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学佛无非是求得智慧及解脱,和智慧解脱无关的一切说法即是戏论。他又说:「这世界也是无常变异,一大劫后还是变异坏掉是无常,因是众生业力聚集感应而成,所以是缘起,其性是空」,但你问他:「这世界的无常空,缘起性空和解脱修行、菩提智慧修证有何相干?」他想想:「好像不相干」,只能说:「有关系!这样可以使我们不贪着世间。」但你不贪着这物质世间,还会贪着欲界六天、 三摩地

2018-07-21

现在是末法时期,离佛时较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众生没有正知正见,没有善知识指导,所以学佛很迷茫,得不到解脱,要是有善知识指导,或者看到善知识的法宝,有了正知正见,学佛是很容易得到解脱的,因为学佛是我们每个人的本份事,如来真心和佛性每个众生都具足,只是给无明覆盖,一时找不到而已,将来正觉会善知识来弘法,我们都能得到解脱是不难的。有些人就是因为无智,所 三摩地

2018-07-21

然后由于体用分明,所以能够以各种方便善巧来帮助真正要学佛法的人,那么这个境界就是实相的境界。这个境界又称作念佛三昧。所以在前面观想念佛的第九观里面,我们说:悟明真如眼见佛性,称之为念佛三昧。也就是说念佛三昧就是实相念佛。念佛人到了这个地步,就能够真实的了知净土宗的祖师们说:「一句佛号概括事理」;天台宗的祖师说:「理事不二」;禅宗的祖师说:「大地无非 三摩地

2018-07-21

学佛道想要成佛的菩萨们,当以亲证此心为最首要;能够证得此心如来藏,就是证得般若波罗蜜,也即是过越生死大海,到达解脱的彼岸。假使能于五阴生死之中,转依不生不灭的实相心,就可以永远不受生死轮回之苦,同时也可以开始迈向内门广修六度万行的佛菩提道,究竟成佛将是指日可待。相反的,如果不证此心如来藏,则将永远徘徊于成佛大门之外,永远都只能停留在资粮位培植福德 三摩地

2018-07-21

各位菩萨!请问您:活在当下,是谁活在当下呢?正是意识觉知心啊!只管打坐,是谁在打坐呢?如来藏会不会打坐呢?不会啊!所以,学佛一定要有正知见。菩萨既然悟了,当然得要帮忙众生,使他们在因缘成熟时也能觉悟;可是,在帮他们觉悟之前,必须先要让他们了解自己以前悟错了!错在哪里,也要详细地为他们说明。这是帮助众生证悟佛菩提的第一步,也是菩萨自觉觉他时应该特别注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众生长夜无明,他们不能了解什么叫做众生相,所以我们应当要让众生了解;特别是已经在修学佛法的人,要让他们了解我相、众生相是轮回的根本,他们了解以后才能离开众生相。可是你想要救护一切众生离开众生相,在诸家大师都说意识离念灵知就是真如的时候,都在引导众生落入众生相中的时候,都不肯改变我见邪说的时候,你还能当滥好人吗?当不了的!除非你不想救护众生离开众 三摩地

2018-07-21

但是他下一辈子会不会发菩提心呢?还是会!因为多多少少听到一些佛法了!虽然他这一世绝不可能再去了,因为他回来一直在骂法师劝募的事,只是他没有想到去那边有佛法可听可学啊!这只是因为他过去世没有熏习过佛法嘛!他不懂:去人家道场学佛法就是要护持人家嘛!即使法师在路上一直在讲资金劝募的事情,他也不该起烦恼的,多少随缘随力也好,总是种了一个善根啊!但是他回来以 三摩地

2018-07-21

这五十三参中的善知识,甚至也有身分卑贱至当妓女的;而这些善知识们─也就是说这些菩萨们─在世间法中的身分是随缘的,并不确定或执著一定要现哪一种身相;所以真正在修学佛道的时候,不可以依表相来观察。那么平实就依《六十华严》善财大士所参访的善知识,大略举出来说(只举出他们的身分与名称就好,参访请法的过程与内容就不说了)。在十信位中,善财大士初参比丘功德云、 三摩地

2018-07-21

也就是说,要进入初地开始的修道的前提在三贤位,就是我们一般的,可以讲说学佛人所要重视的地方。你今天发大心说要学佛,你就要认清楚佛法是什么?我们说从“佛法”两个字要来知道,原来佛法的意思就是成佛的法门,成佛的法门,而不是说是解脱于这个三界生死的法门这么单纯;因为如果是解脱于三界生死的法门,那个称为罗汉道。那罗汉道的意思就是,自己想要了脱自己 三摩地

2018-07-21

鸠摩罗什菩萨天天跟随母亲读经学佛。有一回,菩萨走进一间寺庙,看见一个又厚又大的铁钵,一时觉得好玩,便将铁钵戴在头上,竟然没有沉重的感觉。他心中暗自奇怪:铁钵的形体非常大,没想到我小小年纪,力气又不大,为什么居然能够戴这个又厚又重的铁钵而感觉这么轻呢?才有这种念头,马上感到原本轻巧的铁钵,竟然变得奇重无比,他力气不够,不觉失手,铁钵立即掉了下来。菩萨 三摩地

2018-07-21

有所谓《释摩诃衍论》(已由导师引述诸多考证,铁口断定:《释摩诃衍论》乃是伪论,绝非龙树菩萨所造)中对《大乘起信论》之批注充满了邪见,已由导师辨正于《学佛之心态》附录四〈略说八九识并存……等之过失〉。导师所造〈关于《释摩诃衍论》作者之考证〉(见《灯影》)一文中提到:【……复次,《释摩诃衍论》中对《起信论》之批注,多有错谬之处, 三摩地

2018-07-21

一般人,通常是要等待,一直到进入老年时,因为感觉到自己将要不久于人世,对于死后感到恐惧;因为要寻找一个庇护,好获得永久的安乐,因此才会有想要学佛的念头兴起,想要借着宗教的不可知的力量,来得到安慰、得到安心。然而,大部分的我们并不了解:佛教乃是唯一真正能够真实的解答一切「生活、生命、世间,与寂静涅盘出世间的所有疑问」的一种教化。「不可思议」这一句话, admin

2018-07-21

这样来修学佛法,你就可以修得很快乐;因为你有法身德,有解脱德,也有般若德。当你来这里听我讲“人间佛教的真实义”,如果你已经明心的话,你可以一面看著自己是在涅槃境界中。当你在前往台南文化中心的路上,也许口渴了,买了一杯冰淇淋,在计程车上就吃了起来:“欸!很好吃!又香又甜。”可是在这享受冰淇淋时节的当下,无妨仍是涅槃,心想:“ admin

2018-07-21

就是这样子让凡夫能够生起修学佛法的信心,所以诸佛才能够称为善逝。当诸佛化缘已毕舍寿而去,祂又会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演这样的戏码。另外我们说,佛陀第七个名号叫作世间解,世间解就是佛陀对于众生世界、国土世界,祂都能够清楚了知。所谓的众生世界,就是包括畜生世界、饿鬼世界、地狱世界、欲界天人的天身、初禅天、二禅天以上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众生他们的境界-五阴境界 三摩地

2018-07-21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35集等觉与佛地>正纬老师 (原标题:佛是如何示现成道的?) 三摩地

2018-07-21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22集佛为什么要度众生?>正源老师主讲 (原标题:庄严佛土是怎么来的?) 三摩地

2018-07-21

其中像地狱、畜生、饿鬼这三恶道的有情,他们是报障深重,众苦逼恼,不能够修清净梵行,所以也难学佛闻法;想要度化他们,当然也很难。长寿天是指色界及无色界诸天的有情,虽然寿命长久,却喜好住于色界或无色界的寂静境界中,甚至以之为涅槃,不求佛法,所以也称之为难。边地则是指郁单越洲,这里的有情都有殊胜的乐报而没有种种的苦事,都贪著享乐而不受教化,不识佛法,也不 三摩地

2018-07-21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21集佛陀是什么?>正源老师(原标题:佛陀的十种称号) 三摩地

2018-07-21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16集佛陀、菩萨、阿罗汉是什么意思?>正伟法师(原标题:佛为什么又称为如来?) 三摩地

2018-07-21

那为什么会讲残缘呢?其实讲的就是说,藉由事情的相关性、事情的联结性,然后藉由这个相关跟联结性,然后佛陀在这里面示现给后世的佛弟子们看,让佛弟子们知道说学佛正确的态度是什么。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9集成佛以后也要受报吗?>正纬老师 (原标题:佛之九难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