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也就是说你经过了转折,你才可以继续往前走,我们不应该愚痴地说使用蛮力,硬是将胸膛贴着墙壁,一直往前走,一直推一直推,对着墙壁一直推,而且两只脚一直用力地推,一直往前去推这个墙壁,但这样愚痴的作法,你是走不过去的!所以一定要有转折、转弯,你才能绕过去。同样的道理,在当你持名念佛很用功的时候,你到了心念心听的这个阶段的时候,你想要再突破,让定力更深入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欝头蓝弗因为是石头压草,没有真实断身见、我见,没有真实断贪瞋痴,他虽然证得了非想非非想定,可是很不幸的,他这一世现下还在非想非非想天,等他享完非想非非想天的愚痴的所谓的天福;因为在非想非非想当中既然没有色身,而意识也完全的住于这一个非想非非想定,这一个没有证自证分的定境法尘;他跟一切众生没有互动,他没有戒定慧的修行,他没有四摄六度可能的造作,他完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不向这里打教彻,讨教明白去,是尔自暴自弃,自甘陆沈,为下劣愚痴之汉。若果是茫无所知,何不博问先知。凡遇五参,见曲录床上老汉横说竖说,何不历在耳根,反覆寻思,毕竟是个甚么道理。山僧五岁出家,在上人侍下,见与宾客交谈,便知有此事,便信得及,便学坐禅。十六为僧,十八行脚。在双林远和尚会下,打十方,从朝至暮,不出户庭。纵入众寮,至后架,袖手当胸,不左右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此可见他们的意识我见都没有断,很显然的,连解脱道的声闻初果的见地也没有;他们又否定第八识实相心,显然是还没有证得实相境界的人,所以他们正是佛菩提道与解脱道二法中都没有见道的凡夫;由此事实观察,宗喀巴等人所谓的至尊,是至在哪里?而可以称之为尊?这种还没有见道的凡夫,而且还是以外道法来取代佛教正法的“菩萨”,也可以把他们画成唐卡供起来,每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为瞋恚愚痴憍慢恼害悭嫉嫌恨谄曲无惭无愧之所恼乱。菩萨复作是念。我不欲恼诸众生。乃至不欲恼一众生故。勤修精进。但欲舍离诸烦恼故。修行精进。欲害一切结故。修行精进。欲离一切习气故。修行精进。欲悉分别一切众生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众生死此生彼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众生烦恼习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众生种种希望故。修行精进。欲知一切众生诸境界故。修行精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界上有人很盲目啊,他说,不会啊,有的鬼神他知道说他以前以前怎么样怎么样;而我们在这里就直接将这个说清楚,即使这只鬼知道,这还是以现在新的意识,来探索了知这个旧的意识发生了什么事情,所以还是不同的意识啊!就算是能知道以前怎么样怎么样的一切,那还是叫作是「故事」,那叫「过去」,那叫「传说」,那叫「假像」,那叫「生死」,那些故往的事情根本无济于事!那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人真的是愚痴,你不断的为他说明:离念灵知五位中必定会间断,所以是生灭的意识心。甚至于用心所法为他说明:离念灵知的心所法与意识心的心所法是完全相同的,这种心就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意识。但他们还不信,这叫作痴。也有人是崇拜名师:“我师父是大法师、大禅师,你不过一个小居士,你懂什么?我师父说能听、能知的离念灵知只要不打妄想,那就是真如心;而这个离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究竟是谁把它们串连起来而套到自己头上的?想来还是自己愚痴嘛!如果有智慧,就不要把它们串起来,就让这一句话的声音一个字又一个字的过去;单独的一字又一字都过去了,也都与你无关了,还有什么需要忍的?那些声音就好像风一样吹过去了,既然已经过去了,我干嘛还要把它们检起来?还要硬把他留在自己心中呢?只有愚痴的人才会把它们留在心里生气起瞋。而且这句话既然不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为什么这个世界叫作娑婆呢?在《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剎功德庄严经》里面说到:相庄严星宿积王菩萨言:彼娑诃世界诸有情等,毁骂捶打皆能忍受耶?佛言:‘善男子!彼佛世界诸有情等,少能成办如斯功德,而多随顺贪恚愚痴怨恨缠缚。’彼菩萨言:‘若如是者,彼之世界不应名娑诃也。’这地方在说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写的娑诃,我们方便来念成娑婆),既然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来说一定要起了杀心,杀心通常带了瞋,带了贪,还有愚痴也有可能起杀心。譬如说贪,通常会贪着别人的东西,因为起贪所以就起了杀心;还有因为别人侮辱你,他对于你百般的逼迫,所以你起瞋,就去把他给杀了;那愚痴呢,我们等一下会讲,还有愚痴起杀心的部分。所以,根本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也就是对方是人,你知道他是人,而且你起了恶心想要杀对方,这个根本就成立了。再来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梵网经》菩萨戒来说,杀人、偷盗、邪淫、妄语、酤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瞋、故悭、谤三宝这十重戒,广义来说,都具有不违背解脱的意涵,因为造作这些违戒的行为,都多分少分缘于贪欲、瞋恚、愚痴、憍慢、怀疑、恶见六根本烦恼;也就是我见、我执、我所执的烦恼未断除所致。我们不妨举经典中的故事来说明:在《百喻经》中有一则譬喻的故事:说在一个村子里,有一天有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大水焚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chǒu)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jiǎn)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普曜经》卷四)就是在说明众生出生五道的因缘:持守五戒不违犯的,未来就生到人道中;除了持五戒外,更加修十善,就转生为欲界天人;如再修禅定,则生为色界、无色界天人;如果心性悭贪的就堕落为饿鬼;愚痴无明重,常与人争斗冲突的,将来就会投生为畜生;不修十善业,反而更造作十恶业的,就会落到地狱道中受种种苦报。所以释迦牟尼佛为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二众制定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哪一个人可以用意识心来抵抗生死?没有!因为意识永远是缘起生灭法,意识永远只是一世,永远不是从前世来,也永远不能去到后世,是只能存在一世的断灭法;想要用这个一定会断灭的意识来抵抗生死,那不是愚痴吗?意根和如来藏可以三界六道随意去来,想要去地狱也很简单,只要每天辱骂佛菩萨、诽谤就够了,死后一定可以去,这个最简单。生天堂就比较难一点,因为要持五戒并且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大水焚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淫男、、十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道士(即菩萨)说:「我这样做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如今既然如此,我将会更精进的修行,断除贪爱、瞋恚、愚痴的烦恼,让自已的身、口、意行越来越清净,提高自己修道的德行!」那时候的安贫乐道之士就是过去世的我啊!当时许配给我作妻子的婢女就是现在的裘夷(耶输陀罗)。菩萨无量劫修行波罗蜜到彼岸,誓愿度到最究竟的无生无死彼岸,所以修行持戒是这般的清净无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末学今生还没有求受菩萨戒,可是总觉得自己过去生应该是受过菩萨戒的;若是有受过这尽未来际的菩萨戒,那么今生肯定犯戒了!各位菩萨慈悲,请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才好?答:您看到平实导师书中对戒律的开示以后,而能够相应菩萨戒法,知道自己此世与以往的愚痴造恶之行而悲泣耸动,表示您乃是大乘善根深厚的菩萨种性者,听受法要后即与「惭、愧」两善法相应。我们知道菩萨戒乃是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你真的不喜欢苦受吗?苦瓜为什么吃得津津有味?为何不愿意舍弃苦受的受觉呢?至于舍受,也是一样贪着的,愚痴众生只是不喜欢意识的舍受,其实是仍然执着的;特别是意根在某些情形下对舍受特别贪着,譬如夜晚身体稍微累了,意根就想要睡觉了,但那是意根的舍受啊!所以说意根相应为舍受,除非有意识同时存在运作,才会与苦、乐受相应。也许有人说:这虽然有道理,可是苦受是意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或者单受一个大妄语戒而使来世免入地狱,或者单受一个不饮酒戒而使来世拥有世智聪明,解脱于世间智的愚痴;乃至具受五戒、十善戒,得生一欲界天、色界天,而得解脱于人间生死、欲界天生死,所以名为别别解脱。意思是:受一个戒就有一种解脱。譬如单受大妄语戒,就解脱于大妄语罪之外:单受不杀戒,就解脱于杀罪之外,不堕落主恶道中;所以随着每个人所受的不同戒相而产生各种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切斋会、求福、行来、治生、大火大水焚漂、黑风所吹船舫、江河大海罗刹之难,亦读诵讲说此经律;乃至一切罪报、三恶、八难、七逆,杻(chǒu)械枷锁系缚其身,多淫、多嗔、多愚痴、多疾病,皆应讲此经律;而新学菩萨若不尔者,犯轻垢罪。」「如是九戒,应当学,敬心奉持,梵坛品当说。」佛言:「佛子与人受戒时,不得拣(jiǎn)择一切国王、王子、大臣、百官、比丘、比丘尼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