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再过来就是说,有了清净庄严的道场,并且也有了持戒清净的善知识可以从学,请大家务必还是要回归要听听看这个善知识说的法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如果说的法,仅是从头到尾都只是教人行善的话,因为我们之前就跟大家讲过了,行善只是其中之一啊,还有许多的法门要修学的;所以如果说了半天都只能教人行善的话,可能我们应该要建议大家再去参学其他的善知识了。同样的,如果说在说法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叫索隐行怪呢?索隐就是,观众们如果你到一个道场之后,您可以一进到道场之后,请您先感受一下这个道场是不是清净庄严;如果说这个道场,您可以看这个道场,一眼望过去摆了满满的一桌都是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这些雕像的话,纵使它号称是佛教,也建议大家这种状况最好远离。因为我们说,真正的正信的佛教道场,清净庄严之下,是不会摆一些奇奇怪怪的雕像的,应该都是简单、庄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如来都愿意摄受了,何况是我们呢?何况是我们修行还不好的菩萨们呢?所以应当来想:能够让这些流布,阿弥陀佛的广大威德庄严能够体现于世间,这就是佛法于此末法世间应当作的事情。所以我们应当在菩萨戒的这种修学标准,是严格来要求自己,不是要家中的一家老小都来配合我们;乃至于对于,这个锅子煮素的、煮荤的,这个碗吃荤的、吃素的,作种种的规范,让大家都产生烦恼。 三摩地

2018-07-22

更何况今世有钱,乃是过去无量世布施钱财的关系,于今世因缘成熟成为有钱人,可以享受有钱人的快乐果报;然而今世享受有钱人的果报,乃是将过去无量世布施钱财所培植的福德于今世享受,如果今世不继续布施钱财,而一直享受有钱人的果报,待今世有钱的果报享受完毕,已经没有任何点点滴滴布施钱财的资粮来庄严,将于未来无量世要当贫穷人,不是吗?想想看这样划算吗?用膝盖想也 三摩地

2018-07-22

在大乘法中出家而修童子行、童女行,他的出家身分,在外观上是与在家菩萨一样的,并不容易分辨出来;大家也可以看到经中的记载,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人,都是穿著华丽、庄严,佩戴璎珞、宝钏、宝冠,而且都留著飘飘长发。我们想要回复佛陀时代的大乘寺院气象,所以我们正觉祖师堂将来会有四位常住:三位是比丘,一位是童子(平实导师依据演讲当时正觉祖师堂常住人数说明, 三摩地

2018-07-22

地藏王菩萨有说到,既然是大家都有罪业的话,就有可能会有果报,那应当怎么作,才可以让果报不要在今世来作种种的障碍呢?因此地藏王菩萨说到:在十斋日的时候,可以来读诵这部经典—《地藏菩萨本愿经》,透过这经典的熏习,可以让每一位有情可以重新反省,知道因果的锐利、因果的恐怖,可以知道因果如实不会消退,也可以知道佛菩萨的圣号是如此的庄严,可以解消众生无始 三摩地

2018-07-22

佛的究竟庄严城,与二乘涅盘的化城相差很大。就象《法华经》所说,佛道的路很遥远,声闻人走到一半时就设个化城让他们暂时安歇,心中不累了再教他们往前走。因此他们的缘智不具足,不能称为佛。佛讲了一个譬喻来说明三种菩提的不同:譬如有三种野兽同样都可以渡过恒河:一种是兔子,一种是马,一种是香象(也就是大象)。兔子过恒河时,它是浮着水面游过去,根本就触不到恒河水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说为了追求利养、恭敬、称誉,就会退失出家所应对治的烦恼;同时就会退失,出家所应庄严的解脱的事务。出家所应庄严的解脱事务,就是应当要修学八圣道、三十七道品。在这种追求利养、恭敬、称誉,不能满足的情况之下,当然就属于魔事了。以上我们是列举说这是受到阴魔、天魔、烦恼魔的掌控,而退失了趣向解脱的善法欲的几类。接下来我们要来为大家说:什么是阴魔?阴魔就是 三摩地

2018-07-22

十多年来,这样的方法总是能够适时的帮助陷入困境、旁徨无主、无所适从的同修度过难关,继续迈向福慧庄严的成佛之道。为了帮助电视机前的有缘菩萨们,能够远离障难顺利的修行,末学在这里特别将实施多年成效卓着的忏悔、发愿、回向这修行三妙宝公布给大家,希望能和您因此而深结大乘法缘。行者首先在佛前胡跪,至诚发露,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 三摩地

2018-07-22

问题一、请问家里香炉中的香棒是否每天应该要清理呢?我们的回答是: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往往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譬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如果不能每天清理的话,将会造成佛案脏乱不庄严,也很容易引起火烧的危险。其实在寺院里,每一尊佛菩萨前的每一个香炉,在每天清晨都必须要清理收拾,经常保持像第一次烧过香的香炉一样的整洁。因此 三摩地

2018-07-22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由于助念者在唱诵阿弥陀佛圣号的同时,有念佛三昧的助念者同时于心中忆佛念佛,一心不乱而以至诚心、深心忆念阿弥陀佛,如同经典中所开示「同于形影,不相乖异」、「若众生心忆佛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第十一不可以为了世间法上的事情,就念咒发毒誓。在菩萨戒中,这是犯轻垢罪,也是要忏悔的。有些人受了戒以后,遇到别人冤枉他,就发誓说:我以受戒而不许妄语的戒法向你保证,我绝对没有做这件事;如果有做,我就下地狱。这样做是犯戒的,犯轻垢罪。不许用戒法来保证世间事的做或未做。以戒法来作保证,也是违戒的;这种做法叫作赌咒,赌咒 三摩地

2018-07-22

问、拜读《明心与初地》,对于萧老师的见地以及文学涵养十分佩服,但觉得部分细节叙述得不是很完整,例如:何谓轮宝?何谓庄严报身?如果以天眼观之,是否与未证者不同?佛经上菩萨摩诃萨都有名号,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名号?佛菩萨或阿罗汉都有光环,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光环?种种细节,敬请明示。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佛门不该学这个,所以千万不要用酥油来涂抹塔身或如来形像,也不可用牛奶佛像,必须保持塔庙与圣像的清净与庄严。(原标题:供养时不可以像外道那样烧酥、烧大麦来供养)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都要有智慧,布施以后所得的福德不要在地狱中用,也不要在饿鬼、畜生道中用,而要在人间享用:除了自用以外,还可以庄严佛菩提、利益众生。所以布施是大好事,但是千万不要谤法;不知道的就闭嘴不讲,心中也不要自己胡乱妄想,很单纯的安住在一个状况中:这不是我所证得境界,对或不对我都不知道,所以我不要对这个法下定论。这才是有智慧的人,他布施的果报还是存在,就不 三摩地

2018-07-22

〖善男子!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何以故?一切凡夫无有智慧正念之心,故以烦恼而为怨敌。菩萨智慧正念具足,故以烦恼而为道伴,恶友及业亦复如是。善男子!舍离烦恼,终不得受恶有之身,是故菩萨虽现恶业,实非身口意恶所作,是誓愿力;以是愿力受恶兽身,为欲调伏彼畜生故;菩萨现受畜生身已,善知人语、法语、实语、不粗恶语、不无义语。心常怜愍修集慈悲,无 三摩地

2018-07-22

要能够自利他利,才可能迅速成佛;可是自利他利得要有这八个条件,并不容易具足,那该怎么修呢?佛就告诉我们能够成就“自他庄严”的布施因果,就可以成就这八法具足,可以迅速成佛。这八法是怎么修成的?主要都是在布施行上面成就的,但是想要修布施之前,应该先了知布施的因和果。善男子!你想要得寿命长远吗?你每一世都要修集慈心。慈就是爱护众生,给予众生快乐 三摩地

2018-07-22

云何为五?一者相待以礼,二者威严不阙,三者衣食随时,四者庄严以时,五者委付家内。善生,夫以此五事敬待于妻。妻复以五事恭敬于夫。云何为五?一者先起,二者后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顺,五者先意承旨。善生,是为夫之于妻敬待,如是则彼方安隐,无有忧畏...。佛陀告诉我们,丈夫该怎样对待妻子呢?第一佛就要求我们要相待以礼,这个非常重要,就是要尊重自己的太太、进而就 三摩地

2018-07-22

这样受持《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的法师,当然就像《妙法莲华经》卷六〈法师功德品〉当中佛陀开示,说他们: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净。《法华经》是佛陀宣说,祂为了要开示众生悟入万法根源,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这一大事因缘,而降生人间的这个经典。当然一切受持、读 三摩地

2018-07-22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在这个自他庄严的历程,他还是没有办法能够完全接受,就是说能够让他免除一些世间上的这些痛苦。他想,以后我做善事做善业,然后得到善果,我就生到天上就好啦!那我为什么要学佛呢?他想你说的自我能够庄严,能够知道这生死的道理,可是我在生死中,我一样非常的快乐啊!我一样有天人的、美妙的世间可以去拥有,即使那是未来,但我还是可以享受这一切。可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