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人家以前修了三大阿僧祇劫,到了最后身菩萨位,所以能一悟成佛;他们想要把过程省掉,妄想一悟就证佛地真如、就成佛,那是妄想。可是为他们解说了,他们仍然不信,只好用这个比喻:别人今天去把果树洒了水以后,顺便收了果子吃,但人家是二年、五年前种的;他们却今天种了种子,洒了水、肥料,就想要在今天吃到果子,只能说是愚痴人。所以他们的说法不对,所以佛说:好比一颗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所说的这些财施等事,现在已经有慈济在做了!就让他们继续做,等他们做够了时就会有证悟的因缘,如果还没有做够,他们这一世还要继续做,不该停下来;这一世若还没有做够,下一世还要再继续做;下一世没做够,下下世再一直做;也许他们有人还要再做上好几劫以后,做够了就会起心动念:“难道佛法就只是这样吗?难道这就是成佛之道吗?”当他做够了就会开始探索,没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人施已,生于悔心;若劫他物,持以布施:是人未来虽得财物,常耗不集。若恼眷属、得物以施,是人未来虽得大报,身常病苦。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如是施者,名无怜愍,不知恩报;是人未来虽得财宝,常失不集,不能出用,身多病苦。若人如法以财布施,是人未来得无量福,有财能用。若有不以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有人布施以后心中产生了后悔的心情,或有人去劫夺别人的财物来布施,这两种人未来世虽然可以得到布施应该有的福报,但是常常会耗散而没办法守得住,所以应该如法求财来布施。有人想要布施时,是向别人借钱不还,用来布施,这人未来世所得财物也是常耗不集的。特别是布施以后绝对不要后悔,否则来世得福时也会常耗不集的;所以不管以前你们在哪里布施过,现在已经知道不是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有人布施以后心中产生了后悔的心情,或有人去劫夺别人的财物来布施,这两种人未来世虽然可以得到布施应该有的福报,但是常常会耗散而没办法守得住,所以应该如法求财来布施。有人想要布施时,是向别人借钱不还,用来布施,这人未来世所得财物也是常耗不集的。特别是布施以后绝对不要后悔,否则来世得福时也会常耗不集的;所以不管以前你们在哪里布施过,现在已经知道不是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有人布施以后心中产生了后悔的心情,或有人去劫夺别人的财物来布施,这两种人未来世虽然可以得到布施应该有的福报,但是常常会耗散而没办法守得住,所以应该如法求财来布施。有人想要布施时,是向别人借钱不还,用来布施,这人未来世所得财物也是常耗不集的。特别是布施以后绝对不要后悔,否则来世得福时也会常耗不集的;所以不管以前你们在哪里布施过,现在已经知道不是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有人布施以后心中产生了后悔的心情,或有人去劫夺别人的财物来布施,这两种人未来世虽然可以得到布施应该有的福报,但是常常会耗散而没办法守得住,所以应该如法求财来布施。有人想要布施时,是向别人借钱不还,用来布施,这人未来世所得财物也是常耗不集的。特别是布施以后绝对不要后悔,否则来世得福时也会常耗不集的;所以不管以前你们在哪里布施过,现在已经知道不是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没有人福德能超胜于诸佛,因为诸佛在等觉位百劫之中极力的修集福德,所以没有人能胜过,所以福德无量广大,所以诸佛不是单只有智慧上的福德与威德。有人为了达成某一种恶愿而做大布施,未来世成就了,恶愿也会跟着成就,他就得到恶果,都是因为布施后所发的誓愿力的缘故,所以佛说施即是业:引生善恶业。为什么因为布施能得到安乐果报?这是由于布施的缘故而得到人天乐乃至无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施病人不净食药,不劫他物乃至一钱持以布施。菩萨施时虽得自在,终不骂打、令诸仆使生瞋苦恼。如法财施,不求现在后世果报。施已常观烦恼罪过,深观涅槃功德微妙,除菩提已更无所求。施贫穷时,起悲愍心。施福田时,生喜敬心。施亲友时,不生放舍心。若见乞者,则知所须,随相给与,不令发言。何以故?不待求施,得无量果。〗讲记佛说当菩萨的人要一切施,所以真正的菩萨在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解脱道的修证不需很大的福德,只要过去世曾与正法结了缘就有机会修证,也许无量亿劫以后遇到曾经结缘过的圣人而获得解脱果。可是佛菩提道得要有福德做基础,因为佛菩提要以福德及智慧来庄严,两法缺一不可。乃至等觉菩萨福德那么大了,最后还要百劫修相好,那时内外财都施,修足大福德以后才能成佛;所以想要庄严菩提,就得要乐于布施。到了等觉菩萨的阶段,要眼睛就挖给你,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个人说:以前我做生意被抢劫时,遇到饥荒,到处流浪,刚好走到你家门口,当时我快要饿死了,幸好你送了我一个馒头,让我活下来,我一直想报答你,可是都没有机会,今天刚好遇到你,我一定要报答你当时对我的恩惠。临走前,便塞给了他一个金元宝.更多玄奘妙法敬请关注:(原标题:三个开启智慧的布施小故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6、在《杂宝藏经》当中,由于阿那律过去生曾供养辟支佛,因此而感得九十一劫的常住快乐、饮食不虞匮乏的果报。布施就像种田。世尊教导我们,布施就像种田一样,我们行善、修慧就好像农夫在田里种下种子,将来就能够得到福慧的果报,而且即使所作下的功劳微少,未来所获得的果利也会很大,所以就又把布施称为种福田。布施所种的福田不同,果报就不同。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当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佛菩萨说:这十信位,要一劫乃至一万劫才能够具足。但是,各位菩萨能够跟相应,相信都是在多劫以前,就开始修学佛菩提道的菩萨;所以,相信各位很快就能够满足十信位的内容,甚至早已经具足十信位的修学了。十信位还是凡夫位,要到十信位具足,初次发起大菩提心,才能真的称为菩萨;当入了初住以后,才真正开始进到菩萨道的修行。而一位菩萨之所以能够发起菩提心,是有许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是这无上乘的大乘佛法,所以要经过辗转、辗转无量劫以后才勉强有人可以得度,就像是鱼所生的卵子非常的多,可是真正能够成就的只有非常少的众生、只有非常少的鱼卵。那我们来看一看下面的一段,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面有提到: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无量无边乃至不可说不可说殊胜功德。若有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则获如是胜功德法。是故,善男子!汝获善利!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是祂在无量劫以前的过去生,因为造作罪业而堕到火车地狱中,受极重的苦报;看见同伴及其它所有火车地狱众生,受着极重大痛苦的情形,自己也感受着大苦恼,心中就生起了想要帮助他们免除这种重大的痛苦,给予他们安乐的安隐心,然后就生起了慈悲心,自己就在心中发起了“救度一切众生出离三恶道乃至三界生死苦,求证无上正真之道的菩提心。”进而就为在火车地狱乃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圆满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开始努力修学六度万行,发愿成佛,而成为初发菩提心的菩萨。譬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当中有偈语说:“菩萨初发意,直心大功德,于佛及法僧,深起清净信,信敬三宝故,能发菩提心。”(《大方广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华经》中佛有说:说有人听闻了真实善知识演说《法华经》,因为是如实的演说《法华经》,不是依文解义,也不是误解曲解,是如实的演说《法华经》;听闻了以后非常的欢喜,之后他要转教别人,说给别人听;那别人听了以后呢,也非常的随喜,然后要转说给别人听,这样的辗转转说,到第五十个人;那么这第五十个人这样辗转听到《法华经》的内容的随喜功德,它殊胜于说,有一个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宗通部分,当菩萨明心了成为七住满心的菩萨,仍然需要佛菩萨及善知识的摄受,否则还是会退失菩提心,因此,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曾开示:【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一)经中开示,净目天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恐怖畏惧佛菩提之心是一般人常有的,且不说在家菩萨,出家菩萨们的退心更多;你如果光告诉他说怎么样去修解脱,不必专为众生而三大阿僧祇劫辛苦修行,他们就会努力修学;如果你告诉他超越了二乘菩提的佛菩提道,他心里就会生起烦恼。诸位可以观察:我们同修会中,有多少比丘、比丘尼修学大乘菩提呢?不多嘛!这表示他们对佛菩提没有恐怖畏惧之心。会外一般的法师们听到明心与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个发心的原因是为了无量的大利益事!什么法能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呢?当然只有大乘的佛菩提道啊!因为在二乘法中没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再大的利益也就只是一世而已!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以后,也就只剩这一世人天应供的风光了嘛!舍寿后就进入无余涅槃,套句内地话说:哈都没了!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哪里叫作无量?这叫作有量!但是菩萨证悟了以后不是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