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二乘人不知道无余涅槃本际在哪里,可是菩萨知道无余涅槃本际之所在,而且还会示现机锋,让有缘的众生知道无余涅槃本际到底在哪里;又譬如菩萨说,二乘人需要灭尽自己的烦恼才能证菩提,可是菩萨不用断烦恼证菩提;又譬如菩萨说,二乘人入无余涅槃仍然不知无余涅槃究竟是什么?可是菩萨可以很详细说明无余涅槃是没有六根、六尘、六识极寂静的境界。菩萨证此无余涅槃本际,当 | admin 2020-02-18 |
![]() |
又菩萨亲证真心后深入去观察,发现真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四圣谛、十二因缘等法存在之极寂静的境界;祂离见闻觉知,不会六尘,所以无智亦无得,因此菩萨转依无智亦无得的真心,才是《心经》所说的菩提萨埵,也就是菩萨摩诃萨。菩萨以真心无智亦无得的体性深入去修行,他会渐渐发现已经没有种种罣碍来阻碍菩萨的修行,所以菩萨心里不会有种种恐怖事情出现 | admin 2020-02-18 |
![]() |
佛已经很清楚开示:一切有情真心的实际理地是没有五阴、六根、六尘、六识,更没有十二因缘、四圣谛、有智慧、有所得可言;也就是说,真心的境界是没有五阴十八界等一切法存在。既然没有一切法存在,当然就没有众生比较愚痴、菩萨比较有智慧可言;也不会有得、有失可说了。因为能知道五阴十八界等法,乃至知道愚痴与智慧、得与失等等,那都不是真心的境界,而是妄心所行的境界。 | admin 2020-02-18 |
![]() |
十八界法包括:六根、六尘、六识。六根:眼如葡萄、耳如荷叶、鼻如悬胆、舌如半月、身如肉桶,意根是心,是无色根,不是有形色的实物形体。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六根当中,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是五色根,又叫扶尘根,大脑是胜义根;意根是心,住于脑部,不是有色根。有的人以为意根是大脑,佛 | admin 2019-04-24 |
![]() |
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叫做十八界。(一)六根人间的六根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根中的意根是无色根,是心,不是物质的色法,不是有色根。二乘法中所说的意根、意处、意,也就是指大乘法中所说的末那心体、意根。其余的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则都是有色根,都属于色法所摄。眼根有扶尘根与胜义根的差别,眼的扶尘根是指眼窝中的眼球及其所属的视觉神 | admin 2019-04-24 |
![]() |
因为十八界函盖了六根、六尘、六识,所以十二处也函盖在十八界当中。虽然我们在十二处当中没有详细地介绍六尘,但是我们在十八界当中,会把六尘的部分作一个比较详细的说明。在这个单元的主题所要讲的是:略说十八界。我们先来看:到底什么是界?界,就是它有个范围,有个界限。譬如说,国与国之间它有个界限,也就是说,它有个范围。同样的,一切的世间法它都有个界限,它有个 | admin 2019-04-24 |
![]() |
)缘觉菩提不离如来藏 十因缘法中已经告诉我们,六根、六尘、六识一切种子,以及一切的心所有法,都从这个入胎识而来;可是单有入胎识时仍不能有生死,一定要由入胎识先出生六根、六尘、六识,然后再供应种种色、心所有法,才会有五遍行、五别境,才会有触、受等等,然后不得不领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才会不断地流转生死,这就是缘觉菩提。所以缘觉菩提仍要归结到大 | admin 2018-12-27 |
![]() |
空如来藏意思是说,如来藏自住境界中空无一法可得:没有六根、六尘、六识,没有色受想行识,没有贪瞋痴慢疑,没有二十个随烦阶,“无无明,亦无无明尽”,究竟没有任何一法可得,本来就是不生不死的涅槃境界。空如来藏是第八识阿赖耶识的境界,这才是真悟菩萨们的因地觉心;以这个因地觉心来进修,求将来佛地果位的“空如来藏”境界,才能与将来果位的&ldq | admin 2018-12-27 |
![]() |
)3、前面从六根、六尘、六识、五大,讲到这第六的觉大(觉精),在在处处都说明不但如来藏是中道性,乃至附属于如来藏底见闻觉知、六根、六尘、六识全都是中道,都不是生灭法,也不是有来有去底法。(节录自平实导师著《楞严经讲记》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4、般若诸经所讲的是本心如来藏从本以来就是中道。由于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以后,了知祂就是心真如,随后就 | admin 2018-12-27 |
![]() |
」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心体。《华严经》又说:证得 | admin 2018-12-27 |
![]() |
但是由他所出生的五蕴身却都是会世世坏灭的,而且由他所生的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现象法界,确实也都是虚妄不实而生灭无常的。能够像这样子现观的人,才能够说他的智慧有到达不生灭的彼岸,而能够被称为般若波罗蜜。能够这样子双照实相法界以及现象法界的人,也才能够说他具有中道实相的智慧。如果是已经实证如来藏心而且转依成功的菩萨,就可以时时依止于这个本来自性清净 | admin 2018-08-16 |
![]() |
但是由他所出生的五蕴身却都是会世世坏灭的,而且由他所生的六根、六尘、六识等十八界现象法界,确实也都是虚妄不实而生灭无常的。能够像这样子现观的人,才能够说他的智慧有到达不生灭的彼岸,而能够被称为般若波罗蜜。能够这样子双照实相法界以及现象法界的人,也才能够说他具有中道实相的智慧。如果是已经实证如来藏心而且转依成功的菩萨,就可以时时依止于这个本来自性清净 | 三摩地 2018-08-10 |
![]() |
六根与六尘合为十二处,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所以五蕴、十二处或十八界指的都是有情众生的身心,只是法的分类粗细有别而已,总而言之,还是指众生的虚妄我。五蕴就是虚妄的众生“我”,“我”者五蕴身,“我”就是五蕴、十二处及十八界,有这个“我”中的任何一蕴、一处、一界存在,就无法成就无余涅槃,因此无余涅槃中,无 | admin 2018-08-07 |
![]()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已经很清楚开示: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十八界存在,亦即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没有所了知的十八界存在,还会有布施这件事吗?当然没有嘛!所以佛才会说:“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如果菩萨能够亲证自心如来的真如性,并转依祂而布施,当他布施的时候会发现:没有布施的人,也没有所布施 | admin 2018-08-05 |
![]() |
」】此经文说明如来藏心即一实境界即一法界,有彼无明(无始无明-不悟如来藏),不了由如来藏心一法界故,出生六根、六尘、六识,乃至生十八种受。所以只有证悟如来藏心者才是打破无明,了如来藏一(真)法界,如此便可无间转依真心如来藏,引发般若波罗蜜,内门修学佛菩提道,远离“谬念思惟现妄境界,分别取着集业因缘”。三、再引《大乗密严经》如下:No.681《大 | admin 2018-08-01 |
![]() |
由此可知,若无如来藏及其如来藏所生六根、六尘、六识,如何有一切世、出世间法的出现?因此,唯有如来藏依缘创造吾人之色身乃至执持此色身,才有一切法直接或间接,乃至辗转出现,为吾人所受用。故而,因有如来藏造色持身,才有一切法辗转出现,证实确有如来藏心的存在。五者,因有如来藏,才有吾人寿、暖,乃至舍身时,冷触发生:《成唯识论》云:定实有识(如来藏阿赖耶识) | 三摩地 2018-08-01 |
![]()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已经很清楚开示: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十八界存在,亦即真心的实际理地没有六根、六尘、六识存在,既然没有所了知的十八界存在,还会有布施这件事吗?当然没有嘛!所以佛才会说: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如果菩萨能够亲证自心如来的真如性,并转依祂而布施,当他布施的时候会发现:没有布施的人,也没有所布施的人,更没有所布施之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什么是世间呢?所谓世间就是四大五阴,就是六根、六尘、六识。如果离开了这个世间,要求觉悟,就了不可得。我们要想在一念不生中,也就是无念、离念中去追求悟,更不可得。禅必须要起个疑念,在世间——也就是五阴和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所起的万法中去体究,才有开悟的因缘。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是叫我们除烦恼,不是叫我们不起爱憎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须请阅善知识著作解说佛法之书籍,以了解根本佛法,譬如五阴、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四圣谛、七觉支、八正道、五根、五力、十二因缘、因缘果报、缘起性空、三法印、四念处、四依等等,此皆属于基础佛法,身为佛子欲求参禅见道,应先了解基础佛法之道理。了解后再研读大乘了义经典,譬如《大般若经》、或其中之《金刚经、心经》。《圆觉经、法华经、首楞严经、大般涅槃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这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的十八界,就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红尘。每一个人十八界就是自己的红尘,在其中滚滚而不自知。更多精彩内容,请打开下面的链接和我们一起观看《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36集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原标题:我们每一个人的红尘)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