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作为一个学佛之修行人,是要去除如来藏中的染污的种子,使之变为清净之种子,走上成佛之道。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把心放在佛法上,小处不要随便,把心安住于佛法上,随缘努力修习六度,修行一切善法,实践一切善法。从起心动念处,发起善法欲,生起善法,熏习善法,实行善法,不断地熏习实践,成就菩萨道的福德资粮,形成菩萨之世世可爱之异熟果。在成佛之道上不断前进,永不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业?业是怎么来的?常常有人修学佛法时不断的怨责自己,老是说自己业重,所以听经也听不懂,学法也学不会,更别说开悟了,这种其实是正确的,因为确实是业障碍了他,所以明明是一个很单纯、很容易懂的法,但他老是听错,都无法理解。有时候明明是很容易入手的方法,他却始终没办法,学完回家修行时总是没办法用功;就算是听懂也使不上力,这叫作业障。业障有往世的,也有 三摩地

2018-07-23

是先把食物端上餐桌,还是先供养佛菩萨?如果是为了疗病一定要先考虑自己的道器,新做好的素斋,是否先想到要供养三宝?供养文是匆匆而就地唸完,还是先观想忆念十方三世佛法僧都普受供养?当自己饱餐以后来到佛菩萨面前做供养时,每一个动作是否都带着恭敬和感恩,而不是为了应付了事?当燃香供养时,有没有想过要熏学佛菩萨,而生起四弘誓愿?当礼佛时,是否念头比较纯一?当 三摩地

2018-07-23

学佛了生脱死,不是可以强迫每个人都来接受的。或者是说,你开始转变这心态,知道你不是为了增长自己的我所,不是扩大自己的我见的势力范围,而是单纯地为了修行自己的道业,因此虽然还是取用这世间,可是许多的地方,你的顺位调整了,你可以权当布施而给予别人;有的地方,你可以晚一点再来受用;有的地方,你可以受用世间人所认为的比较低劣的东西;乃至有的地方,你根本无有 三摩地

2018-07-23

学佛缘起我生于中部的一个小镇,家境小康,成长过程很少吃苦。长大后也有一份固定工作,且处处受到长官之爱护,可说一路顺遂。孰料好景不长,二十余岁时奉父母之命成婚,就此陷入连串的漩涡中。当年家中同修不仅脾气暴躁、蛮横不讲理,更动辄以暴力相待,其间多少次想离开,因不愿见到两个孩子没有一个完整的家而作罢。十二年前的某一天,下班去买菜,晚了十几分钟到家,一到门 三摩地

2018-07-23

有人问到说:学佛至今已经半年,看到不顺眼的事情也很容易生气,请问应当要如何克服?首先,要先赞叹提问题的这位学人,因为一般人通常不一定会承认或者是观察到自己有上述的问题,这表示说这一位学人已经能够去观察到自己的问题,进一步也愿意试着去改正它;这不妨是一件善行,所以是应当要随喜而且要赞叹的!说明瞋恚之法的意涵之前,因为瞋与贪往往是相随而行的,所以就先略说贪 三摩地

2018-07-23

末学学佛仅几个月,虽学得不算太好,但得到家人的支持,当我看到论坛中一些同修学佛受得家人的阻拦,很苦恼,我想有必要将自已的经历与大家分享。1。改正自已众所周知的缺点。我丈夫原来觉得我脾气不好,不爱整理房间,认为我很懒,我们常为一些家庭琐事吵架。学佛后我改变了很多,不轻易发脾气,讲道理,为别人着想,家里整理得干干净净,让我丈夫非常欢喜。因此对于我学佛 三摩地

2018-07-23

生计的窘迫﹑没有希望的生活以及周遭人群的烦乱﹐使他把学佛修行视为生活中唯一依怙。当绝望和窘迫袭来时﹐他就跪下来念经。因为心诚﹐感应颇多。他每天坚持诵《地藏经》﹐一般人要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诵一遍﹐他只需半个小时就诵一遍﹐每晚他都诵三遍才休息﹐他说他几次看到家乡的山水剎那间变成了水晶色﹐大放光明﹐因此他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坚信不疑。有一次他笑嘻嘻地对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修学佛法很需要深入经藏,如课,诵持佛号,参悟打坐,修行当中必以专心致志,发勇猛精进之心,修学佛法如果没有紧张严肃的精神,获益是很微小的,放逸一时苦害一生;专心治学受用一世。但是我们把全部的时间用在教理的研修上,而不再理会身外之事,就如同琴弦绷得太紧,做为在家居士,有工作、家庭,上有老人需赡养、下有儿女要抚育,行走世间的时间很长,如果不去顾及这些 三摩地

2018-07-23

学佛之后,对父母应当更懂得恭敬礼拜、赞叹尊重;可是有些人学佛十几年了,我看是没有学进去:因为父母来了,他并不恭敬;公公、婆婆来了,也不恭敬奉侍;泰山、丈母娘来了,也不恭敬探问,全都不看在眼里,当然更不可能礼拜了。并且有人还到处去讲:我公公、婆婆多坏!有的人到处去讲:我那个泰山好可恶!这不但不是赞叹尊重,反而是侮辱了。像这种人,纵使他有衣服、饮食、卧 三摩地

2018-07-23

这在一般寺院中是不会有的,若是在信受修行密宗法门的寺院中,就常常会有这种事;被师父要求合修双身法的在家,还心中沾沾自喜的误以为是在帮助师父进修无上法呢!其实却是污僧尼的地狱罪!密宗真是害人不浅!接着再问:你有没有做过五逆罪?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学佛概不容易犯这三个重罪,但是偶然有例外,所以得要问一问。譬如阿阇世王后来不是也学佛吗?但是他曾经 三摩地

2018-07-23

  虽为身命,假使有人家构陷某比丘或优婆塞,譬如他出家前或受三归五戒前,曾经犯了某种过失,是他学佛之前的事;但因为你知道那件事的详情,有人为了打击他,就故意逼迫你当众大力宣扬,你如果不作,他就要杀害你;即使是这样,你也宁可被杀害,不要宣说四众过。因为保得这一世的色身,可是后面的无量世却得要轮转于三恶道中,苦痛无量,千万别作。这是第五个重戒。〖“&ls admin

2018-07-23

这类情况也是业障较重的人,误以为学佛是骗人的迷信把戏,故浅尝即辄止的原因。只有志宏愿坚者,勤行不辍者,高度重视者,才能冲破这种业力的阻碍,获得新一层次的提升。业力现前,能够使当事人诸事不顺,事事皆不如意,志难展愿难伸,烦恼无穷,意志消沉低迷,忧郁悲观失去信心,甚至令人生不如死。严重的,冤亲债主可能会将受报者逼向的危境,或者彻底摧毁受报者生命健康的防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62集佛教相信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吗?》正圜老师开示(原标题:十大愿王之“普皆回向”的意涵)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95集如何真实忏悔罪业?》孙正德老师(原标题:发七种心可得灭罪) 三摩地

2018-07-22

需要提醒菩萨一点的是:四宏誓愿几乎是每个学佛的人都会发,可是他却不一定知道这个四宏誓愿已经蕴含了我们从菩萨发心,乃至成就佛地果位所需要具足的全部的一个大纲要领。我们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信受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信受一切众生依于如来藏有无量无边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依五蕴所造作的身、口、意行而往生于或者是无色界、或者是色界、或者是欲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学佛能够从迷信一直迈向正信,迈向解信,乃至迈向证信之后,我们现在就要来跟各位介绍三资粮里面的第二个资粮:叫做愿。这个愿又有分邪愿、恶愿、许愿、善愿以及正愿。这个邪愿也就是说有些人他心术不正,他就发起愿力:我要驱使什么样的鬼神,我要供奉什么样的鬼神,然后我利用那个鬼神;向他求愿说:希望你帮我把某某人让他生病,让他受害,这样子就叫做邪愿。因为他发心 三摩地

2018-07-22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95集如何真实忏悔罪业?》孙正德老师(原标题:如何实相忏悔罪业?)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很多的学佛人,却是对于忏悔以及改过回向的真实义理有所误会。而真正的忏悔功德是要能够善净意乐,却犯已还净,后无违犯。菩萨行者实践忏悔这些善法的时候,还要以这个忏悔的功德来回向给对方,祈愿双方能够解冤释结,同样趣向佛道。所以,佛教乃是相信忏悔的,而且在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们,是更应该修集这样的善根福德。所以,要实践成就忏悔这个善法,是菩萨所必须的;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真正的学佛人应当以忏悔二法来圆满惭愧这两个善法璎珞的,这样才能理事圆融成就佛道。因此,佛教相信忏悔的功德,因为忏悔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而且这也是事实。但是,忏悔的方式是可以从理上以及事上这两种方式来实践,也就是说,有事忏及理忏这两个部分。我们引用一段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的开示说明,经中是这么说:“若能如法忏悔者,当依二种观门修: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