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一个修行人,他既然要从事离欲的修行,他既然要从事不舍众生的修行,所以能够安忍、能够忍辱,那是一个基本的行谊;尤其是,如果人家知道你是一个学佛人,然后你的瞋心又非常的重,人家一定会想:为什么你一个学佛人,瞋心都还这么重呢?所以我们有时候会说,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我们非常不高兴的时候,演也要把它演成我们对这件事情不会那么在意。至于自己的心性的调伏,可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如下:一般来讲,我们修学佛法,首先要认清楚何谓生灭法?何谓不生不灭法?乃至于何谓生灭法上面建立的生灭相?所谓的生灭法:就是正觉总持咒的第一句五阴十八界;所谓的不生不灭法:就是正觉总持咒的第二句涅槃如来藏。在其他的单元当中,我们曾经引用了《金刚经》的两首偈,分别对应了生灭法与不生不灭法。五阴十八界生灭法,《金刚经》很清楚地说了:一切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表示他还没有资格修学解脱道,更没有资格修学佛菩提道。所以,想要实证三乘菩提的人,同样都要以布施为先,这就是想要实修三乘菩提的人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次法。第二:性障也得要修除,尽量减少我所的贪著以及减少瞋心;还要持戒清净,不要害众生、骗众生。这个布施与持戒都能修得好,心性是可以符合这个要求的,然后接下来才教你如何精进实修。至于精进的时候,究竟是要邪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没有证悟之前,每天惶惶然不可终日,一天到晚想:学佛就是要了脱生死,可是生要怎么了?死要怎么脱?都不知道。连证个须陀洹果都完全没有把握,都不信自己能证须陀洹果。不信的话,诸位出去外面,随便找个佛说:你这一世有没有把握证初果?他一定向你说:你别跟我开玩笑!他连初果都没有把握的!换句话说,他没有把握能断我见、三缚结。光是最基本的初果圣道都很难得,所以生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此即是一切学佛人,不仅是在世间法上,乃至在出世间法上皆应奉为圭臬者。一切世出世间法的成就,皆因精进不懈,方能有所成就。七正念:正念是正确清净的念力,修道人以四念处为正念,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而若以世间法来说,则应时时保持正念,保持冷静清醒,处处小心谨慎,以免因心思散乱而造成重大的错误,导致遗憾发生,害人害己。八正定:即是正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菩萨学佛的第一要务就是抉择善知识:唯有随顺善知识教导,成佛一事斯可希冀。愿所有的菩萨皆能善待烦恼,掌握在烦恼境中走钢丝的智慧:既不厌离烦恼,断如来种;也不随顺烦恼,增长凡夫异生性——以烦恼为助道阶梯,于佛菩提道上证量次第增进,迅速成佛!------平实导师《禅—悟前与悟后》以及《优婆塞戒经讲记》(原标题:烦恼即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站在菩萨想要成佛的立场来看,退堕二乘地而入无余涅槃是学佛的道路上最恐怖,也最应该避免的事情,甚至说宁可因为起大烦恼而造下断尽善根的三界中最重恶业,都要好过取灭度——前者虽然要在三恶道中长劫受报,但毕竟还有成佛的希望;后者则成为焦芽败种,已永绝于成佛之路。菩萨道和二乘道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是否需要证法界实相心如来藏,也因为这个差别而导致菩萨和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这个盾牌上还有一个让它更坚硬的螺栓:我就这样,你要怎样吧!但现在我学佛了,而且于深信不疑,在有习性流露时,我是不是该把那个盾牌扔掉了,我是不是在他人的指责中去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有不足,这些不足如同一个容器的短板,如果回避自己的缺陷,原谅自己缺陷,这块短板永远都得不到修复,容器再深再大,能容纳的也永远只在短板的位置。老公谢谢你!这一次拌嘴却让我如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看看我们的当下,静下心来,把意识心只保留在当下的临在状态,就会发现我们一个接一个不停升起的心念有多少是清净,又有多少是染污!那些没有经过意识引导、自然升起的心念,几乎不是在六尘的贪中就是在六尘的嗔中……,是吗?……这就是我们!我们想做菩萨,也算是初级的菩萨,通过梦中前世的片段,通过今生学佛后的推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过去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修行的人也是一样,未学佛时,看到亲人、朋友、同事在学佛、信佛、拜佛,他们都说「学佛很好」,鼓励我们也学,这时我们就可能会思考「我要不要学佛?」若是想学,要去哪个道场或团体?或是自己看经书?要先学那个宗派?看什么经书?要不要皈依?受戒?要拜那一尊佛菩萨?我比较喜欢某师父,可是他的法好不好?他有没有悟?听说他没有悟,可是他是那么有名的大师,应该是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讲记一切恶友及诸烦恼业,都是菩萨们在修学佛道过程的庄严助伴,正是逆增上缘:一切恶友是你的道庄严伴,所以遇到恶友时还得在心中感谢他。因为他,所以有机会让你修忍辱行,也促使你更努力进修而加速你道业的成就,所以恶友是你的道庄严伴。诸位想想看:从我们出来弘法以来,十三年了,每遇到一件事故,我就有更妙的法为你们写出来。第一次他们拿月溪法师的东西来否定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虽然有些人还没有悟,也在教禅说法,但是他们对于众生修学佛法仍然有一定的贡献。对于他们为那一些众生而付出的福德或功德等长处,我们仍然应当随宜赞叹;除非他们仍在误导众生,或继续否定了义法。那么悟了以后,务必要把诤强好胜的习气除掉,尤其我们几个共修的地方,现在明心见性的人已经很多了。在这样的一个共修团体里面,不管是台北这方面的几个共修场所;或中坜、桃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戒中又说要行放生业,那我们学佛人应怎么面对放生?什么样的仪轨才是最好的放生仪轨?答:梵网戒第二十个轻戒,戒条是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答: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实,一切修学佛法的人,想要明心乃至见性,都必须要很多劫,精勤努力去求才能得到,这不是一生、两生、十生、百生、千生的事情。就像我们一般人买奖券中奖一样,对中奖的人来讲非常容易,一点都不困难;但是对其余的人来说,要得到大奖真的是难如登天。短期中就能明心见性的人,那就好象中奖一样。我们要想一想,还有许多学佛的人,连明心见性四个字都听不到,也有许多的人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譬如在街上行走时,往往有学佛人见了比丘、比丘尼时,没有恭敬心。在印度不会这样的,印度人对出家人——不管是佛教或是外道中的出家人——他们都很恭敬。可是在我们这里,有好多人因为还没有学佛,看见了佛教中的出家人,不知道这是宝,所以大多不太恭敬。这就表示那些人的善根还不够。有的人虽然没有学佛,但是看见出家人时,他也会对你合掌说一句阿弥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就表示他还没有资格修学解脱道,更没有资格修学佛菩提道。所以,想要实证三乘菩提的人,同样都要以布施为先,这就是想要实修三乘菩提的人首先应该注意到的「次法」。第二:性障也得要修除,尽量减少我所的贪着以及减少瞋心;还要持戒清净,不要害众生、骗众生。这个布施与持戒都能修得好,心性是可以符合这个要求的,然后接下来才教你如何精进实修。至于精进的时候,究竟是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者不改变自己,执著于用佛法改变他人、改变社会,不正是被虚妄相所迷吗?不正是一种执著、狭隘、障蔽和迷失吗?经云:灯灯续燃,燃灯无尽。自己都没修好,自己都没点亮自己的心灯,又怎能改变他人、照亮他人呢? 附录:如是敬重法故而受持出家戒或在家戒,对于解脱生死而证涅槃之“贤圣出要”方能成就。若连基本的戒法都无法受持,或受持之后屡屡犯戒而无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个学佛的人,只有从这里下手,才能体验到佛法的真理在自己身上的显现。你一点点地做,你会发现,遇到的人也变了,遇到的事也变了,总而言之,你命运的路线好像在改变。其实,这就是佛法最重要的真理——唯识无境。没有一个什么客观存在的境,都是你心识的变现。如果你能体证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不得了了,你的修行可以说有了立足之地,可以稳步向前。有的同修应该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许多人在学佛一段时间之后,了解到心中生起了无明烦恼,是去造作身、口、意恶业的根源;因为已经深信因果,所以就很担心造作了恶业会下堕三恶道长劫受苦,所以就开始努力地想要降伏烦恼,认为降伏烦恼是修行的首要工作。在禅修的道场中,大都会教导打坐数息的方式来去除念头以及烦恼。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对于一般人,根本不想要学佛,即使学佛,也不想要成佛,即使想要成佛,也觉得都是现下如何努力,都无法进步;所以这些有情被自己的观念囿陷住,因此不太会去观行自己的烦恼,只知道每天很如何如何,想自己都是业障深重,如是而已。所以要成佛的菩萨,要相信来到娑婆世界不是没有来由,天天都可以遇到心烦的事情,无有趣味的人生,那就好好地去观行哪些没有趣味,为何没有趣味,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