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达摩祖师而下定决心之后,也必须要能够坚持下去,才不会产生进进退退的现象,而始终无法成就,因此这是大家所要特别留意的。另一方面,受戒的目的,除了为自己想要成就佛道之外,最主要的也是为了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为大家之所以选择佛菩提道,而不是想要朝着无余涅槃一直走下去,就是因为有菩萨性的缘故;也了解众生从无始来,都曾当过自己的眷属,因此能够对众生生起 | admin 2020-02-19 |
![]() |
问第五期中禅一心得报告是正觉亲教师与编辑大德所特约之文,其内容与禅一心得毫无关系,而是批判一位即将离会的师兄。笔者无意慰问受伤者,只是去批判定位罪有应得,以期与在会学员众共同沾沾喷饭自喜。《维摩诘经》第一品云:自守戒行,不讥彼阙,是菩萨净行。《法华经》〈常不轻菩萨品〉云:我不敢轻于汝等,汝等皆当作佛。正觉电子报的刊头说明其宗旨为弘扬佛的正法。请问编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今天继续来讲《优婆塞戒经》的种种的深奥的道理,这是属于大乘第一义谛法,今天子题是更有四事来求菩提。我们来看看经文:一者见他得利心生欢喜,二者常乐称赞他人功德,三者常乐修集六念处法,四者勤说生死所有过咎。那我们先来解释一下。首先第一件事情就看到世间人,有得到他的利益好处的时候,不管菩萨对这件事情是不是已经可以心生远离,已经不再缠缚于这世间法的利益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菩萨在生活上产生这样障碍,就不容易可以持续这三大阿僧祇劫的佛菩提道。而且在这部经里面又有提到:于诸众生,起嫉妬心;见他得利,心生恼热;见他失利,其心欢喜。所以这样的话,果报在势力上你就会减损,你的威德就会减损等等。因为一切的众生,他所作的就是过去的因以及结今世的果。那菩萨在于世间一样是如此,如果我们心和众生并没有共同心,并没有想要同事、利行,而 | admin 2020-02-19 |
![]() |
什么叫作度众生?为什么今天我们能够度得了这位众生,而那位众生却不肯被我们度?为什么这位众生愿意被我们度,另一个却完全不信任我们?我们来讲一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在《杂宝藏经》里面说到:有一次,佛出去托钵,在到了居荷罗这个国家,就在路上路边的一个树下坐下来;正好有一位老太太名字叫作迦旦遮罗,她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奴婢,这个时候她正提着水桶在路边的水井上面 | admin 2020-02-19 |
![]() |
修四加行是有分大乘跟小乘,我们现在所介绍的是大乘的四加行。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修菩萨法,要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就要修四加行,四加行也是要证断我见的功德。在修四加行之前,是需要具备一些前提的,这些前提都非常重要;如果说没有具备这些前提,只是单独的去依照四加行的道理去作观察,事实上是没有办法真正能够实证菩萨的初果。所以说,在修四加行之前,一定要能够检视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经叫做《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六说:【(优婆离)问曰:若不受三归,得五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八戒不?若不受三归,得十戒不?若不(受三归),白羯磨得具戒不?(世尊)答曰:一切不得。】这段经文所说的五戒,就是我们说的杀、盗、淫、妄、酒。所谓的八戒就是指八关斋戒,这是八戒。或者是说十戒,这个十戒指的就是要成为比丘、比丘尼之前,所要受的沙弥戒或是沙弥尼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从无始以来的贪瞋痴并没有比歌利王还少,甚至大家几乎是差不多,许多人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谁能够说,自己当一位天下的大王,一切的荣华富贵,都在手上的时候,还会对一个寂寂无名的修行人,会有很好的脸色吗?乃至于看到这修行人跟自己所喜欢的妃子,然后看似有说有笑,自己如何不生起瞋恚呢?即使现场上这个修行人神色非常的庄严,并没有任何轻慢的意思,自己也是会妒火中烧,产生种 | admin 2020-02-19 |
![]() |
接着我们要来谈谈,初发心的菩萨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叫作修行大乘法的菩萨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说:求大智慧故名菩萨;欲知一切法真实故,大庄严故,心坚固故,多度众生故,不惜生命故,是名菩萨修行大乘。这意思是说:因为他是为了求大智慧,想要知道一切法的真实义,而不只是追求解脱的缘故。既然说是真实,一定是有个实体常住不坏,而这个实体----如来藏,不是三界有法,所以在 | admin 2020-02-19 |
![]() |
弥勒菩萨又说,因为这样的菩萨,能够行于一切菩提分法的缘故,所以将来就必定会在三大无量数劫之后,圆满无上正等菩提。接下来我们来谈谈,习种性菩萨的十住位。十住位又叫作十发趣,十发趣意思就是说:有十个层次让你发起那个心,趣向佛菩提道,以及趣向大乘的解脱道。这叫作十种发趣,也就是十住心。那十住位的修行,是从初住位的布施,到十住位的见性,都是属于习种性的菩萨;初住位是修布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前面说过,学佛要进步,必须具有在正确佛法----也就是在正法之中,所培植的大福德。这样子的福德呢?它必须在佛法之中为众生做事情,才能够得到的。一切善事的完成。它需要有因有缘,过去培植的善因,今生遇到了善缘,所以善种子才能够显发。就好像佛菩萨衪会为我们安排各种因缘,让我们能够顺利地学佛;不管是世间、或者出世间的各种善缘,都要依靠佛菩萨为我们安排。譬如说:各位为什 | admin 2020-02-19 |
![]() |
在上一集当中,我们为大家说明了,修学净土法门求生极乐世界也要求品位高上。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有九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一品又分为上、中、下三生,有所谓的这个九品三生。那么学佛人想要求生极乐,当然是要以求上品上生为目标,不应该只想求得上品下生或者乃至于说中品、下品往生,因为心大所见则大。所谓心大是什么?心大当然就是心量大、心念大,念佛人说大念见大佛, | admin 2020-02-19 |
![]() |
以上我们大略地说明了念佛的不同层次。所以持名念佛的人,不要批评无相念佛不是念佛,实相念佛的人也不要批评持名念佛的人说那不叫念佛,其实这些统统都是念佛,只是层次有所差别而已。所以说念佛人不要因为自己的因缘、自己修学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互相攻击、互相的批评、互相的排斥。那么已经有实相念佛的,有因缘就帮对方拉一把,有因缘就告诉还在持佛名号的告诉他念佛是可以转 | admin 2020-02-19 |
![]() |
那么大家想想看,犯了五逆重罪的都能够往生了,何况我们不造作恶业的人,而且我们学佛人在世的时候又不断的布施行善,不断的念佛,那么我们更可以去嘛。另外念佛人还有一个利益,就是说念佛人容易修除慢心。因为念佛人知道说要往生极乐,除了自己一心忆念之外,也要仰仗佛力,那么这样子他容易消除慢心,不会贡高我慢。以上所说都是念佛人现世可获得的利益。 ------《三乘 | admin 2020-02-19 |
![]() |
菩萨为什么要这样作呢?这一点我们也要跟大家交待清楚。在佛陀住世弘法的那个时候,僧团里面其实是禁止比丘随意地展现神通的。比方说,佛陀在摩揭陀国弘法的时候,有一次就有一个在家人,当时他居住在这个摩揭陀国〔※藏经中大都用揭〕里面的一个城市(我记得应该是那烂陀城),这个城是一个很繁荣的城市;这位在家人他见到这个城里面有这么多富足的人们,所以他就想说,如果佛 | admin 2020-02-19 |
![]() |
在上上次的讲次里面〔编案:第2集〕,我们有谈到说,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里面,有谈到字入门陀罗尼,就是透过梵语的四十二个根本字〔编案:《大智度论》的开示乃是针对陀罗尼来说这些字音是根本,故此四十二根本字音,不必然与现今学界对梵文字母的研究看法完全一致。〕,来把佛教的义理摄持进去;所以用单一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陀罗尼,就代表了一种的佛教的义理。那么从 | admin 2020-02-19 |
![]() |
很多人都认为说佛陀生在二千五百多年前,那个时候科技不是很昌明,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飞机大炮,所以有人就会误会说释迦牟尼佛的那个时代的人,所能够了解的科学很有限,他们就会误以为是这样。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子,我们说现代人虽然懂得科技,可是从这个法界来说。法界有心法也有色法,也就是说有物质的法也有我们心的法,那么我们说这个色法,色法是最基本的一个法,可是我们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今天仍然继续跟大家讲佛典故事。我们因为有牵涉到陀罗尼这件事情,有一些话不能不跟大家交代清楚,所以我们在陀罗尼方面得花一些时间说明,然后我们最后再来收摄到故事的本身。我们前面讲过,陀罗尼它就是总持,是帮助众生学习佛法的一个善巧方便,所以就有各式各样的陀罗尼。那说到了《瑜伽师地论》之中,也有菩萨的法陀罗尼、菩萨的义陀罗尼、菩萨的忍陀罗尼,跟菩萨的咒 | admin 2020-02-19 |
![]() |
在我们五浊恶世里面,很多众生造恶之后沦堕到恶道去,可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祂的愿力非常广大,祂乃至可以让如果有一些恶业的众生一样可以在纯一的清净世界里面安住,而能够让他逐渐清净而没有恶缘,让他能够逐渐迈向解脱。所以说我们也应该要相信,诸佛有这样子的智慧跟愿力,能够完成这样的世界。可是这样子的愿力跟这样的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只有诸佛能够做到。接下 | admin 2020-02-19 |
![]() |
可是阿弥陀佛不一样,阿弥陀佛已经经过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已经究竟成佛啦。所以显然阿弥陀佛跟日天子是截然不同的,日天子只是在欲界天里面的一个神祇,所以神跟佛是截然不同的。我们不应该迷信说,这个既然有太阳神,那阿弥陀佛在西方,那也是这个太阳神崇拜的转换,这样一样是神佛不分。如果有人主张这个阿弥陀佛的信仰是从太阳神崇拜而转换来的,那你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