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原标题: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三摩地

2018-07-22

光目闻已,啼泪号泣,而白空界:愿我之母,永脱地狱,毕十三岁,更无重罪,及恶道。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涂,及斯下贱,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众生,誓愿救拔,令离地狱恶趣,畜生饿鬼等。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发誓愿 三摩地

2018-07-22

几年前自己也离婚了,前妻(即女友)身体也非常不好,自己知道做了错事果报现前了,每日虽对堕掉的胎儿忏悔回向并吃素,但心中仍然很不安,又害怕会障碍学佛,想藉此亲身经警惕世人,并恳请萧导师能慈悲开示是否有补救之道。答:不论婚前或婚后之堕胎,只有一种情况会导致学佛上的障碍,那就是胎儿死后转入鬼道之中,但这种情况通常是很少的。因为胎儿尚未学习人间的种种法,尚 三摩地

2018-07-22

在《正觉电子报》第五期〈毕业感言〉中,曾略述末学修学佛法之心路程,及在缘对境中之对治法、修定法,到后来之自心现量等方法之尝试与体验。之后有师兄姐反应说看不太懂,总想找时间再说明一番,却一拖就是许久,实在惭愧。今仅针对上篇文章再作阐述,并加上最近之体验,希望能划下较完整之句点。1、对治法——大凡有心修学佛法之菩萨,经熏习佛法一段时间,略 三摩地

2018-07-22

而且造业的果报也有分为正报与余报,有可能要经多世才能报完,因此因果不能只看一世,要看无量世。这里讲的就是一切众生,因为心性与心想的种种差异,因此造的业也各有不同,随着自己所造的业而有诸趣之轮转,也就是大家常听到的:【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所以一切众生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从这里来看,因果确实是平等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这一段话的时代背景,讲的是我国史上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个时候群雄四起,天下混乱!那这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来指的是君王治理国家所面对的局势,所以才会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而现在也被引用来作个人的修为,乃至是经世创业上的情况。可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生于忧患,所以就有人问说:是不是可以既生于安乐,然后又可以死于安乐呢?但 三摩地

2018-07-22

」善光便即与夫相将,往故舍所,周按行,随其行处,其地自陷,地中伏藏,自然发出!即以珍宝,雇人作舍,未盈一月,宫室屋宅,都悉成就!宫人妓女,充满其中;奴婢仆使,不可称计!王卒忆念:「我女善光,云何生活?」有人答言:「宫室钱财,不减于王。」王言:「佛语真实!自作善恶,自受其报!」王女即日,遣其夫主,往请于王。王即受请,见其家内,庄严舍宅,踰于王宫!王 admin

2018-07-22

慈童女问旁边的狱卒说:『我头顶上的火轮,什么时候可以脱离呢?』狱卒回答说:『等到世间有人造作罪福,和你所作的一样,入海采集宝物,经各城,受用时间也和你一样,然后就会来代替你的位置而受罪;在此之前,这个火轮是不会坠落到地上的。』慈童女问说:『我是作了什么福,又造了什么罪呢?』狱卒回答说:『你以前在阎浮提,每天以两钱供养母亲,所以得到琉璃城,四如意珠 admin

2018-07-22

对于这些法师,我们先不谈他们未来世的果报,我们要问的是:就以您现在为什么能在汉地出家的福报?您现在为什么能有那么多大乘经典阅读的福报?您现在为什么能够得到那么多大乘信众发心的布施供养?是自己真的有这样的德行吗?玩弄现代学术研究的您,难道不清楚这都是从佛陀以身示现开始,经印度、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大乘菩萨牺牲奉献传承的大乘法教,所以才让你今天有这样的福 三摩地

2018-07-22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农六月十九是佛教界的重念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值此殊胜日,念佛、诵经、持咒、放生,具大功德。关于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有多种传说。有传说是妙善公主于六月十九日成道证果,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相,于是后人便把这一天定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宋朝太师蔡京撰写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 三摩地

2018-07-22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恭逢释迦牟尼佛诞,即农四月初八日浴佛节。依佛,奉佛遗教,谨遵佛制,如法举行浴佛、供佛、供僧、建寺、祈福,菩萨护佑,龙天欢喜。一、浴佛起源浴佛节又名佛诞节、龙华会,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佛教节日,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仪式广为流行。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 三摩地

2018-07-22

实际上,弥勒在学佛修行上资比释迦牟尼还要久远。释迦牟尼在《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里说:弥勒发意先我之前四十二劫,我于其后乃发道意。于此贤劫,以大精进,超越九劫,得无上真正之道,成最正觉。只因他虽具妙慧,却味着名利,性好交游,勇猛精进不够,结果被释迦后来居上先行成佛。据《一切智光仙人经》介绍,弥勒过去值弥勒佛(慈氏佛)发愿名为弥勒,值佛说慈心三昧经而 三摩地

2018-07-22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恭逢释迦牟尼佛诞,即农四月初八日浴佛节,依佛,奉佛遗教,谨遵佛制,如法举行浴佛供佛、供僧建寺、祈福,菩萨护佑,龙天欢喜。一、浴佛起源浴佛节又名佛诞节、龙华会,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佛教节日,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在过去广为流行。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所记载 三摩地

2018-07-22

若诸众生事诸佛亲近供养。乃能得闻如来之藏。信乐听受不起诽谤。若能如实安慰说者。当如是人即是如来。若诸众生多背诸佛者。闻如来藏则生诽谤。彼诸众生自烧种子。呜呼苦哉苦哉。不信之人于三世中甚可哀愍。诸说法者。应如是说称扬如来常住真实。若说法者不如是说。是则弃舍如来之藏。是人不应处师子座。如旃陀罗不应服乘大王御象。一切诸佛极方便求如来之藏生不可得。不生是 三摩地

2018-07-22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农二月十九日,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诞辰日,是佛教界的重大节日。当此殊胜时节,为同沾法喜、共沐佛恩,让我们共同至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广发大慈大悲救护众生之心,真实履践观世音菩萨大道!值此殊胜之日,倡议善男信女们,吃素、放生、持咒、诵经,广行一切善法,勇 三摩地

2018-07-22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农九月十九日,是大慈大悲之观世音菩萨出家日,是佛教界重大节日。在此殊胜时节,为同沾法喜、共沐佛恩,让我们共同至心持颂观世音菩萨名号,并以般若智慧反观自身五蕴空相,发大慈大悲之心观听救济众生,真正做到与观世音菩萨之心相应,实践观世音菩萨之真意!于此殊胜佛日,倡议众佛子吃素、放生 三摩地

2018-07-22

重阳节,农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只是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 三摩地

2018-07-22

七月十五又称盂兰盆节,这一天要举行盂兰盆会,这是根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超荐代祖先的佛事。据该经说:目连(佛中神通第一)的母亲死后生为饿鬼,目连尽自己的神通不能救济其母,佛告以要在每年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此功德,七世父母及现生父母在厄难中者得以解脱。《盂兰盆经》《盂兰盆经》是佛门的《孝经》,是盂兰盆节的 三摩地

2018-07-22

习气的种子是最难断的,现行比较容易断;如果能够精进修行的话,一生就可以把烦恼的现行断尽;但是习气种子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断除清净,是要经两大阿僧祇劫才能够完全断尽。如果出家了能够懂得这个道理,那么就应该效法菩萨行,而不要执着僧衣;并且在出家以后,应当要以菩萨僧来自居,不以声闻僧自居,那么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我们应当要知道,诸地菩萨、等觉菩萨大多示现在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次到鱼山游,忽然听到天上传来胜妙的梵音,这梵音清雅哀婉,听者听了皆为之动心;那时候曹植驻足聆听许久,随侍的侍者们也都同时听闻到。曹植听闻之后,深深受到感动,也体悟到中间的胜妙法理;因此依据所听闻的音声,编写成今日的梵呗,从此梵呗开始流传后世。所以,了解梵呗缘起,可以知道梵呗运用在佛法当中,时节非常久远。在我们中土佛法道场中,也成为了佛门四众,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