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其讲法方式又是娓娓道来,非常沉稳,契入点也是大家感同身受之处,所以很摄受人。因此,很多知名的高僧大德也曾经对“老法师”有过赞叹肯定之语。加之利用磁带、光盘这种现代化的媒体,传播非常之广,可以说当今很大一部分学佛人,是曾受“老法师”直接或间接影响而进入佛门,也通过其讲法而受益。既然“老法师”这么功勋卓著,为什么我还不敢苟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如果出家的不能双修,那么就是说,在的教义里面,出家人是永远也不能成为大持明者的,因为他们不能摄受明妃。那么我能否认为教里面在家人始终比出家人殊胜?另外,我认识的告诉我,出家不能摄受实体明妃,但可以观想,请问这个观想怎么解释呢?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看看他是如何说的:已明说无上瑜伽的双修是男女交合!说:在无上瑜伽续中,即使是第一步的接受灌顶,都必 三摩地

2018-07-23

杀人犯至心念佛就是常怀善法的心、常怀忏悔之心,若他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因缘条件具足下也是可以下品往生的,因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连「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者,祂都愿意摄受。往生极乐世界后在莲苞中,因极乐世界乃纯一清净世界,所以受恶报的缘不具足,在极乐世界闻熏多劫之后,心转清净以后,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以后有能力酬偿此世恶业种子,然此时恶业种子 三摩地

2018-07-23

殊胜功德诚祈诸佛菩萨护佑OOO法缘具足常蒙诸真善知识摄受无魔障之邪扰无无明之惑乱慎护身口意福慧圆融道心弥坚永不退转诸功德终证无上正等正觉  (原标题:正觉回向文)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称赞手长者有极广大眷属,并询问手长者用什么方法来摄受大众呢?手长者回答:以佛陀您所教导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等四摄法来摄受众生。佛陀赞叹手长者以如法、如门、如因缘的四摄法摄受大众。佛陀为手长者说法后,手长者就回家。欲界天毘沙门大天王知道佛陀对手长者的赞叹与说法,就在天快要亮的后夜时分来到手长者家,向手长者赞叹手长者的功德广大。面对毘沙门大天王 三摩地

2018-07-23

至于说布施佛法的知见给别人,照理说只要是正知正见,应该没有不好的因果吧!可是《杂阿含经》卷十四之中,世尊为我们开示外道须深因为被鼓吹而前来盗法;还好世尊观察他的因缘而摄受。他证果之后,立刻自己发露忏悔,要不然一旦这样回去以后,将佛法的意旨为外道宣说,果报可是很可怕的。世尊以三百矛刺身的痛苦来作譬喻的时候,不是也这么说吗,此尚可耳!若于、律,盗密出家 三摩地

2018-07-23

常常又会想到一个问题,自己今天在佛菩提道上能够有这样的受用,一定是已经受到世尊生生世世以来,乃至是长劫的眷顾与摄受。想到这里就知道说,这样的恩惠是很难得以回报的!所以就只能尽自己的力量,在不违反法毘奈耶的教戒之下,怎么样可以教导有缘的众生也能够快速地在佛菩提道的路程上大步前进。再加上说,护持正法继续在人间弘传,也真的需要很多人力,而这正也是这一些有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菩萨要成佛,一定要摄受众生。如果说自己对众生的怨心、嗔心,他不能毁坏,那么就不能摄受众生,不能摄受众生就不能摄受国土,所以坏怨、嗔心这两件事情,应该讲说,对菩萨而言是最首要的事。要检讨为什么自己的善缘不多?为什么自己接引的人不多?是否自己对众生的怨心、嗔心过重。所以有智慧的人布施,是能够调伏我自己的我执、我所执,能够来坏我自己的怨嗔心,能解脱于 三摩地

2018-07-23

不能安忍、不能接受这个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苦,愚痴而不能出离;不能接受众生因为没有福,所以需要菩萨来摄受,需要菩萨来布施给与,让他能够安隐快乐。乐于布施者就是因为有慈愍心,慈愍心来看待众生;慈愍心本身就是在对治瞋,所以既然能够发起这个慈愍心,就是能够安忍、能够接受众生在三界中生死苦而不能出离,需要菩萨来摄受,所以他能够毁坏这个瞋。同时能够毁坏这个痴,痴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自己在世间的福与出世间的福修集资粮,他能够摄受摄受众生、摄受佛土,最后成就佛道,所以所得的就是无上安乐的果报。那这个无上安乐意思就是说,这样的一个安隐,以及这样的一个快乐,它是没有任何一法可以超越的。因为在果报本身来讲,成佛是最究竟的。当菩萨的修学,最终的目标是成佛,而在菩萨行过程的解脱都不是究竟的;甚至于能够修证到二乘人,能够解脱于三界中的 三摩地

2018-07-23

因为要能够安忍于众生的受苦、众生的贫穷,众生需要来受菩萨摄受,需要由菩萨来利益他,要能够安忍;不能安忍就会起嗔恚心。可是既然能够具足布施,拿出来让乞求者得到利益,就已经破除了这一分嗔恚心,因为有了怜悯心的缘故。同时破除了愚痴;因为愚痴就是在于说,不知道这个财物它是无常的,不知道生死之苦,它是长远不可计量的,不知道说这样的一个在生死中烦恼不断地长养, 三摩地

2018-07-23

然后他为了让众生能够生起欢喜心,因为菩萨在修学佛菩提道的过程里面,他要成就佛道,一定要摄受众生、摄取国土;可是要摄受众生,最首要的就是要让众生生起欢喜心。假使众生对他不能生起欢喜心,不能生起亲爱想,那众生就不会亲近他,就不会听他所说的一切,对他有帮助的一切,能够发起菩提心,发起法身慧命的法;所以能让众生生起欢喜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布施,布施让众生得到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行放生业就是要救护众生,当看见众生有灾难时当予以救护,使其免于灾难;如此也同时摄受了众生及未来成佛时的佛土。为什么放生是无畏施呢?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说:譬如放生,目的在哪里呢?就是未来世要收它当徒弟啊!就是在摄取佛土啊!可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只是当作在行善;不晓得把它买来放生以后,牠对你这个关系是很深的,因为这是救命之恩。因为这个救命 三摩地

2018-07-23

而且佛功德无远弗届,不断地来摄受一切的有情众生。因此佛又说:这样的供养雕像,当作是佛真正的在面前,这样就是供养三宝、供养诸佛;这样功德,跟来到我面前亲身供养功德都是一模一样、无有差别。所以我们今天来看,如果家里面可以摆放一尊、安置一尊佛像,这样来诚心供养,功德就跟罽夷罗夫妇是一样的。他能够改善他家里面的生活,可以改善他的业报,那我们将来也一定是可以 三摩地

2018-07-23

但是,因为身边没有真正的善知识摄受,所以末学在雷区中徘徊了好几年,搞得自己跟家人遍体鳞伤。平实导师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三章第三节所讲的三福净业中,有这样的开示:孝养父母:有人说学佛念佛最基本的部分是布施,而内心又盘算着钱赚不多,如何布施?有些人以克扣父母亲之零用钱或家里菜钱来布施。当然,如果父母发心自愿同意或家人同意将节省下来的钱用来布施,这是 三摩地

2018-07-23

(十三)具足摄受殊胜意乐。(十四)得奢摩他。(十五)毗婆舍那。(十六)难行之行皆得。(十七)发起精进。(十八)普护。(十九)速疾能超不退转地。(二十)一切行中随顺而住。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原标题:做“法布施”,得四十种功德 三摩地

2018-07-23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常常思惟: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乐于修忍辱行,而他的容貌也一定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任何人见了他都欢喜,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样就可以摄受众生,也同时可以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 三摩地

2018-07-23

此皆因须菩提脾气大、易起瞋的习气故,众生不喜乐与之亲近,须菩提亦不喜与众生亲近,故其众生缘不好,所以摄受众生的功德就会大为减损,故其成佛的时间就需要经过非常久远的时劫方能成就。成佛之道最重要的就是摄受众生,饶益一切有情,摄受众生即是摄受佛土。须菩提因瞋恚习气故,摄受的众生就相对有限;摄受众生要以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而诸摄事法中又以爱语为 三摩地

2018-07-23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常常思惟: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乐于修忍辱行,而他的容貌也一定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任何人见了他都欢喜,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样就可以摄受众生,也同时可以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 三摩地

2018-07-23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常常思惟:如果是有智慧的人,一定会乐于修忍辱行,而他的容貌也一定是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任何人见了他都欢喜,并且喜欢和他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这样就可以摄受众生,也同时可以摄受自己未来的佛国净土。更进一步来说,当众生无理辱骂我们时,我们冷眼旁观,看对方像不像是一个正在发狂的愚痴人呢?当他气得跳脚大声吆喝时,真的就跟疯子一样,你就当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