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有十善业应当修习。若十恶业汝应除断。于是长者白佛言。世尊。有情短命何业所获。佛告长者子言。杀生所获。复次杀业然有十种。一自手杀。二劝他杀。三庆快杀。四随喜杀。五怀胎杀。六劝堕胎杀。七酬冤杀。八断男根杀。九方便杀。十役他杀。如是十种获短命报。复云何业获报长命。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离自手杀。二离劝他杀。三离庆快杀。四离随喜杀。五救刑狱杀。六放生命。七 | admin 2019-04-18 |
![]() |
佛时颂曰:贤者好布施天神自扶将施一得万倍安乐寿命长今日大布施其福不可量皆当得佛道度脱于十方因缘合会谁为亲五戒十善除去瞋不望他许自为亲世间荣乐如浮云展转五道如车轮莫计寿命惜金银天地尚坏何况身奉持经戒是大珍勿贪财色辱悞人三界众生如群羊来去五道身坏伤命速流水何有常作恶甚近受罪长泥犁地狱沸镬汤制心刚意离祸殃犯罪入中痛难当佛告阿难:世人无智生死肉眼不知罪福, | admin 2019-04-18 |
![]() |
一般在第六信位、第七信位的不退心、回向心具足的时候,就一定会乐于归依三宝;在第九信位戒心具足的时候,就会乐于受持五戒十善、乃至六波罗蜜;当第十信位愿心具足的时候,就会勇于发起四宏誓愿,进入初住位,开始于外门修学六波罗蜜。而且十信位的修行具足圆满的状况,除了对于三宝的信心之外,也包含对善知识、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于菩萨愿、菩萨行、菩萨善巧方便等等的种 | admin 2019-02-20 |
![]() |
假如菩萨要庄严可以生而为天的法,要庄严哪一些事项呢?就是要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修十善。当然,这里是先以欲界天的状况来说明,若是还要能够生到更高一层次的天,菩萨就要以四禅八定来自庄严,但这个对一般的菩萨而言,还暂时不用考虑到这一个层次的功德。所以,能依照人伦的三纲五常而行,也不违背五戒十善的奉行,菩萨就可以常常生于人天之间。然而从另外一个层次来看,当 | admin 2018-08-15 |
![]() |
”佛言:“大王!若以十善行施,复得十种报应。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婬欲、不妄语、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不贪、不瞋、不痴,而得命不中夭、财无散失、眷属清洁、所言诚谛、离诸嫉妬、人所喜见、亲友和睦、不堕贫贱、颜貌端正、智慧相应,获报如是。”佛言:“大王!若以上妙饮食供养三宝,得五种利益:身相端严、气力增盛、寿命延长、快乐安隐、 | admin 2018-08-13 |
![]() |
对于初机的学人,佛世尊则为其讲述持五戒可保人身、修十善可以生欲界天的人天善法;来请法者如果善根深厚,于人乘、天乘可以信受以后,再为其演说欲为不净、如何可以出离生死轮回等解脱法道;乃至于为善根福徳皆具足者,演说大乘菩提之成佛之道。如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无上乘的修学,各有不同层次的所修、所断与所证法之差别。虽然说从人乘、天乘乃至无上乘的修道 | admin 2018-08-09 |
![]() |
但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知见,佛菩提道上不会有这般便宜的事情,单单想想看:难道某甲日夜念佛,修行十善回向西方,这会是他力吗?若是没有这个“自力”,弥陀世尊再怎么慈悲地摄受,能产生作用吗?这就好像外道主张说,人的一生可以藉由完全侍奉、仰仗唯一的造物主,是如出一辙的。佛菩提道上则不如是,一向是自力、他力互相成就,乃至是菩萨进入十地,还要佛世尊的摄 | admin 2018-08-08 |
![]() |
我们前面提到,菩萨之前在修学人天善法的时候,就已经修学了五戒十善。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 | admin 2018-08-07 |
![]() |
一般在第六信位、第七信位的不退心、回向心具足的时候,就一定会乐于归依三宝;在第九信位戒心具足的时候,就会乐于受持五戒十善、乃至六波罗蜜;当第十信位愿心具足的时候,就会勇于发起四宏誓愿,进入初住位,开始于外门修学六波罗蜜。而且十信位的修行具足圆满的状况,除了对于三宝的信心之外,也包含对善知识、对自己的信心,以及对于菩萨愿、菩萨行、菩萨善巧方便等等的种 | admin 2018-08-07 |
![]() |
如果从凡夫地开始,包括在人天乘以及十信位当中所要修学的三福净业、三归五戒、十善业道等善法,努力培植福德资粮。在二乘解脱道当中,则要修学如何断除三缚结证初果,薄贪瞋痴证二果,断五下分结证三果,断五上分结成四果阿罗汉。而在大乘法中,则最初的十信位要以一劫乃至万劫,修集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初住位到六住位则要修集布施、持戒乃至般若等六度功德,并且在六住位的时 | admin 2018-08-07 |
![]() |
例如在《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当中,世尊有开示说:“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在欲界天的寿命和人间相比,可以说是非常的长久,天福更是十分的广大殊胜。在欲界天共有六层天,最下层的是四天王天,天寿有五百岁,如果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大约是有九百万年那么长久。而如果是最上层的他化自在天,换算成人间的时间,就共有九十二亿一 | admin 2018-08-07 |
![]() |
如果我们以为孝养父母、奉侍尊长、慈心不杀,乃至行十善业那就是佛法的全部,那就是天魔外道所说。 归依法,终不归依于外道邪说。什么是外道邪说呢?外道邪说就是对于圆满的修多罗里面他去否定它。譬如说他认为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像这样子就叫做邪说,就叫做外道。 有些人就扭曲这个律则。他就会说没有第八识(因为第八识很不容易实证)、他也可以说杀人不一定有因果 | admin 2018-08-06 |
![]() |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清净信的善男子、善女人,能够信受因果、信受三宝、信受众生有真如佛性;然后能够受持三归,受持五戒,行十善,平时都能够断恶修善;然后修菩萨道或是修种种的善法……那这些都是善男子、善女人,这样平时用功来修学佛法,临命终的时候你不用担心,佛在这里有提到,会来你的旁边“慈悲加佑,令心不乱。”--不会因为这个业力的关系、 | 三摩地 2018-08-03 |
《受十善戒经》14.《大乘本生心地观经》15.《佛说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1.《楞伽经》十卷本,卷八,遮食肉品第十六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我所说尚发慈心、捨肉不食,况我弟子行善法者,当听食肉?若食肉者,当知即是众生大怨,断我圣种。大慧!若我弟子闻我所说,不谛观察而食肉者,当知即是旃陀罗种,非我弟子,我非其师。是故大慧!若欲与我作眷属者 | admin 2018-08-01 |
|
![]() |
所以在一贯道中普遍认为要“达本还源”,要让玄关里的真主人作主,必须“改毛病、去脾气”,修五戒十善,让自己从物欲的象天,超越有气禀的气天,最后成为道心的理天。就如同该书《大学解》中云: 若待物欲格尽,自然天理纯全,…… 以及: 无极之理,即佛之真空,道之妙有也。复理则还于无极理天。反本复始,而超出劫外矣。&n | admin 2018-07-23 |
![]() |
弘扬佛教的基础经典,十善业道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地藏经等,让人明了善恶因果,甚至还有《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样冷门却对修行人指导意义很大的经典。随后是大力弘扬可能最容易被当做迷信的净土法门,多少人因此对这个易行难信的殊胜法门生起信心,佛号不断。更难能可贵的是,早期他为了防止念佛人太执着事相,还宣讲《金刚经》来让净土行人会归空性,即使在当今各类弘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并且要持守五戒十善,去除恶业的障碍,累积修学佛道的资粮。因为无论是想要解脱,证得声闻果或缘觉果,还是菩萨的佛果,都是要修十善业的,所以说十善业道也是修学三乘佛法的基础。例如,佛陀在《十善业道经》中说: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经》)当众生愿意努力修学十善之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在经中有开示:「一念具足十二因缘」或者「于一念顷能摄广大无量善根」,同样的道理,念一声佛号就有无量种子现行流注,因为念佛的时候,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清净,不犯身口意三业,也就是成就一声佛号中的十善业道,因为种子的现行也是受报的一种,于恶业种子现行时,能由念佛的净行回熏到第八识当中成净业种子,如此也是消除恶业种子的功德;又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般福都是以五戒,能够累积我们人间的福;五戒如果再守十戒就是十善,就能够生天,这个都是福;乃至因戒而生定,这个定虽然是在色界、无色界,它也是定福,所以也是福的一种。一般来讲,我们说五戒,它是从哪里?它就是以杀生戒为首,就是要戒杀,因为有情的众生,都是以自己的正报这个身——这个身命为我。就是众生往往都是以身——我们的身体来认为是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过去世持五戒、修十善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人身或者天身给我们;如果我们过去造恶业,现在实现的因缘到了,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畜生身或饿鬼身乃至地狱身给我们,不是每一世都一直当人的。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所以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首先要修集布施的功德;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