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首先讲讲什么是法布施,所谓法布施就是布施佛法,比如劝人学佛发菩提心,劝人读佛经,劝人念佛,劝人往生净土,教导别人学佛法,对适当的人宣传佛法等等,就是法布施.具体来说大家对世间财施的果报很清楚,也知道法布施有大功德,但是具体法布施有什么功德呢,大家都不太清楚,我以前也不清楚.昨天看到一本佛经<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正好记载了法布施的三十二种果报1.有正忆念。2.有于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一)正念成就。(二)智慧具足。(三)有坚持力。(四)住清净行。(五)生觉悟心。(六)得出世智。(七)不为众魔之所得便。(八)少于贪欲。(九)无有嗔恚。(十)亦不愚痴。(十一)诸佛世尊之所忆念。(十二)非人守护。(十三)无量诸天加其威德。(十四)眷属亲友无能沮坏。(十五)有所言说人必信受。(十六)不为冤家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何者二十?(1)彼未生辩才则能令生,(2)生已不失,(3)得陀罗尼,(4)当得察勤,(5)不用多力广益群生,(6)少用功力多所利益,(7)于众生边恭敬尊重常应供养,(8)当得身密,(9)当得口密,(10)当得意密,(11)超越恶道及诸恐怖,(12)于命终时心得欢欣,(13)如法正说能伏他论,(14)具大威德胜人敬仰,况余凡庶!(15)诸根成就无能及者,(16)深心具足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路上,他突然想起了妻子终年辛苦持家,应该买个礼物慰劳她才是;于是商人来到了市集,走来走去、东看西瞧,却不知道应该买些什么东西才好,这时候,正好看见一位老先生坐在路旁,身旁挂著一个招牌,上面写著卖偈语三个字,他好奇的向前探问:这东西怎么卖呢?老先生在他身上打量了一会儿说:您看来跟我很有缘,好吧!一首偈子就算你十两银子,半买半送。他心里想:什么偈子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只小龙知自己命已不保,在一息尚存时,牠远远看见有一比丘正端身正坐专精思惟,小龙就以至诚的心哀求着这位比丘能救护牠,然后就因为伤重舍命而被金翅鸟王吃掉了。小龙死后就往生到舍卫国一婆罗门家里,取名为负梨。负梨长得相貌端正、殊胜微妙,真是世间稀有少见,因此父母就这样的原因而为他立名字,叫作须菩提。须菩提年纪渐渐长大,智慧聪明,无人能比。但是须菩提却有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什么是“忍辱”?“忍”就是接受;当一个人能接受时,他就能安忍。为什么用“辱”这个字呢?因为忍受耻辱是世间人最难以忍受的,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就用“忍辱”这两个字。什么是波罗蜜呢?就是到达解脱的彼岸。忍辱波罗蜜就是以忍辱来到达解脱的彼岸,这是菩萨六度波罗蜜的第三度。忍辱波罗蜜可分为四种忍: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好像有人问说:贪淫的心念很重,要如何克服、对治?这个问题是类似的,只差在说所针对的烦恼状况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这两个人的习气是不同的。或许有人会说:那么我两种状况都有,那又要怎么办?这往往也是现代人有可能会面临的状况。若是说两种状况都有,或者是说,甚至有三种乃至于是更多的状况,那可以先对治比较严重的情形,当然也可以随着现行状况的不同而随机作处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个时候佛陀告诉比丘们说:在过去世有一个长得很丑陋、面色很难看的夜叉鬼,有一天,他突然间来到天帝释的宝座上坐下来,也就是坐在玉皇上帝的宝座上。天帝释所管辖的三十三天的天众们,看见了这个夜叉鬼长得既丑陋又难看,竟然毫无忌讳地坐在天帝释的宝座上,天人们看了,各个都非常恼怒生气。可是当这些天人们的瞋恨恚恼心越来越高涨的时候,那个夜叉鬼的容貌,却是渐渐随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般人认知,行善一定有善报,殊不知没有被善教导,也就是对临终捐赠器官的,才能有正确的知见教导,可以免除对于捐赠过程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故而起嗔恚想、颠倒起,形成下堕恶趣的情况。假如捐赠器官不是出自愿意,那么处理身体过程是会挣扎的。有人说:那不是已经死亡了吗?既然都死了,什么都不知道啊!怎么还有疼痛感觉呢?其实为了配合器官的抢时采用,和移植受用的成效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今天所要讲述的这则故事内容:【昔有沙门行草间,有大蛇言:和尚道人!道人惊,左右视之。蛇言:道人!莫恐莫怖,愿为我说经,令我脱此罪身。蛇曰:道人!闻有阿耆达王不?答曰:闻!蛇曰:我是也!道人言:阿耆达王立佛塔寺供养,功德巍巍,当生天上,何缘乃尔也?蛇言:我临命终时,边人持扇堕我面上,令我嗔恚,受是蛇身。道人即为说经,一心乐听不食七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但这很不容易,一般人都是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愿意恶人没有恶报,但他们不会自己去动手报复,这算是中等人;如果是上等人,他心里想:不论善恶,我统统用善法来回报他们,这是上等人;而如果是下等人,心中就会想:为什么老天不惩罚他呢?真是太不公平了!希望恶人得到恶报;等而下之的世俗人,生气起来,干脆拿了刀子自己去下手解决,不等老天来施报了。各位菩萨!您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继续来探讨应该如何对治瞋恚之毒害呢?那就必须修忍辱之行。《优婆塞戒经》卷7云:【我当云何能调众生?忍辱即是菩提正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是忍果。我若不种如是种子,云何获得如是正果?】也就是说,诸佛之所以能够调伏众生,都是因为忍辱的缘故;所以忍辱即是成佛的正因,而无上正等正觉则是忍辱的结果。菩萨在因地时,如果不种下这样的种子,未来如何能够成就无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火烧功德林是指经过长时的修行,好不容易由戒、定、慧所熏修而成的功德大林,因为一时的不能安忍,生起嗔恨而发了脾气,把长时修行所得的一切功德全部给烧毁殆尽,这就叫作火烧功德林。所以火烧功德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嗔的缘故。嗔在五位百法中,归属于五十一心所法的六根本烦恼所含摄。根本烦恼也叫作缠,会缠缚有情在三界中流转生死,这六种根本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路上,他突然想起了妻子终年辛苦持家,应该买个礼物慰劳她才是;于是商人来到了市集,走来走去、东看西瞧,却不知道应该买些什么东西才好,这时候,正好看见一位老先生坐在路旁,身旁挂着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卖偈语”三个字,他好奇的向前探问:“这东西怎么卖呢?”老先生在他身上打量了一会儿说:“您看来跟我很有缘,好吧!一首偈子就算你十两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只小龙知自己命已不保,在一息尚存时,牠远远看见有一比丘正端身正坐专精思惟,小龙就以至诚的心哀求着这位比丘能救护牠,然后就因为伤重舍命而被金翅鸟王吃掉了。小龙死后就往生到舍卫国一婆罗门家里,取名为负梨。负梨长得相貌端正、殊胜微妙,真是世间稀有少见,因此父母就这样的原因而为他立名字,叫作须菩提。须菩提年纪渐渐长大,智慧聪明,无人能比。但是须菩提却有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破憍慢心,在世间法上就能忍,在出世间法上也能忍。......在世间忍中还无法作到时,该怎么办?总得给个方便法,佛就教导我们方便法说:有世间智慧的人,如果遇到别人恶口骂詈,他心中应该这样想:‘对方骂我的那些字词不是同时出生的’,譬如大骂:你是忘八蛋!忘八是指对方忘了八德,也是无耻的人。他骂我的这五个字又不是五字同时出现,当他骂你时,是忘八蛋四字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者,我们来看别人在大发雷霆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想:他是不是受了什么冤枉;或者是,他是不是刚刚在车上被公交车夹到脚了;或在路上踩到什么不该踩的东西啊!所以那个气就闷在那里,现在遇到事情就发出来了。其实我们要说:一个人他会发脾气,有的时候往往不是当时的那一件事情引起他会发出这么大的脾气,有的时候往往会有背后的原因,可能是色身的状况,可能是前一天乃至可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也看到,以前有孝子伯俞,当他母亲生气打他的时候,他总是默默地忍受著,从来都不哭;但是有一天,他母亲打他打得非常的重,他竟然大哭了!于是母亲就很奇怪地问说:我以前打你打得那么用力,你都没有哭,怎么现在没有那么用力地打你,你反而哭了呢?于是伯俞就说:你以前用力打我,因为我知道你的身体很好,所以你才能够有气力;你现在打我都不痛,所以我很难过,我知道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部分嗔习重的人,他都是我见很重,他们都是非常好强、非常喜欢争胜、也非常爱面子;一般来说,我们就说这样人是我见非常重的人。例如说:有一次大迦叶尊者他前往拜会佛陀,佛陀因此就劝大迦叶说:你是不是也来协助我,共同来教育这些新来的比丘。可是大迦叶就回绝了,他说:现在的比丘大部分都自以为是,很难教化!佛陀就问大迦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原来,大迦叶看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天我们一定要学会看到自己情绪的变化,要能够看到,才能产生控制;如果我们没有办法看到自己情绪的变化,我们就不可能产生控制自己情绪的这样的功能出现。不过,在对治嗔习这一个部分,我们要很注意的一件事情就是:一个菩萨行者,不可以随便对人起嗔,因为故嗔是菩萨的重戒。如果说,你这一个嗔是对自己嗔,什么叫对自己嗔呢?就是说:我这件事情怎么又做不好了!我事先应该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