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一归依三宝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迦兰多迦竹林精舍。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住不退转位阶十地。十波罗蜜多悉已圆满。复有众多诸大苾刍。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已利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复有阿僧企耶诸有情等。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于此会中而作是念。此会众中诸有情类。贫穷孤露无所依怙。流转生死沉 三摩地

2018-07-22

如是供养为最第一最上最胜最妙无上。如是供养。过前所说具一切种财敬供养。百倍千倍乃至邬波尼杀昙倍。 (原标题:供佛:每天最简单增加广大福德的方法) 三摩地

2018-07-22

供佛功德佛典故事选辑──波罗奈人身贫供养品《贤愚经》卷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国中有大长者,生一男儿,面首端政,既生数日,复能言语,问其父母:「世尊在不?」答曰:「故在。」复更问曰:「尊者舍利弗、阿难等,悉为在不?」答言:「悉在。」父母见子生便能言,谓其非人,深怪所以,便往问佛。佛言:「此儿有福,不足疑也。」父母欢喜,还归 三摩地

2018-07-22

此名第一三摩鉢底。復次世尊。若有沙門、婆羅門等。於身上下所有皮肉骨髓、諸臭穢等有漏不淨。能以智慧如實觀者。是為第二三摩鉢底。復次世尊。若有沙門。以智慧觀有漏身。盡此一世而不究竟。若能如是觀者。是為第三三摩鉢底。復次世尊。若有沙門。能以智慧觀有漏身。今世不究竟。乃至後世亦不究竟。若能如是觀者。是為第四三摩鉢底。復次世尊。若有沙門。能以智慧。如前觀察有 三摩地

2018-07-22

当知是人则为已得住第一义。是故名为依了义经。[0402b15]不依不了义。不了义者如经中说。一切烧燃一切无常一切皆苦一切皆空一切无我。是名不了义。何以故。以不能了如是义故。令诸众生堕阿鼻狱。所以者何。以取着故于义不了。一切烧者谓如来说涅盘亦烧。一切无常者涅盘亦无常。苦空无我亦复如是。是故名为不了义经不应依止。善男子。若有人言如来怜愍一切众生善知时宜。以知时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一,是凡夫位的菩萨僧。就是以菩萨戒为正解脱戒,而以同时所受的比丘、比丘尼戒作为别解脱戒,心存大乘法的出家人。他们虽然还没有证悟,仍然是菩萨僧,因为他们已经开始在熏习及长养菩萨性及大乘正见了。第二种是胜义菩萨僧,这有两种情况:其一、这些人是已经证悟大乘菩提的人,意思是说,他们已经断了我见而又证得如来藏,已经发起实相般若智慧了;而他们只受菩萨戒,但是 三摩地

2018-07-22

经中佛这么说:【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来先看这一段,这段佛说,一切的布施里面,无畏施是第一;因此佛说,这个五种最大的布施就是五戒。这五戒指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首先说,布施的智慧共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能舍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就是食、衣、住、行所用的种种资生之具。第二种有智慧的布施,是要能舍内、外物。也就是说,他不但能舍身外之物,而且连身体以及器官,也能够施舍出去。第三种是能在施舍外物以及内物之外,并且还能够趁机以解脱智或般若智来教化众生。这三种布施都有不同的难度,对于一般具有因果知见的人来说,第一种的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首先说,布施的智慧共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能舍身外之物。身外之物,就是食、衣、住、行所用的种种资生之具。第二种有智慧的布施,是要能舍内、外物。也就是说,他不但能舍身外之物,而且连身体以及器官,也能够施舍出去。第三种是能在施舍外物以及内物之外,并且还能够趁机以解脱智或般若智来教化众生。这三种布施都有不同的难度,对于一般具有因果知见的人来说,第一种的 三摩地

2018-07-22

当我们从沉睡中苏醒,第一个觉知就是觉知我们自己的身体躺着;接下来可能是色身对于周围环境的感知,比方棉被里面的温度,光照进来了多少等等;有了这些感受之后,也许因为天气冷,想赖在床上,多赖一、两分钟;随后会想起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我们去解决,所以不能够赖床。那么这些部分,我们就开始有想----许多的想----这个作用会现起。当我们把这些个层次,想清楚之后,就决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他们第一次外出购货就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暴雨,数千斤棉花被沤在库房里霉烂,损失惨重。当他黯然返回家乡后不久,父亲经营的饭铺意外遭遇大火,被烧成了一堆瓦砾。从此,他的家境一贫如洗。他的父母则因为悲伤过度,先后病故。年轻人屡遭生活的重创,情绪低落,便在集市上请一个算命先生为自己占卜前程。算命先生告诉他,命数注定,他一 三摩地

2018-07-22

就拿第一项——钱财经济上的福德来说,修行人虽然不看重钱,所谓视金钱如粪土,但是也需要有这些粪土来滋养莲花。贫穷的人为三餐奔忙辛苦,每天烦恼的事情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管理费的钱付不付得出来。贫穷的人就是因为过去生没有作布施,因此此生得财不易,要受饥寒之苦或奔波劳累之苦。贫穷的人因为比较辛苦劳累,所以容易生病,但生了病也没钱看医生,因此俗话说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我们说,这个男女的这一个欲,从开始第一次两眼相望,一直到彼此是否能够成为夫妻或者会成为怨偶,这个当中自己的心行、欲想的变化,是剎那剎那都在变异着、都在不安着。另外,如果说国与国之间也是一样,往往为了一个国家的满足,少数人物的满足,而就会制造各种武器互相打仗,造成大量的死伤。甚至也有国家,我们看到它借著帮助别国去平定内乱的借口,到别的国家去掠夺别 三摩地

2018-07-22

八正道第一正见,就是能明见、能够明白的能够了知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真实理。第二正思惟,就是既然有了四圣谛真实义理的正见,就要进一步思惟而使智慧能够增长,心无邪念。第三是正语,就是时时摄心,言无虚妄,不去造作两舌、恶口、绮语、妄语等这四种恶业。八正道的第四个是正精进,就是要不断不间夹地修种种的道行:已生的恶法要赶快让它断除,未生的恶法要让它不生起;未生的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说:第一个吉祥,最吉祥的就是你能够信乐是最吉祥的。在这里我不一条一条解说,您听了以后,您去思维是不是这样呢?第二个,佛陀就说所谓的吉祥,其实你不是依著天人,或者希望能够依著侥幸,或者是说去祝祷才吉祥;而是本来就吉祥的,这才是最吉祥。第三个吉祥,是你能够值遇善知识,能够在善知识上面先种下福德,你的心性能够纯正,这是最吉祥的。第四个最吉祥的就是你能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是布施给向道者——也就是向须陀洹:在解脱道的修行中,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圣贤之人有八种,也就是佛陀所说的四双八辈,也就是向须陀洹、须陀洹、向斯陀含、斯陀含、向阿那含、阿那含、向阿罗汉、阿罗汉这八种修行人;其中最初阶就叫作向须陀洹,也就是向初果人,他们对于初果之前所应该修证的四加行——煖、顶、忍、世第一义,也就是四加行这个部分已经 三摩地

2018-07-22

】------《优婆塞戒经》卷五佛说:善男子啊!菩萨行布施的时候,要远离四种过失罪恶之法:第一种,用破戒的手段所获取的财物拿来布施,这是不对的。第二种,心中存着种种的怀疑之心而行布施;怀疑自己、怀疑别人,怀疑布施这一件事,种种怀疑的心交错在一起,这就叫作疑网。三者,心有邪见而布施。例如为了生天享福,为了获得大势力,为了来报仇等等而行布施。第四种,心有悭悋 三摩地

2018-07-22

第一种心境是:经常造作,而毫无悔意;第二种是:专心一意地去造作,而心不犹疑;第三种则是:喜欢作,所以乐于去造作;第四种是:发下誓愿,心意决定而去造作;第五种则是:造作之后,心中十分的欢喜快乐。如果我们是以这五种心境去造业的话,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就都会成为果报定的定业;反过来说,如果不是以上面这五种心境去造作的话,那么所造作的业就是属于果报不定,以 三摩地

2018-07-22

那世俗人贪爱财色名食睡;相反过来,您修学佛法,您第一个就要先对治欲界当中这五个最浊重的烦恼——所谓的杀、盗、淫、妄、酒这样子的五个戒。因于三归之后,遵行世尊所定下这样子的五戒,而来对治欲界最浊重的、最明显的烦恼——财色名食睡;乃至进一步,在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一直往上修行上去之后,才能够一步一步的经由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而来断身见 三摩地

2018-07-22

-----《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第二章第一节<为何要修布施?>张善思居士 (原标题:佛法教您,如何远离贫穷)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