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八者于斯陀含果而行布施。九者于阿那含向而行布施。十者于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十一者于阿罗汉向而行布施。十二者于阿罗汉果而行布施。十三者于诸缘觉而行布施。十四者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而行布施。阿难。汝今当知施病苦人获二倍福。施破戒人获百倍福。施持戒人获千倍福。施离染人获百千倍福。施须陀洹向获无量福。何况须陀洹果。施斯陀含向获无量福。何况斯陀含果。施阿那含向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瞋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瞋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余名境界瞋;若不忍为先,亦有情瞋;若宿习瞋、若见瞋。】意思是说,引起瞋恚的事情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时须菩提用山神语,眠目须臾,不觉自然在祇桓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说瞋恚过恶:愚痴烦恼,烧灭善根,增长众恶,后受果报,堕在地狱,备受苦痛,不可称计;时须菩提闻佛世尊说是语已,心惊毛竖,寻自悔啧;即设复得脱,或作龙蛇罗剎鬼神,心常含毒,更相残害。于佛前忏悔罪咎,豁然获得须陀洹果,心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乘法是说要把五阴十八界统统灭尽,入无余涅槃,未来世不再出生叫作无生;能够忍于自我在未来世永远都不再出生,这是二乘法的无生忍。但是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斥责说,二乘的无生是将灭止生,不是本来无生—是用灭掉自己来停止未来世再出生,由于未来世不再出生,所以称为无生;这是二乘的无生忍。什么是大乘无生忍?是说第八识如来藏本来无生;也就是大乘菩萨亲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八识田里面瞋恨的种子,今世遇到了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瞋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接下来我们就简单的说明一下对治的这个知见。首先,先从观察到瞋心的过患,来减损我们瞋恚的心念,乃至可以把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造的善业、恶业会储存在每一个人的第八识如来藏中,分别在不同的时节因缘去产生他们各别的果报,所以就有引业和满业的产生。形成夜叉的引业就是乐善好施,而且有很大的瞋恚心,当造成这样的善恶业后,在一期的生死后,异熟果报就让他引生到夜叉众同分的引业。所以各类的众同分,各有他们形成该众生的因,也就是各有他造作的种子和行为。地行夜叉不单单是瞋恚心很重,而且他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往生者刚断气时、呼吸心跳停止时候,这一生的记忆将转至第八识中,导致业的境界现行,就像播放电影片子一样,由上而下,一张张、一格格快速现前,每一张、每一格所造作的善业、恶业,或净业、不净业,皆一一呈现,无所遁形、无能脱逃。再来是进入死亡的阶段,在唯识学中称为正死位,这时第八识开始舍身,若是造诸恶业濒临死亡,在死前和正死位时,方有四大分离种种痛苦相续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嗔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嗔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嗔,皆名有情嗔,余名境界嗔;若不忍为先,亦有情嗔;若宿习嗔、若见嗔。】意思是说,引起嗔恚的事情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仔细想过,您曾经为哪些事起过瞋心呢?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卷55中开示我们【瞋事亦有十种:一己身,二所爱有情,三非所爱有情,四过去怨亲,五未来怨亲,六现在怨亲,七不可意境,八嫉妒,九宿习,十他见。……依前六事立九恼事,缘彼一切瞋,皆名有情瞋,余名境界瞋;若不忍为先,亦有情瞋;若宿习瞋、若见瞋。】意思是说,引起瞋恚的事情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时须菩提用山神语,眠目须臾,不觉自然在祇桓中,见佛世尊,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曜,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却坐一面。佛即为说嗔恚过恶:愚痴烦恼,烧灭善根,增长众恶,后受果报,堕在地狱,备受苦痛,不可称计;时须菩提闻佛世尊说是语已,心惊毛竖,寻自悔啧;即设复得脱,或作龙蛇罗剎鬼神,心常含毒,更相残害。于佛前忏悔罪咎,豁然获得须陀洹果,心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世间忍中还无法作到时,该怎么办?总得给个方便法,佛就教导我们方便法说:有世间智慧的人,如果遇到别人恶口骂詈,他心中应该这样想:‘对方骂我的那些字词不是同时出生的’,譬如大骂:你是忘八蛋!忘八是指对方忘了八德,也是无耻的人。他骂我的这五个字又不是五字同时出现,当他骂你时,是忘八蛋四字还没有出现,那他的骂就与我无关;当他骂忘时并不是在讲我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以故?佛子!菩萨摩诃萨起嗔恚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何等百千?所谓受不见菩提障,不闻障,生不净国障,生恶道障,生八难处障,多疾病障,多被谤毁障,生闇钝趣障,失正念障,少智慧障,眼耳鼻舌身意等障,近恶知识障。(《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3)佛开示了很多,我们举一些例子来作说明。佛说:菩萨假如起了一念嗔恚的心,就是等于自己开启了百千障碍之门;而自己将来会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所以有这些状况,就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种到八识田里面嗔恨的种子,今世遇到了缘而现行的缘故。因此,要消除掉这些习气、消除掉这些种子,就得要在它现行的时候作一些对治;但这还是要在平常就熏习其相对的知见,再加上还要能够觉察到嗔恚的现行,才能够有所对治。(原标题:产生嗔恚的原因和条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当时有一位阿罗汉在场,他是不会生气的,所以会生气是因为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里面含藏有嗔的种子,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嗔的心所有法的种子存在,所以才会跟生气相应。那个夜叉鬼坐在释提桓因宝座上,只是一个缘,在当时每位看到这件事情的三十三天人,都跟他自己的嗔心所相应,所以就起了嗔心了。也就是说,会起嗔心,是因为跟自己如来藏中的根本烦恼相应了,也就是跟嗔心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参禅的证悟,它标的只有一个,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无二亦无三。凡是所证不是如来藏妙心,那就不是亲证般若,就不是禅宗的明心,就不是开悟般若禅的人。所以,从实修实证来说,禅不是不离五阴的四禅八定有为有生灭的世间境界,而是静虑;是要在不缘外境的静心境界中,专精地去思虑,就是去参究去寻觅自身的本源第八识如来藏,然后一念相应破参找到了,般若中道实相的出世间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八、不舍轭加行。九、正加行。由此九种白品所摄加行故;能令其心,速疾得定;令三摩地,转更胜进。又由此故;于所应往地,及随所应得,速疾能往、能得;无有稽迟。黑品所摄九种加行,不能令心速疾得定;不令三摩地转更胜进。又由此故;于所应往地,及随所应得,极大稽迟,不能速疾往趣获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意是:这是二乘修观行的人,知人无我,见自己和他人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皆是无常、苦、空、不净之相。一心专注,观察不舍,得初静虑。渐次转胜至无想灭定,受灭尽三昧。因此种禅定不了法无我,不离相故,名为愚夫所行禅。云何观察义禅。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已。亦离外道自他俱作。于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大意是:这是始教菩萨所修禅定,即此菩萨既能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谓如凡夫、外道之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断法者,皆属我见未断之人;或谓南传佛法中错悟二乘菩提者,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之意识心作为涅槃心者,即是声闻法中未断我见之人;或谓大乘法中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中之意识心(譬如长久安住于一念不生境界中之离念灵知、或如前念已过后念未起中间之短暂离念灵知、或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等),作为第八识真如、如来藏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金刚经宗通》第四辑第291~292页)【一定要究竟无我,你一定要转依祂;若没有转依祂,或者转依祂以后并没有次第实修,就会永远停留在七住位中,第八住位就进不了,更不要说要进到九住、十住位。还没有转依成功的人,想要进入第十住位,想要眼见山河世界、身心五蕴悉皆如幻,根本就不可能,明心的功德受用一定是很小的。】(《金刚经宗通》第四辑第291~292页)【佛陀说法都有次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