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O与法身之理相应,四大轻安,正偏道交,莫以作究竟。 (原标题:472无异元来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那僧又问:“四大离散时如何?”无念禅师竖立拳头,说道:“者(这)个不属四大。”[这里的“者个”指代自性。禅宗语录中,这种用法很普遍。]2.有僧问:“见性成佛是否?”无念禅师道:“是。”那僧又问:“性能是无形底,如何得见?”无念禅师道:“性是有形底,只是你不见。”那僧道:&ldqu 三摩地

2018-07-20

潭州道吾山圆智禅师南泉示众云:“法身具四大否?有人道得,与他一腰褌。”师云:“性地非空,空非性地。此是地大,三大亦然。”南泉不违前言,乃与师褌。师见云岩不安,乃谓曰:“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相见?”岩云:“不生不灭处相见。”师曰:“何不道:非不生不灭处,亦不求相见?”师见云岩补草鞋,云:“作甚么 三摩地

2018-07-20

》(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50~51)平实云:如今四大山头之住持法师与信徒们,有何人不是在喊口号者?镇日里喊口号:“人间佛教、净化人间。心灵环保、净化人心。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理事圆融,事事圆融。回归佛陀本怀,回归原始佛教……”,大家提出种种口号;然而其实皆是本位主义者,提出口号之目的,只是表显自己与他人之不同、之超胜 三摩地

2018-07-20

”或于村墅与牧牛子而歌笑,或逆或顺,自乐其性,非哲者安可识之矣!胤顷受丹丘薄宦,临途之日乃萦头痛,遂召日者,医治转重;乃遇一禅师名丰干,言从天台山国清寺来,特此相访,乃命救疾;师乃舒容而笑曰:“身居四大,病从幻生;若欲除之,应须净水。”时乃持净水上师,师乃噀之,须臾祛殄;乃谓胤曰:“台州海岛岚毒,到日必须保护。”胤乃问曰:& 三摩地

2018-07-20

初,闾丘胤将牧丹丘,头疾,医莫愈;遇禅师名丰干,言自天台来谒使君,告之病;师曰:“身居四大,病从幻生;若欲除之,应须净水。”索器咒水,噀之立愈。闾丘异之,乞言示此去安危之兆,师曰:“记谒文殊、普贤;此二菩萨见之不识,识之不见。若欲见之,不得取相;国清寺执爨涤器,寒山、拾得是也!”闾丘到任三日,至国清问:“此寺有丰干禅师否? 三摩地

2018-07-20

此亦是佛教四大道场所应自我检讨者:寺院及共修道场必须建造得金碧辉煌、奢华富丽吗?寺院道场之规模必须造得如是庞大、而不断吸取大量资金吗?必须极力而不断地吸取大量钱财、而挤压其余小法师之弘法资粮吗?是否因为建造金碧辉煌之广大道场、而使得信众感觉诸大道场之商业气息太浓厚,失去佛教比丘原本安于清贫、知足之宗风?是否因为在建寺等世俗法上之极力追求,而完全忽略 三摩地

2018-07-20

四大。共转。常言。觉知分别心性。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心。则我无著。名为心否。佛告阿难。汝言觉知分别心性。俱无在者。世间虚空。水陆飞行。诸所物象。名为一切。汝不著者。为在为无。无则同于龟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无。无相则无。非无则相。相有则在。云何无著。是故。应知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尔时。阿难在 三摩地

2018-07-20

皆因四大和合发明。云何如来。因缘自然。二俱排摈。我今不知。斯义所属。惟垂哀愍。开示众生。中道了义。无戏论法。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先厌离声闻缘觉。诸小乘法。发心勤求无上菩提。故我今时。为汝开示第一义谛。如何复将世间戏论。妄想因缘。而自缠绕。汝虽多闻。如说药人。真药现前。不能分别。如来说为真可怜愍。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开示。亦令当来修大乘者。通达 三摩地

2018-07-20

汝身现抟四大为体。见闻觉知。壅令留碍。水火风土。旋令觉知。相织妄成。是第二重。名为见浊。又汝心中忆识诵习。性发知见。容现六尘。离尘无相。离觉无性。相织妄成。是第三重。名烦恼浊。又汝朝夕生灭不停。知见每欲留于世间。业运每常迁于国土。相织妄成。是第四重。名众生浊。汝等见闻元无异性。众尘隔越。无状异生。性中相知。用中相背。同异失准。相织妄成。是第五重。名 三摩地

2018-07-20

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弥勒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三摩地

2018-07-20

四大不织。少选之间。身能出碍。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阿难。复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内彻。是人忽然于其身内。拾出蛲蛔。身相宛然。亦无伤毁。此名精明流溢形体。斯但精行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又以此心。内外精研。其时魂魄意志精神。除执受身。余皆涉入。若为 三摩地

2018-07-20

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 三摩地

2018-07-20

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师 admin

2018-07-19

四大身为死亡法。言诸仁者。是身无常为无强为无力为无坚。为苦为老为病。为多痛畏。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澡浴强忍。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野马渴爱疲劳。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转受报应。是身如梦其现恍惚。是身如影行照而现。是身如响因缘变失。是身如雾意无静相。是身如电为分散法。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非身为如火。是身非命为如风。是身非人 admin

2018-07-19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 admin

2018-07-19

四大种生时自相各别。亦不住虚空。非彼无虚空。如是大慧。观牛有角故兔无角。大慧。又牛角者析为微尘。又分别微尘刹那不住。彼何所观故而言无耶。若言观余物者。彼法亦然。尔时世尊告大慧菩萨摩诃萨言。当离兔角牛角虚空形色异见妄想。汝等诸菩萨摩诃萨。当思惟自心现妄想。随入为一切刹土最胜子。以自心现方便而教授之。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色等及心无色等长养心身 三摩地

2018-07-19

四大种。宗因想譬喻计著。不实建立而建立。是名妄想相摄受计著建立觉。是名二种觉相。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二觉相。人法无我相究竟。善知方便。无所有觉。观察行地。得初地。入百三昧。得差别三昧。见百佛及百菩萨。知前后际各百劫事。光照百刹土。知上上地相。大愿殊胜神力自在。法云灌顶。当得如来自觉地。善系心十无尽句。成熟众生。种种变化。光明庄严。得自觉圣乐三昧正受 三摩地

2018-07-19

形处时转变四大种诸根中阴渐次生妄想非明智最胜于缘起非如彼妄想然世间缘起如乾闼婆城尔时大慧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一切法相续义、解脱义。若善分别一切法。相续不相续相。我及诸菩萨。善解一切相续巧方便。不堕如所说义计著相续。善于一切诸法。相续不相续相。及离言说文字妄想觉。游行一切诸佛刹土。无量大众力。自在神通。总持之印。种种变化。光明照曜觉慧。善入十 三摩地

2018-07-19

外道亦说四大不坏自性。不生不灭。四大常。是四大。乃至周流诸趣。不舍自性。世尊所说亦复如是。是故我言。无有奇特。惟愿世尊为说差别。所以奇特胜诸外道。若无差别者。一切外道皆亦是佛。以不生不灭故。而世尊说。一世界中多佛出世者。无有是处。如向所说。一世界中应有多佛。无差别故。佛告大慧。我说不生不灭。不同外道不生不灭。所以者何。彼诸外道有性自性。得不生不变相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