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兔王母子舍身护法的精神,对仙人教育很大。他看着烧熟的兔肉,即说偈曰:宁当燃身破眼目,不忍行杀食众生。诸佛所说慈悲经,彼经中说行慈者。宁破骨髓出头脑,不忍啖肉食众生。如佛所说行慈者,此人行慈不满足,常受短命多病身,迷没生死不成佛。更发誓言,愿我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啖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语已,即投火中,与兔王母子并命,这是慈氏一姓的由来。在《华严经&m | admin 2019-02-21 |
![]() |
正觉教育基金会编译祖.如来藏中藏如来.免费结缘:正觉教育基金会,2009年7月15. 如来藏的体性——三乘菩提纲要 .正觉全球资讯网.2014年[引用日期2016-12-20]16.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正觉教团弘法视频[引用日期2016-12-20]17. 平实居士.灯影.免费结缘:正智出版社,2003年5月18. 萧平实.《宗门正义—公案拈提》第六 | admin 2018-12-27 |
![]() |
父母对孩子所作的一切牺牲与付出之力,身为孩子的我们即使用扁担挑起二个箩筐,左边担负着父亲,右边担负着母亲,以步行的方式行走着,不停的走上百年都未曾止息,并且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等,这样作都还不能报答父母亲对孩子生养教育之恩德。』当长老的儿子说完,这时国王就问长老的儿子说:『那么,你有什么样的希求呢?』长老的儿子就回答说:『臣子实在没有别的所求 | admin 2018-08-13 |
![]() |
例如说:有一次大迦叶尊者他前往拜会佛陀,佛陀因此就劝大迦叶说:“你是不是也来协助我,共同来教育这些新来的比丘。”可是大迦叶就回绝了,他说:“现在的比丘大部分都自以为是,很难教化!”佛陀就问大迦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原来,大迦叶看到有两个年轻的比丘跟大目犍连学习,结果这两个比丘在学的时候,发现彼此对法义上有不同 | admin 2018-08-13 |
![]() |
佛教现在表面上很兴盛,但实际上没有它的实质,跟佛陀在世时完全不同,现在已经质变为佛学研究教育,及断见常见外道法了。所以,佛教的灭亡,已经不会很久了;除非我们能尽快的摧邪显正,不要再姑息养奸、养痈遗患。如果能这样做,这些邪见反而提供了教育佛子建立正见的一个机会,那佛教就有了转机,就能如实的具有真实本质而兴盛起来。以前,我们不管演讲或会内开示,都不指名 | 三摩地 2018-08-06 |
![]() |
现在的佛法已多为佛学研究教育,盲人摸象,不开眼;而少有实际修行了。 我们若能尽快的摧邪显正,不要再姑息养奸、养痈遗患。如果能这样做,这些邪见反而提供了教育佛子建立正见的一个机会,那佛教就有了转机,就能如实的具有真实本质而兴盛起来。 “两个凡是”“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若只看 | 三摩地 2018-08-02 |
![]() |
朱巴金刚有多少佛母?到朱巴代替鲁巴为止,已经有八个正式命名的佛母……您有两个孩子之后,再没去搞乐空双运了?生了两个孩子的女人,哪有12岁的好呢?那么,您是怎么打发日子的?教育孩子,自己也学文化。您懂梵文、藏文和英文,老师是谁?朱巴金刚很有学问,我的梵文及佛学知识是从他那里学的。在诸多的佛母中,只有我好学,所以他很喜欢教我。后来,我的一儿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从末学自身的经历来看,之所以会采取那样的做法,是因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自己也愿意效仿古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护持佛教、利乐有情。这样大公无私的精神,应该是要被发扬光大的,但是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渐渐地遭致了家人的反对及遮障。因为那时候经常拿家里的财物去护持道场和供养师父,将道场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语译如下:世尊初成佛时,有一天,世尊知道大海中的龙王得度的因缘成熟了,便想去教育化导这些龙王,世尊来到须弥山下,化现成一比丘的相貌,端身正坐着专精思惟。这时,有一只金翅鸟王正在空中盘旋着,飞着飞着牠突然向下俯冲入大海之中捉住了一只小龙,然后再飞回到须弥山顶,正准备要把这只小龙吃掉。这只小龙知自己命已不保,在一息尚存时,牠远远看见有一比丘正端身正坐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语译如下:世尊初成佛时,有一天,世尊知道大海中的龙王得度的因缘成熟了,便想去教育化导这些龙王,世尊来到须弥山下,化现成一比丘的相貌,端身正坐着专精思惟。这时,有一只金翅鸟王正在空中盘旋着,飞着飞着牠突然向下俯冲入大海之中捉住了一只小龙,然后再飞回到须弥山顶,正准备要把这只小龙吃掉。这只小龙知自己命已不保,在一息尚存时,牠远远看见有一比丘正端身正坐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例如说:有一次大迦叶尊者他前往拜会佛陀,佛陀因此就劝大迦叶说:你是不是也来协助我,共同来教育这些新来的比丘。可是大迦叶就回绝了,他说:现在的比丘大部分都自以为是,很难教化!佛陀就问大迦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原来,大迦叶看到有两个年轻的比丘跟大目犍连学习,结果这两个比丘在学的时候,发现彼此对法义上有不同的看法,于是两个人就开始在那边争吵起来,然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老和尚在云居山,不但时常上堂为大众师傅讲开示,更在种种生活细节中以实际行动来以身作则,教育大众。现在我们回想起来,真是感到惭愧万分。所以说:善知识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后人的榜样。老和尚曾经对我们说:他在每年的腊月三十日才剃一次头,三十晚上才洗一次脚。所以在相片上,看到他的头发和胡须都是很长的,就是这个原因。但自从1952年以后,他每两个月、或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1958年社会主义教育时期,当时有一些极左路线的人,利用那些不好的出家人,对老和尚进行毁谤。因为老和尚是全国政协委员,不能把他打成,只能在名誉上给他造成打击,所以便写了老和尚很多不符事实的大字报,老和尚看了,一言不发,并在会上表示感谢,可是他老人家内心的难受,难以言喻。1958年以后,他对我们说:『我要走了。』我们很难过地问他:『您老人家怎么现在就要走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为末那呢,在你无法下决定的时候,在你不思择的时候,它就只好用它的方式来处理,它的处理就是根据所现起种子分的时候,应该是偏向于哪些功能,就偏向那边去,它没有特别抉择与不抉择啦,就这样,你给它的教育和影响是什么?它就会呈现什么。因此转过头来说,你要和过去的修学接轨,你就不要在世间法上一直用心,这样是无法生起菩提智慧的相应的种子,因为你过去生的修学,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更有甚者,他们还以世间环保等伪善之法包装,以学术研习、心灵成长等名目巧作掩覆,广传宗喀巴《广论》等常见外道邪说,使得台湾宗教界、文化界,乃至教育界之单位和个人,纷纷种下无明种子,造作破法沦堕因缘而不自知;使得向为大乘佛法弘传地区的中土,几乎沦入天魔所遮覆之漫漫长夜。这正是平实导师企盼文殊师利和维摩诘菩萨舍利尽快到来的理由吧!以文殊师利菩萨的大智摧破 | admin 2018-07-23 |
![]() |
如果没有地震,或没有那样一篇文章,你们或是一对倡导人文教育的精英伉俪——对生命存在价值的尊重,对于人应当接受怎样的教育,享受怎样的生活,生命的意义,你们的很多观点,都令我耳目一新。所以,那次访后见报稿中出现的范跑跑让我越发不安。这愧意,和其他种种5.12带来的感动,始终同在。今天的文章,我看了。看了关于你成长历程的介绍,也对你有了更多了解。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当今的发展心理学在谈及教育小孩的时候,也非常忌讳这两个字。全中国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斐然,可是这个目标遮挡了家长们的视野,也给孩子的内心施加了无谓的压力。我的妈妈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女人,但是她良好的心愿也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小的时候,妈妈为了让我自信一些,她告诉我我是个聪明的孩子。她热切的眼神二十多年来从来没有变过。小时候,妈妈借助钓鱼游戏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从那一天起,她不再研究怎样教阅读、写作和算数,而是研究怎样教育孩子们。汤普森夫人开始特别关注泰迪。与她一起学习时,他的大脑便显得灵活起来,她越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快。到了这年年末,泰迪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尽管她说过会平等地爱所有的孩子,但泰迪成了她的宠儿。一年后,汤普森夫人在门缝下发现一张纸条,是泰迪写的,他告诉她,她是他一生中遇到最棒的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在古印度当时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是极为切当的家庭教育;纵使现今社会形态已有所转变,但是夫妻相互诚信、尊重及互相扶助的精神,是有助于家庭和谐、社会安定,还是应该被强调的。尤其佛教戒律中,都将淫戒列为重戒之一,对于在家人就是不可邪淫——不可以和配偶伴侣以外的人行淫,否则就犯重戒。犯邪淫戒,罪业是很重的!像《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说:邪淫有十罪:一者常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如果成熟就是经历了各疼痛、绝望、恐惧、无助、抛弃、被抛弃的结果,那么死亡就是对人最深刻的教育。 年初时陪朋友一块做了一次全身检查,大脑,心脏,血液,体内各个器官的彩超等。二十几年,第一次做全身体检,生怕有什么隐藏的大病,结果出来一切正常时,整个人都明朗了。所以有时候会想,真正可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面对死亡,知道将要死去。 对死亡的恐惧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