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因为到达念不退之前的初地的行不退,仍然还有一大段距离,得要再历经眼见佛性及以后的进修。眼见佛性时以肉眼来看世界山河大地乃至众生自己的身心,都能亲见其虚幻,这跟明心去比对而产生的虚幻是不一样的。明心后以如来藏的常住来比对五蕴果然虚妄,比对山河大地果然虚妄,这是从明心的证量上来做比对,所以这种身心世界虚幻,是一种比量所生,不是非量;这个比量也是证量的一 | admin 2020-06-08 |
|
七种骄:色力骄、无病骄、长寿骄(例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少年骄、富贵骄、族姓骄(种族、学历、工作等)、多闻骄。-------《-世间财和七圣财》 | admin 2020-06-08 |
|
只有先把我见灭除了,四取(特别是藏密外道的欲取)才能灭除;灭除了四取以后,在修道位中历缘对境广作修断我执及我所执的修道行为,方能灭除后有。四取不灭,绝不可能发起解脱道的见地,更不可能进入修道位中,当然无法灭除后有种子,必定不能获得解脱果报。说穿了,四取灭除之意,其实就是灭除我见;而我见正是解脱道所断无明中最常普遍存在的,也是应该最先灭的,所以是三乘 | admin 2020-06-08 |
|
菩萨在悟后不断努力进修,历经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之修行,永伏思惑,离异生性;又复研读修学一切种智如来藏系诸经,而触证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二种无我等八识心王诸心所法,证入百法明门而发起道种智者,就叫作分证即佛,但是仍然不是究竟即佛。大乘别教唯一佛乘之宗通究竟,必须圆满具足以下四法,方能成就圆教之究竟即佛位;而这四法就是指:无量福德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悟后须进入修道位,历缘对境中修除断所断烦恼(修所断烦恼)。尚未明心见性之前,先要修行信心。十信满足后还要修四种加行圆满,才能由加行位而进入见道位--明心见性。见道后,如果明心见性末彻底,还要继续参究,一直到彻底而进入通达地,通达之后就进入修道位。所以见道者不一定完全通达,见道后深入整理思惟,彻底了然分明,才算是进入修道位。《正法眼藏‐护法集》 | admin 2020-06-08 |
|
七住的菩萨断除了烦恼障中见所断的烦恼,所知障中见所断的烦恼,但都只是断其少分还没有能力断尽,要经历多劫的修行,相见道以及一切的观行才能断尽;因此一定要见道后,继续追随善知识的修学,进修相见道的功德才能断尽。烦恼障都是依于阿赖耶识而存在,二乘阿罗汉、辟支佛断烦恼障的现行,大乘到了八地尽断烦恼障的现行与随眠,第八识这时离开阿赖耶识的名,改名为异熟识;因 | admin 2020-06-08 |
|
※七种骄:色力骄、无病骄、长寿骄(例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少年骄、富贵骄、族姓骄(种族、学历、工作等)、多闻骄。※七种慢:慢、过慢、慢过慢、卑劣慢、增上慢、邪慢(没有实证言实证)、我慢(根本慢,我希望我存在。)第一个是慢。慢的意思是说:你确实胜过别人,所以心里面有个比较高下的想法,所以心中想:我境界远超过他:我比他富有,比他英俊,比她漂亮,比他 | admin 2020-06-08 |
|
味报发起亦有二相,吸气时则结为寒冰,冻裂身肉;吐气时则化为猛火,燋烂骨髓;如是味历舌尝时,受宰杀之苦;味历眼见时,能为炽燃金石;味历耳听时,能为利兵刃;味历鼻息时,能为大铁笼,弥覆国土;味历身触时,能为弓箭弩射;味历意思时,能为飞热铁,从空雨下。五、触业恶报:临终时先见大山四面来合,无有出路,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 | admin 2020-06-08 |
|
历经三贤位之般若总相智别相智,及初地起所修般若别相智之种智——八识心王一切种之智慧——唯识百法明门,千万法……明门;一切种之智慧修证圆满,则断变易生死而成佛道——佛地真如唯带旧种,成佛后不受熏习,是名一切种智。初地乃至等觉菩萨之一切种智未圆满故,名为道种智;道种智位菩萨唯有下品中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佛地一切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说,我们在谈论它的法相的时候,谈过之后,其实它已经经历多次的生灭变异了;另外这些有为法也都是相对法,譬如说高矮、胖瘦等等,它们的法相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性的。第二个角度,我们可以从能取的角度来看,譬如说天人看到水,他是把它当成是琉璃,人见水还是水,可是饿鬼道看到水就变成是脓血,所以我们也没办法说,哪一个有情他所看到的是真的。这一些事实上都是在当 | admin 2020-06-08 |
|
而事实上后面这三个相,是由我相所引生出来的,所以菩萨历缘对境中能够转依如来藏,就能够逐渐不执着六尘上的诸法相。第三个大乘的无愿三昧,也就是说,如来藏因为祂不了别六尘境界,所以没有六尘的境界相,而且如来藏也不领受六尘中的一切苦乐,加上如来藏本身是无作性的;所以如果能够转依如来藏的无造作、无追求的体性,对于世间法就能够住于无愿的境界中,而能够随缘度众行 | admin 2020-06-08 |
|
譬如说,我们在谈论它的法相的时候,谈过之后,其实它已经经历多次的生灭变异了;另外这些有为法也都是相对法,譬如说高矮、胖瘦等等,它们的法相都是相对,而不是绝对性的。第二个角度,我们可以从能取的角度来看,譬如说天人看到水,他是把它当成是琉璃,人见水还是水,可是饿鬼道看到水就变成是脓血,所以我们也没办法说,哪一个有情他所看到的是真的。这一些事实上都是在当 | admin 2020-06-08 |
|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得见一个东西的时候,他会历经了眼识身、眼触身、眼受身、眼想身、眼思身以及眼爱身,这六个身都完成了、都具足了,我们才能够清楚的看到这个东西。同理,为了要让我们听得见,于是中间会有耳识身、耳触身、耳受身、耳想身、耳思身、耳爱身。同理,六个识一直到最后会有意识身、意触身、意受身、意想身、意思身以及意爱身;也就是每一个识祂会历经了识、触、受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佛法的修行极漫长,一般众生,从凡夫位开始发心修行,必须历经十信丶十住丶十行丶十回向丶十地丶等觉丶妙觉等,总共有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修行,才能次第地圆满佛道的修证。又可以依序分成:真见道丶相见道丶通达位等层次。真见道者(证悟如来藏而明心)位在第七住;相见道位始从第七住位之住心开始,终於第十回向位满心;通达位则是圆满相见道位智慧与福德后,进修大乘慧解脱 | admin 2020-06-08 |
|
已经如此真实观察,并证实这道理的圣弟子们,即使他们如此见道以后便生放逸心而不精进修行,全都不精勤修行正觉,最多不过历经七次的天上人间往来受生,就到了苦的最后边际而得解脱。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由阿含此经便证实有如来藏,只是方便说为我,不说为如来藏。世尊反复说明这个真实的我,不同于色身的我,不同于四蕴忆想知觉的我,说之为本际。最后则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较有智慧者,在第二个中阴身时,因为已经经历了第一个中阴身,知道中阴身仍然是会生灭的,而且第二个中阴身显然功德不如第一个中阴身,那他就知道应该在第二个中阴身灭掉前赶紧去投胎。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家属对于往生者的心态,以及往生后之处理方式,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哭哭啼啼、依依不舍,而让亡者留恋不已;也不可为亡者大肆杀生宴客,这样反而会拖累亡者加重他的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佛地真如所有之广大功德,要由证悟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之后浙次进修,藉心生灭门之修行缘起,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之进修内容与过程而后可几,终得成就佛地真如无垢识广大功德,是名佛地真如缘起之真实义;是故真如缘起方是真正佛法,而且是最胜妙之佛法,谓佛地真如要由因地之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之七识心王有生有灭之法修行成就;故说佛地真如并非一悟可成,要由三大阿 | admin 2020-06-08 |
|
断尽所知障的人,是经由亲证如来藏而证得法界的实相,然后一步一步进修,次第而进,总共历经了五十二个阶位,最后才能成佛。这个过程是要断尽所知障的,也是要同时断除一切习气种子的随眠,不再有习气种子随眠在第八识中了,这样修证三大阿僧只劫才能成就四种涅槃。佛地所具足的四种涅槃,诸位熟知的是阿罗汉所得的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这两种涅槃,菩萨在成佛的过程当中一样要 | admin 2020-06-08 |
|
然而佛地真如所有之广大功德,要由证悟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之后浙次进修,藉心生灭门之修行缘起,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之进修内容与过程而后可几,终得成就佛地真如无垢识广大功德,是名佛地真如缘起之真实义;是故真如缘起方是真正佛法,而且是最胜妙之佛法,谓佛地真如要由因地之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含藏之七识心王有生有灭之法修行成就;故说佛地真如并非一悟可成,要由三大阿 | admin 2020-06-08 |
|
须臾之间历事十方诸佛,次第受记而回到极乐世界,非常迅速。上品中生是摄受不害怕第一义而尚未证悟的菩萨根性之人。因为他深信因果、不诽谤大乘、理解第一义而回向发愿往生,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的紫金莲花台住宿一个晚上,第二天花开见佛闻法,第七天得不退转,修一小劫以后才进入初地乃至第八地,比上品上生人迟很久。上品下生人,他也相信因果,虽然不能理解第一义,但是不诽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