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如佛花光王品中说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欢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此是佛行处智者善思量计我着相者不能信是法灭尽取证者亦非下种处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不生亦不灭不常复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如是一心中方便勤庄严菩萨所应作应当次第学于学于无学勿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优婆塞戒经》卷六这段佛陀开示:如果我们受持五戒的话,就有五种善法围绕着我们,就像是河水一样,会绕在大城的大城门的四周,让善法能够常得滋润以及增长,也会像恒河水一样恒流不断;这五种就是慈、悲、喜、忍以及信。怎么叫作慈心呢?慈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如是戒者,不得一时二人并受,何以故?若一时中二人共受,何因缘故一人毁犯、一人坚持?是戒力故,后世生时,不能造恶;受已作罪,复不永失。若先遣信欲刑戮人,信迟未至,其人寻后发心受斋;当受斋时,信至即杀,虽复一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无作戒,三因缘舍:一者小庄严故、二者心放舍故、三者作不坚故。不舍因缘复有三事:一者有本愿故、二者作业坚故、三者至心不放逸故。〗------《优婆塞戒经<业品>》讲记佛接着说明:戒的道理及戒的精神所在,也说明是以什么因缘而说为戒?戒有几个原理:第一、戒就是制。民俗中,若有人遇到某些事情不如意,就去道教的宫庙制一制,话叫作制,不是祭祀的祭(编案:台语的祭与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并应该自誓说:我今天受持八关斋法,对于一切有情皆无所犯,学习诸佛菩萨的真实教导,不起杀害众生的心,不窃盗众生的种种资财,不行于男女淫行,不说种种妄语,也不饮酒,如同出家僧人一样过午不食,也不坐卧犹如古时国王等人他们所坐卧的那类又高又广大的床座,更不作种种的娱乐,也不会以各种香花来涂身,庄严自身。假如持守八关斋戒的人不能理解上述的教导,比丘们也应该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闻妇女歌舞戏笑庄严具声。既闻声已。不善观察。心生爱染。闻彼歌笑舞戏等声。漏失不净。心适味着。彼人以是恶业因缘。身坏命终。堕于恶处合大地狱铁末火处。受大苦恼。所谓热铁四角地狱。周围铁壁五百由旬。常有铁火炽燃不息。烧地狱人。自业所作。从上雨火。不曾暂停。如是雨铁。如是雨火。以雨铁故。彼地狱人一切身份分散为末。以雨火故。常煮常烧。常受如是二种雨苦。彼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人能破殷重邪见,心无疑网,则具正念;庄严清净,根本清净,离恶觉观。善男子!若人能远五恶事者,是名受戒,远离一切身口意恶。若有说言‘离五戒已,度生死’者,无有是处。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应当至心受持五戒。是五戒中,四于后世成无作戒。唯爱难断故不得成,以是因缘淫欲缠绵;应当至心,慎无放逸。若有说言:‘更有无量极重之法,过去诸佛何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如法忏悔乃是修学佛法的庄严资粮,所以是应当奉行的;我们认为这对于求明心见性一定有帮助,借用一句古人的话:「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学佛乃是改往修来比较重要,所以劝请有受戒因缘的菩萨应当受戒、学戒、持戒。6、 问:a.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人为保卫国家、人民而拿起刀枪同日本人战斗,甚至一些僧人也参加了战斗。这些战士们杀了很多日本人,这些战士是否犯杀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4受持五戒的利益五戒是远离一切恶法,生长一切善法的基础,能受持五戒,则能渐断一切恶因恶果,生长一切善因善果,故经中说五戒行是世间庄严具中的殊胜庄严,是无上微妙的宝藏。如《优婆塞戒经》第三卷说:“善男子!优婆塞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边界,遮不善法,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受持五戒,能远离修习善法的障难,具足增长善法的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庄严论经卷五》★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圆觉经》★见色心迷惑,不惟观无常,愚以为美善,安知其非真?以淫乐自裹,譬如蚕作茧。智者能断弃,不眄除众苦。心念放逸者,见淫以为净,恩爱意盛增,从是造牢狱。觉意灭淫者,常念欲不净,从是出邪狱,能断老死患。——《法句譬喻经卷四》★昼夜念嗜欲,意走不念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庄严虫聚为心王所使。眼根恶狗偷啖臭秽。八者贪淫之人。为淫所使心如大火亦如铁聚。直当陷堕。破灭梵行必堕地狱。九者贪淫之人。身坏命终如掷贝珠顷。必定当堕赤铜地狱。赤铜地狱纵广正等七千由旬。如铜花林下有铁床。床上复有百千由旬热铜八楞柱。柱端有镜。镜中自然有诸女像或作男形。淫人爱念动诸情根同时火起。铜花化为大热铁钉。铜柱变成沸铜镬汤。铁床火然。女化为狗男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样如法忏悔乃是修学佛法的庄严资粮,所以是应当奉行的;我们认为这对于求明心见性一定有帮助,借用一句古人的话:「往者已矣,来者可追」,学佛乃是改往修来比较重要,所以劝请有受戒因缘的菩萨应当受戒、学戒、持戒。6、问:1.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人为保卫国家、人民而拿起刀枪同日本人战斗,甚至一些僧人也参加了战斗。这些战士们杀了很多日本人,这些战士是否犯杀戒?死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求报清净。是名三归清净斋法。善男子。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CBETA,T24,no.1488,p.1063,a27-b4)3、免除横祸《大智度论》卷13〈1序品〉:「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经上说,有一天女,相貌极为庄严,容颜超群,天人见了都赞叹不已。释提恒因便问天女过去曾作过何种善事而获得此种福报。天女便作了一首偈语回答说:昔于迦叶佛,受持八戒斋,今得生天上,获此端正报。九往生助缘想要求生净土的人,必须受持此戒。经上说,如果有人受持八斋戒,凭着这种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土,定能获得中品中生。十临终欢乐有念佛的功夫,但尚没有得到一心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又云:善男子!是八斋戒,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菩萨处胎经》:八关斋戒者,是诸佛之母。受持八关斋戒法(据《在家律要广集》摘编)一、归依三宝(各称自己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二、三结(各称自己名)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同于庄严处转。故合立为一支也。婆沙论云。夫斋者。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问曰。八支律仪。几是尸罗支。几是不放逸支。几是远离支。答曰。五是尸罗支。谓离害生命。乃至离饮酒。一是不放逸支。谓离非时食。馀二是远离支。又前四是尸罗支。离性罪故。第五是不放逸支。虽受尸罗。若饮诸酒。心便放逸。不能护故。后三是远离支。以能随顺厌离心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时,彼梵志遥见灯光佛来,颜貌殊特,世之奇异,诸根寂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见已,便发喜豫之意,善心生焉:’书籍所载如来出现,甚为难遇,时时乃出,犹如优钵华时乃出耳!我今当往试之。‘是时,梵志手执五华往至世尊所,复作是念:’其有三十二相者,名曰成佛。‘即以五根华散如来上,又求三十二相,唯见三十相,而不见二相,即兴狐疑:&r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时,彼梵志遥见灯光佛来,颜貌殊特,世之奇异,诸根寂定,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见已,便发喜豫之意,善心生焉:’书籍所载如来出现,甚为难遇,时时乃出,犹如优钵华时乃出耳!我今当往试之。‘是时,梵志手执五华往至世尊所,复作是念:’其有三十二相者,名曰成佛。‘即以五根华散如来上,又求三十二相,唯见三十相,而不见二相,即兴狐疑:&r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七不花鬘庄严其身及歌舞戏等。八不坐卧高广大床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誓愿不舍清净禁戒八种功德。二三重复作如是说。又言。我持戒行庄严其心令心喜悦。广修一切相应胜行。求成佛果究竟。又说伽陀曰我发无二最上心为诸众生不请友胜菩提行善所行成佛世间广利益愿我乘是善业故此世不久成正觉说法饶益于世间解说众生三有苦 (原标题:佛说八种长养功德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以不起沐浴饮食庄严用除须发在树间乐道。童子亦不应。如是言者三日。诸亲厚共到父母所言。听使去学道。若乐者可数来往相见。不乐者便当来归。父母言诺。见听已子便自养视。六七日绕父母三匝为作礼。便入空闲坐行道已后。则往至余大丛树间。中有两道人坐得五神通。精诚求道离淫欲。童子便至其所问。此间作何等。报言。我在此间露坐禅念道。用人民故作勤苦行。童子言。我亦当用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