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2、回向色身康泰:兹以……殊胜功德回向OOO,祈请诸佛菩萨加被,病障、业障消除,与诸冤亲债主解冤释结,色身康泰,福慧增长,皈命三宝,修学佛法,发菩提心,早证菩提。3、回向往生者:兹以……殊胜功德回向OOO得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极乐,莲品增上,见佛闻法,悟无生忍。4、回向修学道业:愿以……殊胜功德,诚祈诸佛菩萨护佑OOO法缘具 三摩地

2018-07-22

诸佛形相的供养,等同佛现在前而受供养;这个道理,世尊在律经中曾经讲过啊!有现成的福田,为什么不懂得种?世间第一等福田种了以后、供养了以后,食物却还是你自己吃啊!佛也没有派人用掉它啊!而且所供的又是上上福田!世尊既是报恩田、又是功德田,这么好的福田为什么不懂得供养呢?除了供养之外,还要懂得赞叹:赞叹世尊的功德无量无边的殊胜,所以才要用赞佛偈来赞叹啊!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应该发愿常住人间而自度度他,这是自利而且利人的事,何乐不为?应该同样的教导跟随于您而修学佛法的人,使他们追随您共同广修次法。如果您对徒众们没有好好教导他们修学次法──也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没有好好去教导他们从这上面去修除性障,那么您的徒弟们将不可能成就道业,而您将来也将因此而无法成佛;因为您成佛的机缘尚未存在,他们的道业成就机缘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放生的意义何在呢?但菩萨戒中又说要行放生业,我们学佛人应该如何来放生?什么样的仪轨才是最好的放生仪轨呢?《梵网经》菩萨戒第二十个轻戒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业,生生受生。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听学佛人说起,在家供奉佛菩蕯圣像、礼拜及念佛可以回向给袓先,家里不一定要有袓先牌位。由于家乡的房子早已无人居住,所以就把供奉在家乡的袓先牌位,请到寺庙里头去供奉,每年清明节前后才到寺庙里礼拜。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适?我们的回答是:菩萨道行者面对世间法中的事相,应该要有正确的知见和观念。如果面对的世间习俗不是造作恶业、违背正道的情形,通常是应该随 三摩地

2018-07-22

许多初机学佛人,由于对佛门中的事相不了解,心里有疑问,常常担心会触犯禁忌而遭来噩运,所以对学佛这件事往往裹足不前。我们搜集了一些您可能产生的疑问,透过佛法的角度,将以问答的方式来为大家讲述其中的真实义理。,希望帮助您早日消除学佛的障碍和罣碍。问题一、家里香炉中的香棒,是否每天应该要清理?答: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往往被 三摩地

2018-07-22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97集何谓世间、出世间、世出世间?>孙正德老师 (原标题:世间、出世间、世出世间)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行菩萨道的人也不食五辛,最主要是因为吃五辛者善神远离、饿鬼舔唇,还有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所以佛陀除了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中说佛因为大悲心不得食肉外,也说不能吃五辛,原因就在此!因此受菩萨戒的人更不能吃五辛。《梵网经》卷下:【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食者,犯轻垢罪。】五辛就是大蒜、革葱、慈葱、兰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这六字大明咒还是应该来深思:到底这样的法是真实的佛法还是密教之法?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9集密教是什么?>正益老师(原标题:密教的渊源和法义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不能说我只是想学佛,可是学佛的话我都想要走偏锋,透过灵媒来告诉我;这样不但会给这些灵媒未来世的身心受到困扰,使他没有办法脱离那个境界,而且会给自己带来不好影响。比如说对于学佛之路还是会产生怀疑,想:佛菩萨遇到我困难的时候,都不肯帮忙,祂们对于我的这些生活情况都不闻不问,我出了这么大的困难,然后祂们却袖手旁观,最后我要何去何从呢?那我如果用其他方式, 三摩地

2018-07-22

实际上,如果你遇到过灵媒,他后来决心来学佛,或是决心舍离你会发现他就是有这种困扰。那些你所以为的很好的能力,对他来说都反而是一种焦虑,是一种的挥之不去的阴影。当耳朵可以一直听到某种有情的声音,没有办法休息,请问:已经很累的情况下,还没办法睡觉,这样好不好?当然我们是假设。当灵媒的话,可以替鬼来办事,下场到底怎样就不一定了。有的灵媒他知道心性必须要调 三摩地

2018-07-22

学人会有哪些错误的学佛方向呢?第一种:有人认为拿香拜拜、求富有、求平安、求眷属、求生天,这样就是佛法,这是第一种认知的错误。第二种:有人认为信仰宗教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求平安、求快乐、求健康、求富足,他认为佛教也是这个样子。很显然这个是完全误解了,而且是对于佛法内涵完全的一无所知,才会说信仰宗教的目的,都是一样求平安、求快乐、求健康、求富足。第三种: 三摩地

2018-07-22

你要让对方能够修学佛法,那度他就不是一天两天、一辈子两辈子,而可能是无量劫生死的事情,所以你要用无量辈子的生死来偿还,这当然抵得过你当初杀他的一条命,甚至必要的时候,可以让他多杀几次。所以菩萨道是非常开阔的,四宏誓愿说到众生无边誓愿度,所以无边众生不管是对我们有恩,或是对我们有仇,都可以用佛法让他获得法身慧命,所以生死这种幻化的事情就不那么重要了。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在学佛历程中,有富大贵,有人贫贱,所以是否放弃目前的生活享受并不适合统一标准,佛陀也不希望大家把苦行作为归依要件或是修行标准。而且从世间来看,真正的苦是在身心觉受上的苦。许多人对生老病死苦并没有觉醒,还有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以及五阴炽盛苦等种种苦,你出生以后脱离不了娑婆世界的这些苦。这世间的八苦,佛陀说应该脱离。所以生活的享受如果是以八 三摩地

2018-07-22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5集佛异教的书籍吗?>正益老师(原标题:如何离开外道见?) 三摩地

2018-07-22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5集佛教徒禁看异教的书籍吗?>正益老师(原标题:什么是外道?) 三摩地

2018-07-22

学佛以后,将来一定可以成就吗?佛说,当你在三归依的时候,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了。佛陀又说了一个譬喻:如果三千大千世界所出现的有情,全部都是如来,都是诸佛,将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挤到一点空隙都没有,这么多尊佛,你一一供养两万年,这样大的功德,加上诸佛一一灭度之后,你为祂们起塔,然后来尽心奉侍供养祂们的舍利。这样两个功德、福德加起来,都比不上你去三归依的功德 三摩地

2018-07-22

对于佛法来说,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有情,都可以学佛,不论因缘时节。所以,怀胎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就可以为胎儿作三归依;等到出胎变成婴儿、少年,对于法产生抉择分,知道如何选择的时候,可以自己再重受,或是增上受三归依法。至于有些众生认为等我年纪大了再来学佛,这样也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并没有特别的选择说一定要在怎样的因缘下,要有哪些限制才能学佛!因为佛门广大, 三摩地

2018-07-22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53集佛教对于现实人间的前途是悲观的吗?>正益老师(原标题:为什么常见和断见是外道法?)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法中说这些人是异,他们不是真正修学佛法的人。佛陀时代,许多外道并非没有一点修行;他们简别一件事情,是以神通之法来辨识自己或是他人;也用神通来比试,看看能不能赢过对方,还有许多人想要跟佛陀来比。那时候的人都知道:如果不是清净梵行,神通就会被结束,神通也不会现起。所谓的清净梵行,就是没有男女欲,没有男女欲私情。今天许多的外道,或是说魔王子孙,到了佛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