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何等为十?所谓:以音声作佛事,为成熟众生故;以色形作佛事,为调伏众生故;以忆念作佛事,为清净众生故;以震动世界作佛事,为令众生离恶趣故;以方便觉悟作佛事,为令众生不失念故;以梦中现相作佛事,为令众生恒正念故;以放大光明作佛事,为普摄取诸众生故;以修菩萨行作佛事,为令众生住胜愿故;以成正等觉作佛事,为令众生知幻法故;以转妙作佛事,为众说法不失时故;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曾记载了北宋时重阳节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明代,皇宫中宦官宫妃从初一时就开始一起吃花糕庆祝。九日重阳,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何等为十?所谓:以音声作佛事,为成熟众生故;以色形作佛事,为调伏众生故;以忆念作佛事,为清净众生故;以震动世界作佛事,为令众生离恶趣故;以方便觉悟作佛事,为令众生不失念故;以梦中现相作佛事,为令众生恒正念故;以放大光明作佛事,为普摄取诸众生故;以修菩萨行作佛事,为令众生住胜愿故;以成正等觉作佛事,为令众生知幻法故;以转妙作佛事,为众说法不失时故;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四、无相拜佛或念佛、课诵等(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3遍)☞正觉发愿文(3遍)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諦揭諦,波罗揭諦,波罗僧揭諦,菩提萨婆诃。南无甘露王菩萨摩诃萨(三称)4.主法菩萨带大众三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了贪爱虚幻不实的境界,终生如梦如醉如痴,却日日夜夜怨天忌人。众生不知苦不是本有,而是自已招来的。众生可怜悯啊!偶尔造作了善因得些乐报,就沾沾自喜,殊不知连乐报也是假的。如果对世间的假相一昧地贪着,那么真正的快乐就不会随身,而灾祸则是如影随形。想要得到自在安乐,那就必须要了悟生死,远离贪欲。三界之中,如天人拥有许多的福报,但是天人也有享尽堕落的一天 | admin 2018-07-22 |
![]() |
如果随于定力、慧力、性障、福德的差别,在见性了以后,就证悟了世界如幻观而入十住位;有的在见性了以后,同时证得自心七识如阳焰观,而入于十行位;也有的人见性以后,再证得一切行如梦幻的如梦观,所以入了菩萨的十回向位。这个都是因为菩萨在修行上,过去的修行的多世熏修,于福德还有差别。所以佛菩提果在别教上面,为何有这样子修证的这样子的一个差异呢?也就是因为过去 | admin 2018-07-22 |
![]() |
这个是外行人说的外行话!这种人很显然是对佛法他是不了解的,这个其实是痴人说梦话。譬如有人说:“不用到台北市,我就能够上101,不用到台北市,我就能够上101大楼。”这个是天方夜谭,因为101大楼就在台北市里面;也就是说,当你要上101大楼,一定要进到台北市。禅宗证悟的这个如来藏,其实就是菩萨修学般若智慧的一个开显的一个最基础的地方、最基础的一个开始, | admin 2018-07-22 |
![]() |
随于定力、慧力、性障、福德之差别,有于见性已即证世界如幻观而入十住者;有于见性已,同时证得自心七识如阳焰观,而入十行位者;有于见性已,同时证得一切行如梦幻者,即成十回向位菩萨。此依往昔世之多世熏修而有差别,非一切见性人皆同一位也。依最低标准而言,真悟藏识之人,若不退转否定所悟藏识转取意识心为真心者,此人位在七住位,尚须依第三章之第三、五、六、七节进 | admin 2018-07-22 |
![]() |
前者如已悟宗门般若者,于此娑婆唯阶别教七住,舍寿往生已,能证无生法忍,位在初地二地,随即能向八地迈进﹙如本会郭故理事长悟后,因病往生极乐,托梦于其弟子,示现极乐世界境界,云已向八地前进中。又恐一人闻之不信,展转于其多位弟子梦中如是示现﹚,此是上品上生人;亦如于此已入初地二地者,往生极乐时,速证八地道种智,立即证得二种意生身,于相于土自在,此是地上菩 | admin 2018-07-22 |
![]() |
而汉人开始出家,也是在此之后的事──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因为夜梦金色圣人,就派遣蔡愔和秦景等人,前往天竺(印度)寻求佛法,并请天竺僧“伽摄摩腾”和“竺法兰”等人来到汉地传法,这就是“汉地有沙门之始”。自此,佛法传来中国,历经魏晋诸朝,以迄于今。然而在那个早期的年代,汉译的佛典往往因为文化隔阂加上语言间的障 | admin 2018-07-22 |
![]() |
这就正如发生在我们梦中的情景。(原标题:物质以外的世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爱因斯坦未能实现他的梦,因为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自然界的许多基本特征。但在他去世以后的半个世纪中,人们已构筑起越来越完整的有关自然界的理论。如今,相当一部分物理学家相信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个框架,有可能把这些知识缝合成一个无缝的整体--一个单一的理论,一个能描述一切现象的理论,这就是弦论。它正在实现当年爱因斯坦满怀热情追求的统一理论的理想。弦论可以用来描述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根本上是由顺世外道的理论基础,才衍生出诸如名利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醉生梦死,坑蒙拐骗无所不为主义……等等流派。==========================参见:【顺世外道】为古印度婆罗门教之支派,主张随顺世俗,倡导唯物论之快乐主义。此派以唯物论之立场,主张地、水、火、风等四元素合成吾人身心,人若命终,四大亦随之离散,五官之能力亦还归虚空,故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心经》上说「远离颠倒梦想」,用这个来看就很合理,如果说众生的想法都是「颠倒」的话,就说不太通了,例如一个人很饿,他想要有一点食物,这不能说是颠倒梦想;但是如果用於表示众生的梦想太多,则对了。一个人一生能有多少梦想?假设一个人一秒内可以有10个梦想,一生可活100年,那麽其数是:100(年)x365(天)x24(小时)x60(分)x60(秒)x10(个)总数是=31,536,000,000个梦想。再给多一点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忽然他见到心爱的宝宝出现在他的床前,他一把抓过去,却扑了个空,宝宝不见了,只听空中说:狗肉、子女肉、父母肉、众生肉,有何分别?突然惊醒,原来是一个梦。这些天,他见肉就吐----是啊,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想起以前说过的一些酒肉穿肠过之类的话,感到惭愧万分。记得一个公案,梁武帝的时候,在一家婚宴上,当时志公法师看到当时的场景说了几句偈子,其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习俗中有烧纸钱给鬼道众生的作法,有的是已经往生的亲属托梦要纸钱,也有的人是主动烧纸钱给往生的冤亲债主,可是经中似乎没有烧纸钱这种法门,请问:这是此处鬼道众生的习性吗?烧纸钱他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吗?我们的回答是:民间烧纸钱的习俗是源自于古印度事火外道,焚烧诸物来供养火神;藏密沿袭这样的作法,在修息增怀诛四个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就在这种爱的监护下不断被塑形、被改造、被修理,渐渐得我们开始发觉自己心中突然有了梦想,只是忘记了当初这个梦想是如何被植入的,我们开始相信,今后长大需要变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才幸福,需要拥有什么我们才更加有价值,需要别人说我们好我们才认为自己真的好。我们开始学会唱妈妈教我们唱的歌曲,开始学会跳爸爸教给我们的舞蹈,渐渐忘记自己生命的旋律,忘记我们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习俗中有烧纸钱给鬼道众生的作法,有的是已经往生的亲属托梦要纸钱,也有的人是主动烧纸钱给往生的冤亲债主,可是经中似乎没有烧纸钱这种法门,请问:这是此处鬼道众生的习性吗?烧纸钱他们能够得到真实的受用吗?我们的回答是:民间烧纸钱的习俗是源自于古印度事火外道,焚烧诸物来供养火神;藏密沿袭这样的作法,在修息增怀诛四个法之前,必须要先作火供,焚烧各种东西来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