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又此烦恼,诸佛菩萨、入理圣人种种呵啧:亦詺此烦恼以为怨家,何以故?能断众生慧命根故;亦詺此烦恼以之为贼,能劫众生诸善法故;亦詺此烦恼以为暴河,能漂众生入于生死大苦海故;亦詺此烦恼以为羁锁,能系众生于生死狱,不能得出故;亦詺此烦恼犹如蟒虫,食啖众生真如佛性故,所以六道牵连四生不绝,恶业无穷苦果不息,当知皆是烦恼过患。(《佛说佛名经》卷1)就是说,这三 | admin 2020-06-08 |
|
也就是说,所有的法都是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中出生,佛菩提道及三乘解脱道,也都是依于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而显、而修、而证;离开了如来藏,就没有一切法可得,当然也就没有三界六道可说了;因此说三界唯心,唯依第八阿赖耶识而有,依第八识而变现,以第八识为根本。-----《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 admin 2020-06-08 |
|
菩萨修诸善根,感此实智法身,次第渐修至九地已,应缘能现六道有情凡夫身乃至佛身度众生,随意变化,是名应化法身,即是妙相庄严圣种类身,由实智法性身生故。……戒定直往菩萨于六住位中已得三禅定力,并修得五神通者,入第七住真见道已,无漏妙慧与定相应者,唯得第一种菩萨摩诃萨意生身;戒定直往之未入地菩萨于等持位中所能现者,其意生身之大小及庄严相,随其 | admin 2020-06-08 |
|
究其实,都是众生不能正确认识一真法界──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故而妄取分别,将生灭缘起的离念灵知意识心认作真实不坏心,所以集积了未来出生种种五阴身的无明烦恼种子,因此世世头出头没,于三界六道永远无法出离。如来藏具足圆满成就世、出世间法的圆成实性,也含摄了七识心王相应的世间法缘起自性及妄想自性,因此才得以依如来藏心而建立三世因果及生死流转相,如此就 | admin 2020-06-08 |
|
是说如来藏心体,永远不会改变,无论我们身在六道中的那一道他都是清净性,所以叫作非有变异;但是在这个心体不变异当中,他所含藏的善恶染净丶有漏无漏法种,会有生灭增减的变化,所以叫作非无变异![15]第六个体性叫作非有作用非无作用。如来藏他离六尘的见闻觉知,在六尘当中没有分别性,所以说他叫作非有作用。那大家听了会疑惑:那他是不是跟石头跟木头一样,反正都没感觉 | admin 2020-06-08 |
|
因误认色身是我,而被这种错误的见解所束缚,使得那些众生被无明所遮盖,爱护头目手足,而驱驰于漫长的生死之路,于三界六道生死轮转。对于受想行识四蕴的错误认知所产生的执着束缚,导致生死轮回,也是一样的道理。佛接着又说:诸比丘们!所有的色法:或者是过去的、或者是未来的、或者是现在的、或者是内色法、或者是外色法、或粗或细的色法、或美或丑的色法、或远或近的色法 | admin 2020-06-08 |
|
由于如来藏的这种异熟体性,不是现世就受报,所以致使少数性障深重、邪见深重的人,以为善恶因果、六道轮迴之说并不是真实存在,只是为了教化社会所假造出来威吓愚夫愚妇的说法,根本就没有善恶因、果报的存在;所以即使干了恶事,来世仍然会出生为人,所以他就勇敢的造作恶业。像这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只为了眼前极短时间的小利,却要在未来世长劫在地狱受无量的苦果,这可以说 | admin 2020-06-08 |
|
鬼道是已经离开中阴身阶段,而出生到六道之一的鬼道了。所以中阴身与鬼道二者,是有差异存在的。譬如在《佛本行集经》卷32中的开示:或有众生,从人间死,堕于地狱;或有众生,从人间死,堕畜生中;或有众生,从人间死,堕于饿鬼;或有众生,从人间死,还受人身;或有众生,从人间死,生于天上。这里开示说:从人间舍报之后,他有可能出生于五趣中的任何一趣。而决定出生在哪一 | admin 2020-06-08 |
|
因业种具有变异而熟之体性:前、今、后三世不同时段的异时而熟、三界六道不同处的异地而熟、众生各世不同种类六道有情色身的异类而熟的果报,故名异熟果。异熟果是有情造善恶业以后所感得的果报;譬如菩萨造净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亦如有情造恶业而感得后世不可爱正报身,或造善业而感得后世可爱正报身。众生如何因善恶业而招感下一生的异熟果报呢?经论中曾有细说,现以《 | admin 2020-06-08 |
|
我们说佛教徒的饮食观,就要看说,我们众生既然是依四种食而在三界六道里面轮回不已,我们如果要获得解脱,那就应该要断这四种食。也就是说,我们在饮用抟食的时候,我们对于我们的饮食就要不贪着。所以在佛陀在世的时候,祂对于僧团祂就有规定,规定说日中一食;也就是说,只有在一天里面只有在中午的时候,在午前食用一餐,那这一餐之外就不再食用了,就一坐食。这种一坐食就 | admin 2020-06-08 |
|
(诸趣身,即六道等趣之身也。)〔三十九参〕,善财承教,至岚毗尼园,参妙德圆满神。为说菩萨于无量劫,遍一切处,示现受生自在解脱门已。乃云:如诸菩萨,能以一念为诸劫藏等,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复令参释迦瞿波女。(梵语岚毗尼,华言乐胜圆光。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梵语释迦,华言能仁。梵语瞿波,华言女。)〔四十参〕,善财承教,至迦毗罗城,参释迦瞿波女。 | admin 2020-06-08 |
|
接下来降兜率、观察人间因缘适合之后,接下来就是入胎、住胎、出胎,关于这个部分我们要特别说:一般的凡夫生生世世在六道里面轮回,可以说对于入胎、住胎跟出胎是完全一无所知的。入胎来讲,一般凡夫的入胎必然是关键到入胎的境界现前之后,必然充满着欲界的心行,会现起,以这个心行去入胎;一旦入胎之后就浑然无知了,所以住胎位当然也是一无所知。到最后出胎之后(是全新的 | admin 2020-06-08 |
|
依于如来藏出生五蕴,五蕴造作了善恶业之后,业种由如来藏所蕴藏,依于业种而往生到三界六道的善恶趣;只要没有解脱,会继续在如来藏所普遍兴起出生的三界六道的这样子的有情的色身或是说心法(因为无色界没有色身),而不断地轮回。佛性常住就是这个道理。依于佛性常住,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都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都有无量 | admin 2020-06-08 |
|
依于如来藏出生五蕴,五蕴造作了善恶业之后,业种由如来藏所蕴藏,依于业种而往生到三界六道的善恶趣;只要没有解脱,会继续在如来藏所普遍兴起出生的三界六道的这样子的有情的色身或是说心法(因为无色界没有色身),而不断地轮回。佛性常住就是这个道理。依于佛性常住,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都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都有无量 | admin 2020-06-08 |
|
![]() |
html业力与轮回六道轮回之正说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1521.html如何相信因果轮回与极乐世界?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1058.html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存在的吗?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527.html阿赖耶识是生死轮回的主体http://www.sanmodi.cn/mobile/yingyin/show-256.html三法印三法印简介http://www.sanmodi.cn/mo | admin 2020-06-07 |
![]() |
所以说,假设主张山河大地、植物草木都有佛性,那么我们就说,那你不应该称它们为无情,应该称它们为“有情”;因为它们有这个佛性,那你怎么会叫它无情呢?那如果不是无情,它们是有情,那我要再给大家一个问题就是说,那么请问:山河大地以及植物草木,是属于六道哪一种?它是属于人,还是天呢?还是阿修罗,还是饿鬼,还是地狱,还是畜生道?应该有所归属。要能够 | admin 2020-03-12 |
![]() |
】(《成唯识论》卷8)是说众生之所以死此生彼、死彼生此,一生又一生不断在三界六道中相续流转,都是由于惑、业、苦这三个法,会引发种种业行而滋润未来世生的烦恼,就称为惑。能感生未来世继续存有于三界世间的种种业力,就称为业。业力所引生的种种苦果,就称为苦。所以业就是指过去行为延续下来所形成的力量、势力,由业的势力就有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因果报应,以及过 | admin 2020-02-21 |
![]() |
】众生五阴皆是由于生灭虚妄性的六识心,造作诸业的缘故,而由自心如来藏中所出生;因此依据不同的业行,便会出生不同的五阴世间,所以才会有六道众生种种不同的果报身,也才能成就十种法界。因此正确的佛法知见是:【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而不是说有一位造物主创造了众生,或者由造物主来决定众生的生处。真实的道理是一切的 | admin 2020-02-21 |
![]() |
众生的第八识在因地最初称为阿赖耶识,阿赖耶就是执藏、能藏的意思,祂是解脱道有学位三乘圣人和一切凡夫异生的真实心,虽然于六尘万法皆无分别,却仍有能藏、所藏、执藏的体性,摄藏一切杂染法不丧失,也就是含藏着会引生令众生继续在三界六道中流转生死的分段生死种子,称为一念无明四住地烦恼;这些会障碍众生解脱的四种烦恼就是烦恼障。但是一切众生唯除成佛,否则各自的第 | admin 2020-02-21 |
![]() |
意思是说,众生无始劫来,于三界六道中不断地生死流转,所造下的罪业广大无边,所汇集的烦恼犹如大海深不见底,所累积的业障犹如须弥山那么高峻。业种是由两个原因而造成,所谓现行熏种子,种子熏现行,就这样不断地反复熏习,最后由如来藏执持一切种,就好比影子紧跟着身体一样,身体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甩也甩不掉,随时随地都会现行而障碍佛道,除非受报前就入无余涅槃,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