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二》<第36集修苦行对成佛有帮助吗?>章正钧老师 admin

2020-02-21

所以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如果能够值遇到一个纯善的善知识,对他能够谦恭求法,那这样不论是在世间法则上,乃至出世间的法则上,都能够得到无量的利益;而菩萨在行道的过程当中,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应该要求其圆满,而要值遇纯善的善知识。在佛道上,我们要怎么样去检视呢?在《大般涅槃经》当中,佛陀有开示,如果我们看到这位善知识,他所作的事情,是自己也作到了, admin

2020-02-21

我们学佛人应该知道,并非能出三界就能称为佛。出三界只断分段生死证解脱果,想要成就佛果还须证佛菩提,才能断尽变易生死究竟成佛;这必须依亲证八识心王,进修唯识种智方能次第成就。而阿罗汉不证八识心王,就是不证佛菩提,当然不能称为佛;而佛则既证佛菩提,也证解脱果,因此可以称为阿罗汉,也是佛,这是修学大乘法的佛弟子们不可不知的正理。而无生法忍,就只有诸地菩萨 admin

2020-02-20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 <第27集修集福德资粮(十住位的修证之一)> 孙正德老师 admin

2020-02-20

这时龙王有个女儿,名字叫作宝锦离垢锦,也跟着龙夫人们一起一心恭敬礼佛后,都拿着珍珠璎珞上供世尊、赞叹世尊,并发起了大宏愿,誓愿将来都要成佛,要像释迦世尊一样演说种种经教法道,摄持护佑一切修学佛道的修行人。这时大迦叶尊者在一旁听了,就对龙女和龙夫人们说:“究竟无上的佛果是很难获得的,以女人之身是不能成就佛道的。”宝锦龙女听了,就对大迦叶尊者 admin

2020-02-20

再来说出佛身血重杀罗汉,学佛人应该要知道,三宝以佛为主,所谓“佛为法本,法从佛出”,有佛而后有法,而后有依法修行的僧众。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应身佛来此世间,示现八相成道,宣演三乘菩提妙法,众生再怎么修行,也无法真正证涅槃得解脱。古时印度外道很多自称证涅槃的,然而他们所称的涅槃,不出欲界中离语言相的离念灵知,乃至初禅等至位到四禅等至位中一念不 admin

2020-02-20

所以有智慧的人,修学佛法的第一步,就是要亲近善知识,而远离恶知识,才能有后续的听闻正法,如理思量与如法修证。因此在《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卷1中的开示:“择其善者从之,恶者远离之。我与善知识相随,自致成佛。”(《尸迦罗越六方礼经》卷1)就是在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事实上佛法虽然浩瀚如海,但基本的道理并不是大家想象的这么难,如果有善知识正确的教导,对 admin

2020-02-20

一般人尚未见道前持戒,也是属于是戒非波罗蜜所含摄,虽然属于是戒非波罗蜜,但是能够持戒,代表他已经能够信受三宝与戒法,也已经生起决定心想要真正修学佛法,乃至发愿行菩萨道利乐众生,因此都是值得随喜赞叹的。譬如在《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卷1中的开示:【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之所住处。】(《佛垂般 admin

2020-02-20

”因为菩萨有种种根器的差异,也有种种相应的无明烦恼,修证上也有种种层次的差别,因此需要以种种善法来摄受众生;包括以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来接引初学佛者;乃至以三十七道品、各种三昧、六度法门等,来教导各类有缘佛子,这样才能摄受广大佛土,也才能吻合菩萨三聚净戒的摄善法戒,也就是应修学一切善法,无一善法不学。菩萨因为这样的关系,就能够快速庄严菩提 admin

2020-02-20

我们常常讲说这个愿力、愿力,我们来看看好了,愿这个事情,其实在我们修学佛道上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力量。比方说一般人说的往生的状况,我们说往生的状况,基本上有三个大的原因会影响我们的往生,第一个当然就是说有哪一个业会成为引业,所以第一个原因是业,第二个当然就是愿,第三个就是我们的念。业、愿、念这三个力量的强弱,就会影响我们往生的抉择。 而业的部分 admin

2020-02-20

那么受菩萨戒就是要避免(贤位以下的)菩萨下堕到三恶道去,能够生生世世都在人间修学佛法、弘扬正法。受菩萨戒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生在人间让你弘扬正法,或修学佛法时不会得到人间恶报。生为人而得人间恶报,譬如说生活困苦让你没有道粮,然后你就没有办法修学佛法;或是出生了以后,很年轻就往生了;或生在边地听不到佛法;这些都是出生为人得到人间的恶报。那么受持菩萨戒就 admin

2020-02-20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 <第27集修集福德资粮(十住位的修证之一)> 孙正德老师 admin

2020-02-20

我们学佛了,对佛法有信心,所以发了菩提愿、受了菩萨戒。在前面听了诸位亲教师用心地教授、殷勤地嘱咐,在聆听学习时都能信受无疑;也决定自己要依之而行来清净自己的身口意行,正向三乘菩提,发利乐众生永无止尽的成佛大愿,这个是相当要自我肯定和赞叹的。因为在这五浊世间,能顺佛心、正信大乘三宝,那是稀有难得的众生。如《金刚经》中佛陀亲言:【“如来灭后,后五 admin

2020-02-20

因为在家修行人,得要自己积集资财,来行广大布施供养,是不能接受别人的供养,来为自身的生活资财所需,所以要先通达如何的如法求财;尤其是现在家相菩萨行的人,因为外相的关系很容易和众生行四摄法,来接引众生学佛,所以在从事各种职业时,就能够接引各类的众生来学佛。当如法得财以后,佛陀又教示财物要分成四分:一分供养父母、自身所用,还有妻子眷属;两分投资于法财以 admin

2020-02-20

比如说,我们很精进的学佛,但是我们的同修或者是我们的长辈,因此而起了很大的烦恼,甚至于有更大的反应,例如以离婚、自杀相逼等等,这时候我们还是要放慢脚步,不然的话,一定会造成对方更排斥佛法,不仅在这一世,即使到下一世,我们要度他们也会很困难。何况这些眷属,也是我们要广结善缘的对象,所以必须要去善观这些眷属的因缘。同样情形,也必须要善观环境的因缘,比如 admin

2020-02-20

过去诸佛不但发现了宇宙以及生命一切诸法的根源——如来藏,也把祂的体性完全弄清楚了;并且依着祂的体性如实而修学,不但证得了二乘无学阿罗汉果,也证得了大乘无学佛菩提果,而究竟圆满佛道。并且还在众生得度因缘成熟的时候,不断教导有缘众生,让这些众生也都可以在菩萨道的五十二个阶位当中来步步升进,最终也能像佛陀一样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说,佛法可以说 admin

2020-02-20

他住在传法院里面,每天在那边坐禅,认为说:坐禅就是学佛的方法。那么这个“师”,指的是南岳怀让禅师,马祖道一后来是在南岳怀让禅师的座下开悟的。南岳怀让禅师知道马祖道一是法器,所以就到了传法院,问他说:“大德!坐禅图什么?”也就是说:“大德啊!你这样每日坐禅,你的目的是要作什么呢?”马祖道一就答了说:“我每天坐禅就是 admin

2020-02-20

”菩萨为什么会常寂呢?其实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们说菩萨在修学的时候,当你越修学佛法的时候,对世间许多的事情会看得越透。除了说在理上面看得越透的时候,在事上面,也因为菩萨在修学的过程中,烦恼会一一的减轻乃至于消除;所以本来因为烦恼的减轻消除之后,本来定力----心的这个安定的力量,就会不断地增长,不容易受到外界的牵引左右,而生起了失落或是种种的烦恼 admin

2020-02-20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 <第27集修集福德资粮(十住位的修证之一)> 孙正德老师 admin

2020-02-20

第五种是不信因果的人,他当然总是不分善恶业随意地造作,一般的学佛人,通常是很不喜欢这种人的。第六种人是强乞索者,这种人不会对你低声下气、说好话,不论你愿不愿意,他就是硬要。一般人遇到这种人,总是觉得很烦、很不乐意;但是你仍然愿意布施,那就是不思议施。还有第七种大势力的人,常常仗着权势来强求。而第八种是常恶言恶语的人,他一出口就是三字经、五字经的,让 admin

2020-02-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