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当此殊胜时节,为同沾法喜、共沐佛恩,让我们共同至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广发大慈大悲救护众生之心,真实履践观世音菩萨大道!值此殊胜之日,倡议善男信女们,吃素、放生、持咒、诵经,广行一切善法,勇发菩提之心,并以此功德至诚回向世界和平,灾劫消弭,众生皆得离苦得乐,早证菩提!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观世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自利得名《楞严经·耳根圆通章》谓菩萨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师事观世音如来,以闻思修,入于正定,观世音如来叹我善得圆通法门,于大会中,授记我为观世音号。利他得名《法华经·普门品》谓释迦牟尼佛就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的提问答复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长劫菩萨道之行止是以六度、十度为总纲而衍生出无量无边的菩萨万行,所以种种善行莫非都是菩萨要亲自一世又一世经由与数不尽的眷属众生结缘而彻底实践的!为了能于长劫流转中道心坚固,恒时承蒙佛菩萨的护念,而能确实履践菩萨万行,增益身口意三业,让我们首先熏习非常重要的概念,一般佛对佛陀示敬之基本礼节及意涵。本内容摘录自平实导师在《楞伽经详解》第一辑(第72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里面:【佛告舍利子:是菩萨摩诃萨从十方界所事诸佛中没来生此间,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已经无量无数大劫,于深法义能随觉了。所以者何?若菩萨摩诃萨从他方界所事诸佛中没来生此者,是菩萨摩诃萨已多亲近诸佛世尊,曾问此中甚深法义,于深般若波罗蜜多若见若闻,便作是念:‘我今见佛,闻佛所说。’由此因缘,若闻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属耳听闻恭敬信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四、无相拜佛或念佛、课诵等(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习气的种子是最难断的,现行比较容易断;如果能够精进修行的话,一生就可以把烦恼的现行断尽;但是习气种子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断除清净,是要历经两大阿僧祇劫才能够完全断尽。如果出家了能够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就应该效法菩萨行,而不要执着僧衣;并且在出家以后,应当要以菩萨僧来自居,不以声闻僧自居,那么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我们应当要知道,诸地菩萨、等觉菩萨大多示现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在久远劫前,有位虔诚的机里毘国王,他刚刚得到刚入涅盘的迦叶佛舍利,准备要起塔来供奉。这时候,四方的龙王一同化作人形,前来拜见国王说:「我们是四方的龙王,听说您要起塔供养佛舍利,所以特来共襄盛举。那么造塔所需的珍宝,您可以在四边城门外四口井汲水和泥,就可以造出青琉璃、黄金、银、白玉四种材质的砖头。」喜不自胜的国王,立刻派遣四个监工来负责营造。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开经偈微妙甚深无上法百千万劫难值遇我今见闻得证悟愿解如来究竟义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拜三称)☞忏悔文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3遍)☞正觉发愿文(3遍)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宝赞佛宝赞无穷,尘劫前证大雄。常住寂光悲心隆,垂迹度群蒙。为说机理双契法,震发九界瞆聋。灵山一会愿常逢,受记振宗风。灵山一会愿常逢,受记振宗风。世尊赞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南无娑婆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十数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赞佛偈阿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四、无相忆念拜佛半小时至一小时不等(视各自情况确定)五、发愿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开经偈》一遍:“微妙甚深无上法 百千万劫难值遇 我今见闻得证悟 愿解如来究竟义”(起)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胡跪叉手,以至诚心诵《正觉发愿文》:“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供佛、礼佛、忏悔、发愿、回向应作为每天必做之事,最上供养十方一切诸佛,可超劫精进,早成佛道!然一般人为对佛菩萨表达虔敬的心意,非常重视供物的内容与相关礼节。其实,供养佛菩萨最重要的是供养心,鲜花素果主要是为了传递出内在的敬意。已经证得大智慧的佛菩萨,并不会贪恋人间的美食与香气。所以对于处理供物的细节,诚敬是最高原则,只要保持佛堂与供物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或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若不会念偈颂和咒语,那么礼佛时心里观想:“我现在礼拜十方三世无量诸佛”,这样也是可以的。(6)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尊佛像,通常礼佛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合掌问讯后随众站立即可,不必礼拜。(7)若出家众正在礼佛,居士不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可是禅宗也不可以三关自限,因为知道说,从大乘见道以后,之后还有差别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要经历将近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够修学圆满。可是话又说回来,要能够真正地大乘见道,禅宗还是最有能力可以担任这个重任。可是这个前提是说,是要有真正证悟乃至于说是悟得深的善知识,来住持正法的前提在。第八说华严宗。华严宗是宗奉《华严经》,以经为名,所以叫作华严宗;而古来多有 | admin 2018-07-22 |
![]() |
比方说,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上面有记载:【如是十佛成正觉,各坐七宝菩提树,前佛入灭后佛成,不同化佛经劫现。】(《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这个经文的部分表示了有十尊的佛前后成正觉,那就告诉我们了的的确确有不只是释迦牟尼佛一尊佛,其实有很多的佛。类似的经文还有很多。其实我们在现实生活上,也有许许多多的学佛人有了许多跟佛菩萨感应的事实。所以,其实确实是 | admin 2018-07-22 |
![]() |
所以二乘的修行人,他最高证得的果位是阿罗汉;而大乘则是要以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证得圆满清净的佛菩提果。所以,佛教里面的各个宗派,可以说以二乘与大乘把它们这样子作二类的分别;在这二类之下呢,各自依着自己的所修所证,然后就创立了许许多多的宗派。所以,平实导师常常说:“正觉讲堂的法,不分宗、不分派,因为我们所学习的是佛陀所传授的圆满佛菩提道。&rdqu | admin 2018-07-22 |
![]() |
华严时的教法显示了佛法的大富大贵,并不是像二乘佛法那样子将灭止生,那样的贫穷的佛法;也显示出世尊从无量劫以来修行所累积不可思议的这些大福德,佛陀实为三界中福德与智慧皆具足的教主,是阿罗汉们所无法相提并论的。在《涅槃经》上说到,佛陀的出世就像阳光升起,它能够赶走了整夜的黑暗;所以,佛陀此时演说《华严经》,就像是太阳刚刚升起,大地还是黑暗一片,天边微微 | admin 2018-07-22 |
![]() |
张老师曾以墨宝赠予同修会的学员,题“达摩祖师”法语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来勉励学生。忆念起“无著菩萨”往昔为求正法而不可得,恨不得要自杀,历经十二载徒劳勤苦,终于难行能行、非忍而忍,除掉轻心慢心,方得面见圣弥勒菩萨受学《瑜伽师地论》。正是旷劫精勤、 | admin 2018-07-22 |
![]() |
这个都是大心菩萨所生的实报庄严土,生到那个地方以后,能够蒙得佛恩的加持超劫精进,所以能够快速的获得佛菩提果的果证,获得这样子快速的果报。这个其实都是因为证悟了法相唯识宗的这个宗门的这个宗的以后,由这个宗门的宗的次第进修,修学一切种智;乃至于依止佛的摄受,依止佛的慈悲摄受,再加上自己所修学的这样子的一个智慧,能够快速得到这样子的果报。所以净土行门也有 | admin 2018-07-22 |
![]() |
修此宗法而入初地二地乃至三地已,宜依净土观经所说往生极乐,速证八地而返娑婆;或求生本土之色究竟天宫,面谒卢舍那佛,速证八地而返人间;此皆大心菩萨所生之实报庄严土,生已得蒙佛恩,超劫精进,获大果报;净土行门有如是迅疾殊胜功德;故此宗门一切行者,亦不应自外于净土行门,可以世亲菩萨、龙树菩萨之求生极乐为鉴。此宗教法兼通宗门,自凡夫地乃至佛地,普皆含摄。不 | admin 2018-07-22 |
![]() |
”马鸣菩萨当世已有八地证量,超越命浊(又称寿浊),寿命可以自己控制,或住人间一小劫或视众生之因缘福报而住二小劫,随缘度化;而且不需加行,即可变现山河大地与自己身心互通,随机现应。本篇将以鸠摩罗什所译的《马鸣菩萨传》为主要参考数据,马鸣菩萨于华氏城游行教化的故事则根据《付法藏传》而述之,并引述导师的《起信论讲记》而整理之,来说明世尊正法“如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