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水中遇险临见戮,求舍报觐弥勒。受学瑜伽微妙理,大还来度群生。护法大士传妙义,玄奘八识颂规矩。千年菩提一江渡,自心风月谁能知。 第4集 那烂陀寺会戒贤,慧光再起复圣位。参访胜军唱高义,独领瑜伽第一论。应成自续中观师,难会如来究竟义。会宗论中显妙义,八识至理真佛说。开演唯识第一义,阐明真谛如来藏。大乘缘起阿赖耶,一心八识古今同。 第5集&n 三摩地

2020-04-06

李源见父亲已死,悲痛万分,复见世事纷扰,遂绝意仕途,发为父守孝,至死一不为官二不娶妻。就到惠林寺隐居起来,渐渐地,发现寺中僧人圆泽颇有文才,为人又纯正,故结为莫逆之交。闲时,两人游山玩水,追古寻幽,遣兴抒怀,常有诗词歌赋相和。有一次,两人同游峨嵋山。李源本想从荆州沿三峡到峨嵋山。圆泽觉得这样不好,认为从首都长安斜谷路过去更为方便。李源坚决不答应, admin

2020-03-26

正闻之后即得依于世尊大而拔除邪见,入于正法而得实证;深解不了义经之方便说,亦能实解了义经所说之真实义,得以证法——如来藏,而得发起根本无分别智,乃至进修而发起后得无分别智;并坚持布施及受持清净戒而转化心性,得以现观真我真法如来藏之各种层面。此为第一义谛圣教,并授记末法最后余八十年时,一切世间乐见离车童子将继续护持此经所说正法。 内容 admin

2020-03-19

第二种就是像地藏王菩萨,祂发要度一切罪苦的众生,祂没有发要成佛;大家可以看得出来,地藏王菩萨身口意行来呈现出,这个叫没有涅槃法种性。那我们要请问:植物你如果要把它判断它是属于没有涅槃法种性,请问它有哪一种身口意行呈现出来,让你这样判断?一定要真实的身口意行来判断,不能凭空而说。所以说,假设主张山河大地、植物草木都有佛性,那么我们就说,那你不应该 admin

2020-03-12

第一天拜时唱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开始哭了!有悲伤、有感恩、有惭愧;每一拜、每一句都哭得唏哩哗啦!让护三菩萨忙于递上面纸。照例,主三和尚再把诸位学员的我见给杀了,免得死不干净,春风吹又生!于是再次确认五阴十八界的虚妄性。 第二天与主三和尚小参。主三和尚问:“如来藏是什么?”弟子答说:“○○○○吗?”主三和尚 admin

2020-03-03

世间财物只能一世拥有,无法带到未来世去,就算是打拼了一辈子,拥有了全世界,生命一旦结束了,就自动交给别人,不论是心甘情,或心不甘情不都必须交出去;但是七圣财可以生生世世跟着我们,如影随形都不会遗失,谁也抢不走啊!所以佛说:要以不坚财易于坚财。法界的因果律就是行布施,那么未来世就可以获得可爱的异熟果报,就可以无遮障地继续学佛。可爱的异熟果报有两种 admin

2020-02-21

他想:我就是想要一死了之,为什么都达不到这样的心呢?因此他又想:那我来违犯官法,被官所处决,那样总该可以吧!因此,他就私下探知了这个国王的女眷属(阿闍世王的女眷)什么时候会到哪里去沐浴,因此他先偷偷藏在那里,等时间到的时候,他就赶快把这女眷的衣服都抱走;抱走以后他就故意地走出来让那看守的人看见,于是他就被逮捕了。阿闍世王听到这消息非常震怒,决定亲 admin

2020-02-21

哪知道国王您也要供养三宝,我们并没有想到会如此;可是我们也实在是不得已,只好拼死来力争,希望国王您可以见谅!国王听了,心里面就生起怜悯,也很感慨,感慨众生的福德跟他完全的不同,也很赞叹在这样的贫苦之下,还能够发这种的誓,决定要卖身来供养三宝,实在是太难得了!因此他就赞叹说:你们夫妇两人实在是太有智慧了!能够真正了解贫穷的痛苦,知道这种痛苦应当来改 admin

2020-02-21

」】(《楞严经》卷1)以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中圣教:【惟如来,哀受我等微少供养,永离三涂恶业种子,得受人天福乐果报,开阐大乘甘露法门,速断愚痴,当得解脱。】(《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1)这是大乘法中的经教。而在解脱道的阿含圣教中,不是就没有说到业种,像《中阿含经》卷33释迦牟尼佛开示:【众生有四种业、四种秽。云何为四?居士子!杀生者,是众生业种、秽种 admin

2020-02-21

为什么再加上一个贤字呢?因为贤位菩萨从初回向位开始,绝对不可能生起杀害众生的意业,也绝对不可能生起窃盗和邪淫的意业,在十住位内被引诱或被逼迫的时候还有这个可能的;但是初回向位开始的菩萨,宁可自己死掉也不意去犯,除非为了住持正法,而不得不忍辱负重,所以贤位菩萨中,也有不得有作罪及无作罪的人。那什么叫作何因缘故名作、无作?这个说的是,什么因缘而说作罪 admin

2020-02-21

我们大家谁希望自己被误导呢?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被误导!所以说我们(应该)时常扪心自问:我难道希望被误导吗?一定每个人都说不意。既然我们每个人都不意被误导,那该怎么做呢?我们要去了解佛法真实的内涵是什么,完整的佛法是什么。佛法是智慧的法门,因为透过智慧的拣择而能够如实的现前观察,判断是非对错而不落入表相当中来做一些情绪上的判断,这个才是有智慧的拣 admin

2020-02-21

我们只要自己准备一张照片,或是简单的画像,等到要供佛的时候,就在自己的房间,这样也是可以的;这样就把佛像请出来,请出来以后,你可以准备食物,不论是哪一种类的食物,只要是可以来食用的、受用的,这样就算是供佛的物品了;然后再礼敬这尊像的相貌的佛菩萨,然后诚挚地发,希望以这供佛的功德,供养菩萨的功德,来让自己未来可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等到供佛好以后,过 admin

2020-02-21

除了初地以上能断尽思惑而不断,就是能取慧解脱果而不取,乃至三地满心以上,能取俱解脱果而不取,都是留惑润生,故意保留一分思惑以润未来再受生,则是由于受生的善业种感未来世生,虽然可称为广义的业感缘起,但并非真正的业感缘起,因为已经不是缘于感生六道的有漏种而来受生的缘故。菩萨在入初地时,就已具足出三界的净业种,有能力断尽分段生死,所以说初地以上七地满心 admin

2020-02-21

当时有富豪尊贵者,他不意去城外,就便利在器皿中,雇人清除。当时有一人叫作尼提,极为贫穷低贱、无依无靠,仰赖客作除粪的工作,获得价金当作救济生活所需。当时世尊知道尼提有度化的缘,就单独带着阿难入于城内,要拔除他的苦恼、救济他的道业。到一里头,刚好尼提手持一个瓦器,盛满不净,正要去丢弃。遥远看见世尊来了,怀着鄙视自己与惭愧的心,退后从别的道路隐藏起来 admin

2020-02-21

这时世尊告诉比丘、国王及诸天等人,当时那位买珍珠的男子,就是我的前身,这位女子,就是暴志比丘尼的前身,由于女子买不到珍珠,怀恨在心而起瞋,并且发毒誓,生生世世只要有我出现的地方,便对我毁谤。佛说明以后,大众心里的疑惑终于解开了,而且也很欢喜接受。从上面佛典故事说明,可以得到两个结论:一者,因为所行不遂,怀恨在心起瞋,并发起毒誓,导致与众生结下恶缘 admin

2020-02-21

正如暴志比丘尼,前身是一位女子,因为珍珠被世尊的前身买走了,因此起瞋,怀恨在心及发毒誓----生生世世都要报复你,当众羞辱你,让你后悔莫及。因为这样的缘故,瞋恨的种子落谢在暴志比丘尼前身的如来藏里,因而带到今世,于今世因缘成熟,便向世尊报复。由于有这个佛典故事说明,可以作为世人因果恐怖的借镜,千万不要随便妄造恶业,以免未来要受种种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另 admin

2020-02-21

譬如念佛人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很用心执持阿弥陀佛圣号,所以这位念佛人的法身,已经开始去运作了,于是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出现了一朵莲花。这朵莲花是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大,以及念佛人发往生共同形成的,随着念佛人在人间是否精进念佛而有所不同。如果念佛人很精进,这朵莲花,就会越来越广大及庄严,并于念佛人舍寿时,就有九品往生的差别。因此在人 admin

2020-02-21

一般的情况下是说,你不发这种的没有意义的这种恶誓,这样的话,如来藏会根据各种的因缘最后处理;可是自己把自己的果报说到就是要完全地成就,所以就会在人间遇到这样不如意的事情。不过我们要再说,有的人对这东西不了解,我们先在这里说明:因为杀害众生的果报,它是三恶道,三恶道的日子会比刚才的更为痛苦;然后生死之间,在人间许许多多是生死离别的苦,与亲爱离别的苦 admin

2020-02-21

如果你一定要出家去修道,那不如就让我死了吧!如果你想出家的话,那就随你去了吧!这个时候优多罗因为出家祈求的,没有办法随,优多罗不能随以后,就心生懊恼告诉他的母亲说:母亲如果不能随从儿子的意的话,那儿子也宁可撞壁而死,或饮毒而死。这个时候,优多罗的母亲看到儿子意志非常的坚决,又深怕优多罗当真自寻短路,所以回答优多罗说:你不要这个样子说,刚刚说不 admin

2020-02-21

菩萨因为看见这些人诸根不具,却不懂得补救,还常常怨天尤人,还一直觉得社会亏欠他们,还一直对社会作更多无理的索求、无理的要求,乃至甚至造下了更多的恶业去伤害众生,这样的人真的是没有智慧!所以菩萨看到这样的情形,就生起了悲心,发想要救护他们发起菩提心。------《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021集菩萨生悲因(上)>白正伟老师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