资产集中在一成乃至更少人的手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那辛苦的人们只会越来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