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依据我们现在手里所有的文献来看,连我见都没有断,连觉知心、离念灵知心虚妄的道理都还不懂,何况能坚定的接受呢?现在想要供养须陀洹至阿罗汉,只有在正觉同修会中才有,目前只有我们会中的部分法师,以及悟后告长假而暂时离会的法师们有初果证量;不信的话,你们去外面找找看:从有些南洋自称阿罗汉写的解脱道修法的文献,你会发觉他们都还落在觉知心上,连意识我的虚妄都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久学菩萨往往是过去世曾经证悟过的菩萨,如果今世悟后还继续皈依这些凡夫僧,那可真是说不过去。至于那些对自己也无信心的小法师(譬如新竹凤山寺的日常法师),连断我见、证初果都不具信心,因此只好向大众宣说:「末法时期无证悟这回事。」斫丧大众求悟的心;如此误导众生,真是末法时期众生的悲哀。凤山寺《广论》团体的僧俗四众们更要思惟:我所皈依的僧宝,是否只会说一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是归依三宝者,方是般若经中所说之「不坏世间法而证菩提,不离有为法而信无为法」;如是之人,无妨以毗卢遮那世尊、卢舍那世尊为究竟归依,为究竟师,而又无妨以胜义僧宝中之诸地菩萨乃至未入地菩萨为师,岂可因凡夫身已披僧衣之故,便不以胜义僧宝身分之根本上师为师?岂符佛法正理?是故,悟后非唯归依自性三宝即可,以证悟之时道果犹未圆满故,只是初入佛法内门故,尚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来念一下,《起信论讲记》第二辑在第254页到255页中间:菩萨们在刚才破参的时候,是心最雄猛的时候:“啊!我终于悟了!我还是很了得的!”可是悟后起修,越修下去才越发觉自己的证量真的好浅,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智慧有限。所以你们看我的每一本书,都不敢在书上把我的面目示人——我的书都没有在封面里面的书衣上面印上相片,对不对?和世间法上的书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虽然我们如来藏本体与世尊无垢识一样的清净,可是我们如来藏所含藏的七转识种子却有染污,未如世尊一样究竟清净,因此悟后须再经过将近二大无量数劫,断除烦恼障种子现行而断除分段生死,其如来藏(阿赖耶识)舍阿赖耶识名,改名为异熟识;再经历一大无量数劫,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随眠、所知障无明随眠,究竟清净时改异熟识名为无垢识而究竟成佛。一切有情众生,无论是凡夫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找到这如来藏就是找到这真实法,然后就可以休歇了吗?并不是如此,悟后才算是真正的开始啊!因为还有许许多多的法藏在如来藏里面,还有无穷的生死要经历,无穷的苦难要等待行者去历练。但是,在知道如来藏这个心体以后,就已经大大不同了;所以叫作悟后起修啊,悟了以后才知道要怎么修;如果不找到这个心体,你是不太容易了解,到底佛经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透过这样的法呢,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证悟祖师十几岁就悟得如来藏的玄奘大师,为了求取悟后进修的成佛之道次第与内涵,前往天竺取经。主要是想得到《瑜伽师地论》,玄奘菩萨停留印度期间,应戒日王之邀,召开了法义辨正无遮大会,大众信服,名震五印。被天竺外道与佛尊称为解脱天、大乘第一义天。他深解如来经中所说的法义,而在回国后,翻译了许多经典,后来接受佛教界的请求而写了《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复次,如彼所言:【【但《成唯识论》中却明示初地菩萨方才「见道」,而斯六、七二识方才「转识成智」,与萧老师建立实有极大出入!】】然而成论所说六七二识之转识成智者,其实始从「前真见道」之时,已经开始转生,已经开始出现,非不现行运转也!但却要待通达位之初地入地心中,方才下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未到通达位时,皆犹尚未满足下品二智,是故论说「前真见道位得根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今者法宣师缘于数年前平实导师特别加恩而容其参加禅三,得以悟证如来藏,不曾悟后受学总相智、别相智以及种智,数年以来不曾言谢,如今反受蛊惑,妄谤本会正法为非,岂仅是不知感恩图报之人;并企图以极粗浅之总相智能,妄评本会胜妙之法,如今遭逢法义辨正,自取其辱,应当深知自身之卤莽,不应见怪任何人。附注:1、《成唯识论》:“应知此意但缘藏识见分,非余。彼无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忽然哗地一声,不觉死中得活,庆快平生,便能与从上佛祖把手并肩、同一鼻孔出气:‘雪峰球、道吾笏、石巩箭、秘魔叉,是甚么闲家具?’到者里,方说得有梦无梦不二,睡时醒时不二,未生与已生不二,未死与死后不二;指东瓜、画葫芦,悬羊头、卖狗肉,说鹿为马、证龟成鳖,作家相见、你坐我立,勘验初机应时及节,逆行顺行天地莫测,可谓‘我为法王,于法自在&rs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位悟以前及悟后未学种智以前,往往都以为“我有看到萧老师坐在那里讲经说法。”其实你没有看见我,你看见的是你的眼根——眼根是指你的眼球——从这我这里摄取的影像,影像就在眼球后面的视网膜出现而又变成了讯号,传到你大脑里面掌视觉的部分,在那里,你的阿赖耶识就根据那个讯号,变现出一个好像有影像的内相分出来。其实你的七转识所看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没有唯识妙义,那大乘菩萨悟了如来藏以后,所要修学的是怎么样的一个法呢?如果没有唯识含藏一切种子,让我们修断一切染污习气,乃至于修断习气种子随眠,乃至于成就一切种智到佛地究竟,那这样子悟后不是就是已经成佛了吗?那这样子不是二乘人断了我见、断了我执、断了见惑、断了思惑以后,就形同成佛了吗?就是有因为唯识妙义,因为有这个八识心王,因为有八识所含藏的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应该依循佛之圣教,悟后次第修除七识心相应的不净法种││净除二障种子及随眠││然后方可成佛,方可证得佛地无垢识而显示佛地究竟性的真如法性。不可如杨、蔡、莲等人,现在就想证得佛地真如,妄想免掉净除二障种子随眠的悟后修行过程。又如《无上依经》菩提品第三云:【佛告阿难:「何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诸佛婆伽婆在无漏界,一切障永尽,转依寂静明净。是无上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虽然如是难知难解,连大阿罗汉都无法证解,而这种般若境界却只是禅宗初悟明心的菩萨们所知,但明心悟后的禅宗菩萨们,却对上面所举的少数问题都仍无所知,还得要仰仗大善知识的悟后指导,才有可能渐次观察证实之。由此看来,以佛学的学术研究而想要证知佛法的密意,是难过肉身登天的。所以,一个懂得依自性清净心──阿赖耶识──如理作意的人,一定常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染污的末那识想要转变为究竟清净的末那识,必须在悟后历经长时间的历缘对境中,一分一分去转变它,并非一悟就可完成的。人往往以意识心为自己,将末那识的自己以为是不可知的心。其实这个末那识——处处作主恒审思量的心——才是真正的你自己,才是凡夫众生我见的我;意识只是被你所运用的心而已。人对于一切事物,比如肚子饿了、睡醒了、身体痒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地的无垢识真如,就是因地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以在明心开悟以后,还要继续悟后起修,要断尽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在断尽这二障随眠以后,所转的名称本来就是同一个第八识心体,只是在不同的修证阶段把祂施设为不同的名称。因此,我们不可以外于阿赖耶识心体而说另外有真如可修可证,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异熟识。第八识心体在还没有究竟断尽烦恼障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明心的人断了三缚结,见性以后,殷勤的舍除贪、瞋、痴以后再配合悟后的思惟修,以及见性的体验,然后继续修学后得智——差别智,而得到牢关的解悟,在因缘具足以后,体验牢关境界,称之为破牢关。那么这个破牢关的人,或者进入三果向,或者还在二果之中,又或者断五下分结进入三果位乃至四果,并不一定。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的习性,配合他今 | admin 2018-07-21 |
![]() |
这是从初住位到十住位来说的,叫做十发趣;你们来同修会学法得法以后,应当要这样观察:观察自己在悟前是否为习种性人?也要在悟后去观察自己:是否还在习种性里面?你也要去观察其它的人:他悟了以后是不是也还在习种性中?还没有证悟以前,当然还在习种性中;悟了以后入习种性,还没有离开习种性,这也是正常的事。你也应该普遍、周遍观察,从同修们到义工菩萨、助教、亲教师 | admin 2018-07-21 |
![]() |
错悟之人不证实相本际,不能眼见佛性,不得涅盘尽智,而执坛经之方便说,每谓:“一悟即至佛地,明心证悟已,则同释迦佛,故悟后不必修行。”便否定禅宗之三关。 若人言悟后必须修行,彼则加以破斥,并谓人曰:“主张悟后起修者,皆是未悟之人。”如是邪见之人,不能忍于平实诸书所说“悟后起修”之理,便派人来误导我会中早期重要同 | admin 2018-07-21 |
![]() |
错悟之人不证实相本际,不能眼见佛性,不得涅盘尽智,而执坛经之方便说,每谓:“一悟即至佛地,明心证悟已,则同释迦佛,故悟后不必修行。”便否定禅宗之三关。若人言悟后必须修行,彼则加以破斥,并谓人曰:“主张悟后起修者,皆是未悟之人。”如是邪见之人,不能忍于平实诸书所说“悟后起修”之理,便派人来误导我会中早期重要同修数人,于内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