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四)总结 大致从以往的〈斋佛仪〉和今日通行的〈佛前大供〉比对,同时考量要更能符合简单庄重及摄受大众的心意,以使大众易于契入佛法,而依上述讨论的方向来作调整: 1.“迎请佛菩萨”的部分,可予以节要处理,回归简要的初衷,又能肃穆庄严。 2.学人对密咒的意思并不清楚,因此若改以直接表白的偈颂,反更能增益大众对三宝的恭敬心。以清淨 admin

2022-06-23

  然,后人仰体诸佛世尊摄受众生的悲心,于是在以供养如来为主体的佛前大供仪轨中,也加入给济有情—施食仪轨採行密咒祈请如来变食,再由香灯(施食人员)将食物带到施食台,布施有情[4]。然此变食、施食等咒语,如后文详述密教密咒多有暗合双身法之意旨,因此新版法本仪轨改以中文表显之清淨句,令与会学人得契合如来悲心施食有情。底下亦将探讨真正佛法中的变食、施食。&n admin

2022-06-23

也就是说这个正觉寺必须要建立起来,然后去摄受大陆同修,这样中国佛教才有可能复兴,否则中国佛教复兴就只能局限在台湾岛,这是很可惜的。那我们未来世再继续继承这个很宏大的一个事业,因为佛教史上像这样复兴的纪录并不多,所以我希望自己这个福德藉著陆老师、杨理事长跟诸位干部、诸位同修绑在一起。绑在一起好不好?(大众答:“好!”)对!(大众鼓掌… admin

2022-03-18

  ”十五天前当黄居士发心念佛时,我在佛前求佛菩萨:1﹒慈悲摄受黄○○往生净土,2﹒让他的家族、亲友感应体会到佛菩萨的大慈大悲,3﹒愿他的家族、亲友,因此有更多人学佛亲近正法熏习。前后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五天,却具足了(一)佛力:佛菩萨的慈悲加持、摄受。(二)自力:本身的信、愿、行。(三)他力:许多助念者的功德力。三力具足,有多种瑞相感应出现,实在难得, admin

2021-05-14

  我今摄受是诸人等。或以读诵分别决定修多罗毗尼阿毗昙。为他演说赞叹义味。不生嫉妒教于他人令得受持。修诸功德来生我所。或以衣食施人持戒智慧。修此功德来生我所。或以妓乐幡盖华香灯明供养于佛。修此功德来生我所。或以施僧常食。起立僧房四事供养。持八戒斋修习慈心。行此功德来生我所。或为苦恼众生深生慈悲。以身代受令其得乐。修此功德来生我所。或以持戒忍辱修净慈心。 admin

2021-05-12

  皆当往生弥勒菩萨前为弥勒菩萨之所摄受。佛告优波离。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尔时尊者阿难即从座起。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快说弥勒所有功德。亦记未来世修福众生所得果报。我今随喜。唯然世尊此法之要云何受持。当何名此经。佛告阿难。汝持佛语慎勿忘失。为未来世开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断佛种。此经名弥勒菩萨般涅槃。亦名观弥勒菩萨生兜率陀天劝发菩提 admin

2021-05-12

律部的《菩萨璎珞本业经》告诉你「如果修学六度波罗蜜」,特别跟你强调是「修学六度波罗蜜」喔!修学到六住圆满,有一天证得如来藏了,是不是就没事了?不是咧!证如来藏之后如果没有佛菩萨、没有善知识摄受,就会退转—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于般若波罗蜜,然后就开始不信因果、无恶不造!你们看琅琊阁这些人现在不就是这样吗?他们不相信有什么恶事果报,他们不信呢!他们 admin

2021-03-26

  所以,如来以加持力摄受诸菩萨。(2)、依据《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91,世尊明示,一切菩萨摩诃萨众无不皆依第四静虑,方便趣入正性离生。因为第四静虑才能让最初趣入正性离生,证会真如舍异生性,也就是一定要证得四禅,才可能证会真如舍异生性,才可能入地。导师虽于《灯影》书中说明「戒慧直往」「戒定直往」两种入地菩萨情况,但弟子经过与多部经论比对后,事实并非如此。若 admin

2021-02-02

  (如是俗人无法以智慧度得,也许只有用神通的善知识才能摄受他。)而且,他于千佛所制定的菩萨戒也不再信受持守(反而多所攻讦),犯重戒都成为家常便饭,如是“归依戒”荡然无存;于他心中再无“四不坏信”立足之地。如是人纵然再过无数劫后得以值遇如来,也还是会和经典说的苦岸比丘一样,从三恶道中久劫出离以后来到人间,已经奉侍过九十九亿尊佛修学之 admin

2021-02-02

  那又为何说这是为外道而施设呢?因为一般人多醉生梦死、不想求道(以是难可摄受),然世间有求涅槃道者(他们只要受到正确教导,就有机会得证解脱,乃至发起菩提心而志愿成佛道),这些外于如来藏(法界实相心)而寻求涅槃法的求道者即称为“外道”,他们就是如来依众生因缘而来摄化的对象之一(善加诱导他们进入佛门次第修学乃至证得广大圆满智慧)。本来如来的开示 admin

2021-01-02

  正觉即使无法摄受这些世俗出家人、学术人,也可以令会众拣择及安忍于如是邪见者之破法音声,进而生起广大悲心;当忆起经典所说:“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10〉卷下,《大正藏》册24,页1005。]让学子们痛下决心,自于佛前发誓,要破尽一切邪见,及救护如是不解三宝真实义的可怜人,让正法更加巩固 admin

2021-01-02

  ]慈悯一切众生的如来在与外道法义辨正时,如何不知这一路破斥下去,必然导致六师外道自取灭亡的结局,而如来犹然破斥到底,乃至展现大神通力,让六师外道惭愧到跳河自尽,即释惟护说的把怨气带到未来世(甚至无穷世,除非这其中有人是示现的);然如来摄受了他们无数门人弟子归依佛教而亲证菩提,大众都欢喜信敬、发菩提心[《贤愚经》卷2〈降六师品第14〉:佛徐申臂,以手接座 admin

2021-01-02

  那么证得念佛三昧的人呢,他一定要受善知识的摄受。因为当你自己找到了这个——哪个是自性弥陀的时候,你完全不知道这个内容是什么,因为你才第一次亲见祂了,还不知道说到底祂是什么样的法,有什么内容都还不认识呢!所以由善知识亲证——自己亲证了以后,发起智慧以后来摄受你、来教导你。所以呢,因为经过善知识的摄受教导,你自己也实证跟善知识一样同 admin

2020-08-28

  接着,起于大悲修诸善行,摄化众生不住涅槃,这是说,菩萨必须生起大悲心,修种种善行而摄受教化众生,让众生了解一切法本来不生,断除见惑与思惑之后,不必像定性二乘圣人那样,妄取无余涅槃。也就是说,只要把烦恼障的现行断除,有能力入无余涅槃,不受三界束缚就行了,不必急着取证无余涅槃,应当继续留在三界生死中,利乐有情,因为一切法本来不生,不必急着灭掉一切法而入 admin

2020-08-28

  一切造五无间罪、舍法、诽谤圣者、执持邪见、远离圣者七财、不孝父母、不恭敬比丘及婆罗门子、造诸恶业、做诸非福德之业、离十善道、于来世痛苦不以为然、不行三善行反持三恶行、被善知识与智者舍弃、身陷囹圄、趋入世间浊流、沉迷轮回利欲、跨入无明黑暗、为恶道摧毁,已入险道等等诸多众生,皆不为此等圣者摄受。娑婆世界贤劫人寿十岁时,可怜众生亦被舍弃。所有一切无有皈依 admin

2020-07-30

  例如佛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开示:云何人无我?谓离我、我所——阴界入聚,无知业爱、生眼色等摄受计著生识。一切诸根,自心现器身等藏,自妄想相施设显示;如河流、如种子、如灯、如风、如云,刹那展转坏;躁动如猿猴,乐不净处如飞蝇,无厌足如风火,无始虚伪习气因;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无我智。9佛开示 admin

2020-07-27

  能够如此现观而安忍,并接受诸佛菩萨及真善知识摄受不退,名为七住位不退菩萨。又譬如七住菩萨明心之后,进修相见道的别相智,以真见道的总相智为基础,观察真如有种种不同的中道性法相,得以圆满相见道的别相智,因此转进修道位,进修地上菩萨的道种智,乃至圆成一切种智。如上所述,众生虽然恒时遭受种种苦乐、可爱不可爱果报,第八识如来藏却恒时不断地任运出生种种法相,成 admin

2020-07-27

  但是,到了初地的住地心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可能再有这种想法了,只会想办法摄受那些抵制他的徒众;但是护法神因为职责所在,如果有人破坏正法而作无根毁谤,或者正在实行破坏正法的事情时,护法神都会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保绥法忍。因为初地的住地心中,再也不会有不好的想法,一切人都想要摄受;所以不会因为住持和尚想要驱逐某些人,护法神就驱逐那些人。但是如果有人 admin

2020-07-23

  亦名阿赖耶识,何以故?由此识于身摄受藏隐,同安危义故,亦名为心。契经云:藏识住于身,摄藏诸种子。遍持寿暖识,如云覆世间。业用曾不停,众生莫能见。《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九:王言:大师,如此法身,当依何法作如是观?答言:大王,当依一切众生烦恼身观,当依贪欲瞋恚愚痴众生中观,当依四颠倒见众生中观,当依阴界入中观,当依地狱畜生饿鬼乃至阿修罗等诸身中观。何 admin

2020-07-23

  然亦有显示于未悟学人之前〕:世尊良久,外道礼拜赞叹;为何仅是良久,这人却能彻悟?又,石头路滑,若邓隐峰再继续参访,应当如何?老赵州究竟勘破婆子也无?为何佛是麻三斤?若悟后多年仍不清楚开悟公案的为人处,代表汝尚是新学,皆凭平实导师法外开恩摄受而得悟入,于大乘禅法前,又如何说绝对可简择出对错与实质?此处尚尔,余处亦然,何可轻慢于法?菩萨舍身命财无所顾惜 admin

2020-07-1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