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其实也不是刚刚好是十二年,大概以精确的天文学的估计的话,应该大概是在十一点八六年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历法会有闰年、闰月的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我们这个历法里面,有以太阳为历法、以太阴为历法,乃至于搭配这个木星去换算成的历法。所以这十二个地球年,配上十二地支,也就是配上子、丑、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戌[xū]、亥,刚刚 | admin 2020-02-21 |
![]() |
例如我们这个银河系广大世界的出现,就是这个银河系中所有众生的共业因缘成熟了,所以就在虚空中出现了这个世界,然后我们这些共业有情就陆陆续续生到这里来,该受苦的受苦,该受乐的受乐,因此因缘果报就历历分明显现。譬如在《佛地经论》卷六中的开示:【如器世间,随有情业增上力故,阿赖耶识共相种子,变生种种共相资具,为令有情广大受用。】这里所谓的共相种子指的就是如 | admin 2020-02-21 |
![]() |
一般人之所以还会不时犯戒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对于因果道理的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对于毁戒作恶产生之严重后果,不是那么清楚;这方面就要透过亲近善知识、多熏闻正法,使自己对于因果的正理能够逐渐累积加强;那这方面的力量,就会渐渐超过种种境界对他的影响力,而能在历缘对境之中,分分降伏性障及转变自己的烦恼习气。菩萨们想要在佛菩提路上顺利前进,一定要知道:我们 | admin 2020-02-21 |
![]() |
因此较有智慧者,在第二个中阴身时,因为已经经历了第一个中阴身,知道中阴身仍然是会生灭的,而且第二个中阴身显然功德不如第一个中阴身,那他就知道应该在第二个中阴身灭掉前赶紧去投胎。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家属对于往生者的心态,以及往生后之处理方式,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哭哭啼啼、依依不舍,而让亡者留恋不已;也不可为亡者大肆杀生宴客,这样反而会拖累亡者加重他的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个时候呢,摩耶夫人从来没有这般的欢喜,就跟随着文殊菩萨来到了世尊的面前,佛陀远远的看到母亲来了,开口说:母亲啊!你历经了人世的痛苦,又享受了天界的快乐,应当要知道这一些都是虚妄的,所以要修学佛道,求得涅槃,永离三界啊!摩耶夫人听到世尊开示后,就五体投地跪在佛陀的面前,一心专精、正念,蒙佛加持,使得摩耶夫人想起了过去生种种的宿命,此时结使就消除了, | admin 2020-02-21 |
![]() |
可能有些人也和末学一样,有过类似的学佛经历,那就是学佛以后,将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佛教,心心念念挂记着自己的师父、挂记着寺院里的各种事务,而却完全忽略不顾家人的感受。从末学自身的经历来看,之所以会采取那样的做法,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自己也愿意效仿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护持佛教 | admin 2020-02-21 |
![]() |
右肩负父、左肩负母,经历千年,更使便利背上,然无有怨心于父母,此子犹不足报父母恩。能像這樣孝养父母的人,世间难寻、更是难以做到,但就算能做到了仍然不足以报答父母的恩德。佛陀接着说:若父母无信,教令信,获安隐处;无戒,与戒教授,获安隐处;不闻,使闻教授,获安隐处;悭贪,教令好施,劝乐教授,获安隐处;无智慧,教令黠慧,劝乐教授,获安隐处。如是信如来、至 | admin 2020-02-21 |
![]() |
而对于过去所曾经历喜乐的境界,就会时常去追忆回想并且沉醉于其中,虽然只是在内心中想象玩味,但是也能产生熏习作用增长染污;而对于现在所爱乐染著的境界,除了对于该境界本身的喜乐,也包含对于领受该境界之乐受的贪爱,譬如经由追求而实际获得了某些珍贵的东西,也喜欢常常拿出来把玩享受观赏的乐趣等等;而这里面追求未来的五欲境界与寻思过去所爱乐事,范围可以很广泛而 | admin 2020-02-21 |
![]() |
而对于过去所曾经历喜乐的境界,就会时常去追忆回想并且沉醉于其中,虽然只是在内心中想象玩味,但是也能产生熏习作用增长染污;而对于现在所爱乐染着的境界,除了对于该境界本身的喜乐,也包含对于领受该境界之乐受的贪爱,譬如经由追求而实际获得了某些珍贵的东西,也喜欢常常拿出来把玩享受观赏的乐趣等等;而这里面追求未来的五欲境界与寻思过去所爱乐事,范围可以很广泛而 | admin 2020-02-21 |
![]() |
地狱报完了当饿鬼,饿鬼报完了当畜生;三恶道都经历完了,来到人间时还有花报:他初来人间得到人身时,口中应有的器官不具足,或者舌根的扶尘根舌头、胜义根的脑部掌管说话的部分出问题,将不会讲话或讲话不清晰;而且不论他说什么话,别人也都不信他,凡是看见他的人心中都不会喜欢他。这个人假使有一天出来弘扬正法,他说的正法都没有人肯信受,只能讲给自己听。这种恶人一个 | admin 2020-02-21 |
![]() |
从这个道理来观待,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有布施的习惯,一般而言,如果要某人布施,不论是出钱、出力或者为人说法,都毫不犹豫、也不吝惜施与别人,表示这个人有布施的习惯;他将圆满或者已圆满菩萨六度当中的布施度,是为菩萨种性人,不仅尊贵而且很难得;像这样的菩萨是久学菩萨,已经经历多劫的熏习,早已养成布施的好习惯。如果要某人布施,他总是不干脆、推三阻四的,乃至借 | admin 2020-02-21 |
![]() |
经过一段时间职场历练,对大家的诉求,多少感同身受。从最开始比较不喜欢工作,到后来成为工作狂,再后来调整安排,边工作、边护持正法,基本可以兼顾,现在呢,也比较喜欢通过工作去和众生广结善缘,历缘对境修除性障,锻炼自己和众生互动相处的善巧方便,更可以顺便接引有善根福德的众生进入正法。当然,有些福报比较大的菩萨,可以早早退休,全身心护持正法(比如:导师和台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平时作完早晚课以后,或者作完一些功德后的回向是这样的:弟子○○○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现前见闻者,历劫及现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诸天护法圣众,本境山神、土地灵只,无祀男女孤魂、流产堕胎之婴灵,及日常作务中所误伤亡之一切众生,一切地狱众生、饿鬼众生、畜生众生、天魔外道等一切罪苦六道众生,仰仗阿弥陀佛威神之力,消除无始劫来之 | admin 2020-02-21 |
![]() |
也把具体的因缘告诉他,他听了以后极力忏悔,于是离开地狱,一一经历过饿鬼道、畜生道以后终于回到人间,重新获得人类的格;然后他广行善事,那他这时不但跟地狱道的意识心相不同,甚至又跟人类的意识心相不一样了,因为他持五戒、行十善,具有欲界天人的格了,于是死后就往生欲界天当天人或天神去了,那他就有天格、神格了。有时候可以看到神龛上面写了四个字神之格思… | admin 2020-02-21 |
![]() |
把佛法的正知见放在心里面,透过在实际历缘对境中去观行验证、去真正了解与领受,那就可以真正确实履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而得到真正的功德与解脱受用。这样对于学人来说,是会非常深刻的,而不再只是知识而已;因此未来世只要有相应的因缘,这些法就能够有足够的力量再度现起。所以只要真正用心修学,依教奉行,都是功不唐捐的。相信到这里,大家对于三大阿僧只劫的成佛之道 | admin 2020-02-21 |
![]() |
相信诸位菩萨都已经能够了解,并且能够逐渐应用到自己的修行上面,让自己的持戒之行更加得力;因为能够真正的应用正知见,在历缘对境中与自己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不会与自己有很大的距离,未来世也才能够很容易的让这些功德再度现起。------《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83集持戒与摄护诸根>正国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看到在菩萨的这个历程中,这个菩萨道历程,你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法是你难以想象的,而且许许多多的人的心性是你没办法预料的。这为什么呢?因为你一心想要求取清净的法,可是你却发现别人或是你亲近的人,根本对于这清净的法没有兴趣;而且甚至说有的众生跟你有缘的,他们的染着性是超乎你所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发现你会一直被往下拉,并不是说自己所堕落,而说你心志上会 | admin 2020-02-21 |
![]() |
而自己反而:说这样的话,我是在让他经历一些苦处,让他不要在生死中那么样的缠缚。可是佛说这样是错的,因为这样作的话,众生他的资财、他的资生势力,就会因为这样而减少。甚至有的人他布施的时候,如果说有人还不愿意看到他布施而生起随喜的心,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让自己的未来生就会障道。障道的因缘所产生的就是因为当初心不随喜,而在后世所成就的果报,就是资生会非常困 | admin 2020-02-21 |
![]() |
的开示,实际在历缘对境中,远离三毒心、攀缘心、觉观心,去除或降低行者对于色身、名号、声音、妄念的执着,多所修习忆佛念佛这个光明相,这样对治昏沈、掉举和散乱,才有成功的因缘。那为什么说修习念佛法门,不论是持名念佛或是无相念佛,除了能对治昏沉外,也能对治掉举和散乱这两个大随烦恼呢?在上一集节目中,我们已经引《瑜伽师地论》中弥勒菩萨的定义说:掉举者:谓因 | admin 2020-02-21 |
![]() |
弥勒菩萨的根本论《瑜伽师地论》中定义说:掉举者:谓因亲属寻思、国土寻思、不死寻思,或随忆念昔所经历戏笑欢娱所行之事,心生諠动腾跃之性。(《瑜伽师地论》卷11)说掉举是因为修行人正在修清净行之时,心中却怀着染污贪欲,或者寻求思念自己的亲人眷属、妻子儿女;或者对于所处居处和周遭环境的染净,以及自己色身的盛衰离合,感生欣喜忧戚,因而心中不断筹量思虑;或者寻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