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所以如来都愿意摄受了,何况是我们呢?何况是我们修行还不好的菩萨们呢?所以应当来想:能够让这些流布,阿弥陀佛的广大威德庄严能够体现于世间,这就是佛法于此末法世间应当作的事情。所以我们应当在菩萨戒的这种修学标准,是严格来要求自己,不是要家中的一家老小都来配合我们;乃至于对于,这个锅子煮素的、煮荤的,这个碗吃荤的、吃素的,作种种的规范,让大家都产生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更何况今世有钱,乃是过去无量世布施钱财的关系,于今世因缘成熟成为有钱人,可以享受有钱人的快乐果报;然而今世享受有钱人的果报,乃是将过去无量世布施钱财所培植的福德于今世享受,如果今世不继续布施钱财,而一直享受有钱人的果报,待今世有钱的果报享受完毕,已经没有任何点点滴滴布施钱财的资粮来庄严,将于未来无量世要当贫穷人,不是吗?想想看这样划算吗?用膝盖想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大乘法中出家而修童子行、童女行,他的出家身分,在外观上是与在家菩萨一样的,并不容易分辨出来;大家也可以看到经中的记载,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人,都是穿著华丽、庄严,佩戴璎珞、宝钏、宝冠,而且都留著飘飘长发。我们想要回复佛陀时代的大乘寺院气象,所以我们正觉祖师堂将来会有四位常住:三位是比丘,一位是童子(平实导师依据演讲当时正觉祖师堂常住人数说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地藏王菩萨有说到,既然是大家都有罪业的话,就有可能会有果报,那应当怎么作,才可以让果报不要在今世来作种种的障碍呢?因此地藏王菩萨说到:在十斋日的时候,可以来读诵这部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透过这经典的熏习,可以让每一位有情可以重新反省,知道因果的锐利、因果的恐怖,可以知道因果如实不会消退,也可以知道佛菩萨的圣号是如此的庄严,可以解消众生无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的究竟庄严城,与二乘涅盘的化城相差很大。就象《法华经》所说,佛道的路很遥远,声闻人走到一半时就设个化城让他们暂时安歇,心中不累了再教他们往前走。因此他们的缘智不具足,不能称为佛。佛讲了一个譬喻来说明三种菩提的不同:譬如有三种野兽同样都可以渡过恒河:一种是兔子,一种是马,一种是香象(也就是大象)。兔子过恒河时,它是浮着水面游过去,根本就触不到恒河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说为了追求利养、恭敬、称誉,就会退失出家所应对治的烦恼;同时就会退失,出家所应庄严的解脱的事务。出家所应庄严的解脱事务,就是应当要修学八圣道、三十七道品。在这种追求利养、恭敬、称誉,不能满足的情况之下,当然就属于魔事了。以上我们是列举说这是受到阴魔、天魔、烦恼魔的掌控,而退失了趣向解脱的善法欲的几类。接下来我们要来为大家说:什么是阴魔?阴魔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多年来,这样的方法总是能够适时的帮助陷入困境、旁徨无主、无所适从的同修度过难关,继续迈向福慧庄严的成佛之道。为了帮助电视机前的有缘菩萨们,能够远离障难顺利的修行,末学在这里特别将实施多年成效卓着的忏悔、发愿、回向这修行三妙宝公布给大家,希望能和您因此而深结大乘法缘。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题一、请问家里香炉中的香棒是否每天应该要清理呢?我们的回答是: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往往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譬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如果不能每天清理的话,将会造成佛案脏乱不庄严,也很容易引起火烧的危险。其实在寺院里,每一尊佛菩萨前的每一个香炉,在每天清晨都必须要清理收拾,经常保持像第一次烧过香的香炉一样的整洁。因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由于助念者在唱诵阿弥陀佛圣号的同时,有念佛三昧的助念者同时于心中忆佛念佛,一心不乱而以至诚心、深心忆念阿弥陀佛,如同经典中所开示「同于形影,不相乖异」、「若众生心忆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第十一不可以为了世间法上的事情,就念咒发毒誓。在菩萨戒中,这是犯轻垢罪,也是要忏悔的。有些人受了戒以后,遇到别人冤枉他,就发誓说:我以受戒而不许妄语的戒法向你保证,我绝对没有做这件事;如果有做,我就下地狱。这样做是犯戒的,犯轻垢罪。不许用戒法来保证世间事的做或未做。以戒法来作保证,也是违戒的;这种做法叫作赌咒,赌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拜读《明心与初地》,对于萧老师的见地以及文学涵养十分佩服,但觉得部分细节叙述得不是很完整,例如:何谓轮宝?何谓庄严报身?如果以天眼观之,是否与未证者不同?佛经上菩萨摩诃萨都有名号,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名号?佛菩萨或阿罗汉都有光环,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光环?种种细节,敬请明示。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佛门不该学这个,所以千万不要用酥油来涂抹塔身或如来形像,也不可用牛奶佛像,必须保持塔庙与圣像的清净与庄严。(原标题:供养时不可以像外道那样烧酥、烧大麦来供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都要有智慧,布施以后所得的福德不要在地狱中用,也不要在饿鬼、畜生道中用,而要在人间享用:除了自用以外,还可以庄严佛菩提、利益众生。所以布施是大好事,但是千万不要谤法;不知道的就闭嘴不讲,心中也不要自己胡乱妄想,很单纯的安住在一个状况中:这不是我所证得境界,对或不对我都不知道,所以我不要对这个法下定论。这才是有智慧的人,他布施的果报还是存在,就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何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要能够自利他利,才可能迅速成佛;可是自利他利得要有这八个条件,并不容易具足,那该怎么修呢?佛就告诉我们能够成就“自他庄严”的布施因果,就可以成就这八法具足,可以迅速成佛。这八法是怎么修成的?主要都是在布施行上面成就的,但是想要修布施之前,应该先了知布施的因和果。善男子!你想要得寿命长远吗?你每一世都要修集慈心。慈就是爱护众生,给予众生快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阙,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佛陀告诉我们,丈夫该怎样对待妻子呢?第一佛就要求我们要相待以礼,这个非常重要,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太太、进而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受持《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的法师,当然就像《妙法莲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当中佛陀开示,说他们: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法华经》是佛陀宣说,祂为了要开示众生悟入万法根源,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一大事因缘,而降生人间的这个经典。当然一切受持、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在这个自他庄严的历程,他还是没有办法能够完全接受,就是说能够让他免除一些世间上的这些痛苦。他想,以后我做善事做善业,然后得到善果,我就生到天上就好啦!那我为什么要学佛呢?他想你说的自我能够庄严,能够知道这生死的道理,可是我在生死中,我一样非常的快乐啊!我一样有天人的、美妙的世间可以去拥有,即使那是未来,但我还是可以享受这一切。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的意思是说,当一个比丘,因为信乐佛法的这个居士,为他敷置高座;而这个比丘上高座了,处于大众之间,他应该要为大众讲说清净的能令众生真正出离解脱生死轮回的佛法,他却舍佛而予以严饰──庄严矫饰的这一些文句,而所说的内容其实却是外道法,佛说这样的比丘,是恶人、是恶比丘。佛又说了:【舍利弗!若比丘说法杂外道义,有善比丘勤求道者,应从坐去。何以故?舍利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我说他们没有鼻根,不是说他们没有鼻子,而是没有鼻根的胜义根;扶尘根还是有的,所以他们虽然没有鼻根,仍然有鼻子,仍然很庄严。色界天人没有鼻根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有舌根与鼻根的目的,是因为在欲界中生存的有情,必须饮食;有饮食,就必须尝食物的味道、嗅食物的香味,这是欲界众生的享受;人间是这样,欲界天也是这样。欲界天人吃食物时,也是类似人间,能领受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