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警世(晋)半讬迦地水火风化此身,身灭四大各归真。诸魔六贼皆消散,苦乐前程只主人。劝念佛偈(唐)善导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古诗(唐)庞公一年复一年,务在且迁延。皮皱颜色减,发白髓枯干。毛孔通风过,骨消椽梠宽。水微不耐热,火少不忍寒。幻身如聚沫,四大亦非坚。更被痴 三摩地

2018-07-20

每一格所造之业,或善业、或恶业、或净业、或不净业,都能清楚了知,接著就进入死亡的阶位(唯识学中称为正死位),这时第八识开始舍身;而第八识舍身有五种差别,如后所述;其中第四种:若是造诸恶业罪不及地狱业者之死亡,在死前及正死位方有四大分离种种痛苦发生。一般而言,这些造诸恶业罪不及地狱者,在刚死亡没多久(约三~四小时以内),意识仍然存在,于息脉已断三~四 三摩地

2018-07-20

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往生咒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娑婆诃(三遍)◎赞佛偈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十数声)阿弥陀佛 三摩地

2018-07-20

中阴身是微细物质色身,没有人类粗重四大所成的色身,一般肉眼无法得见,而有天眼或阴阳眼者可见,或有其他感应的,因为彼此有过去的因缘,今生的因缘等等,有时也会见到;有的则是思念很深,或是因为佛菩萨加持,这样都有可能见到。因为中阴身是比起欲界的色身来说,是更微细物质所构成的色身,所以也需要吸取相对应的微细物质来滋长维系色身的存在,没有办法像世人一样以透过 三摩地

2018-07-20

了知四大本空。五蕴非有。当舍身时。如遗迹等。如委蜕等。谁为能舍。谁为所舍。然则刀山火聚。悉是道场。宝树华池。不离当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夫何远之有。如其三昧未成。我执未化。祗因欣厌之情。激成取舍之行。窃恐痛苦所逼。烦恼转强。九品难期。波旬得便。云栖所虑。良在于斯。末法行人。切宜自审。从上诸家纪述。繁简不齐。雅俗并奏。不经甄别。难免淆讹。兹斟酌旧文 三摩地

2018-07-20

自省四大。了无疾苦。明夕忽起立。目逆虚空。如有所见。谓弼曰。佛来也。吾其去矣。转身西向而逝。时方炎暑。三日而体不变。异香郁然。年四十五(高僧传东林传)。慧恭。豫章丰城人。入庐山莲社。与僧光慧兰等同学。光等学不逮恭。而系心净土。较为虔切。兰谓恭曰。君虽力学博闻。岂不知经云。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恭未之信也。后七年中。兰等先逝。去时皆有奇应。又五年。恭 三摩地

2018-07-20

四大五阴。一时败坏。且道还有不败坏者么。良久云。浮云散尽月升空。极乐光中常自在。遂跏趺而卒(湛然居士集)。太微。不详其所出。儿时。投钱塘法安法师出家。初授弥陀经。便能背诵。及受具。发愿扃门念佛。为不退僧。尝纵步后山。忽闻笛声。豁然开悟。因蓄一笛以自娱。有凌监薄者。亦修净业。称微为净土乡长。一日叩门曰。净土乡弟相见。微曰。可相见于净土。今日诵佛正忙耳。 三摩地

2018-07-20

汝等善观吾四大本空。五蕴非有。离这●满子。毕竟恁处与诸人相见。若谓我灭度。是我同流。若谓我不灭度。亦是我同流。何以故。大海若不纳。百川应倒流。起引众绕佛。至积薪所。升座。复问众云。高峰妙禅师道。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大众试下一转语。东禅格云。正是老弟受用处。城举手笑曰。谢和尚证明。遂拊掌说长偈一首。以双手擎两烛台云。这个是金台邪。银台邪 三摩地

2018-07-20

小藏四大部者亦如其数。分贮诸刹。着发愿文云。予之施经。一事而其二施。以赀造经。是谓财施。以经传法。是谓法施。财施当得天上人间福德之报。法施当得世智辩聪盖世之报。当知二报皆轮回之因。苦报之本。我今发愿。愿回此二报。临命终时。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为胎。托质其中。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登不退阶。入菩萨位。还来十方界内。五浊世中。普见其身而作佛事。以今 三摩地

2018-07-20

四大合成。今日分散。各归其根。诸幻既灭。灰飞烟绝。如空中风。犹碧天月。既无障碍。又能皎洁。一切永断。无有言说。四十年来。脱离嗜欲。惟阐大乘。朝诵暮读。今朝撒手西归。自有现成果足。其妻颂曰。看过莲经万四千。平生香火有因缘。西方自是吾归路。风月同乘般若船(闲窗括异志)。沈媪。钱塘人。持佛号十余年。日益精进。尝属画师绘八尺阿弥陀像。及有疾。安设床前。晨夕系 三摩地

2018-07-20

尽管很多看不懂,还是很喜欢看;只是心中一直质疑:为什么那么多修行人,心甘情愿抛下一切、埋下一生的岁月,在追寻开悟之事,到底在悟什么?有什么好处那么吸引人?直到一九九八年时,在家附近寺庙中发现了导师所著《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末学终于找到解答了!看了《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末学是一面赞叹作者(因为学佛次第描述非常清楚、不吝广传功夫,非常慈悲),一面涔泪( 三摩地

2018-07-20

现在已踏入佛门了,更应该进一步求见性,在道业上继续增长,否则怎对得起导师呢!写到这里,真是感慨万千,要感恩的人实在太多了,除了导师已铺好的一条成佛之道(编案:把佛所说的成佛之道整理出来)让我们循序修学,及张老师三年下来不辞辛劳的教诲外,还要感恩这次的护三菩萨们辛苦护持,还要感恩正觉同修们的鼓励及家人的关心,更要感恩佛菩萨的加持,在此,再度的说一声: 三摩地

2018-07-20

从那时起,学校一位学佛的同事,见对佛法有兴趣,就不断的介绍、提供相关的书籍;也不断的请阅、购买各种书籍:东南亚的、日本的、印度的,以及国内四大道场、现代禅、梁乃崇、南怀瑾等。不过看是看了,就是觉得很虚幻、很缥缈,无法抓到核心,对佛法的诸多困惑也一直都无法消除。开始学佛之后半年,学校不定时会有校外人士或法师来校演讲,也从不缺席,而当中就有一次是经由同 三摩地

2018-07-20

坐下来休息时,脑筋豁然想通了:“理”就是道理嘛!色阴是四大所成,色身会败坏、变异无常。○○也是生灭法,意根作意○○○,○○○,意根作意○○○○○○,○就○○;种子流注时,前念落谢,后念踵继,如此念念生灭;识阴觉知心也是如此,都是念念生灭;但是如来藏是本体,不生不灭,○○○时,如来藏还是○○○○,否则○○○○。但是,如来藏无形无相,必须○○ 三摩地

2018-07-20

若印顺此一推论之逻辑是正确的,则佛降生人间之前、之后的许多外道也宜称已证涅槃、已得阿罗汉果,这在四大部阿含诸经中曾有多处明文记载,依印顺的见解,则佛门中的所有阿罗汉与涅槃的法义,也应该是与外道合流而同样是外道法了。事实是否如此?他的道理可以说得通吗?印顺派的法师与居士们,对他的错误逻辑与推论,应该对佛教界有所说明,以释群疑。注二:自二○○七年起,凡 三摩地

2018-07-20

先是确定如来藏□□□□□;入胎后,如来藏(阿赖耶识)摄取四大,先生五根而与意根具足六根,再出生内相分的六尘,再辗转出生六识,如此十八界具足,再衍生万法,所以万法皆由如来藏(阿赖耶识)所生。又开示非有另一真如出生如来藏(非有另一真如出生阿赖耶识),因为(假使真的有另一真如可以出生阿赖耶识的话)如此一来,(真如也应该是能生万法的心,则入胎后的真如也将会 三摩地

2018-07-20

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未审是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即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 admin

2018-07-20

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8.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9.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10.净五眼,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11.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12.穷释子,口称贫 三摩地

2018-07-20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璿玑(音xuanji,观测天象的仪器,此处喻自性)不动,寂尔无言。觌(di)面相呈,更无余事。珍重!”宝积禅师临入寂的时候,仍不忘用画肖像的因缘,启悟他的们觉悟自性本空的道理。他告诉徒众说:“有人邈得吾真否(还有人能描绘我的真影吗)?”于是众纷纷为他写真,但都不契合他的心意。这时普化禅师从 三摩地

2018-07-20

汝自不识取,影在四大身中,内外扶持,不教倾侧,如人负重担,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失脚。且道是甚么物任持,便得如是?且无丝发可见,岂不见志公和尚云:‘内外追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珍重!”这则法语非常有名,经常被人引用。其要点不外是:是性本具,求佛当观自心;观心当如牧牛,数数调伏,离二边见;自性就在日用处,不即六根,亦不离六根,不可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