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应当想持戒有持戒的功德,破戒虽然是不好的,但是你透过破戒的地方,能够知道自己产生惭愧;惭愧就是善法,而且忏悔也是善法,而且忏悔完以后发愿也是善法,而且发愿完以后,愿意将这种种的善法回向,这样更是善法。如是菩提心不退,佛说这样的戒体还是在的,戒还是在的。所以应当愍念如来这样的意旨,不要当破戒、持戒把它限制住自己,而应当继续勉励自己能够在戒上能够精进, | admin 2020-02-21 |
![]() |
而菩萨在过程中,又可以不断地对诸佛来发起愿力,甚至发起广大愿力:希望众生的业报在三恶道中的苦,我愿意能够在有能力的时候,能够一切代受;我愿意代替众生一一来受这恶道的苦报,然后我所得到的善果让众生一起来享受、享用,能够受用。这个就是菩萨的心愿。菩萨因为这样的发愿力,在佛前勉励自己不断地作这样的发愿,念念不退;所以看待世间的怨家,他会慢慢能够露出笑容,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最后他就发起了恶愿:愿我来世的时候,我要将你们这些生物,我要把你们生吃、活剥。因为他太气愤了。后来过一阵子以后,他修行又好了,他又恢复他的非想非非想定,所以又没有问题了。然后等到佛成就佛果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观看他已经就走了。好!那他所发的恶愿会不会成就?会,将来欝头蓝弗他从非想非非想天下来的时候,下堕的时候,他就变成这只大怪兽;这大怪兽它可以飞 | admin 2020-02-21 |
![]() |
所以我应该发起四宏誓愿,尽未来际可以救护一切众生,成就他们所缺乏的;他们所缺乏的就是了解这真实义,了解这第一义谛,了解这宇宙中最重要的实际理,我要让他们能够亲证这实际理。将来我要成就佛道,来让一切有情,能够开示予他们,让他们能够悟入这真实理。所以菩萨在这过程中,他会去看初业的菩萨、初学的菩萨应当怎么做,他就先愿意来受这菩萨戒,不断地在波罗蜜多不断地 | admin 2020-02-21 |
![]() |
但在别人看来,小本就是没事找事,那么好的日子却不愿静下心来享受,天知道,她还有啥不满意的!阿外来访前还不觉明显,阿外的出现让我顿时觉得小本的状态实在是让人叹息,看来是小本的福报比不上阿外。因为觉得阿外这么有福报,和自己缘分也好,就忍不住说,你福报好,不如来学佛吧,这样可以保证未来生也会圆满顺利,因为只有学佛才最安全。阿外回答:虽然我不反感佛法,也愿 | admin 2020-02-21 |
![]() |
实际上有许多夜叉神都已经归依三宝、吃素,并发愿成为佛教中的护法神(注8),这样的夜叉是吸收草木之气,是我们三归依或受五戒以及菩萨戒后来守护我们的护法神。另外夜叉也在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宫殿中保护着四天王(注9)和保护着忉利天诸天(注10)。---------------------------------------------------------注1:请见《妙法莲华经》卷4〈提婆达多品第12〉。注2:有说小由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顺便说明一个与念佛求生净土有关的知见,就是:当众生发愿要求生净土,并且在念佛法门上面开始实行了,那么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就会增大一分。增大一分要作什么呢?就是为你出生一朵莲花,而那一朵莲花的出生以及那个七宝池的扩大,并不是阿弥陀佛一个人所成就的,而是由祂以及那位发愿要往生之众生的如来藏来共同成就。所以一个人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心志不变并且也在念佛, | admin 2020-02-21 |
![]() |
虽然大多数佛子都是自愿发心受戒的,但是因为在五浊恶世修学佛法,有许多的障碍因缘,也有许多外境的,同时到处都充斥着种种错误的邪见;因此,如果有些方法或观念,能够帮助我们比较容易持戒不犯,那对于大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助力。我们来看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当观三事不作恶行:一者自为,二者为世,三者为法。(《优婆塞戒经》卷6) | admin 2020-02-21 |
![]() |
当有情众生往生进入正死位之后,其中阴身已经完全圆满地现形了;这中阴身现形的规则有三个重点: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什么叫作随业呢?就是这个往生者,在生前所造的种种善恶业,随着业力的关系,会决定他要往生到六道的哪一道中:造恶业的就流落到畜生、饿鬼乃至地狱的三恶道,造善业的就往生到天道或是人道,随其福德的多寡乃至缺乏,而有不同的分位。那什么叫作随重呢?随 | admin 2020-02-21 |
![]() |
在上一次的节目当中,我们说到在佛法中,有关往生者的中阴身现形的三个法则,就是随业、随重和随愿。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中阴身现起的过程,接续前面的随业、随重和随愿的三个中阴身现形法则。我们今天在节目的一开始,先举一个譬喻,来简单地说明法界的这三个规则。大家都知道在地区,要进入大学就读有一个制度,叫作大专联考分发制度。大专联考的分发规则有两个条件,一个就 | admin 2020-02-21 |
![]() |
只是不知善恶境界现前时,是依照什么顺序?是按从小到大所造善恶像录像带一样依次回放,还是按生前善恶哪个业力大,与六道中那一道相应时就去投生?又假设此人念佛求生净土,依照极恶之人十念必生的弥陀大愿,是否可以判断:念佛之净业大于此人生前所造之恶业?为什么临终十念可以转变地狱报为净土受生报?答随业飘流受生者,有三种缘因而生变化:一为随业,二为随重,三为随念 | admin 2020-02-21 |
![]() |
阿含中如何说有本际呢?在《杂阿含经》卷6中说:【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何所,是事有故何所起?何所系着?何所见我?诸比丘!令彼众生无明所盖、爱系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色有故,是色事起,于色系着,于色见我 | admin 2020-02-21 |
![]() |
如果有正确的佛法知见,就会知道有六道轮回;因此人在舍报之后,依据他的业力与愿力等力量,就会出生到与他相应的六道之一,而不一定是会出生在鬼道中。有一部分的鬼道众生,与人类的生活空间是在一起的,因此能够与鬼道众生相应,或沟通的人便能接触到他们。譬如在《正法念处经》卷16中的开示:【观诸饿鬼,略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人中住,二者住于饿鬼世界。是人中鬼,若人 | admin 2020-02-21 |
![]() |
第二天国王看见天神写的疏文,心里非常害怕,就催促大臣们赶快向全国探询有谁能够回答这四个问题?如果有人能够回答,不论他想要求什么,我都会满他的愿。长者子看见国王的告示,就把疏文取下,回答说:‘信为第一财,正法最为乐,实语第一味,智慧命第一。’长者子把这些道理书写成文后,又贴回国王的门上。天神看见了非常欢喜,国王也非常欢喜。国王就问长者子说: | admin 2020-02-21 |
![]() |
三归依时要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不光是嘴巴跟着人家念,心里还要有一个作意----以至诚心来发四宏誓愿,立志当一个菩萨摩诃萨。这就是发菩提心。什么是五戒?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就是不杀人;不盗,就是不偷盗;不淫,在家人是讲不邪淫----凡是夫妻以外,不受国家法律、不受社会道德所 | admin 2020-02-21 |
![]() |
这个三资粮里面属于行的这个部分,这是专指说我们前面讲信、讲愿,是在心理面发起了信、发起了愿,可是我们现在要开始身体力行----所以一定会有所谓的身行、口行还有意行,这个行里面也有分事行跟理行。什么叫做事行?什么是理行呢?理行的意思就是说对于佛法的这个道理,我们要去把它背后的道理弄清楚。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这个解信的部分,可是这个解信的部分还有这个所谓的 | admin 2020-02-21 |
![]() |
但这也不是决定不可改变的事,假使父母有正确的佛法知见,信受佛法中因、缘、果报的道理,就可以透过修行的力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观念,而不是一厢情愿的以溺爱放纵,或者是权威严格的态度来掌控孩子,而是应该运用佛法的智慧来教养孩子,自然就能转变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转恶缘为善缘,使这一世亲、子互为增上缘,共同结为未来佛道上的同修道友,互相扶持,互相帮助。菩萨 | admin 2020-02-21 |
![]() |
但这也不是决定不可改变的事,假使父母有正确的佛法知见,信受佛法中因、缘、果报的道理,就可以透过修行的力量,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观念,而不是一厢情愿的以溺爱放纵,或者是权威严格的态度来掌控孩子。而是应该运用佛法的智慧来教养孩子,自然就能转变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转恶缘为善缘,使这一世亲、子互为增上缘,共同结为未来佛道上的同修道友,互相扶持,互相帮助。菩萨 | admin 2020-02-21 |
![]() |
我们就是依于这三句话来解说刚刚的四宏誓愿,乃至我们一开始所说的:菩萨优婆塞就是居士男,乃至优婆夷居士女,要如何的三归五戒之后,依于四种修:亲近善友、听闻正法,然后如理思量、如法修证,慢慢地趣向于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乃至完全转依于大乘--佛乘、菩萨乘--来修学佛法,终究成就佛地的一个道理。《梵网经》菩萨戒的佛性常住、孝顺心、慈悲心;简单来讲,佛性 | admin 2020-02-21 |
![]() |
三归依时要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不光是嘴巴跟着人家念,心里还要有一个作意----以至诚心来发四宏誓愿,立志当一个菩萨摩诃萨。这就是初发菩提心。什么是五戒?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就是不杀生;不盗,就是不偷盗;不淫,在家人是讲不邪淫----凡是夫妻以外,不受国家法律,不受社会道德 | admin 2020-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