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非人所捉者,就有如比丘,发这样的誓愿:『未来世能生四天王中修清净梵行(注三),我今持十善业功德求生诸天中。』这叫作『非人所捉』。在江心中间被江水激打的原地回转者,就好像有情众生不明生命的实相,把当成非法,非法当成,心怀犹豫,不愿信受奉行,磋跎岁月原地踏步一般。者:邪见、邪治、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这都是招感苦因遮障修行,使得修学的 三摩地

2018-07-23

未到八地以前,虽然生起了大悲心来利益众生,但却是有局限的;八地菩萨利益众生则是没有限制的,从天界有情到地狱有情,只要和他有缘,他就能帮忙;八地菩萨完全凭自己的力量去利益众生,不必靠任何人的福德与力量,这就是他已得的大功德啊!但是这样精进去作,不外乎十善业;在这十善业上面,不但要广修,而且还要精修十善业中的最重业。十善业的最重业就是把十恶业的最重业颠 三摩地

2018-07-23

心不放逸就可以离开身恶业、口恶业、意恶业,常为众生作大饶益,而常行十善,累积福德资粮,必定会示现菩萨富裕之相,生活无虞匮乏而不必受人供养的可爱异熟果报。(五)者断除嗔恚:佛在《优婆塞戒经》里说:“若欲修忍,是人应当先破骄慢、嗔心、痴心”。骄慢心、嗔心、痴心都是与我及我所相应的法,与菩萨的法是不相应的,因为菩萨的法是无所得法,是不在我及我所上 三摩地

2018-07-23

这位穷人,也就是修行的菩萨,因为他有归依三宝、持五戒、奉行十善,能够持斋戒,使自己的身心清净,然后愿意忏悔往昔的这些业障,慈心地对待这些有情大众,才能够获得这样良好的一个果报。那位穷人就是佛陀祂本身的前生,然后这个菩萨,他无量劫的修行都发这个愿,希望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因为这样的一个修行持戒,能够感得这样的福报。所谓的修习佛法,无非就是 三摩地

2018-07-23

一个人行十善业,死后可以,结果他还没到死的时候,你觉得说反正他现在活着,也不如死了然后去享福,所以你就建议他说你干脆以后去,那可以享多少福报。结果他相信了,他也了,那就是赞叹杀。所以赞叹杀也算是杀人,这种叫作愚痴杀人,而且死后还是会下地狱。杀人的方式还有咒杀,咒杀就是以符咒来杀人,当然我们现在没有学符咒。学符咒杀人这不是佛教的,有一种宗敎团体,他们 三摩地

2018-07-23

慈力王人如其名,具足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永远都以慈悲心愍念一切众生,从来不曾有所懈怠厌倦,并且时常教诲臣民百姓要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的十善业道。因此他所化度治理的国度都是国土安乐,四方诸国臣民对他都极为钦慕仰望,无不庆赖有这么一位仁德崇高的君王。但是娑婆世界六道众生中,疾疫鬼和夜叉之类都是 三摩地

2018-07-23

假使声闻道是佛法的中心,就以声闻戒为正统的解脱戒,那么佛教的全部都应只维持阿含法道就够了,其余所有大乘经法都应该废止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吗?难道佛只照顾声闻人,对其他种性的众生都不照顾吗?都不为他们施设戒法吗?不可以这样想,所以还要依佛法的根本思想而施设菩萨戒或人天戒,譬如三归戒、五戒、十善戒。出家戒只有人间才有,所以只有人间才有出家人,其余五道中都 三摩地

2018-07-23

经中说:【五戒为人,十善生天,悭堕饿鬼,觝突畜生,十恶地狱。】(《普曜经》卷四)就是在说明众生出生五道的因缘:持守五戒不违犯的,未来就生到人道中;除了持五戒外,更加修十善,就转生为欲界天人;如再修禅定,则生为色界、无色界天人;如果心性悭贪的就堕落为饿鬼;愚痴无明重,常与人争斗冲突的,将来就会投生为畜生;不修十善业,反而更造作十恶业的,就会落到地狱道 三摩地

2018-07-23

造作了十善业而不造恶事,如来藏都把你记下来,不必别人帮你去欲界天堂挂号,你自己已经自动挂号完毕了。不造恶业、不破重戒,地狱中本来就没有你的名字,你要去除什么名?所以之理绝对不同于外道所说。也许有人讲:这句话,佛说的好像不太正确吧!天上是永恒的。请问有哪一个天是永恒的?没有啊!即使生到非想非非想天,最多也不过八万大劫的寿命,中夭的可能只有一万大劫、两 三摩地

2018-07-23

他以四不坏信法,三聚净戒的精神来传菩萨十善戒和十无尽戒,很适合未见道乃至已见道的人来受持。有人希望我为他传戒,但我不想做这件事情,因为已经有很多地方在做,我们不需要为这件事情再来产生麻烦。因为有的人不了解菩萨戒的传授,若是我们传菩萨戒,他可能会生烦恼,乃至诽谤。所以求受菩萨戒还是让大家到各个寺院去受戒就好。(编案:今已随顺因缘传戒)(原标题:应受菩 三摩地

2018-07-23

假使声闻道是佛法的中心,就以声闻戒为正统的解脱戒,那么佛教的全部正法都应只维持阿含法道就够了,其余所有大乘经法都应该废止了!但事实是这样的吗?难道佛只照顾声闻人,对其他种性的众生都不照顾吗?都不为他们施设戒法吗?不可以这样想,所以还要依佛法的根本思想而施设菩萨戒或人天戒,譬如三归戒、五戒、十善戒。出家戒只有人间才有,所以只有人间才有出家人,其余五道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第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我们来请问一下说,这位某甲他的愿力为什么可以这样坚定?乃至说,他唸佛的境界为什么可以这样殊胜?为什么?因为他有他基本的世间福,他随他修学的分际,譬如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乃至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部分的福业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当世间的人不好好修行,所谓修行就是说修十善法的时候,就是说如果大家都造恶,这样天人就开始担忧了;而且不只是天人担忧,其实天人也有包括魔天,魔天的人也会担忧。你说:魔天的人也有修行?是的!魔天一样是在欲界天,他们一样要靠修行这些法,然后来到天上。也就是说,如果是要说是天堂,就应该透过十善法的修行;如果说想要修行到更好,就要远离男女的贪爱。因为再上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善业、什么又是恶业?造作了何种因,会得到何种果?造了哪些业,会往生到哪个善道或恶道?像是《分别善恶报应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十善业道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及《楞严经》等等的经典中,佛陀都随着众生的因缘,而有为众生开示善恶业报轻重,以及往生六道的差别。 譬如佛陀会开示《分别善 admin

2018-07-23

若有人修行善法,见正信行,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譬如国王、国王大臣,有百千人卫护一人,彼亦如是。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以是缘故,世人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白话略释:佛陀告诉比丘说:“一切人民所居住的房舍屋宅,都有鬼神居住其中,没有任何一所舍宅是没有鬼神的;一切的街道巷弄及十字路口, admin

2018-07-23

在行菩萨道中累积福德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布施、持戒,和十善、修定等生天之论;此三论是度众生的基础,并且也是让我们生生世世都能不堕恶道而能顺利地行菩萨道。因此佛陀度众生时往往先为众生说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有了此基础之后才进一步说明实际修行的内涵法要,而我们依教奉行的话,也会因此有福德庄严而能让我们在道业增上。《优婆塞戒经》卷2〈二庄严品〉第12云:【所谓 三摩地

2018-07-23

一般福都是以五戒,能够累积我们人间的福;五戒如果再守十戒就是十善,就能够生天,这个都是福;乃至因戒而生定,这个定虽然是在色界、无色界,它也是定福,所以也是福的一种。一般来讲,我们说五戒,它是从哪里?它就是以杀生戒为首,就是要戒杀,因为有情的众生,都是以自己的正报这个身——这个身命为我。就是众生往往都是以身——我们的身体来认为是我 三摩地

2018-07-23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过去世持五戒、修十善业,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人身或者天身给我们;如果我们过去造恶业,现在实现的因缘到了,如来藏就帮我们变一个畜生身或饿鬼身乃至地狱身给我们,不是每一世都一直当人的。因为佛陀有大神通力,能够观察并且了知一切众生的善恶果报,所以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首先要修集布施的功德;远离了穷困,才能避免一生都只能为生存来奔忙,无 三摩地

2018-07-23

布施就其遮止恶业面向而言,虽无施舍财物之表面作为,但从除恶的角度来说,若能行人天善法(五戒十善)亦名布施。故《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二十三言:不杀不瞋是无畏施,不盗不贪是财施,离口四过,不淫不痴是法施。若不杀不瞋,则社会祥和,人心无畏;不盗不贪,则勤劳所得之财物无丧失之虞;行者言语清净无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种过失,并且不淫不痴,则为众生所倾慕生信,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在《优婆塞戒经》卷1〈修三十二相业品第6〉提到修十善业时应有的作意:「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遶,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关于百福,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132-133页中的解释如下:「如何是百福德呢?佛说「修心五十,具心五十」,共有一百,这就是百种福德。也就是说,修三十二相业时,不管是修哪一项,任何一项都有修集的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