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妙法莲华经》卷1,佛曾经开示说: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间,就是要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谓佛的知见,就是佛说法四十余年所阐述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真实心识。这个真实心,一切有情都有,祂真实存在,可以被菩萨所亲证。这个真实心,佛在三转法轮当中都说过,只不过是有隐说以及显说的差别。在三乘经典当中,佛陀很清楚的告诉大众, | admin 2020-02-20 |
![]() |
在《妙法莲华经》卷1,佛曾经开示说: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间,就是要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谓佛的知见,就是佛说法四十余年所阐述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真实心识。这个真实心,一切有情都有,祂真实存在,可以被菩萨所亲证。这个真实心,佛在三转法轮当中都说过,只不过是有隐说以及显说的差别。在初转法轮,佛隐说真实心,譬如说无余涅 | admin 2020-02-20 |
![]() |
另外,在《增一阿含经》卷38当中,佛陀开示:除了成就如来的授记之外,也有记别某人将会成就辟支佛、声闻,或者将生天、生在人中、生在饿鬼中、生于畜生道、生到地狱等等,因为已经预先知道不同的众生将会有种种不同的往生处所。佛陀有观察众生业种势力成熟与否的能力,而预告众生未来往生的处所,所以称为授记或者记别。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当中,佛陀曾经为我们开示, | admin 2020-02-20 |
![]() |
另外,在《增一阿含经》卷38当中,佛陀开示:除了成就如来的授记之外,也有记别某人将会成就辟支佛、声闻,或者将生天、生在人中、生在饿鬼中、生于畜生道、生到地狱等等,因为已经预先知道不同的众生将会有种种不同的往生处所。佛陀有观察众生业种势力成熟与否的能力,而预告众生未来往生的处所,所以称为授记或者记别。再者,佛陀也曾经提到祂自己在过去劫被授记成佛的经历。 | admin 2020-02-20 |
![]() |
而所谓的三乘佛法,是诸佛以三大无量数劫的时间实证了四种涅槃,究竟解决了六道轮回等问题之后,以自身的体证经历来教导有情众生,如何经由闻、思、修、证的过程,也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超出六凡法界,而逐步成就声闻、缘觉、菩萨以及佛陀等四圣法界。譬如,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后分》当中开示善恶业道、善恶业报、三世因果的道理,而说到: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 | admin 2020-02-20 |
![]() |
譬如在《楞严经》当中,同为阿弥陀佛胁侍的大势至菩萨有开示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就好像母亲忆念孩子一般;但是若是孩子只想逃开,那么母亲虽然不断的忆念着孩子,又有何用呢?但是,如果孩子也像母亲忆念着孩子那般,时时忆念着母亲的话,那么这对母子必定是生生世世常相左右而不相远离的。由此可以知道,诸佛菩萨都是时时刻刻不断的怜念众生的。只是,虽然诸佛菩萨没有一刻 | admin 2020-02-20 |
![]() |
另外,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有十种善业可以使得众生获得长寿:一、远离自手杀,二、远离劝他杀,三、远离庆快杀,四、远离随喜杀,五、救度刑狱杀,六、放生,七、布施无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饮食,十、以幡灯供养。修这十种善业,都可以使得众生得到长寿的果报。所以在这段经文当中显示,放生是可以得到长寿的果报的。但是同样的,从这两部经当中我们 | admin 2020-02-20 |
![]() |
据统计,地区目前一年所宰杀吃掉的猪大约有七八百万只,吃掉的鸡更高达到三亿只!如果再加上牛羊鸭鹅以及鱼虾等水族类,一年吃进肚子里的生命,恐怕远远超过十亿只!这都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佛法的正知见,不了解包括这些畜生道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真如佛性,都是未来佛;也完全不懂得《楞严经》当中世尊所开示的:由于一切有情众生都有如来藏在收藏善恶业种,如果以人食羊, | admin 2020-02-20 |
![]() |
例如,在《梵网经》当中,世尊曾经开示说:菩萨应该以慈悲心来进行放生这件事情。有情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不断的从生生世世的父母来受生,所以一切有情都应该当过我的父母,所以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六道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如果杀害众生来吃的话,就是在杀我的父母,也是杀我过去生在畜生道的身体。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杀害畜生的时候,应该要想方设法来救护牠们, | admin 2020-02-20 |
![]() |
因此,说法者如果不是依唯一佛乘来说佛法,那都是戏论,早已离开佛法的真实义了。所以说,唯一佛乘是以如来藏为根本,唯一佛乘才是大乘佛法的精髓。阿弥陀佛!------《学佛释疑一》<第061集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正圜老师 | admin 2020-02-20 |
![]() |
他一想:那我要祂做什么?不,你还是要找到祂;因为,你不找到祂,你的佛道不能够完全的开展出来。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自心,你怎么有办法知道说,你可以依靠这样真如?你想的都是一个假想的、虚妄的、从你的意识心所施设建立的真如心,而不是真实的真如心,这样的话,永远还是没有办法作为依靠。所以,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佛法是说自归依处的,不是说归 | admin 2020-02-20 |
![]() |
就是说,只要对方能够堪忍你离开现场,你就应该直接先告个假,然后方便从那里脱身,不要让他的瞋恚之心再起来。所以,忍辱就是看自己的瞋心是不是能够降伏。本来,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这样我们就要知道说,应该来安忍众生的种种不可爱的种种的性障;可是,但是在这过程中有时候却是没有办法,因为七转识的运作非常的迅速,会让你措手不及,一句话就已经开口了。本来,其实 | admin 2020-02-20 |
![]() |
佛开示说:世间有情,一结断时,余一切结皆亦随断。云何一结?是谓我慢。所以者何?诸所有结,细中粗品,一切皆以我慢为根,从我慢生,我慢所长。是故我慢一结断时,余一切结,皆亦随断。----《本事经》卷1。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切烦恼都是从我慢所生,从我慢所长,所有烦恼都依于我慢而有。意思就是说,只要把我慢给断了,生死大事就了了。再来看,我慢跟我见的关 | admin 2020-02-19 |
![]() |
佛陀开示: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长阿含经》卷9。明说不论你是多细的意识,都是意法因缘所生;只要有生,必有灭。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意识,一定都是生灭法,祂不可能是常住的真心;如果有人把这样的一个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当成常住不灭的心(落入识阴中),当然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第六个欲界中的我见,是藏传佛教双身法中无上瑜伽的乐空双运。 | admin 2020-02-19 |
![]() |
这个部分,诸位菩萨看到了弥勒菩萨的讲法之后,有没有觉得很熟悉啊!因为,菩萨的咒陀罗尼开始讲到了能除有情灾患,这里就表示说,这一类型的陀罗尼,它的目的是在透过一些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有情解除灾患;而这个所谓的方法,是透过名相跟章句把它串联起来。比方说,一句话或是好几句话把它串联起来以后,那这个章句,当你去念诵这个章句的时候,它就能够有所神验,能够除掉 | admin 2020-02-19 |
![]() |
但是我们看弥勒菩萨这一段的开示里面,很清楚地告诉大家,我们说真正的这个咒陀罗尼它之所以神验,是菩萨的力量,而不是章句的力量。那回过头来,再来看看《瑜伽师地论》讲到的四种的陀罗尼。我们说在这四种陀罗尼里面,菩萨咒陀罗尼是跟我们印象中的咒语最接近的;比方说,我们印象中的〈大悲咒〉,那就是属于菩萨的咒陀罗尼里面的一种。至于说其他的菩萨忍陀罗尼、法陀罗尼跟 | admin 2020-02-19 |
![]() |
《大乘起信论》卷1,马鸣菩萨开示说:【或以四摄或以六度,乃至一切菩提行缘,以大悲柔软心、广大福智藏,熏所应化一切众生,令其见闻及以忆念如来等形、增长善根。】(《大乘起信论》卷1)菩萨在人间示现时,会如同众生一般地投胎、出胎、受学、成长、病痛等等,完全和一般人一样,然后再应用四摄法或六度波罗蜜,乃至各种菩提行的因缘,以大悲柔软心以及广大的福藏与智藏,来教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在这个讲次里面要跟大家说是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里面第八辑第125页开始的内容。我先把这个部分的内容先念一次,这个是在第八辑第125页:【舍戒有六:一者断善根时、二者得二根时、三者舍寿命时、四者受恶戒时、五者舍戒时、六者舍欲界身时。或复说言:佛法灭时便失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受已不失,未受不得。】(《优婆塞戒经》卷7)我们就先看看这个部分。我们说当 | admin 2020-02-19 |
![]() |
先来看看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里面的开示: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菩萨戒戒本所依据的经本有很多部,譬如说:《梵网经》中所说的是十重四十八轻,《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所说的是十重四十二轻,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所说的是六重二十八轻 | admin 2020-02-19 |
![]() |
如果有人说:离开戒法的受持,而仍然能有功德。那么一切的恶兽、狮子、虎、狼等,也都应该有戒法的功德,但是其实它们都得不到戒法的功德。所以一定是要持戒才会有戒法的功德,也因为持戒有功德,所以受善戒者可以得到无量的福德,受恶戒者当然也会得到无量的罪。受善戒既然得无量福,犯戒就会比平常人所造的罪更重,这是相对的。权力大时义务也就增大,因此持戒以后必须要很小 | admin 2020-0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